劉老板的酒樓是泠鎮裏最大的一家,已經開了很多年,酒樓的花樣菜式也多,有不少熟客。
縱然劉老板的眼光獨到,推出不少獨具特色的菜式,其中包括極具補血益氣效果的黃鱔,但是黃鱔在食材處理以及烹飪上的成本比較高,所以,這道菜的價格也比較貴,因為要用到眾多的調料來抵掉腥味。
在當地,黃鱔並不是一道多受歡迎的菜式,之所以才會有人點這道菜,也就是因為它具有一些補血益氣的作用。
而至於它的味道,說實在,被稱為美味有點勉為其難。
倒是最近劉老板的兒子從外地迴了家,因著家裏是開飯店的,他外出時就比較注意到了其他地方一些食材處理和烹飪的方法,到了家後,便用學到的辦法效仿著怎麽去除腥味。
經他兒子提點,這菜式一經改良,效果果真還不錯。
不過因為一直以來就很少有人吃黃鱔,而劉老板的酒樓也沒有那麽多的貨源,再加上菜價也比較貴,所以這菜式雖好但也沒有大肆供應。
當初去到望溪村為劉景田和程木秀他們丈量田地的官吏,在吃過程木秀做的美味的黃鱔菜肴後,一直念念不忘。
過段時日就是縣衙老太爺的七十大壽,縣衙大人便要為老太爺祝壽,祝壽便要收禮金,辦宴席,於是這時自然就找上了泠鎮上最大的酒樓,也就是劉老板那裏。
官吏吃過滋味美妙的黃鱔,他是酒樓的熟客,也知道劉老板會做,於是在縣衙大人麵前時就推薦了這道菜。
鱔與善同意,寓意好,於是縣衙大人的菜單定下來時,其中就包括了黃鱔這道菜肴。
這可是一場極為盛大的壽宴,劉老板接到這個單自然是非常欣喜,但是,菜單中別的都好說,可是這個黃鱔的話,劉老板就有些發愁了。
黃鱔這樣食材不象別的那麽常見,都是偶爾有人捕捉到後,因為知道劉老板會要,才來賣給他。
現在縣衙大人的菜單裏專門指定了這道菜,這宴席辦下來要有幾十桌,去那裏弄到這麽多的黃鱔就是個難題了。
劉老板倒是很想問能不能取消這一項,然而因著這善的寓意,卻又不可能。
這次縣衙大人辦的這場宴席能給酒樓帶來極大的收益,而且還能討好大人,劉老板自是不舍得放棄,就應下來,於是接下來就是四處采買。
別的都好說,難的還是黃鱔買不到。
而且黃鱔捕捉的時候如果有傷,也養不活。劉老板就頭疼他怎麽能在宴席前買到足夠的黃鱔。
那個官吏也是劉老板的熟客,見到劉老板愁眉苦臉,一問才知道他居然為買不到黃鱔而發愁。官吏就說起了他在望溪村時吃到的黃鱔。
他在那裏丈量土地時,見到有幾畝空蕩蕩的水田,當時就隨口問了一句怎麽不種上莊稼。在邊上看熱鬧的程木勤就迴答說空,裏麵養著黃鱔。
當時官吏聽著還有點訝異,當中午在程木秀那裏吃到異常鮮嫩美味的黃鱔,給這才有點理解了。
因為他望溪村的那一趟差,除了好拿還好吃,因而對劉景田和程木秀的印象都很好,於是就幹脆向劉老板推薦了一下。
官吏這一說,倒讓劉老板也想起點事來,仔細問了問,就確定是以前曾跟自己有過幾次交集的程木秀。
那時候程木秀就是想給自己推銷黃鱔來著,但當時他沒有接受,現在聽這麽一說,他就覺得這個姓程的姑娘說不定真的是有點黃鱔。
他也想起來第一次見到程木秀賣黃鱔給迴春堂時就說過,她的黃鱔在捕捉到時都是沒受傷的,不是象其他人那樣由於捕捉不得法,使得黃鱔受傷,因而活不久。
但是劉老板雖說跟程木秀有過幾次照麵,但除了知道她姓程,並不知道她住什麽地方。
好在官吏去過,就很耐心的給他描述了一遍。
既然得知了有辦法解決食材的問題,劉老板也不耽擱,當即就雇了一輛馬車前來望溪村尋找程木秀。
他並不確定這一趟能有多少收獲,但有一點是一點,至少解決了一部分,再加上從其他人那裏收到的,隻要大概就能應付壽宴的需要就行了。
“不知道程姑娘能提供多少黃鱔?”劉老板直接問道。
“不知道您需要多少?”程木秀反問。
“多多益善。”劉老板迴答,接著又補充說了一句,“價錢好商量。”
程木秀就笑了起來,說:“您這樣說也太籠統了,不如您說個數出來,這樣我也好知道怎麽迴答您。”
劉老板思忖了一下,說:“我也是一時急需,要不也找不到你這裏來,我就按上次你賣給迴春堂夏公子的價錢跟你買,怎麽樣?”又說,“這價錢你不吃虧。”
程木秀沒想到他居然現在也還記得當時她跟夏紫蘇談的價錢,那時候,劉老板可是很為夏紫蘇感到不值。
程木秀試探道:“我當時是按每斤六十文的價格賣給夏公子的。”
劉老板點點頭,說:“我知道,雖然你這價錢是高了點,不過現在我考慮接受。”
程木秀不想跟他爭執價錢究竟是高是低的問題,既然這個價錢現在大家都能接受,那就不用多說了。
程木秀說:“但您沒說您需要多少。”
“我說了,多多益善。”
程木秀這下有些明白過來,估計這劉老板還以為她僅僅是有些黃鱔可以提供而已,並不知道,她其實家裏的水田裏有很多。
程木秀客氣的說:“不管多少,您說個數吧,我想不會有問題。”
劉老板將信將疑。“你意思是,你有很多?”
“對。”程木秀很幹脆。
雖然驚訝,但劉老板更多的是欣喜,要程木秀不是誇大其詞,那麽就真的可能在這裏就解決問題了。
劉老板心裏早有了一個數,便伸出手指一比劃,說:“三十斤,我需要三十斤。”
程木秀他們的水田裏的黃鱔養了已經將近有三個月,早些時候聽了程木峰的建議,就把黃鱔按個頭大小分開到各塊水田裏,後來有了程木峰的飼料後,也優先喂養大條的黃鱔。
最近他們去察看過,黃鱔長勢良好,那些原先被挑出來比較大個的,最長的也差不多長到了兩尺左右,有不少也勉強也達到了一尺那麽長。
程木秀就著水田裏的養殖的規模估摸了一下,剛想迴答,程木峰就迫不及待的先開口了,說:“三十斤沒問題,再來個這麽多都行。”
要論誰對水田的黃鱔最清楚,程木秀自然知道非程木峰莫屬。
聽到程木峰已經這麽說了,程木秀就點點頭,說:“沒錯。”
“當真?”劉老板有點將信將疑,又說,“我這是給縣老太爺辦壽宴的用的,他們定下的菜單裏有這道菜,不是能隨便應付的。”
程木秀心想,恐怕隻有親眼看到他,他才會放心。就說:“要不,您跟我們去看一眼?”
劉老板求之不得。“那好。”
聽到說要去水田看黃鱔,一直在旁邊聽著的程木勤也知道要做些什麽了,趕緊就跑去拿捕撈的工具。
程木峰自然也是要去的,他正掉頭準備去摸自己的拐杖時,伶俐的程木芸就已經幫他遞了過來。
劉老板這時便隱約想起程木秀曾提到過家裏的境況不是很好,看著程木峰用拐杖,於是就伸手扶了一把程木峰。
“我沒問題。”雖然用不上幫忙,程木峰還是感激的說。
“你這樣方便嗎,我就是看一看,有你姐姐帶我去就可以了。”
程木秀說:“我弟弟的腿是迴春堂的夏大夫幫治好的,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正在恢複,這幾步路沒問題。”
“原來這樣。”劉老板說。“那你可小心點。”
“謝謝。”程木峰說。
看這樣幾個孩子都是很懂禮儀,劉老板很有好感。
黃鱔是按照個頭的大小分開養在不同的水田裏的,程木峰就領頭帶著大家走到了養黃鱔個頭最大的那塊水田邊。
劉老板忍不住張望著打量眼前的幾塊水田,隱約猜了點,好奇的問:“這裏,難道你們在這裏養黃鱔?”
“是這樣。”程木秀點頭。
在程木秀的授意下,程木勤帶著捕捉工具,慢慢踩下水田,小心摸索著開始用工具慢慢捕捉黃鱔。
其他人就都站在田埂上看著他。
很快,程木勤就抓到的第一條,看起來大約有一尺多長,第二條更大,已經超過了一尺五了,很快,程木勤又抓到了第三條,介於第一條跟第二條之間。
幾條黃鱔抓起來後,都被放到了他們帶來的籃子裏。
其實,在他們的水田裏,還有不乏更大條的,都是夏天時他們抓到後才放到水田裏。
長度在三尺以上的多半已生長有兩年以上那麽久,可以產卵,所以程木秀暫時還得留著下來,等到明年時可以產卵。
看見程木勤接連用捕撈工具從水下撈起來幾條黃鱔,劉老板的心就放下了。
“不用在抓了,我相信了。”劉老板說。
雖然劉老板這麽說,可是程木勤抓得挺盡興的,仍然不舍得住手。
程木秀不得不開口叫他停下來。
縱然劉老板的眼光獨到,推出不少獨具特色的菜式,其中包括極具補血益氣效果的黃鱔,但是黃鱔在食材處理以及烹飪上的成本比較高,所以,這道菜的價格也比較貴,因為要用到眾多的調料來抵掉腥味。
在當地,黃鱔並不是一道多受歡迎的菜式,之所以才會有人點這道菜,也就是因為它具有一些補血益氣的作用。
而至於它的味道,說實在,被稱為美味有點勉為其難。
倒是最近劉老板的兒子從外地迴了家,因著家裏是開飯店的,他外出時就比較注意到了其他地方一些食材處理和烹飪的方法,到了家後,便用學到的辦法效仿著怎麽去除腥味。
經他兒子提點,這菜式一經改良,效果果真還不錯。
不過因為一直以來就很少有人吃黃鱔,而劉老板的酒樓也沒有那麽多的貨源,再加上菜價也比較貴,所以這菜式雖好但也沒有大肆供應。
當初去到望溪村為劉景田和程木秀他們丈量田地的官吏,在吃過程木秀做的美味的黃鱔菜肴後,一直念念不忘。
過段時日就是縣衙老太爺的七十大壽,縣衙大人便要為老太爺祝壽,祝壽便要收禮金,辦宴席,於是這時自然就找上了泠鎮上最大的酒樓,也就是劉老板那裏。
官吏吃過滋味美妙的黃鱔,他是酒樓的熟客,也知道劉老板會做,於是在縣衙大人麵前時就推薦了這道菜。
鱔與善同意,寓意好,於是縣衙大人的菜單定下來時,其中就包括了黃鱔這道菜肴。
這可是一場極為盛大的壽宴,劉老板接到這個單自然是非常欣喜,但是,菜單中別的都好說,可是這個黃鱔的話,劉老板就有些發愁了。
黃鱔這樣食材不象別的那麽常見,都是偶爾有人捕捉到後,因為知道劉老板會要,才來賣給他。
現在縣衙大人的菜單裏專門指定了這道菜,這宴席辦下來要有幾十桌,去那裏弄到這麽多的黃鱔就是個難題了。
劉老板倒是很想問能不能取消這一項,然而因著這善的寓意,卻又不可能。
這次縣衙大人辦的這場宴席能給酒樓帶來極大的收益,而且還能討好大人,劉老板自是不舍得放棄,就應下來,於是接下來就是四處采買。
別的都好說,難的還是黃鱔買不到。
而且黃鱔捕捉的時候如果有傷,也養不活。劉老板就頭疼他怎麽能在宴席前買到足夠的黃鱔。
那個官吏也是劉老板的熟客,見到劉老板愁眉苦臉,一問才知道他居然為買不到黃鱔而發愁。官吏就說起了他在望溪村時吃到的黃鱔。
他在那裏丈量土地時,見到有幾畝空蕩蕩的水田,當時就隨口問了一句怎麽不種上莊稼。在邊上看熱鬧的程木勤就迴答說空,裏麵養著黃鱔。
當時官吏聽著還有點訝異,當中午在程木秀那裏吃到異常鮮嫩美味的黃鱔,給這才有點理解了。
因為他望溪村的那一趟差,除了好拿還好吃,因而對劉景田和程木秀的印象都很好,於是就幹脆向劉老板推薦了一下。
官吏這一說,倒讓劉老板也想起點事來,仔細問了問,就確定是以前曾跟自己有過幾次交集的程木秀。
那時候程木秀就是想給自己推銷黃鱔來著,但當時他沒有接受,現在聽這麽一說,他就覺得這個姓程的姑娘說不定真的是有點黃鱔。
他也想起來第一次見到程木秀賣黃鱔給迴春堂時就說過,她的黃鱔在捕捉到時都是沒受傷的,不是象其他人那樣由於捕捉不得法,使得黃鱔受傷,因而活不久。
但是劉老板雖說跟程木秀有過幾次照麵,但除了知道她姓程,並不知道她住什麽地方。
好在官吏去過,就很耐心的給他描述了一遍。
既然得知了有辦法解決食材的問題,劉老板也不耽擱,當即就雇了一輛馬車前來望溪村尋找程木秀。
他並不確定這一趟能有多少收獲,但有一點是一點,至少解決了一部分,再加上從其他人那裏收到的,隻要大概就能應付壽宴的需要就行了。
“不知道程姑娘能提供多少黃鱔?”劉老板直接問道。
“不知道您需要多少?”程木秀反問。
“多多益善。”劉老板迴答,接著又補充說了一句,“價錢好商量。”
程木秀就笑了起來,說:“您這樣說也太籠統了,不如您說個數出來,這樣我也好知道怎麽迴答您。”
劉老板思忖了一下,說:“我也是一時急需,要不也找不到你這裏來,我就按上次你賣給迴春堂夏公子的價錢跟你買,怎麽樣?”又說,“這價錢你不吃虧。”
程木秀沒想到他居然現在也還記得當時她跟夏紫蘇談的價錢,那時候,劉老板可是很為夏紫蘇感到不值。
程木秀試探道:“我當時是按每斤六十文的價格賣給夏公子的。”
劉老板點點頭,說:“我知道,雖然你這價錢是高了點,不過現在我考慮接受。”
程木秀不想跟他爭執價錢究竟是高是低的問題,既然這個價錢現在大家都能接受,那就不用多說了。
程木秀說:“但您沒說您需要多少。”
“我說了,多多益善。”
程木秀這下有些明白過來,估計這劉老板還以為她僅僅是有些黃鱔可以提供而已,並不知道,她其實家裏的水田裏有很多。
程木秀客氣的說:“不管多少,您說個數吧,我想不會有問題。”
劉老板將信將疑。“你意思是,你有很多?”
“對。”程木秀很幹脆。
雖然驚訝,但劉老板更多的是欣喜,要程木秀不是誇大其詞,那麽就真的可能在這裏就解決問題了。
劉老板心裏早有了一個數,便伸出手指一比劃,說:“三十斤,我需要三十斤。”
程木秀他們的水田裏的黃鱔養了已經將近有三個月,早些時候聽了程木峰的建議,就把黃鱔按個頭大小分開到各塊水田裏,後來有了程木峰的飼料後,也優先喂養大條的黃鱔。
最近他們去察看過,黃鱔長勢良好,那些原先被挑出來比較大個的,最長的也差不多長到了兩尺左右,有不少也勉強也達到了一尺那麽長。
程木秀就著水田裏的養殖的規模估摸了一下,剛想迴答,程木峰就迫不及待的先開口了,說:“三十斤沒問題,再來個這麽多都行。”
要論誰對水田的黃鱔最清楚,程木秀自然知道非程木峰莫屬。
聽到程木峰已經這麽說了,程木秀就點點頭,說:“沒錯。”
“當真?”劉老板有點將信將疑,又說,“我這是給縣老太爺辦壽宴的用的,他們定下的菜單裏有這道菜,不是能隨便應付的。”
程木秀心想,恐怕隻有親眼看到他,他才會放心。就說:“要不,您跟我們去看一眼?”
劉老板求之不得。“那好。”
聽到說要去水田看黃鱔,一直在旁邊聽著的程木勤也知道要做些什麽了,趕緊就跑去拿捕撈的工具。
程木峰自然也是要去的,他正掉頭準備去摸自己的拐杖時,伶俐的程木芸就已經幫他遞了過來。
劉老板這時便隱約想起程木秀曾提到過家裏的境況不是很好,看著程木峰用拐杖,於是就伸手扶了一把程木峰。
“我沒問題。”雖然用不上幫忙,程木峰還是感激的說。
“你這樣方便嗎,我就是看一看,有你姐姐帶我去就可以了。”
程木秀說:“我弟弟的腿是迴春堂的夏大夫幫治好的,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正在恢複,這幾步路沒問題。”
“原來這樣。”劉老板說。“那你可小心點。”
“謝謝。”程木峰說。
看這樣幾個孩子都是很懂禮儀,劉老板很有好感。
黃鱔是按照個頭的大小分開養在不同的水田裏的,程木峰就領頭帶著大家走到了養黃鱔個頭最大的那塊水田邊。
劉老板忍不住張望著打量眼前的幾塊水田,隱約猜了點,好奇的問:“這裏,難道你們在這裏養黃鱔?”
“是這樣。”程木秀點頭。
在程木秀的授意下,程木勤帶著捕捉工具,慢慢踩下水田,小心摸索著開始用工具慢慢捕捉黃鱔。
其他人就都站在田埂上看著他。
很快,程木勤就抓到的第一條,看起來大約有一尺多長,第二條更大,已經超過了一尺五了,很快,程木勤又抓到了第三條,介於第一條跟第二條之間。
幾條黃鱔抓起來後,都被放到了他們帶來的籃子裏。
其實,在他們的水田裏,還有不乏更大條的,都是夏天時他們抓到後才放到水田裏。
長度在三尺以上的多半已生長有兩年以上那麽久,可以產卵,所以程木秀暫時還得留著下來,等到明年時可以產卵。
看見程木勤接連用捕撈工具從水下撈起來幾條黃鱔,劉老板的心就放下了。
“不用在抓了,我相信了。”劉老板說。
雖然劉老板這麽說,可是程木勤抓得挺盡興的,仍然不舍得住手。
程木秀不得不開口叫他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