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程木秀提出自己的想法出來時,這建議既令大家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劉景田和劉力壯都陷入思索之中。
程木峰因建過第一條竹渠,有過經驗,也有自信,自是非常讚同。
“我們再架一條竹渠,直接引水到田地裏,做起來也不難。”程木峰興奮的說。
“不,不。”程木秀搖頭說,“我說的重新修一條水渠,不是指再建一條竹渠。竹渠雖然簡單容易建,但從長遠來說,卻不合適。”
劉景田到底年長,也有見識,聽到程木秀說重建一條水渠的建議時,與她的想法也不謀而合,而且,這件事其實在過來之前,就曾經跟劉力壯商量過水源的問題。
因此,才有了劉力壯去勘探地形的舉動。
不過,想法雖然有,但實現起來卻有現實的難度。
引水的距離遠,雖不用翻山越嶺,但山澗也在這座山的另一邊,不管考慮以那種方式引水,都得要繞過山的半周。
這麽遠的距離,竹渠到底有局限,如果不考慮用建竹渠,那麽就是挖溝了。而這一路過來有很多石頭,困難可想而知,絕非短日之內可以達成。
劉景田和劉力壯想到的,程木秀自然也想到了。
不過,她是小時候受過愚公移山的教育的,有誌者事竟成,眼下他們也不可能馬上開始種稻穀,得等到明年的四月份才可以進行稻穀的播種。
利用這段時間修一條經久耐用的水渠,可是利在長遠的。
程木峰顯然沒有那麽成熟的思慮,聽了程木秀的話反而疑惑不解。
“不建竹渠,那建什麽?”程木峰問。
程木秀看了看若有所思的的劉景田和劉力壯,便知他們已經明白自己的意思,但還是耐心的跟程木峰解釋說:“不建竹渠,挖一條水利溝渠。而且,這條溝渠跟竹渠走的路線也不一樣,但是,引來的水更多。”
“那竹渠怎麽辦?”
“竹渠當然也留著,我們家裏的用水還得靠它呢。”
程木峰摸摸腦袋,好象有點兒明白過來。“嗯,我聽姐的,你說怎麽做就怎麽做。”
這時,劉景田就開口說:“木秀,這個你想過嗎,要是真正挖一條象你說的這樣的溝渠,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得花的力氣可不是你想象的。”
程木秀便問道:“二叔,要是是您,您會想怎麽做?”
沒想到被反問,劉景田怔了一下,這事雖然難,可好處顯而易見。
劉景田就笑了起來,迴答說:“要是二叔呢,當然和你想的是一樣的了。”
“那還有什麽問題呢?”程木秀揚眉,一臉認真的說。
“我也同意木秀的想法。”劉力壯頷首說。
“行。”見劉力壯也是這意見,劉景田就拍了拍大腿,“沒說的了。”頓了一下,又說,“不過呢,這事還是得從長計議一下。”
“那是自然,今天咱們就正好一起商量商量。”程木秀說。
“原來,你早有準備的。看來是二叔多慮了。”劉景田感慨道。
程木秀抿嘴一笑。“可別這麽說,要沒有二叔和力壯哥你們大家,我可幹不成什麽。”
達成共識,接下來就看怎麽做了。
這次計劃修溝渠和上次建竹渠相比較起來,程木秀的心境是不一樣的。
建竹渠那會,家裏境況風雨飄搖,程木秀硬是咬著牙,帶著半饑半飽的弟弟妹妹們修起了竹渠,便是自那時候起,正好竹林裏有竹筍也好,程木勤抓到的黃鱔也好,程木秀一心所想的就是怎麽讓大家免於饑餓。
隻要手裏有點錢,第一件事就是要讓大家吃飽,吃飽了才有強健的身體,有力氣幹活。
就這樣,她們姐弟幾人齊心協力的做成了竹渠引水的事。
自此以後,再也不用那麽辛苦的挑水澆地,也有了多餘的時間出來做別的事。
現在比起那時候要好多了。
聽著又要修水渠了,程木勤和程木芸歡欣雀躍。
他們小小年紀就已經經曆了很多困苦,於是也懂得,姐姐帶著他們大家每做的一件事都是為了改善家裏的境況,所以,修竹渠那會,他們也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並不以為辛苦,而是充滿期盼。
然而這迴不一樣了。
他們這次修的是溝渠,得走到山的另一邊去,需要挖土,還要開山石打通水道。
做這些事對於程木勤和程木芸來說,他們的年紀還太小。
程木秀安撫的摸摸程木勤的腦袋,說:“你們要做的事情呢,就是在好好留在家裏,幫姐姐照顧木峰,把家裏的事做好了,這樣就讓姐姐少了後顧之憂。”
何況,還有劉景田和劉力壯他們呢。現在程木秀不需要隻靠自己了,現在這已經變成了大家的事。
由於程木秀帶程木峰去治腿,所以這段時間以來,平整土地的事後來大多是劉力壯和王素纓在幹。
眼下王素纓暫時迴家去。劉力壯說王素纓迴家探望她爹,不會耽擱很久。王素纓清楚今後她便也依賴著這片田地跟劉力壯一生活。
現在程木秀迴來了,大家一起幹,估計用不了多久,這田地基本就都平整完畢,再規劃打好田埂、疏通水溝等等,就可以了。
眼看麥田收割在即,他們得抓緊時間。
水利溝渠的工程當然也是最早開始越好。
劉景田就下定了決心,外麵的活暫時不幹了,眼下先把自家的事完成了再說。
不過,預計這條溝渠沒有一兩個月是完不成,主要是因為期間還隔著一段麥收的時節。在小麥收割季節的時候,收小麥是最重要的,不管其他什麽事都要放下來。
即使是挖溝渠,也要等到麥田收割完了才能繼續。
這對程木秀來說也是一樣的。
他們商量了一個上午,到中午劉景田和劉力壯迴去家裏吃飯時,跟程木秀約好下午一起去沿途察看一下。
中午過後沒多久,除了劉景田和劉力壯,連劉二嬸也一塊過來了。
程木芸聽到外麵的聲音就跑去打開院門,迎進了劉二嬸他們。
劉二嬸邁進院門,就見到院子裏的程木勤和程木芸兩人。程木勤正抱著一堆幹草準備走進舊屋子裏去。
“在幹活呢,木勤,”劉二嬸招唿了一聲,又疼愛的摸了摸程木芸的頭發,問:“你姐姐呢?”
“屋裏。”程木芸脆聲迴答。
因為程木峰坐在床上時間久,天氣熱,身上有些地方汗濕了,程木秀用布巾幫他稍作拭擦,聽到劉二嬸問的聲音,就趕緊迴答:“您來了,您稍微坐會。木芸,給二叔二嬸拿凳子,我這就好。”
“你別招唿我們了,”劉二嬸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了屋子,看見程木秀忙碌著,就說,“你們上午的事情我聽說了。你二叔說,下午你們要一塊去山澗那邊瞧瞧,我這會有空,就過來幫你照看照看一下家裏。”
“謝謝您,還得麻煩您一趟。”程木秀感激的說。
她本來是打算把家裏就交給了程木峰,讓他和程木勤、程木芸互相照應。現在有劉二嬸在,就更加方便了。
“事情重要,外麵你二叔已經等著你了,這裏你就交給我吧。”劉二嬸二話不說的就接過程木秀手裏的布巾。
程木秀手就說:“我已經幫他弄好了。”
劉二嬸就擺手說:“那我就幫你收拾好了,你們去吧,一路上小心點。”
程木秀走出去,跟劉景田和劉力壯打了招唿,又交代了程木勤和程木芸好好聽話,然後帶上一些工具。畢竟他們這一去是有打算的,也順便沿途做點什麽標記。
程木秀、劉景田和劉力壯便沿著崎嶇的小路去到那條有流水的山澗。
地形七轉八彎,有些地方平坦,有些地方深溝阻斷,一路走著看過去,地勢是上行的的,幾個人商量著一邊沿途做些記號,以便確定以後挖的溝渠經過某一段時,是繞道還是用泥土和石頭填埋後再做成渠。
即使真正實施的時候會有變化,但至少當下是應該心裏有數的。
就這樣一來一迴,竟然花掉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
雖然有點疲憊,但眼見整條路線七七八八的規劃得差不多了,就等接下來實際動工,心裏頭有了期待,於是便也沒覺得那麽累了。
在路上時,程木秀、劉景田和劉力壯都已經商議得差不多,迴到山邊時,劉景田便沒打算再進程木秀的家裏去,該說的已經都說得差不多了。他便直接迴家去。
劉力壯一直都非常關心程木峰,見還有時間,就想去再看一看。
兩人剛走到院門前,這時,門突然從裏麵打開,從裏麵探出個人來,卻是在昨天迴家了的王素纓。
劉景田和劉力壯都陷入思索之中。
程木峰因建過第一條竹渠,有過經驗,也有自信,自是非常讚同。
“我們再架一條竹渠,直接引水到田地裏,做起來也不難。”程木峰興奮的說。
“不,不。”程木秀搖頭說,“我說的重新修一條水渠,不是指再建一條竹渠。竹渠雖然簡單容易建,但從長遠來說,卻不合適。”
劉景田到底年長,也有見識,聽到程木秀說重建一條水渠的建議時,與她的想法也不謀而合,而且,這件事其實在過來之前,就曾經跟劉力壯商量過水源的問題。
因此,才有了劉力壯去勘探地形的舉動。
不過,想法雖然有,但實現起來卻有現實的難度。
引水的距離遠,雖不用翻山越嶺,但山澗也在這座山的另一邊,不管考慮以那種方式引水,都得要繞過山的半周。
這麽遠的距離,竹渠到底有局限,如果不考慮用建竹渠,那麽就是挖溝了。而這一路過來有很多石頭,困難可想而知,絕非短日之內可以達成。
劉景田和劉力壯想到的,程木秀自然也想到了。
不過,她是小時候受過愚公移山的教育的,有誌者事竟成,眼下他們也不可能馬上開始種稻穀,得等到明年的四月份才可以進行稻穀的播種。
利用這段時間修一條經久耐用的水渠,可是利在長遠的。
程木峰顯然沒有那麽成熟的思慮,聽了程木秀的話反而疑惑不解。
“不建竹渠,那建什麽?”程木峰問。
程木秀看了看若有所思的的劉景田和劉力壯,便知他們已經明白自己的意思,但還是耐心的跟程木峰解釋說:“不建竹渠,挖一條水利溝渠。而且,這條溝渠跟竹渠走的路線也不一樣,但是,引來的水更多。”
“那竹渠怎麽辦?”
“竹渠當然也留著,我們家裏的用水還得靠它呢。”
程木峰摸摸腦袋,好象有點兒明白過來。“嗯,我聽姐的,你說怎麽做就怎麽做。”
這時,劉景田就開口說:“木秀,這個你想過嗎,要是真正挖一條象你說的這樣的溝渠,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得花的力氣可不是你想象的。”
程木秀便問道:“二叔,要是是您,您會想怎麽做?”
沒想到被反問,劉景田怔了一下,這事雖然難,可好處顯而易見。
劉景田就笑了起來,迴答說:“要是二叔呢,當然和你想的是一樣的了。”
“那還有什麽問題呢?”程木秀揚眉,一臉認真的說。
“我也同意木秀的想法。”劉力壯頷首說。
“行。”見劉力壯也是這意見,劉景田就拍了拍大腿,“沒說的了。”頓了一下,又說,“不過呢,這事還是得從長計議一下。”
“那是自然,今天咱們就正好一起商量商量。”程木秀說。
“原來,你早有準備的。看來是二叔多慮了。”劉景田感慨道。
程木秀抿嘴一笑。“可別這麽說,要沒有二叔和力壯哥你們大家,我可幹不成什麽。”
達成共識,接下來就看怎麽做了。
這次計劃修溝渠和上次建竹渠相比較起來,程木秀的心境是不一樣的。
建竹渠那會,家裏境況風雨飄搖,程木秀硬是咬著牙,帶著半饑半飽的弟弟妹妹們修起了竹渠,便是自那時候起,正好竹林裏有竹筍也好,程木勤抓到的黃鱔也好,程木秀一心所想的就是怎麽讓大家免於饑餓。
隻要手裏有點錢,第一件事就是要讓大家吃飽,吃飽了才有強健的身體,有力氣幹活。
就這樣,她們姐弟幾人齊心協力的做成了竹渠引水的事。
自此以後,再也不用那麽辛苦的挑水澆地,也有了多餘的時間出來做別的事。
現在比起那時候要好多了。
聽著又要修水渠了,程木勤和程木芸歡欣雀躍。
他們小小年紀就已經經曆了很多困苦,於是也懂得,姐姐帶著他們大家每做的一件事都是為了改善家裏的境況,所以,修竹渠那會,他們也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並不以為辛苦,而是充滿期盼。
然而這迴不一樣了。
他們這次修的是溝渠,得走到山的另一邊去,需要挖土,還要開山石打通水道。
做這些事對於程木勤和程木芸來說,他們的年紀還太小。
程木秀安撫的摸摸程木勤的腦袋,說:“你們要做的事情呢,就是在好好留在家裏,幫姐姐照顧木峰,把家裏的事做好了,這樣就讓姐姐少了後顧之憂。”
何況,還有劉景田和劉力壯他們呢。現在程木秀不需要隻靠自己了,現在這已經變成了大家的事。
由於程木秀帶程木峰去治腿,所以這段時間以來,平整土地的事後來大多是劉力壯和王素纓在幹。
眼下王素纓暫時迴家去。劉力壯說王素纓迴家探望她爹,不會耽擱很久。王素纓清楚今後她便也依賴著這片田地跟劉力壯一生活。
現在程木秀迴來了,大家一起幹,估計用不了多久,這田地基本就都平整完畢,再規劃打好田埂、疏通水溝等等,就可以了。
眼看麥田收割在即,他們得抓緊時間。
水利溝渠的工程當然也是最早開始越好。
劉景田就下定了決心,外麵的活暫時不幹了,眼下先把自家的事完成了再說。
不過,預計這條溝渠沒有一兩個月是完不成,主要是因為期間還隔著一段麥收的時節。在小麥收割季節的時候,收小麥是最重要的,不管其他什麽事都要放下來。
即使是挖溝渠,也要等到麥田收割完了才能繼續。
這對程木秀來說也是一樣的。
他們商量了一個上午,到中午劉景田和劉力壯迴去家裏吃飯時,跟程木秀約好下午一起去沿途察看一下。
中午過後沒多久,除了劉景田和劉力壯,連劉二嬸也一塊過來了。
程木芸聽到外麵的聲音就跑去打開院門,迎進了劉二嬸他們。
劉二嬸邁進院門,就見到院子裏的程木勤和程木芸兩人。程木勤正抱著一堆幹草準備走進舊屋子裏去。
“在幹活呢,木勤,”劉二嬸招唿了一聲,又疼愛的摸了摸程木芸的頭發,問:“你姐姐呢?”
“屋裏。”程木芸脆聲迴答。
因為程木峰坐在床上時間久,天氣熱,身上有些地方汗濕了,程木秀用布巾幫他稍作拭擦,聽到劉二嬸問的聲音,就趕緊迴答:“您來了,您稍微坐會。木芸,給二叔二嬸拿凳子,我這就好。”
“你別招唿我們了,”劉二嬸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了屋子,看見程木秀忙碌著,就說,“你們上午的事情我聽說了。你二叔說,下午你們要一塊去山澗那邊瞧瞧,我這會有空,就過來幫你照看照看一下家裏。”
“謝謝您,還得麻煩您一趟。”程木秀感激的說。
她本來是打算把家裏就交給了程木峰,讓他和程木勤、程木芸互相照應。現在有劉二嬸在,就更加方便了。
“事情重要,外麵你二叔已經等著你了,這裏你就交給我吧。”劉二嬸二話不說的就接過程木秀手裏的布巾。
程木秀手就說:“我已經幫他弄好了。”
劉二嬸就擺手說:“那我就幫你收拾好了,你們去吧,一路上小心點。”
程木秀走出去,跟劉景田和劉力壯打了招唿,又交代了程木勤和程木芸好好聽話,然後帶上一些工具。畢竟他們這一去是有打算的,也順便沿途做點什麽標記。
程木秀、劉景田和劉力壯便沿著崎嶇的小路去到那條有流水的山澗。
地形七轉八彎,有些地方平坦,有些地方深溝阻斷,一路走著看過去,地勢是上行的的,幾個人商量著一邊沿途做些記號,以便確定以後挖的溝渠經過某一段時,是繞道還是用泥土和石頭填埋後再做成渠。
即使真正實施的時候會有變化,但至少當下是應該心裏有數的。
就這樣一來一迴,竟然花掉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
雖然有點疲憊,但眼見整條路線七七八八的規劃得差不多了,就等接下來實際動工,心裏頭有了期待,於是便也沒覺得那麽累了。
在路上時,程木秀、劉景田和劉力壯都已經商議得差不多,迴到山邊時,劉景田便沒打算再進程木秀的家裏去,該說的已經都說得差不多了。他便直接迴家去。
劉力壯一直都非常關心程木峰,見還有時間,就想去再看一看。
兩人剛走到院門前,這時,門突然從裏麵打開,從裏麵探出個人來,卻是在昨天迴家了的王素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