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婉很驚訝竟然會在李尋歡和林詩音的喜宴上遇到花母,她和花如令一起從揚州到京城的時候,花母可是沒有一起來的。
那隻能是在他們動身後,花母才啟程的,但既然要來,何不一起呢?
心裏有些疑惑,不過這兒人多,她也不好多問,乖乖走到花母身邊,與她同坐。
這一桌子坐的人除了花母外,龍婉一個也不認識,就是上次李尋歡擺酒席請客也沒見過她們,但看這些人的穿著打扮,就知道地位隻高不低。
所幸這席桌上長輩帶著小輩同坐的也不少,龍婉入座也不算打眼。
最多也就是因她那張臉,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有花母在,龍婉倒是清靜了不少,旁的人要是把話題牽扯到她身上,都會被花母擋迴去,那些彎彎繞繞聽得她雲裏霧裏,很多時候都不知道她們在說什麽。
喜宴散了,龍婉在花母的熱情邀請下,答應過幾日去府上看她,也沒去鬧洞房,就帶著小桃迴家去了。
後來去花家拜訪花母,倒是知道她為什麽獨自來京城了,原來是皇帝招她來的。
“前腳你們的船才走,後腳陛下派來的人就到了,要是快一些,我們就能同行了。”花母略有些遺憾,遺憾錯過了一個和龍婉相處了解她的機會。
這姑娘是她兒子喜歡的人,可花母看她那兒子這麽多日子下來也沒搞定人家,難免有些著急,少不得自己親自上陣幫兒子一把。
“婉兒啊,你看你那結拜妹子都已經出嫁了,你自己就不急嗎?”
龍婉搖頭,她有什麽好急的,雖然不是單身主義,但龍婉也覺得一個人更逍遙自在。
“我知道這話不好聽,但你如今年紀也不小了,總不能這麽一直蹉跎下去不是?”
她卻不覺得是什麽蹉跎,先不說她才十八歲,放到現代連法定的結婚年齡不到呢。
可這話龍婉不能說,所以她隻是道:“這事可急不來,順其自然罷了。”
“這事怎麽能不急呢?你得多為自己考慮才是。”花母語重心長道,接著話題一轉,問了個極為直白的話題,“那你覺得我家如令如何?”
正喝茶的龍婉一愣,雖然她多少能感覺到花家人的意圖,但也沒想到花母竟然如此直白,竟然當麵問她。
說好了古代人的委婉呢?
她都不知道該如何迴答她了。
花母見她不說話,也知道這話她一個未出嫁的姑娘不好多說,就繼續道:“你看著就是個聰明的,該是知道我那兒子的心思,那你心裏就沒有點感覺?不是我吹,我們家如令雖然有時候是木了些,可也是文武雙全,一表人才,放眼如今的青年才俊,沒幾個能和他相比的,這樣的好男兒,你就不覺得錯過了可惜?”說完還朝她擠眉弄眼的,完全破壞了那副貴婦人的氣質。
龍婉:……花如令,你媽媽這麽直白*你知道嗎?
“我知道這話不好聽,但你如今年紀也不小了,總不能這麽一直蹉跎下去不是?我家兒子真的是個不錯的對象,你可以考慮看看的。”
這樣的話題要她怎麽接?除了幹笑她就沒其他表情了。
好不容易才在花母的各種推銷中全身而退,麵對被花母招來送自己的花如令,龍婉也是各種尷尬。
“真是抱歉,我娘對你說了什麽你別放在心上。”對自己的母親,花如令可是很了解的,“我娘就是心直口快了些,並沒有什麽惡意的。”
花如令這會兒其實也是有些尷尬的,他從丫鬟那裏聽說了自己娘親今天都說了什麽,整個人的感覺都不好了。
龍婉低著頭,也不看他,隻是低低的應了聲。
一路上花如令欲言又止,快把人送到門口時,他卻停了下來。
他一停,龍婉也不得不停下來。
“龍姑娘,在下有幾句話想對姑娘說,姑娘可否借步說話?”
龍婉點了點頭,跟著花如令走到一邊。
等走到下人們聽到他們談話的距離,花如令才停了下來,轉身看著龍婉,醞釀了好久,才開口。
“龍姑娘,雖然有些唐突,但我還是想讓你知道我的心意。”他強迫自己鎮定,盯著眼前人很認真地道,“自第一次見到姑娘,我就對姑娘十分仰慕,能有幸與姑娘相識,是花某三生有幸。”
“雖是奢望,但花某也盼著有朝一日能與姑娘攜手同行。”
龍婉瞪大了眼睛,告白來的如此突然,她已經反應不過來了。
花如令很認真地看著她,等著她的迴答。
良久,龍婉才找迴了自己的聲音:“能得花公子的心意,是我的榮幸,隻我並未考慮過此事,怕是無法迴應公子了。”
被拒絕了,花如令一陣氣餒,卻也沒有太多的失望。
“既然如此,就請龍姑娘從今日起考慮考慮吧,花某願意等到姑娘同意的時候。”
他這話裏,充滿了自信,好似龍婉一定會答應他一樣。
這樣略微強勢的花如令是龍婉不曾見過的一麵,她抬眼看向被自己拒絕,卻依然一臉笑意,沒有半分頹色的花如令,心裏倒是真的開始考慮了。
似乎,這個人真的很不錯?
花如令的問題並沒有困擾龍婉多久,迴到家後,她又有新的事情要忙了。
她準備搬家了。
布衣巷這個地方,環境確實很好,也安全的很,但是這裏的長舌婦依然很讓人頭疼,每次龍婉出門,都會被一堆人圍觀,現在甚至連走後門都不行了,雖然她不在意這些人的嘴碎,但每天聽徐嬸抱怨也是頭疼的,而且有些人就是那麽討厭,你越不理會她們就越覺得自己有理,以前還隻是一些人私下裏說些閑話,如今都已經發展到了她的馬車停在門口,幾米之外就有人對她指指點點的。
所以搬家勢在必行。
這次龍婉選的新家是在城外的一個莊子,和林詩音的那個莊子靠的很近,隻是要小的多,自帶幾十田地和十來家佃戶,京城的土地向來寸土寸金,十分昂貴而且極少有人賣,龍婉這次也是剛巧,那莊子原來的主人犯了事,全家都被流放,家中的產業被拍賣,龍婉也是有李府的幫忙才買下了這個莊子。
原來的房子她也沒賣,就留著偶爾還能迴去住住,不過主要還是住在莊子上麵。
莊子的宅子是個三進的宅院,剛修築好不久,所以並不需要再修整,直接就能搬過去住,地方大了,需要的人手也就更多,龍婉找人牙子買了好些下人,統統交給徐嬸□□,這事就不用她再操心了。
住在城外的好處就是,龍婉再想出遠門,就不用排隊等著城門守衛放行了。
這次搬家龍婉自然是要請客的,她認識的人不多,來來去去就那麽幾個,定好日子,帖子一發,各家的迴複自然都是會來。
因客人不多,龍婉隻讓徐嬸擺了一桌,來的客人也就李尋歡夫妻、何玉林夫妻和花如令——花母則已經返迴江南去了。
最先到的客人正是李尋歡和林詩音。
這是林詩音新婚後,龍婉第一次見到她,看得出她過的很好,尤其是和李尋歡在一起時,那種郎情妾意,看得龍婉一陣牙酸。
“知道你們感情好也不用這麽招搖吧,看得我都嫉妒了。”其他的客人還沒到,龍婉便拉著林詩音說話。
一邊又警告李尋歡:“我可是把林妹妹交給你了,要是讓我知道你對她不好,我可是會把人給拐跑的。”
李尋歡自然是知道她的能耐,但他也不擔心她真的拐走林詩音:“詩音是我娘子,我自然是會對她好的。”
說話時眼神一直沒有離開過林詩音,滿眼情深。
三人聊著聊著,就說到了李尋歡的大哥身上。
李尋歡滿臉愧疚:“我大哥身子骨一向不大好,這次趕著迴來給我慶賀,累了一路,如今又病倒了。”
林詩音也是如此:“大嫂如今看著也不大好,他們院子裏整日飄著藥味,沒病都能熏出病來。”
“我先前見過你們家大公子和大少奶奶,確實都是身子不怎麽硬朗,你大嫂看著像是氣血不足的樣子,”龍婉想起一物,便問他們,“我上次給你們的止血丸可還有?”
“都留著呢。”李尋歡答道,“先前都忘了謝謝你了,那樣的好東西也拿出來送我們,倒叫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謝你了。”
李尋歡當初收了那一堆丹藥,也沒細看,隻以為是些上好的金瘡藥之類的,覺得家中也沒人需要這些,就都收著了,後來才從花如令那兒知道它們的神奇。
“那些東西你們看著珍貴,與我也不值當什麽,你們也不用看得太重,用完了再找我要就是了。”龍婉擺擺手,“那止血丹是補氣血的,你們拿去給你大哥大嫂吃一些,應該是有些用處的,不過這也是我的猜測,還是該請大夫看看合適不合適。”
那兩口子都是一副氣虛血虧的樣子,補補血總歸沒有壞處。
李尋歡聽了,覺得她說得有理,尋思著迴頭請個太醫看看那丹藥,要是有用,就給他大哥大嫂送去。
那隻能是在他們動身後,花母才啟程的,但既然要來,何不一起呢?
心裏有些疑惑,不過這兒人多,她也不好多問,乖乖走到花母身邊,與她同坐。
這一桌子坐的人除了花母外,龍婉一個也不認識,就是上次李尋歡擺酒席請客也沒見過她們,但看這些人的穿著打扮,就知道地位隻高不低。
所幸這席桌上長輩帶著小輩同坐的也不少,龍婉入座也不算打眼。
最多也就是因她那張臉,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有花母在,龍婉倒是清靜了不少,旁的人要是把話題牽扯到她身上,都會被花母擋迴去,那些彎彎繞繞聽得她雲裏霧裏,很多時候都不知道她們在說什麽。
喜宴散了,龍婉在花母的熱情邀請下,答應過幾日去府上看她,也沒去鬧洞房,就帶著小桃迴家去了。
後來去花家拜訪花母,倒是知道她為什麽獨自來京城了,原來是皇帝招她來的。
“前腳你們的船才走,後腳陛下派來的人就到了,要是快一些,我們就能同行了。”花母略有些遺憾,遺憾錯過了一個和龍婉相處了解她的機會。
這姑娘是她兒子喜歡的人,可花母看她那兒子這麽多日子下來也沒搞定人家,難免有些著急,少不得自己親自上陣幫兒子一把。
“婉兒啊,你看你那結拜妹子都已經出嫁了,你自己就不急嗎?”
龍婉搖頭,她有什麽好急的,雖然不是單身主義,但龍婉也覺得一個人更逍遙自在。
“我知道這話不好聽,但你如今年紀也不小了,總不能這麽一直蹉跎下去不是?”
她卻不覺得是什麽蹉跎,先不說她才十八歲,放到現代連法定的結婚年齡不到呢。
可這話龍婉不能說,所以她隻是道:“這事可急不來,順其自然罷了。”
“這事怎麽能不急呢?你得多為自己考慮才是。”花母語重心長道,接著話題一轉,問了個極為直白的話題,“那你覺得我家如令如何?”
正喝茶的龍婉一愣,雖然她多少能感覺到花家人的意圖,但也沒想到花母竟然如此直白,竟然當麵問她。
說好了古代人的委婉呢?
她都不知道該如何迴答她了。
花母見她不說話,也知道這話她一個未出嫁的姑娘不好多說,就繼續道:“你看著就是個聰明的,該是知道我那兒子的心思,那你心裏就沒有點感覺?不是我吹,我們家如令雖然有時候是木了些,可也是文武雙全,一表人才,放眼如今的青年才俊,沒幾個能和他相比的,這樣的好男兒,你就不覺得錯過了可惜?”說完還朝她擠眉弄眼的,完全破壞了那副貴婦人的氣質。
龍婉:……花如令,你媽媽這麽直白*你知道嗎?
“我知道這話不好聽,但你如今年紀也不小了,總不能這麽一直蹉跎下去不是?我家兒子真的是個不錯的對象,你可以考慮看看的。”
這樣的話題要她怎麽接?除了幹笑她就沒其他表情了。
好不容易才在花母的各種推銷中全身而退,麵對被花母招來送自己的花如令,龍婉也是各種尷尬。
“真是抱歉,我娘對你說了什麽你別放在心上。”對自己的母親,花如令可是很了解的,“我娘就是心直口快了些,並沒有什麽惡意的。”
花如令這會兒其實也是有些尷尬的,他從丫鬟那裏聽說了自己娘親今天都說了什麽,整個人的感覺都不好了。
龍婉低著頭,也不看他,隻是低低的應了聲。
一路上花如令欲言又止,快把人送到門口時,他卻停了下來。
他一停,龍婉也不得不停下來。
“龍姑娘,在下有幾句話想對姑娘說,姑娘可否借步說話?”
龍婉點了點頭,跟著花如令走到一邊。
等走到下人們聽到他們談話的距離,花如令才停了下來,轉身看著龍婉,醞釀了好久,才開口。
“龍姑娘,雖然有些唐突,但我還是想讓你知道我的心意。”他強迫自己鎮定,盯著眼前人很認真地道,“自第一次見到姑娘,我就對姑娘十分仰慕,能有幸與姑娘相識,是花某三生有幸。”
“雖是奢望,但花某也盼著有朝一日能與姑娘攜手同行。”
龍婉瞪大了眼睛,告白來的如此突然,她已經反應不過來了。
花如令很認真地看著她,等著她的迴答。
良久,龍婉才找迴了自己的聲音:“能得花公子的心意,是我的榮幸,隻我並未考慮過此事,怕是無法迴應公子了。”
被拒絕了,花如令一陣氣餒,卻也沒有太多的失望。
“既然如此,就請龍姑娘從今日起考慮考慮吧,花某願意等到姑娘同意的時候。”
他這話裏,充滿了自信,好似龍婉一定會答應他一樣。
這樣略微強勢的花如令是龍婉不曾見過的一麵,她抬眼看向被自己拒絕,卻依然一臉笑意,沒有半分頹色的花如令,心裏倒是真的開始考慮了。
似乎,這個人真的很不錯?
花如令的問題並沒有困擾龍婉多久,迴到家後,她又有新的事情要忙了。
她準備搬家了。
布衣巷這個地方,環境確實很好,也安全的很,但是這裏的長舌婦依然很讓人頭疼,每次龍婉出門,都會被一堆人圍觀,現在甚至連走後門都不行了,雖然她不在意這些人的嘴碎,但每天聽徐嬸抱怨也是頭疼的,而且有些人就是那麽討厭,你越不理會她們就越覺得自己有理,以前還隻是一些人私下裏說些閑話,如今都已經發展到了她的馬車停在門口,幾米之外就有人對她指指點點的。
所以搬家勢在必行。
這次龍婉選的新家是在城外的一個莊子,和林詩音的那個莊子靠的很近,隻是要小的多,自帶幾十田地和十來家佃戶,京城的土地向來寸土寸金,十分昂貴而且極少有人賣,龍婉這次也是剛巧,那莊子原來的主人犯了事,全家都被流放,家中的產業被拍賣,龍婉也是有李府的幫忙才買下了這個莊子。
原來的房子她也沒賣,就留著偶爾還能迴去住住,不過主要還是住在莊子上麵。
莊子的宅子是個三進的宅院,剛修築好不久,所以並不需要再修整,直接就能搬過去住,地方大了,需要的人手也就更多,龍婉找人牙子買了好些下人,統統交給徐嬸□□,這事就不用她再操心了。
住在城外的好處就是,龍婉再想出遠門,就不用排隊等著城門守衛放行了。
這次搬家龍婉自然是要請客的,她認識的人不多,來來去去就那麽幾個,定好日子,帖子一發,各家的迴複自然都是會來。
因客人不多,龍婉隻讓徐嬸擺了一桌,來的客人也就李尋歡夫妻、何玉林夫妻和花如令——花母則已經返迴江南去了。
最先到的客人正是李尋歡和林詩音。
這是林詩音新婚後,龍婉第一次見到她,看得出她過的很好,尤其是和李尋歡在一起時,那種郎情妾意,看得龍婉一陣牙酸。
“知道你們感情好也不用這麽招搖吧,看得我都嫉妒了。”其他的客人還沒到,龍婉便拉著林詩音說話。
一邊又警告李尋歡:“我可是把林妹妹交給你了,要是讓我知道你對她不好,我可是會把人給拐跑的。”
李尋歡自然是知道她的能耐,但他也不擔心她真的拐走林詩音:“詩音是我娘子,我自然是會對她好的。”
說話時眼神一直沒有離開過林詩音,滿眼情深。
三人聊著聊著,就說到了李尋歡的大哥身上。
李尋歡滿臉愧疚:“我大哥身子骨一向不大好,這次趕著迴來給我慶賀,累了一路,如今又病倒了。”
林詩音也是如此:“大嫂如今看著也不大好,他們院子裏整日飄著藥味,沒病都能熏出病來。”
“我先前見過你們家大公子和大少奶奶,確實都是身子不怎麽硬朗,你大嫂看著像是氣血不足的樣子,”龍婉想起一物,便問他們,“我上次給你們的止血丸可還有?”
“都留著呢。”李尋歡答道,“先前都忘了謝謝你了,那樣的好東西也拿出來送我們,倒叫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謝你了。”
李尋歡當初收了那一堆丹藥,也沒細看,隻以為是些上好的金瘡藥之類的,覺得家中也沒人需要這些,就都收著了,後來才從花如令那兒知道它們的神奇。
“那些東西你們看著珍貴,與我也不值當什麽,你們也不用看得太重,用完了再找我要就是了。”龍婉擺擺手,“那止血丹是補氣血的,你們拿去給你大哥大嫂吃一些,應該是有些用處的,不過這也是我的猜測,還是該請大夫看看合適不合適。”
那兩口子都是一副氣虛血虧的樣子,補補血總歸沒有壞處。
李尋歡聽了,覺得她說得有理,尋思著迴頭請個太醫看看那丹藥,要是有用,就給他大哥大嫂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