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校的仁慈
明末昏君?我乃中興之主! 作者:牛角的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盧象升把所有的遼東將領叫到麵前來,一身鎧甲在身,腰裏提著唐劍。
這是唐劍跟明朝時候的寶劍樣式有很大的區別,唐劍看起來樣式更像是刀,他跟唐刀的區別,隻有劍尖那大概十幾厘米的區別而已。
但架不住朱由校就是喜歡唐劍,也喜歡唐刀。
上有所好,下必趨之。
就像是盧象升這樣的人也不能免俗,既然陛下喜歡唐劍,那給他挎上不就是了,這玩意兒對他們又沒有什麽損失,所以軍中的將領本來就是武將出身的,腰裏麵得挎上一把唐刀。
本來是讀書人出身的,像盧象升,孫傳庭等人,那得專門找一些名匠,打一把唐劍挎在腰上。
不然的話,都顯示不出他們朱由校嫡係的身份。
不過一身鎧甲在身,加上腰裏挎著一把唐劍,讓這盧象升少了幾分讀書人的儒氣,多了幾分沙場秋點兵的殺氣。
他看著麵前這些遼東將領,臉上露出了和藹可親的表情,這隻是在於這些遼東的將領來說,這盧象升的笑容倒顯得有些猙獰了。
他們看了這盧象升年紀輕輕的模樣,就已經大權在握,成為了朱由校的心腹愛將,手裏還掌握著那麽強大的軍隊。
他們頓時也有些不滿,他們不是對著盧象升不滿,而是對家裏那幾個蠢貨不滿。
他們兒子甚至孫子的年齡,跟盧象升差不多。
盧象升手握強軍,而他們的兒子孫子就隻能在他們的庇護之下勉強度日,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想到這裏,某些遼東軍的將領逐漸又硬了。
沒錯。
是他們的拳頭硬了。
他們恨不得迴去對自己的兒子孫子抱一頓老拳,罵上兩句“狗一樣的東西”。
這些都是題外話了,盧象升依然覺得自己笑得很溫和,說道,“我們把諸位將軍請到這裏來,也實在是被迫無奈。”
“這個遼東軍到底是個什麽情況,諸位比我還清楚,遼東軍號稱有幾十萬人,每年從朝廷拿出了不少的糧餉,但裏麵的士兵大多都是空額。”
這些遼東將領都沒有否認這個事情,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情況朝廷肯定已經掌握了,他們否定也否定不過去。
盧象升看到沒有人反駁,才繼續說道“很多遼東的將領都給朝廷上書,說朝廷每年撥給遼東的軍餉是不充足的,想必也不完全是真話。”
“就你們吃空餉吃到這種程度,還跟朝廷說軍餉不充足,恐怕就有點蒙騙朝廷了。”
“不過諸位將軍的本事朝廷還是相信的,若是今天對麵是諸位將軍在的話,那麽對麵的軍隊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應該會更強一點。”
“當然了,也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甚至我覺得你們根本就不會反抗,你們會老老實實跟我們去京城,然後在遙控瞄準軍隊作亂,逼迫朝廷放你們迴去。”
盧象升把遼東將領心裏的打算說了出來,他們當場也是鬧了個大臉紅。
他們這點小想法,朝廷又何嚐不清楚的,隻是以前被迫無奈接受他們的這種做法而已,隻是現在朝廷不願意接受了。
對於盧象升誇獎他們,認為他們指揮軍隊,作戰能力應該會更強,這一點也讓遼東的將軍臉色都好看了許多。
別的不說,起碼在盧象升看人還是很準的,他們的本事自然不是被吳三桂可以比的。
盧象升看到他們的表情,便接著往下說了,“看來諸位將軍都沒有什麽意見了,那我這裏麵有點事情,要跟諸位將軍繼續商量商量了。”
“遼東有一個遼東武將集團,或許你們沒有這個說法,但是在陛下的眼裏是有這個說法的。”
“陛下對你們遼東武將集團不滿,就你們在遼東做的這件事情,錦衣衛和東廠也查的差不多了,無論是你們吃空餉,還是你們販賣違禁物質,私自設定關卡收稅,還是侵占朝廷給士兵們安置的遼西走廊土地。”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你們都是做過的吧?哦……不,還有另外一樁事情,那就是跟東林黨人同流合汙。”
一聽到盧象升說這話,遼東將領的人瞬間不住了。
尤世祿瞬間跑了出來,大聲喊道∶“將軍這話說的是啥?我們可沒同東林黨有個什麽同流合汙,這一點你們可不要汙蔑我們。”
沒錯,如果說前麵說出來的事情,這都是明軍中常見的事情,朱由校還有可能留下他們的性命,但是如果說他們跟東林黨混在一起,那他們可就未必能夠留下性命了。
大家都知道朱由校是不喜歡東林黨人的,內臣與外將相勾連,那想幹什麽?難道想造反嗎?
他們剛才從近衛軍的隻言片語裏麵,好像聽說東林黨人在京城造反了,那他們更不能跟東林黨人扯到一起了,這個後果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盧象升冷笑了一聲,對於這個話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說道:“諸位將軍參與也好,沒參與也好,是真的不重要了。”
“就前麵你們犯的那一些事情,你們的生死已在陛下一念之間,但是陛下仁義心善,見不得這血流成河的事情出現,也想給你們一個機會。”
結果這一堆遼東將領聽完盧象升的話,心裏真不知做何感想。
尤其是他們看一下戰場那邊滿地的殘肢,那些人都是他們的家丁,都是他們子侄啊!
現在他們被這些近衛軍的炮彈炸得都碎了,想把他們子侄完全收了迴來,就隻能靠鏟子了。
就這樣,還陛下心善?見不得的血流成海?
那陛下要是不心善,他們遼東軍都死絕了唄。
隻是現在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盧象升他們說陛下心善,那陛下就心善了。
祖大壽也走了出來,對盧象升拱手一拜,說道,“那不知陛下有什麽需要我們效力的,我們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則我們這些人是貪心了一點,但我們對陛下是忠心的。”
盧象升點了點頭,其實這些人到目前為止,對朱由校還真說的上是忠心的。
也是由他們遼東軍在遼東頂了那麽多年,跟建奴不知道廝殺了多少迴,也貢獻了不少功勞。
雖然他們貪錢,但是他們裏麵大絕大部分的官位,也都真是一刀一槍拚出來的。
所以在朱由校的心裏麵,東林黨才比這些遼東的貪財將領可恨得多了。
“陛下想要遼東安穩穩地過渡。”
這是唐劍跟明朝時候的寶劍樣式有很大的區別,唐劍看起來樣式更像是刀,他跟唐刀的區別,隻有劍尖那大概十幾厘米的區別而已。
但架不住朱由校就是喜歡唐劍,也喜歡唐刀。
上有所好,下必趨之。
就像是盧象升這樣的人也不能免俗,既然陛下喜歡唐劍,那給他挎上不就是了,這玩意兒對他們又沒有什麽損失,所以軍中的將領本來就是武將出身的,腰裏麵得挎上一把唐刀。
本來是讀書人出身的,像盧象升,孫傳庭等人,那得專門找一些名匠,打一把唐劍挎在腰上。
不然的話,都顯示不出他們朱由校嫡係的身份。
不過一身鎧甲在身,加上腰裏挎著一把唐劍,讓這盧象升少了幾分讀書人的儒氣,多了幾分沙場秋點兵的殺氣。
他看著麵前這些遼東將領,臉上露出了和藹可親的表情,這隻是在於這些遼東的將領來說,這盧象升的笑容倒顯得有些猙獰了。
他們看了這盧象升年紀輕輕的模樣,就已經大權在握,成為了朱由校的心腹愛將,手裏還掌握著那麽強大的軍隊。
他們頓時也有些不滿,他們不是對著盧象升不滿,而是對家裏那幾個蠢貨不滿。
他們兒子甚至孫子的年齡,跟盧象升差不多。
盧象升手握強軍,而他們的兒子孫子就隻能在他們的庇護之下勉強度日,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想到這裏,某些遼東軍的將領逐漸又硬了。
沒錯。
是他們的拳頭硬了。
他們恨不得迴去對自己的兒子孫子抱一頓老拳,罵上兩句“狗一樣的東西”。
這些都是題外話了,盧象升依然覺得自己笑得很溫和,說道,“我們把諸位將軍請到這裏來,也實在是被迫無奈。”
“這個遼東軍到底是個什麽情況,諸位比我還清楚,遼東軍號稱有幾十萬人,每年從朝廷拿出了不少的糧餉,但裏麵的士兵大多都是空額。”
這些遼東將領都沒有否認這個事情,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情況朝廷肯定已經掌握了,他們否定也否定不過去。
盧象升看到沒有人反駁,才繼續說道“很多遼東的將領都給朝廷上書,說朝廷每年撥給遼東的軍餉是不充足的,想必也不完全是真話。”
“就你們吃空餉吃到這種程度,還跟朝廷說軍餉不充足,恐怕就有點蒙騙朝廷了。”
“不過諸位將軍的本事朝廷還是相信的,若是今天對麵是諸位將軍在的話,那麽對麵的軍隊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應該會更強一點。”
“當然了,也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甚至我覺得你們根本就不會反抗,你們會老老實實跟我們去京城,然後在遙控瞄準軍隊作亂,逼迫朝廷放你們迴去。”
盧象升把遼東將領心裏的打算說了出來,他們當場也是鬧了個大臉紅。
他們這點小想法,朝廷又何嚐不清楚的,隻是以前被迫無奈接受他們的這種做法而已,隻是現在朝廷不願意接受了。
對於盧象升誇獎他們,認為他們指揮軍隊,作戰能力應該會更強,這一點也讓遼東的將軍臉色都好看了許多。
別的不說,起碼在盧象升看人還是很準的,他們的本事自然不是被吳三桂可以比的。
盧象升看到他們的表情,便接著往下說了,“看來諸位將軍都沒有什麽意見了,那我這裏麵有點事情,要跟諸位將軍繼續商量商量了。”
“遼東有一個遼東武將集團,或許你們沒有這個說法,但是在陛下的眼裏是有這個說法的。”
“陛下對你們遼東武將集團不滿,就你們在遼東做的這件事情,錦衣衛和東廠也查的差不多了,無論是你們吃空餉,還是你們販賣違禁物質,私自設定關卡收稅,還是侵占朝廷給士兵們安置的遼西走廊土地。”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你們都是做過的吧?哦……不,還有另外一樁事情,那就是跟東林黨人同流合汙。”
一聽到盧象升說這話,遼東將領的人瞬間不住了。
尤世祿瞬間跑了出來,大聲喊道∶“將軍這話說的是啥?我們可沒同東林黨有個什麽同流合汙,這一點你們可不要汙蔑我們。”
沒錯,如果說前麵說出來的事情,這都是明軍中常見的事情,朱由校還有可能留下他們的性命,但是如果說他們跟東林黨混在一起,那他們可就未必能夠留下性命了。
大家都知道朱由校是不喜歡東林黨人的,內臣與外將相勾連,那想幹什麽?難道想造反嗎?
他們剛才從近衛軍的隻言片語裏麵,好像聽說東林黨人在京城造反了,那他們更不能跟東林黨人扯到一起了,這個後果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盧象升冷笑了一聲,對於這個話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說道:“諸位將軍參與也好,沒參與也好,是真的不重要了。”
“就前麵你們犯的那一些事情,你們的生死已在陛下一念之間,但是陛下仁義心善,見不得這血流成河的事情出現,也想給你們一個機會。”
結果這一堆遼東將領聽完盧象升的話,心裏真不知做何感想。
尤其是他們看一下戰場那邊滿地的殘肢,那些人都是他們的家丁,都是他們子侄啊!
現在他們被這些近衛軍的炮彈炸得都碎了,想把他們子侄完全收了迴來,就隻能靠鏟子了。
就這樣,還陛下心善?見不得的血流成海?
那陛下要是不心善,他們遼東軍都死絕了唄。
隻是現在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盧象升他們說陛下心善,那陛下就心善了。
祖大壽也走了出來,對盧象升拱手一拜,說道,“那不知陛下有什麽需要我們效力的,我們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則我們這些人是貪心了一點,但我們對陛下是忠心的。”
盧象升點了點頭,其實這些人到目前為止,對朱由校還真說的上是忠心的。
也是由他們遼東軍在遼東頂了那麽多年,跟建奴不知道廝殺了多少迴,也貢獻了不少功勞。
雖然他們貪錢,但是他們裏麵大絕大部分的官位,也都真是一刀一槍拚出來的。
所以在朱由校的心裏麵,東林黨才比這些遼東的貪財將領可恨得多了。
“陛下想要遼東安穩穩地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