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那就是他們都是朝廷軍隊,我們遼東軍襲擊了他們,那我們就是公然跟朝廷對抗,現在我們遼東的軍隊也還是朝廷的軍隊,這就是在意圖謀反,在道義上我們也站不住。”


    “至於其三,那就更加簡單了,我們突然動手,對麵的那些朝廷的軍隊會怎麽做,會不會突然出手把我們圍困起來的將領都給宰了,到時候那可不好搞了。”


    吳三桂聽到這一些問題,臉色也黑的很,“趙參將,莫非你有更好的辦法不成?你要是有更好的辦法,那你也大可站出來說一說。”


    趙參將就要聽到這話,瞬間也變得啞巴了,過了半會才悶聲悶氣說的,“我隻是把目前的形勢分析一下,大家商量商量到底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而已,如果硬是過去搶人的話,那肯定有很多不好的後患。”


    大家聽到趙參將這樣說,也是點了點頭,這趙參將說的也確實是實話。


    他們這些人怎麽說也是朝廷軍隊,根本還沒做好謀反的打算,要是突然就讓他們參與類似於這種謀反的軍事行動,他們一時半會兒確實是真接受不了的。


    吳三桂聽到趙參將的話,再看到在場所有參將的表情,知道這個事情要壞了。


    他從小就在軍營中長大,早已知曉如何帶兵的技能,知道這個情況,若是再這樣下去,這人心就要散了。


    他打算大喝一聲,“你們都傻了不成,現在這個情況不是我們願不願意這樣做,而是現在我們已經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


    “你們這些人老是顧前顧後的,焉能成事?我們遼東軍雖然已然不是唯一可以用來抵抗建奴的了,但是我們遼東的軍隊足夠強大,人數還足夠多。”


    “隻要我們團結起來,把那些高級將領給救迴來,那麽對抗朝廷就又有了主心骨,朝廷也不敢對我們胡作非為。”


    “退一萬步說,我們怎麽能夠叫做謀反?我們隻是跟這些來宣布假聖旨的不知名軍隊產生了衝突。”


    “現在突然出來一幫人,就說自己是朝廷的軍隊,就說要宣布朝廷的聖旨,我們如何信他?”


    “那曹文詔還說是朝廷的騎兵統領,那我還說他們是投靠了建奴,故意來騙我們的。”


    大家聽到這話心裏一跳,突然想到了陛下在喜峰口外擊敗了建奴的事情,他們怎麽覺得這個事情不太可信了。


    有沒有那麽一種可能,就是陛下確實輸了,這曹文詔也跟隨著陛下一起被建奴的軍隊給逮住了。


    如果他就是建奴派來的,故意來詐他們的話,那建奴的軍隊應該也在附近了。


    這吳三桂也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他突然想到,不能再想那麽多了,否則那就是自己嚇自己的事情,“好了,你們也不要胡思亂想,反正我們現在就是跟一群來曆不明的軍隊產生了衝突。”


    “隻要把我們的這些領頭的將領搶迴來,當然是繼續拿著大明的戰旗跟建奴作戰的,隻要我們的軍隊足夠強大,我們遼東又不是沒有戰刀,又不是沒有火炮,大不了我們聽宣不聽調就是了。”


    “朝廷就算想要治我們的罪,那也不容易解決,隻要朝廷想要治我們的罪,那我們就馬上擺出一副要投靠建奴的樣子,我就不信我們那麽多的軍隊,他們能夠不害怕。”


    “隻要我們加入到了建奴的陣列當中,那麽整個遼東都會被卷入,整個山海關一線也會納入到建奴的囊中。”


    “到時候建奴的大軍長驅直入,僅僅兩三天就可以攻到清朝朝下,我就不怕他們不害怕,到時候陛下又能怎麽樣?還不是得跟我們和平相處,你們這些人又怕什麽?”


    吳三桂這樣一說,大家心裏都安穩了許多。


    是啊!他們怕什麽?


    以前他們經常鬧餉,你還不老老實實的給他們派軍餉。


    現在他們這些人想當然的以為,他們現在幹的事情,跟以前有什麽區別。


    如果真的鬧得兇了,他們直接就投靠了建奴,到時候要看誰的損失更大。


    “既然朝廷不仁,那他們就不義!”有一名參將站了出來,對著吳三桂說道:“吳參將,你有那麽大的決心,那我們這些人就跟著你幹了,有什麽好怕的?腦袋掉了碗大的疤,不能讓朝廷的人,覺得我們遼東軍都是沒有卵子的玩意兒。”


    大家一聽得這參將的話,也紛紛鼓噪了起來。


    道理是那麽個道理,但大家看著這吳三桂的時候,心裏都覺得,這廝年齡才這麽小,竟然就有那麽大氣的想法,可見這事以後真的是幹大事的料,一定得跟他好好打好關係,以後必定受用無窮了。


    吳三桂也對自己也造成的影響頗為滿意,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了,我們就這樣幹,對麵那些朝廷的軍隊確實是有點本事,這一點我也沒有辦法否認。”


    “但是他們的軍隊訓練的時間太短了,訓練騎兵是很耗時間的,他們馬上作戰的本事肯定沒有我們高。”


    “既然這個提議是我先提出來的,那我也不怕啥,到時候我先率領著我們的關寧鐵騎,為諸位打開缺口。”


    “諸位看到我把敵軍的部隊撕開了一個口子,你們率領著手下的軍隊依次而上,把我們的這個領頭將領給救迴來,這個事情便算是做成了。”


    大家聽到這個話就更加滿意了,這吳三桂竟然願意領頭上,不愧是有將風範,大家都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那邊的吳三桂等人的軍隊,開始調整陣型變成攻擊陣型。


    這邊的近衛軍將領也不是傻子,不過我盧象升一聲令下,這曹文詔的騎兵開始調整為攻擊陣型。


    而那邊的火炮也已經調整好了攻擊的距離,近衛軍步兵也頂到了騎兵的後麵。


    但是最先交火的,卻不是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和曹文詔的近衛軍騎兵,而是那邊圍困著遼東將領的近衛軍士兵。


    隨著盧象升一聲令下,這一些遼東軍的將領還有文官全部都被抓了起來。


    過程中,尤世祿、祖大壽等人的親兵想要鬧事,結果被周圍近衛軍軍官拔出的左輪手槍當場射殺了一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昏君?我乃中興之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角的二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角的二師兄並收藏明末昏君?我乃中興之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