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克虜伯兵工廠
明末昏君?我乃中興之主! 作者:牛角的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良海可不管他,不管別人怎麽說,但他進的是錦衣衛大牢,能不被動刑嗎?
那到時候,他拿點紗布往身上一裹,再想辦法弄點雞血鴨血的,出去露個臉,就又能夠刷一波聲望。
隻見錦衣衛這些把牢房門給打開,直接拖著陳良海就往外走。
“你們這些走狗幹嘛?我自己會走。”
“你們隻要把我帶到門口,我自己就能走!”
那領頭的錦衣衛小旗終於頂不住了,一巴掌就蓋在陳良海的臉上,當場就把他給抽懵了。
這陳良海感覺到不可置信,用他的手指指著這錦衣衛。
“你幹嘛?你怎麽敢打我?你知道我是什麽人嗎?”
“你就不怕我出去之後,在朝廷諸公的麵前,告你一個刁狀?”
“我跟你說,我現在可以是一個朝廷諸公麵前的紅人,無論如何都還是說得上話的,你就等著受懲處吧。”
“到時候就算你再怎麽向我求饒,我也不會放過你的。”
那錦衣衛小旗又是一巴掌蓋在陳良海臉上。
他都不明白那麽蠢的一個貨,到底是怎麽考上國子監監生的。
難道這種東西也有暗箱操作?
小旗想想好像也不是沒有可能,自從他們那魏公公發了之後,這樣的事情就越來越多了。
這真的是人心不古,若是那麽蠢的人都能夠考上國子監監生,他當年也不當什麽錦衣衛了,也科舉去算了。
“可閉嘴吧,你以為你還跑得掉嗎?”
“你以為我們現在是要放了你?我們現在是要帶你上路。”
“那兵部侍郎閻鳴泰和周奎弑君的事實已經坐實了。”
“就在朝廷之上,就在你袞袞諸公的麵前,他們兩個人的罪行,已經被清清楚楚的審了出來。”
“這周奎和閻鳴泰兩個人死定了,不止他們死定了,他們全家人都死定了。”
“你在東華門外大聲喊著要謀反,要推翻陛下,推新皇上位的事情,你記得不?”
“你這就是謀反,趕緊走吧,你的家人也在外麵等著呢!”
陳良海真是沒想到,事實竟然是這樣的。
他當場呆住了片刻,才瘋狂地掙紮著。
“不可能!不可能!那兵部侍郎閻鳴泰與周奎兩個人,肯定是被冤枉的。”
“你們這些奸賊,肯定是對他們用刑了,他們才被迫無奈屈服了。”
錦衣衛懶得理他,硬拖著他往外走。
無論陳良海相不相信,這個結果都已經無法改變了。
同時,還有大量的東廠番子,在東廠理刑官孫雲鶴的帶領下,衝進了國子監。
國子監的監生們看到這一幕呆住了。
自從大明朝建立以來,可是從來沒發生過錦衣衛和東廠的人,闖進國子監的事情。
一各國子監監生義憤填膺,衝上來,指著東廠理刑官孫雲鶴。
“你們這是在幹什麽?”
“你們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嗎?這個地方是你們這些走狗鷹犬,可以來的地方嗎?”
東廠理刑官孫雲鶴早聽厭了這種說法,直接一巴掌,就把衝上來罵他的國子監監生給抽倒了。
打耳光戲的東西,不僅僅是錦衣衛的看家本領,同時也是他們東廠的看家本領。
哪一個東廠做到理刑官的,手底下不抽過那麽三五千人。
“抓住他,待會一起弄死。”
隨後,東廠理刑官孫雲鶴拿出了一遝子的畫像,遞給了旁邊的東廠番子。
“照著畫像抓人,一個也別放過。”
國子監的祭酒找了出來。
“這位將軍,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東廠理刑官孫雲鶴調侃的看著國子監的祭酒。
“你這不是沒聽說過吧?”
“朝廷上麵的事情已經清清楚楚了,你們這些國子監監生,竟然跟著溫體仁一起鬧事,還在東華門外喊著要謀反,那就是同謀。”
“陛下心善,並不打算把你們一網打盡,隻是領頭的國子監監生的性命,怕是保不住了。”
國子監的祭酒聽到這話,一臉的不可置信。
“不可能!不可能!陛下不可能下那麽荒謬的命令!”
東廠理刑官孫雲鶴直接越過了他,繼續往裏麵走去。
“信不信由你,我們隻是在執行陛下的聖旨。”
數十名國子監監生被帶走了。
這些人都是東華門外鬧事的發起人之一。
迎接他們的,隻能夠是人頭落地。
還有兩百多名比較激進的國子監監生,也全部被朱由校下令。直接奪去了他們的功名,並且說明了對他們永不錄用。
孫雲鶴帶著東廠番子走後,國子監監生的罵聲,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但是無論他們再怎麽罵,這個東西都無法改變。
近三百名國子監監生,一生仕途之路已經斷絕了。
他們不能作為讀書人考科舉,那就是天塌了,整個家族都會很快都會馬上衰敗。
而這些人大多都是東林背景出身,又或者同情東林的人。
這發生的一切事情,對於這個朝廷來說,那就不亞於一場地震。
周奎和兵部侍郎閻鳴泰的家人,以及那名東華門外,喊著要推翻朱由校國子監監生陳良海的家人,一共三千多人已全部被處砍。
儈子手那根本是不夠用,他們的刀都快要砍卷刃了。
執行的官員,隻好又從軍營借調來了數百名士兵,才算是把這個事情給做完了。
這個時候,一個年輕的官員剛好踏進了京城。
盧象升聽說了這段時間混亂的局勢。
在他看來,他覺得朱由校並沒有什麽過錯。
他隻是把想弄死他的人,給弄死了。
亂世當用重典。
沒錯,這盧象升正是朱由校剛剛召進朝廷裏麵的。
他先是來到吏部報到,很快宮裏麵就傳出的消息,陛下明天要見他。
雖然這盧象升已經通過一些渠道,知道他被提拔進京城裏麵,成為了新的兵部右侍郎,就是陛下是陛下特意提拔的。
但是他也沒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被陛下那麽重視,讓他也大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話說如果不是朱由校真的看重他,剛好又有閹黨幫他辦事,這個事情還真沒那麽容易。
就盧象升這個年齡,這個資曆,或許還得熬很多年,都熬不到兵部右侍郎這個位置上來。
朱由校確實需要見盧象升。
但是這個地方並不是皇宮,而是新豐縣的兵工廠。
那到時候,他拿點紗布往身上一裹,再想辦法弄點雞血鴨血的,出去露個臉,就又能夠刷一波聲望。
隻見錦衣衛這些把牢房門給打開,直接拖著陳良海就往外走。
“你們這些走狗幹嘛?我自己會走。”
“你們隻要把我帶到門口,我自己就能走!”
那領頭的錦衣衛小旗終於頂不住了,一巴掌就蓋在陳良海的臉上,當場就把他給抽懵了。
這陳良海感覺到不可置信,用他的手指指著這錦衣衛。
“你幹嘛?你怎麽敢打我?你知道我是什麽人嗎?”
“你就不怕我出去之後,在朝廷諸公的麵前,告你一個刁狀?”
“我跟你說,我現在可以是一個朝廷諸公麵前的紅人,無論如何都還是說得上話的,你就等著受懲處吧。”
“到時候就算你再怎麽向我求饒,我也不會放過你的。”
那錦衣衛小旗又是一巴掌蓋在陳良海臉上。
他都不明白那麽蠢的一個貨,到底是怎麽考上國子監監生的。
難道這種東西也有暗箱操作?
小旗想想好像也不是沒有可能,自從他們那魏公公發了之後,這樣的事情就越來越多了。
這真的是人心不古,若是那麽蠢的人都能夠考上國子監監生,他當年也不當什麽錦衣衛了,也科舉去算了。
“可閉嘴吧,你以為你還跑得掉嗎?”
“你以為我們現在是要放了你?我們現在是要帶你上路。”
“那兵部侍郎閻鳴泰和周奎弑君的事實已經坐實了。”
“就在朝廷之上,就在你袞袞諸公的麵前,他們兩個人的罪行,已經被清清楚楚的審了出來。”
“這周奎和閻鳴泰兩個人死定了,不止他們死定了,他們全家人都死定了。”
“你在東華門外大聲喊著要謀反,要推翻陛下,推新皇上位的事情,你記得不?”
“你這就是謀反,趕緊走吧,你的家人也在外麵等著呢!”
陳良海真是沒想到,事實竟然是這樣的。
他當場呆住了片刻,才瘋狂地掙紮著。
“不可能!不可能!那兵部侍郎閻鳴泰與周奎兩個人,肯定是被冤枉的。”
“你們這些奸賊,肯定是對他們用刑了,他們才被迫無奈屈服了。”
錦衣衛懶得理他,硬拖著他往外走。
無論陳良海相不相信,這個結果都已經無法改變了。
同時,還有大量的東廠番子,在東廠理刑官孫雲鶴的帶領下,衝進了國子監。
國子監的監生們看到這一幕呆住了。
自從大明朝建立以來,可是從來沒發生過錦衣衛和東廠的人,闖進國子監的事情。
一各國子監監生義憤填膺,衝上來,指著東廠理刑官孫雲鶴。
“你們這是在幹什麽?”
“你們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嗎?這個地方是你們這些走狗鷹犬,可以來的地方嗎?”
東廠理刑官孫雲鶴早聽厭了這種說法,直接一巴掌,就把衝上來罵他的國子監監生給抽倒了。
打耳光戲的東西,不僅僅是錦衣衛的看家本領,同時也是他們東廠的看家本領。
哪一個東廠做到理刑官的,手底下不抽過那麽三五千人。
“抓住他,待會一起弄死。”
隨後,東廠理刑官孫雲鶴拿出了一遝子的畫像,遞給了旁邊的東廠番子。
“照著畫像抓人,一個也別放過。”
國子監的祭酒找了出來。
“這位將軍,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東廠理刑官孫雲鶴調侃的看著國子監的祭酒。
“你這不是沒聽說過吧?”
“朝廷上麵的事情已經清清楚楚了,你們這些國子監監生,竟然跟著溫體仁一起鬧事,還在東華門外喊著要謀反,那就是同謀。”
“陛下心善,並不打算把你們一網打盡,隻是領頭的國子監監生的性命,怕是保不住了。”
國子監的祭酒聽到這話,一臉的不可置信。
“不可能!不可能!陛下不可能下那麽荒謬的命令!”
東廠理刑官孫雲鶴直接越過了他,繼續往裏麵走去。
“信不信由你,我們隻是在執行陛下的聖旨。”
數十名國子監監生被帶走了。
這些人都是東華門外鬧事的發起人之一。
迎接他們的,隻能夠是人頭落地。
還有兩百多名比較激進的國子監監生,也全部被朱由校下令。直接奪去了他們的功名,並且說明了對他們永不錄用。
孫雲鶴帶著東廠番子走後,國子監監生的罵聲,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但是無論他們再怎麽罵,這個東西都無法改變。
近三百名國子監監生,一生仕途之路已經斷絕了。
他們不能作為讀書人考科舉,那就是天塌了,整個家族都會很快都會馬上衰敗。
而這些人大多都是東林背景出身,又或者同情東林的人。
這發生的一切事情,對於這個朝廷來說,那就不亞於一場地震。
周奎和兵部侍郎閻鳴泰的家人,以及那名東華門外,喊著要推翻朱由校國子監監生陳良海的家人,一共三千多人已全部被處砍。
儈子手那根本是不夠用,他們的刀都快要砍卷刃了。
執行的官員,隻好又從軍營借調來了數百名士兵,才算是把這個事情給做完了。
這個時候,一個年輕的官員剛好踏進了京城。
盧象升聽說了這段時間混亂的局勢。
在他看來,他覺得朱由校並沒有什麽過錯。
他隻是把想弄死他的人,給弄死了。
亂世當用重典。
沒錯,這盧象升正是朱由校剛剛召進朝廷裏麵的。
他先是來到吏部報到,很快宮裏麵就傳出的消息,陛下明天要見他。
雖然這盧象升已經通過一些渠道,知道他被提拔進京城裏麵,成為了新的兵部右侍郎,就是陛下是陛下特意提拔的。
但是他也沒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被陛下那麽重視,讓他也大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話說如果不是朱由校真的看重他,剛好又有閹黨幫他辦事,這個事情還真沒那麽容易。
就盧象升這個年齡,這個資曆,或許還得熬很多年,都熬不到兵部右侍郎這個位置上來。
朱由校確實需要見盧象升。
但是這個地方並不是皇宮,而是新豐縣的兵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