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誅九族
明末昏君?我乃中興之主! 作者:牛角的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都很好奇,朱由校見到的人到底是誰?
“朕帶病來到皇極殿外的時候,竟然看到了一個,本來不屬於這皇宮之內的參將。”
“朕甚至有些印象,這個參將曾經在王府當過差。”
“雖然他當時還不是參將,隻是信王的侍衛,但是朕對他頗有印象。”
“為何朕不過才死了區區一天,這皇宮之內,就發生了那麽大的人員變動。”
“為何要朕才死了一天,一個本來不屬於這個皇帝的參將,就被調到了皇宮裏麵,這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想要調動一個參將到皇宮,要不就是這個官員手眼通天,掌握非有非常便利的條件。”
“要不然就是早有預謀,朕更加相信這個事情是早有預謀。”
“那麽朕就派魏忠賢去查了,到底是誰把這個參將,調到皇宮裏麵來的。”
“魏忠賢首先就查到的是兵部。”
“兵部雖然沒有統兵權,他們甚至沒有調兵權,但是所有正規的軍官調動,都得通過兵部的手續。”
“結果他查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這個人,竟然是一個兵部的侍郎,將他調到皇宮裏麵來的。”
“更為神奇的是,這個參將被調進來的時間,剛好就是在朕出事的那一天。”
“兵部辦事效率之慢,那是世人皆知,這參將的手續,起碼半個月前就在辦了。”
“難道這兵部侍郎閻鳴泰,還能知道在哪一天會死?”
“既然已經查到兵部侍郎閻鳴泰,那麽一切就好說了。”
“那青玄子可能被人做掉了,須是閻鳴泰的人去做的。”
“朕隻是要去調查一下,平時閻鳴泰到底派誰去做這種髒事,再把人抓起來。”
“朕想要知道的所有事情,便會水落石出。”
在場的大臣們,都看向兵部侍郎閻鳴泰。
眾人皆是想到,這小子這一次死了不冤了。
這樣一個小小的破綻,竟然都被朱由校留意到了。
朱由校看向周奎和閻鳴泰眼神裏,充滿了殺意。
“現在事情到了如此地步,想必兩位已經沒有什麽好推脫的了。”
“就是你們想要推脫這個事情,朕也能通過別的事情弄死你們。”
“就好比說,朕從你們的家裏麵,抄出了大量的銀兩,想來這些銀兩,你們也是解釋不過去的。”
閻鳴泰這個時候已經顯得癡癡呆呆的,什麽都聽不進去了。
那邊的周奎顫抖著站起來身,臉上還咧出了笑容,最後竟然陷入了瘋狂之中。
他指著朱由校,眼睛裏麵的恨意,簡直如同滔滔江水。
“沒想到我聰明一世,誤在一時。”
“如果是毀在別人手裏,那我也不說什麽了,但是我萬萬沒想到,最後毀了我的,竟然是你這個昏君。”
“如今既然被你查出來了,要殺要剮隨你來,又何必裝出一副假慈悲的樣子。”
天要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朱由校沒有管他的狺狺狂吠。
“你說的沒錯,我大明自有國法在。”
“隻是朕有一個事情很滿意,根據魏忠賢的調查,信王沒有參與到這個事情裏麵來,這一點讓朕感覺到很欣慰。”
“如果朕死了,五弟是最大的受益者,可是你們自己悄悄的把這個事情給幹了,差點還讓朕誤會到五弟身上了。”
朱由校的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是陳述,但其實他是疑問。
他是在問這個周奎,為什麽朱由檢沒有參與到這個事情裏麵來。
其實不止是朱由校,其他的大臣也感到很好奇。
他們都看著周奎,想看看周奎有個什麽說法。
周奎看了一眼朱由校,就像看著一個扶不起的阿鬥。
“他沒有這個膽子,但凡他有這個膽子,我們的計劃都會更加完善,也不至於那麽容易就被你揪了出來。”
“沒錯,信王確實沒有參與到這個事情裏麵。”
“我曾經遇到都有一個道人,那個道人重新告訴我,我這輩子有當國丈的命。”
“可是那個時候,我的女兒已經嫁給了信王,那不就是說信王以後,肯定是會登基做皇帝的嗎?”
“隻是沒想到,事到如今,倒是功虧一簣了。”
“隻能說那個道人,不過是一個騙錢的騙子,他算錯了。”
朱由檢有點同情的看著周奎,隻是如果他沒有穿越過來的話,這個周奎還確實有當國大的命。
隻是現在他沒有機會了。
他懶得跟這兩個人多說什麽,“來人,將他們兩個拖出去,誅九族。”
周奎痛苦地閉上了眼睛,往後倒退了兩步,竟然直挺挺地栽倒了。
而閻鳴泰地磕頭求饒,他那邊的周奎拚命地咒罵著。
大臣們看著這周奎和閻鳴泰被拖走了的。
隻是他們突然想到另外一個事情,這朱由校竟然要出這周奎的九族。
那可不好搞。
周奎的九族裏麵就包括了朱由檢,也包括了朱由校他自己。
朱由校總不能自己殺自己吧!
朱由校慢慢的往殿上走去,當他走到朱由檢身邊,看到已經呆住的朱由檢,也是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顯然今天發生的事情,朱由檢有點不太能夠消化。
“五弟竟然沒有參與到這個事情,朕感覺到很欣慰。”
“那周奎和閻鳴泰雖然被誅九族,但是朕也不介意法外開恩。”
“信王妃可以免罪,五弟也不在族誅行列當中。”
朱由檢這個時候才微微迴過神來。
他抬起頭用充滿血絲的眼睛看向朱由校,突然痛哭流涕,跪下磕頭。
“皇兄,臣弟知錯了,是臣弟一時不查,是臣弟沒有看顧好家人,請皇兄責罰。”
朱由校搖了搖頭,朱由檢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過於單純了。
“朕已經說過了,這個事情不會連累到五弟你。”
“以後你就多待在信王府裏麵。平時閑來無事的時候,就不要經常出去亂逛了,免得到時候再被奸人所騙。”
“另外,五弟平時也少招那些不必要的人上門。”
說完之後,就要看一下旁邊的大漢將軍。
“信王,今天已經累了,你們先將他送迴府吧!
”幾個大漢將軍聽到了命令,連忙上來扶住朱由校,就往外帶。
大臣們都同情地看著朱由檢。
“朕帶病來到皇極殿外的時候,竟然看到了一個,本來不屬於這皇宮之內的參將。”
“朕甚至有些印象,這個參將曾經在王府當過差。”
“雖然他當時還不是參將,隻是信王的侍衛,但是朕對他頗有印象。”
“為何朕不過才死了區區一天,這皇宮之內,就發生了那麽大的人員變動。”
“為何要朕才死了一天,一個本來不屬於這個皇帝的參將,就被調到了皇宮裏麵,這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想要調動一個參將到皇宮,要不就是這個官員手眼通天,掌握非有非常便利的條件。”
“要不然就是早有預謀,朕更加相信這個事情是早有預謀。”
“那麽朕就派魏忠賢去查了,到底是誰把這個參將,調到皇宮裏麵來的。”
“魏忠賢首先就查到的是兵部。”
“兵部雖然沒有統兵權,他們甚至沒有調兵權,但是所有正規的軍官調動,都得通過兵部的手續。”
“結果他查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這個人,竟然是一個兵部的侍郎,將他調到皇宮裏麵來的。”
“更為神奇的是,這個參將被調進來的時間,剛好就是在朕出事的那一天。”
“兵部辦事效率之慢,那是世人皆知,這參將的手續,起碼半個月前就在辦了。”
“難道這兵部侍郎閻鳴泰,還能知道在哪一天會死?”
“既然已經查到兵部侍郎閻鳴泰,那麽一切就好說了。”
“那青玄子可能被人做掉了,須是閻鳴泰的人去做的。”
“朕隻是要去調查一下,平時閻鳴泰到底派誰去做這種髒事,再把人抓起來。”
“朕想要知道的所有事情,便會水落石出。”
在場的大臣們,都看向兵部侍郎閻鳴泰。
眾人皆是想到,這小子這一次死了不冤了。
這樣一個小小的破綻,竟然都被朱由校留意到了。
朱由校看向周奎和閻鳴泰眼神裏,充滿了殺意。
“現在事情到了如此地步,想必兩位已經沒有什麽好推脫的了。”
“就是你們想要推脫這個事情,朕也能通過別的事情弄死你們。”
“就好比說,朕從你們的家裏麵,抄出了大量的銀兩,想來這些銀兩,你們也是解釋不過去的。”
閻鳴泰這個時候已經顯得癡癡呆呆的,什麽都聽不進去了。
那邊的周奎顫抖著站起來身,臉上還咧出了笑容,最後竟然陷入了瘋狂之中。
他指著朱由校,眼睛裏麵的恨意,簡直如同滔滔江水。
“沒想到我聰明一世,誤在一時。”
“如果是毀在別人手裏,那我也不說什麽了,但是我萬萬沒想到,最後毀了我的,竟然是你這個昏君。”
“如今既然被你查出來了,要殺要剮隨你來,又何必裝出一副假慈悲的樣子。”
天要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朱由校沒有管他的狺狺狂吠。
“你說的沒錯,我大明自有國法在。”
“隻是朕有一個事情很滿意,根據魏忠賢的調查,信王沒有參與到這個事情裏麵來,這一點讓朕感覺到很欣慰。”
“如果朕死了,五弟是最大的受益者,可是你們自己悄悄的把這個事情給幹了,差點還讓朕誤會到五弟身上了。”
朱由校的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是陳述,但其實他是疑問。
他是在問這個周奎,為什麽朱由檢沒有參與到這個事情裏麵來。
其實不止是朱由校,其他的大臣也感到很好奇。
他們都看著周奎,想看看周奎有個什麽說法。
周奎看了一眼朱由校,就像看著一個扶不起的阿鬥。
“他沒有這個膽子,但凡他有這個膽子,我們的計劃都會更加完善,也不至於那麽容易就被你揪了出來。”
“沒錯,信王確實沒有參與到這個事情裏麵。”
“我曾經遇到都有一個道人,那個道人重新告訴我,我這輩子有當國丈的命。”
“可是那個時候,我的女兒已經嫁給了信王,那不就是說信王以後,肯定是會登基做皇帝的嗎?”
“隻是沒想到,事到如今,倒是功虧一簣了。”
“隻能說那個道人,不過是一個騙錢的騙子,他算錯了。”
朱由檢有點同情的看著周奎,隻是如果他沒有穿越過來的話,這個周奎還確實有當國大的命。
隻是現在他沒有機會了。
他懶得跟這兩個人多說什麽,“來人,將他們兩個拖出去,誅九族。”
周奎痛苦地閉上了眼睛,往後倒退了兩步,竟然直挺挺地栽倒了。
而閻鳴泰地磕頭求饒,他那邊的周奎拚命地咒罵著。
大臣們看著這周奎和閻鳴泰被拖走了的。
隻是他們突然想到另外一個事情,這朱由校竟然要出這周奎的九族。
那可不好搞。
周奎的九族裏麵就包括了朱由檢,也包括了朱由校他自己。
朱由校總不能自己殺自己吧!
朱由校慢慢的往殿上走去,當他走到朱由檢身邊,看到已經呆住的朱由檢,也是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顯然今天發生的事情,朱由檢有點不太能夠消化。
“五弟竟然沒有參與到這個事情,朕感覺到很欣慰。”
“那周奎和閻鳴泰雖然被誅九族,但是朕也不介意法外開恩。”
“信王妃可以免罪,五弟也不在族誅行列當中。”
朱由檢這個時候才微微迴過神來。
他抬起頭用充滿血絲的眼睛看向朱由校,突然痛哭流涕,跪下磕頭。
“皇兄,臣弟知錯了,是臣弟一時不查,是臣弟沒有看顧好家人,請皇兄責罰。”
朱由校搖了搖頭,朱由檢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過於單純了。
“朕已經說過了,這個事情不會連累到五弟你。”
“以後你就多待在信王府裏麵。平時閑來無事的時候,就不要經常出去亂逛了,免得到時候再被奸人所騙。”
“另外,五弟平時也少招那些不必要的人上門。”
說完之後,就要看一下旁邊的大漢將軍。
“信王,今天已經累了,你們先將他送迴府吧!
”幾個大漢將軍聽到了命令,連忙上來扶住朱由校,就往外帶。
大臣們都同情地看著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