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水錘轉車正式投入使用,已經過去了十天。


    這十天裏,對於徐州百姓們來說,和以往並無太大變化。


    但對於徐州城外的鄉民們來說,徐州城的變化,可是太大了。


    十天的時間,徐州城外先後興建起了兩座占地超過百畝的水錘轉車作坊。


    以兩台水錘轉車為起點,按照水錘轉車、鐵匠鋪、鐵料庫、軍備庫的構造。


    而在兩座水錘作坊的中間,一個巨大無比的,類似於書院一樣的建築,靜靜矗立。


    除此之外,便是那高高的圍牆,將這河流左近,將近千畝的空地,都給圍了起來。


    甚至為了防止,外人窺探其中隱秘,袁譚還特意征調了一萬輜重兵。


    晝夜開工不休,這才能夠在短短十天的功夫內,就建出了未來將作院的雛形。


    沒錯,這隻是一個雛形。


    袁譚雖然有係統在手,但到底不是神仙,不可能平地就起出一座將作院來。


    隻是大致建設出來了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大院而已。


    其中的各個屋舍內中的布置裝潢等等,都是一概沒有。


    但即便如此,能夠在十天功夫內完成這項任務,已經讓袁譚頗為滿意了。


    他原定的計劃,是十五天內完成將作院的大致規劃和初步建設。


    並定下了相應的賞格。


    若是那一萬輜重兵,能夠在半個月內建完,那麽這個月輜重兵的軍餉翻倍發放。


    輜重兵不同於正兵,算是袁譚麾下一隻相對特殊的存在。


    目前的徐州軍,共有正兵五萬,輜重兵四萬。


    四萬輜重兵來源頗為複雜。


    在袁譚被封為齊候,鎮守徐州之後。


    他原本分散在河北六州,以及兗州城中的本部兵馬,陸續趕到徐州。


    便宜老爹考慮到自家崽的安危,一個人孤守中原,所以幹脆將曾經在袁譚麾下做過事打過仗的兵馬,一股腦全派了過來。


    前前後後,竟是直接過來了五萬餘兵馬。


    拋開跟隨袁譚南征北戰的三萬本部外,剩下的兩萬餘兵馬顯然素質上跟不上本部兵的水平。


    甚至連袁譚新訓練出來的三萬徐州軍都比不上。


    所以袁譚幹脆就將這些兵馬整合在一起,加上於禁的一萬降兵。


    合計十萬兵馬,交到高覽和龐德手中,二人的任務隻有一個。


    就是裁汰庸兵。


    而標準,就是之前徐州軍考核時所用的標準,隻不過比那個標準線,還要再拔高一些。


    二將接到命令後自然不敢怠慢,就在袁譚設計水錘作坊的半個月裏。


    也算是夙興夜寐,總算趕在二月上旬過完之前,將徐州軍大致清理了一個遍。


    拋開素質實在不行,被裁汰為民的一萬餘兵馬。


    剩下的九萬大軍,被分配為了五萬正兵和四萬輜重兵。


    這個也是袁譚在就封齊候之後,沉吟再三,才決定下來的規劃。


    接下來的中原大戰,河北便宜老爹那裏能給的支持不多。


    後勤上的供應,很大一部分都要靠自己來解決。


    以前並不被袁譚看重的輜重營也必須考慮在內。


    像以往那樣,拋開輜重,輕騎突襲的戰術,在側麵戰場上或許還能夠使用,但在正麵戰場上就有些不行了。


    所以特意將輜重營進行了一次擴編。


    四萬輜重兵,交給了於禁和高覽負責帶領。


    於禁為正營督,高覽為副營督。


    當然,不管是於禁還是高覽都清楚。


    於禁的正營督位置,不過是為了安於禁的心,讓他不要害怕袁譚會過河拆橋而已。


    真正管理輜重營大權的,還是高覽。


    好在於禁也算識趣,沒有和高覽爭權,也讓高覽鬆了一口氣。


    對於自己被調到輜重營這件事,高覽心中倒沒有什麽芥蒂。


    隨著袁譚地位水漲船高,高覽也逐漸意識到,未來的大戰,很難再出現像之前那樣,一萬或者數千輕騎突進的場麵。


    都是正麵硬碰硬的較量。


    在這種大環境下,輜重營的地位就顯得尤為突出。


    起碼,在平定中原之前,輜重營營督這個位置,絕對不會是什麽冷板凳。


    反而尤其需要重視。


    對於高覽和於禁二人的心思,袁譚多少也能夠猜到一些。


    不過對這些事情袁譚不怎麽在意就是了,隻要於禁和高覽不鬧矛盾就行。


    一口氣規劃出四萬輜重營,雖然極大削弱了在正麵戰場上徐州軍的戰力。


    畢竟,輜重兵和正兵是兩個概念,雖說關鍵時刻,輜重兵也可以上戰場。


    但輜重兵每十日隻要三訓就可以了。


    有些諸侯麾下的輜重兵甚至和民夫差不多,根本就沒有訓練這種事。


    而徐州軍的正兵,按照袁譚的規定,差不多每天都要一訓甚至兩訓。


    但同樣,雙方承擔的任務也是不同。


    正兵需要攻堅、衝陣、攻城甚至是填壕。


    而輜重兵,也就是常說的輔兵,往往隻要負責後勤糧秣的運轉和營寨的安劄等等雜項工作。


    即便真的糧道被襲擊,按照徐州軍的要求,每十日三訓的徐州輔兵,也能夠抵擋得住第一波的衝擊。


    起碼,撐到救援趕到,不成問題。


    而除此之外,還有更為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


    輔兵的軍餉和正兵的軍餉,是兩碼事。


    按照袁譚的新規定,正兵每月,除兩石俸米之外,還有三百錢的月餉可領。


    一旦有了戰事,在戰前會直接發放三個月的月餉作為激勵,並且在戰時的月餉翻倍發放。


    但這些福利統統都和輔兵無關不說。


    輔兵每個月的軍餉,隻有剛好夠養家糊口的俸米兩石而已。


    雖說如此,這樣的軍餉,若是傳到外麵,也足以讓其他諸侯麾下的輔兵們豔羨不已了。


    別的不說。


    就拿稱為天府之國的益州劉璋,麾下的輔兵每個月也不過是一石俸米,堪堪夠住養三張嘴而已。


    至於魏公曹操,那就更不用提了。


    魏公的軍餉全部都砸到了正兵的投入上。


    輔兵們的日子過得甚至比民夫還要淒慘。


    起碼,民夫們沒有徭役的時候還可以種地,不管怎麽說起碼能夠管張嘴。


    曹營的輔兵們,若是沒有遇到戰事,每個月的俸米隻有區區五鬥。


    不要說養家了,養活自己,都是一件麻煩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袁家逆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色薔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色薔薇並收藏三國之袁家逆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