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狹窄戰場
柔黎精騎,特別是裝備鑲嵌馬蹄鐵的戰馬的柔黎精騎,行軍速度絕對是冠絕草原,單騎配備雙馬,每日最少多跑五十裏,如果是日夜兼程,優勢路程還要增加。
草原部族征戰,無論是前進殺敵,還是敗退撤迴,速度極其重要。
可是,強壯駿馬也需要有廣闊的草場任其馳騁,倘若限製在一片狹窄草場,哪怕馬蹄矯健有力,跑也跑不出多遠。
對於單騎獨馬來說,十裏草場便是廣闊天地,足夠其快意馳騁、彎弓揮刀,毫無任何阻礙。
可是,對於幾百上千騎兵來說,十裏草場勉強列陣衝鋒,堪堪發揮大隊騎兵的撞擊力量,擴充到幾十裏草場才能保證足夠的迴旋調動餘地。
騰格裏大草原,數以萬計的騎兵交戰,千裏草原皆為戰場都是尋常之事,要知道草原作戰本就講究縱深,不乏出現過草原部落將領利用廣闊草原作為掩護,分兵並進、襲擊騷擾,收獲驚人戰果的例子。
攤開地圖,從拉駝河岸的乞迪大軍至赫離中軍營地,竟然隻有三百裏左右的距離,一旦乞迪大軍全員渡過拉駝河,全速朝著白馬驛大營進軍,雙方距離還會進一步縮短,撐死隻有兩百裏。
兩百裏,對於小股柔黎精騎來說,頂多一、兩天的路程,哪怕是對小股乞迪騎兵來說,也就是兩、三天的時間。
但是,一場雙方投入總兵力超過二十萬騎兵的龐大草原戰役,戰場區域不到兩百裏,實在是不可思議,也不會去想。
草原騎兵衝殺不是步兵對陣,沒有足夠的空間便無法爆發騎兵衝擊力,發揮快速機動的優勢,難不成雙方到了陣前,紛紛棄馬步戰?
彎刀如林,箭矢如雨,盾牌如山,萬馬奔騰......皆在狹窄的兩百裏草場上演,從來沒有草原大勢力的首領這般做過,就算達雅可汗知道赫離中軍屯駐位置,也不會認為乞迪大軍和柔黎兵馬相距的兩百裏草原定是決戰之地。
就算有人告訴他,暫且不提達雅可汗相不相信,交鋒廝殺的參與者是雙方,達雅可汗怎麽可能任由柔黎汗部指定戰場,傻乎乎把乞迪大軍推過去,哪怕他咬得牙癢癢急切幹掉柔黎汗部,一旦局勢不對,抽身撤退總還是行的。
柔黎汗部後方是赫離中軍至白馬驛大營的迴旋草原,在某種程度占據機動優勢,能夠隨時迴軍撤退,再次迎擊乞迪大軍
同樣,拉駝河至焉山草場幾百裏皆是乞迪汗部的地盤,何況還有從焉山草場趕來的後續征召兵馬,一旦局勢陷入不利,達雅可汗大可暫時退兵,撤迴拉駝河至焉山草場的遼闊地域和柔黎汗部進行下一輪草原戰爭。
何況,達雅可汗判斷自己開始占據上風,擊敗納哈良部宮帳軍這支柔黎軍的精銳,仿若一把彎刀對著薄弱點插入柔黎汗部的身軀,隻要沿著傷口處一直劃下去,會把柔黎大軍切割支離破碎,獲得空前大勝,鞏固自己東漠草原霸主的地位。
孰不知,在乞迪大軍擊敗哈爾赤率領仆從兵就是咬住誘餌之時,達雅可汗沒有滿足一口肉,下令全軍渡過拉駝河,意味著乞迪汗部上鉤了,有意無意順著魚竿魚線朝著漁翁方向遊去。
那麽,結果會是兇猛大魚狠狠一扇漁翁耳光,揚長而去,或是漁翁燒火架鍋,烹上一鍋香噴噴的魚湯?
得知哈爾赤率領兵馬敗陣撤退後,赫離吩咐及時補充物資,軍械標準和柔黎常備軍相同,算是赫離的一種補償。
在羊皮地圖上劃過幾條虛線,根據乞迪大軍行進軌跡來看,哈爾赤的誘餌功能漸漸喪失,達雅可汗已經看不起這塊被自己吃掉一塊的肉了,張開大口,企圖吞下一塊更大的肥肉。
不過,能不能吞下尖銳鐵拳包裹的肥肉,要看達雅可汗有沒有那麽好的牙口,否則,崩碎牙口不說,說不定還會活活窒息致死。
在哈爾赤率領精銳仆從兵和乞迪大軍交鋒前,赫離製定新的作戰部署,三支兵馬合為兩路軍隊,在哈爾赤佯裝潰敗,撤兵敗逃之時,兩路軍隊雛形已經完成。
一路自然是赫離中軍,另外一路則是骨啜納一衛為主的偏師,有所不同的是,骨啜納這次不是擔任側翼掩護、相互唿應,是趁著乞迪大軍渡過拉駝河,東進駝繩子草原之際,先繞向南,隨即撲向西部草原,直指乞迪達雅的焉山葉護草場,消滅乞迪汗部後續征召的五萬兵馬。
與此同時,赫離則在駝繩子草原,堂堂正正指揮強悍驍勇的柔黎鐵騎擊潰乞迪大軍的進攻,打斷他們的骨頭,打垮他們的傲氣,讓他們意識到乞迪汗部稱霸東漠草原的時代過去了,柔黎汗部將是東漠草原新的主人。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乞迪汗部統轄各氏族和附屬部落知道援軍被滅、後路已斷,還會像如今一樣團結聚集在乞迪大纛下嗎?
抵觸進攻,互相推諉,乃至私自離隊、鑽空潰逃都是常事,甚至有改換門庭之事上演也不奇怪。
人心散了,士氣低落,戰局不利,隊伍不會好帶,何況是乞迪汗部這種典型的傳統草原勢力結構,縱使達雅可汗親臨壓製也是力挽不了狂瀾的,大潰敗是必然的。
一戰擊敗乞迪大軍容易,但是一戰平定東漠草原難。
所以,赫離要拖住乞迪大軍的主力,親率中軍和骨啜納率領兵馬前後合圍,即把他們封鎖困在一個地方,四麵八方的柔黎鐵騎層層進攻,削弱,乃至是消滅乞迪王庭統治的最大倚仗——乞迪宮帳軍,讓乞迪達雅淪落為光杆大汗,當然,如果直接殺死或俘虜乞迪達雅就更好了。
失去兵馬的大汗還是大汗嗎?
失去宮帳軍的乞迪王庭還能夠有效控製、統治眾多氏族和附屬部落嗎?
失去轄製眾多氏族、附屬部落的最大武器,還會有人給乞迪汗部賣命嗎?
特別是如山如林的柔黎精銳殺氣騰騰踏入乞迪草場的時候,會有多少人願意為乞迪汗部殉葬?
柔黎精騎,特別是裝備鑲嵌馬蹄鐵的戰馬的柔黎精騎,行軍速度絕對是冠絕草原,單騎配備雙馬,每日最少多跑五十裏,如果是日夜兼程,優勢路程還要增加。
草原部族征戰,無論是前進殺敵,還是敗退撤迴,速度極其重要。
可是,強壯駿馬也需要有廣闊的草場任其馳騁,倘若限製在一片狹窄草場,哪怕馬蹄矯健有力,跑也跑不出多遠。
對於單騎獨馬來說,十裏草場便是廣闊天地,足夠其快意馳騁、彎弓揮刀,毫無任何阻礙。
可是,對於幾百上千騎兵來說,十裏草場勉強列陣衝鋒,堪堪發揮大隊騎兵的撞擊力量,擴充到幾十裏草場才能保證足夠的迴旋調動餘地。
騰格裏大草原,數以萬計的騎兵交戰,千裏草原皆為戰場都是尋常之事,要知道草原作戰本就講究縱深,不乏出現過草原部落將領利用廣闊草原作為掩護,分兵並進、襲擊騷擾,收獲驚人戰果的例子。
攤開地圖,從拉駝河岸的乞迪大軍至赫離中軍營地,竟然隻有三百裏左右的距離,一旦乞迪大軍全員渡過拉駝河,全速朝著白馬驛大營進軍,雙方距離還會進一步縮短,撐死隻有兩百裏。
兩百裏,對於小股柔黎精騎來說,頂多一、兩天的路程,哪怕是對小股乞迪騎兵來說,也就是兩、三天的時間。
但是,一場雙方投入總兵力超過二十萬騎兵的龐大草原戰役,戰場區域不到兩百裏,實在是不可思議,也不會去想。
草原騎兵衝殺不是步兵對陣,沒有足夠的空間便無法爆發騎兵衝擊力,發揮快速機動的優勢,難不成雙方到了陣前,紛紛棄馬步戰?
彎刀如林,箭矢如雨,盾牌如山,萬馬奔騰......皆在狹窄的兩百裏草場上演,從來沒有草原大勢力的首領這般做過,就算達雅可汗知道赫離中軍屯駐位置,也不會認為乞迪大軍和柔黎兵馬相距的兩百裏草原定是決戰之地。
就算有人告訴他,暫且不提達雅可汗相不相信,交鋒廝殺的參與者是雙方,達雅可汗怎麽可能任由柔黎汗部指定戰場,傻乎乎把乞迪大軍推過去,哪怕他咬得牙癢癢急切幹掉柔黎汗部,一旦局勢不對,抽身撤退總還是行的。
柔黎汗部後方是赫離中軍至白馬驛大營的迴旋草原,在某種程度占據機動優勢,能夠隨時迴軍撤退,再次迎擊乞迪大軍
同樣,拉駝河至焉山草場幾百裏皆是乞迪汗部的地盤,何況還有從焉山草場趕來的後續征召兵馬,一旦局勢陷入不利,達雅可汗大可暫時退兵,撤迴拉駝河至焉山草場的遼闊地域和柔黎汗部進行下一輪草原戰爭。
何況,達雅可汗判斷自己開始占據上風,擊敗納哈良部宮帳軍這支柔黎軍的精銳,仿若一把彎刀對著薄弱點插入柔黎汗部的身軀,隻要沿著傷口處一直劃下去,會把柔黎大軍切割支離破碎,獲得空前大勝,鞏固自己東漠草原霸主的地位。
孰不知,在乞迪大軍擊敗哈爾赤率領仆從兵就是咬住誘餌之時,達雅可汗沒有滿足一口肉,下令全軍渡過拉駝河,意味著乞迪汗部上鉤了,有意無意順著魚竿魚線朝著漁翁方向遊去。
那麽,結果會是兇猛大魚狠狠一扇漁翁耳光,揚長而去,或是漁翁燒火架鍋,烹上一鍋香噴噴的魚湯?
得知哈爾赤率領兵馬敗陣撤退後,赫離吩咐及時補充物資,軍械標準和柔黎常備軍相同,算是赫離的一種補償。
在羊皮地圖上劃過幾條虛線,根據乞迪大軍行進軌跡來看,哈爾赤的誘餌功能漸漸喪失,達雅可汗已經看不起這塊被自己吃掉一塊的肉了,張開大口,企圖吞下一塊更大的肥肉。
不過,能不能吞下尖銳鐵拳包裹的肥肉,要看達雅可汗有沒有那麽好的牙口,否則,崩碎牙口不說,說不定還會活活窒息致死。
在哈爾赤率領精銳仆從兵和乞迪大軍交鋒前,赫離製定新的作戰部署,三支兵馬合為兩路軍隊,在哈爾赤佯裝潰敗,撤兵敗逃之時,兩路軍隊雛形已經完成。
一路自然是赫離中軍,另外一路則是骨啜納一衛為主的偏師,有所不同的是,骨啜納這次不是擔任側翼掩護、相互唿應,是趁著乞迪大軍渡過拉駝河,東進駝繩子草原之際,先繞向南,隨即撲向西部草原,直指乞迪達雅的焉山葉護草場,消滅乞迪汗部後續征召的五萬兵馬。
與此同時,赫離則在駝繩子草原,堂堂正正指揮強悍驍勇的柔黎鐵騎擊潰乞迪大軍的進攻,打斷他們的骨頭,打垮他們的傲氣,讓他們意識到乞迪汗部稱霸東漠草原的時代過去了,柔黎汗部將是東漠草原新的主人。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乞迪汗部統轄各氏族和附屬部落知道援軍被滅、後路已斷,還會像如今一樣團結聚集在乞迪大纛下嗎?
抵觸進攻,互相推諉,乃至私自離隊、鑽空潰逃都是常事,甚至有改換門庭之事上演也不奇怪。
人心散了,士氣低落,戰局不利,隊伍不會好帶,何況是乞迪汗部這種典型的傳統草原勢力結構,縱使達雅可汗親臨壓製也是力挽不了狂瀾的,大潰敗是必然的。
一戰擊敗乞迪大軍容易,但是一戰平定東漠草原難。
所以,赫離要拖住乞迪大軍的主力,親率中軍和骨啜納率領兵馬前後合圍,即把他們封鎖困在一個地方,四麵八方的柔黎鐵騎層層進攻,削弱,乃至是消滅乞迪王庭統治的最大倚仗——乞迪宮帳軍,讓乞迪達雅淪落為光杆大汗,當然,如果直接殺死或俘虜乞迪達雅就更好了。
失去兵馬的大汗還是大汗嗎?
失去宮帳軍的乞迪王庭還能夠有效控製、統治眾多氏族和附屬部落嗎?
失去轄製眾多氏族、附屬部落的最大武器,還會有人給乞迪汗部賣命嗎?
特別是如山如林的柔黎精銳殺氣騰騰踏入乞迪草場的時候,會有多少人願意為乞迪汗部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