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校尉名單(上)


    部落設立萬戶長、大當戶的消息,半天時間傳遍土訖水城,一天時間整個土訖水草場的牧人都知道了。


    要論誰是最激動的,說不準!


    可是,要說誰“露臉”最瘋狂,庫尼亞斯要排第二,絕對沒人敢爭奪第一!這兩天,赫離一次次“巧遇”庫尼亞斯,一出宮帳,碰到了;一出城門,撞見了;策馬巡視土訖水城,看見了......


    搞得多奇、鐵恩兩人要為自己遠在螺貝山穀或白馬山嶺的兒子探探口風都找不到機會,恨得牙癢癢的。


    誰都知道,軍民事務,軍字當頭,常備軍絕對是排第一!


    騰格裏大草原上,誰的拳頭大,誰就可以稱王稱霸,誰就可以肆意掠奪別人的牛羊、馬匹、女人、財物!


    部落的拳頭是什麽?毫無疑問就是軍隊!


    柔黎部之中,百騎長壓百戶長一頭,千騎長壓千夫長一頭,就連年俸,常備軍都比文官高半級!


    就算沒有戰爭嗅覺的官員都知道隨著柔黎部領地的擴大,擴軍勢在必行,正如羊群需要牧羊犬守衛,柔黎部的草場需要常備軍來守衛。


    如今的柔黎部擁有東過月牙湖,西到駝繩子草原,北越莫頓河草原的大片領地,消滅弱小的敵人,可是接下來的敵人絕對是更加強大的,北邊有殘喘的拓野部,東邊有布蘭卡西亞諸公國,南邊有欽達烈部落聯盟,西邊則是東漠霸主——乞迪汗部。


    毫不客氣的說,柔黎常備軍的擴軍是關乎部落生存的第一要務,安置新屬民和帳下戶奴隸、登記造冊、劃分草場等在常備軍麵前隻能乖乖讓步。


    身為柔黎部之主的赫離自然不會忽略這一點,深知擴軍的急迫性。柔黎部吞下了駝繩子草原三大部落數十年積攢的家底,可以說是飽到撐了,短時間沒辦法完全消化。乞迪汗部和欽達烈人隨時都有可能咬上柔黎部這塊肥肉,要知道無論是乞迪汗部,還是欽達烈人,都是隨便就能召集超過五萬騎兵的大勢力。


    柔黎部要想保住自己的勝利果實,肩膀上的擔子重量不輕。


    幸運的是,乞迪汗部暫時有烏維大軍牽製,欽達烈各大部落或吞下去年的苦果,或嚼食所獲肥肉,短時間內都抽不出手來。


    將部落的存亡大事交給別人,不是柔黎部的風格,更不是赫離的風格。


    早在第一批勇士選拔完畢,早在第一批新屬民遷徙至螺貝山穀,赫離就開始常備軍的新兵訓練了。


    柔黎部的新兵訓練大營有兩個,一個在土訖水草場和莫頓河草原的交界處,一個就是由以前妥兒川大營的練兵草場改建而來的。兩處大營分別由哥達、合昆負責,從教導營、土訖水新兵訓練大營、常備軍抽調老兵組成教習隊伍,對新兵進行柔黎軍的操練。


    新兵有來自康麽氏族的,有來自嵐木氏族的,有通過勇士選拔的駝繩子草原部落俘虜,有來自仆從兵的。不過,考慮到康麽氏族、嵐木氏族的青壯還要配合常備軍巡衛白馬驛至螺貝山穀一帶,所以這批新兵多是通過勇士選拔的青壯俘虜。


    目前,土訖水訓練大營有三千左右的新兵,妥兒川訓練大營有四千多新兵,都在緊鑼密鼓得操練著。


    近八千常備軍新血肯定不能滿足擴張後柔黎部的龐大身軀,擴建後的柔黎軍不僅要守衛柔黎部各處草場,同時要具有解決來自草原深處惡狼的威脅,甚至還要支撐起柔黎部的軍事擴張,把柔黎部的雄鷹旗幟插遍東漠草原,讓偉大的赫離首領傳播長生天賜予的榮光。


    此時在新兵訓練大營操練的新兵隻是第一批,未來半年內還有第二批、第三批,總計可能超過兩萬青壯。


    兩萬草原青壯,那就是優秀的兩萬草原騎手,不久後就會是兩萬柔黎精銳騎兵!


    衛的編製,在柔黎軍中流傳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從去年侍衛長穀卑希奉命統率三個千騎征伐黑馬盜就有小道消息流出。


    今年出征時,赫離定下的部署算是默認私下流傳的柔黎軍製不是虛言,一衛統率三個千騎!


    如今,身為柔黎部軍隊最高的統帥赫離就要一錘定音,正式將宣布柔黎軍建立各衛,彰示柔黎軍戰力越發強悍。


    不過,常備軍各千騎駐守各地,或監視西邊、南邊草原動靜,或看押遷徙新屬民、帳下戶奴隸和物資,或駐守新兵訓練大營維持秩序,此次晉升校尉的千騎長大多不在土訖水城,所以此次的軍議、升遷就沒有往日的熱鬧景象了。


    赫離腦海中浮現之前在駝繩子草原時各千騎長偷摸打聽的場景,不由無奈一笑。


    長桌上擺著兩張羊皮紙,一張內容滿滿,另外一張卻隻有寥寥幾筆。


    第一張羊皮紙所寫的是柔黎軍一個千騎、一衛的構成情況,千騎長的幾乎沒有變化,還是一個千騎隊設三營,直轄一個探馬百騎,還有一隊千騎長親衛。


    一衛轄三個千騎,除去百騎親衛隊,還有來自雛鷹帳或教導營的文書官,以及相應衛帳隨從,總兵員超過三千七百人,近四千人馬。


    在赫離看來,柔黎常備軍一個百騎勝任探查、巡邏任務;一個千騎可單獨作戰,尋常的中等部落都不是對手;一衛精騎,應對萬帳大部落都不成問題,若是為將者抓住機遇,甚至完全擊敗都有機會。


    一旦遇到數萬敵軍來襲,根據敵軍情況,抽調幾衛軍隊合兵一處,歸赫離或臨時統兵大將統一指揮。


    侍衛軍,下轄三個侍衛千騎和重甲千騎,赫離親率,穀卑希侍衛長為輔


    第一衛,骨啜納校尉!


    第二衛,拉姆可校尉!


    第三衛,泰羅格校尉!


    第四衛,托拜厄斯校尉!


    第五衛,多米校尉!


    第六衛,校尉空缺!


    根據柔黎部如今的情況和長遠發展計劃,赫離最終設立七個衛的編製,最強悍的一衛自然是自己的侍衛軍。


    至於哥達、兀格、庫尼亞斯、拉庫茲幾個沒有晉升為校尉的千騎長統統提拔為副校尉,算是赫離對他們的嘉獎安慰、


    不過,沒看見第六衛校尉的位置還空著嗎?想要坐上去,你們這些副校尉、千騎長就給我拿出真本事來,誰幹的好,這個位置就是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樹並收藏大漢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