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大箭筒士


    數千烏維部落騎兵發起了猛烈衝擊,憑借著草原兒郎嫻熟的騎術,身體的搖擺和馬匹起伏配合的天衣無縫,幾乎不用分出多少精力去控製馬匹,個個都是草原優秀騎手,不過體現個人勇武之時,衝鋒隊列卻是有些突兀,甚至有些淩亂,不似柔黎精騎那般配合有序、間隔適中。


    一千米,八百米,五百米。


    兩千看似疏疏散散的欽達烈前鋒騎兵一拽韁繩,毫不遜色於烏維部落騎兵的騎術,靠著不急不緩的速度和兩騎之間的空隙迅速調轉馬頭,一揮馬鞭,喝馬加速,朝著來時的方向匆忙逃跑。


    逃了,逃了,逃了!


    這群沒有骨氣的欽達烈騎兵竟然連象征性的抵抗都沒有,直接調轉馬頭逃跑,比前些天襲擊的欽達烈營地內的戰士更加懦弱、膽小,連麵對敵人來上一場殊死決鬥都不敢。


    烏維部落兵馬和欽達烈前鋒騎兵相距大約是四百米,哪怕欽達烈騎兵的起步稍微晚了那麽一些,可是在馬鞭的抽打下,戰馬飛快提速,立馬就和烏維騎兵保持著三百米以上的距離。


    此時,一場追逐戰就在這片開闊草原上演了,六、七千烏維部落騎兵追逐著兩千餘欽達烈騎兵,浩浩蕩蕩的氣勢,隆隆的馬蹄聲此起彼伏,響徹在這片草原的上空,久久不息。


    “懦夫,賊驢蛋子的,這群欽達烈騎兵就是一群懦夫,竟然連接戰都不敢,就直接跑了,不怕達達不拉責罰他們嗎?”巴克耳眼睛冒著怒火,口中大聲咒罵道,心中感覺自己的一記重拳砸了過去卻被人一下躲開了,失重的感覺真不好受。


    很快,巴克耳又下令在抽掉三千騎兵衝上去,支援前方的六千餘烏維騎兵,形成一個大包圍圈,爭取要把兩千騎兵一口吃掉,好在他還清楚記得前來焉山草場的是上萬欽達烈騎兵,而不是隻有眼前的兩千餘兵馬,特意叮囑領隊的千夫長要注意前方情形,不要被欽達烈人分割包圍,進而各個擊破。


    “傳令,斥候隊再次出動,緊緊貼著第二批兵馬,隨後向著兩側分散,注意看看兩翼是否有其他欽達烈兵馬埋伏。”在第二批三千餘騎兵即將動身之際,不放心的巴克耳再次下令,要搞清楚前方欽達烈兵馬的具體分布。


    此時,前方戰場上,三百米,兩百米,烏維部落騎兵也顧不得愛惜馬匹了,一個勁猛地加速,漸漸縮短雙方的距離,可是還是在騎弓射程範圍之外。要知道,尋常騎弓的射程根本不足兩百米,更別提能夠在兩百米開外射中敵人。隻有那些運用了上好的木杆、皮筋,再經過兩年之久的晾曬、製造、封儲、調弦等一係列工序的精良角弓才可能達到兩百米的射程,可是這種一等一的騎弓就算是普通氏族貴人都不一定擁有,更別提會出現在這些底層烏維牧民手中了。


    由此,可知柔黎弓的威力多麽強悍了,足以提升柔黎常備軍整體戰鬥力的三成,或者一倍的遠程射擊能力,怪不得赫離多次稱讚其為柔黎部的第一戰爭利器了,一次次誇讚烏洛蘭林中氏族和不那多製弓大匠等人。


    突然,在一處低矮的草丘斜坡前,逃跑中的兩千餘欽達烈前鋒騎兵如潮水般像兩邊散去,就好像前麵有著一塊無形的巨大礁石阻擋,將欽達烈滾滾騎兵鐵流強行衝散開去,一分為二朝著兩側流去。


    看到這有趣的一幕,追擊的六、七千烏維騎兵感到有些詫異,為何這些欽達烈人要紛紛繞開前方的那一道草丘?疑惑歸疑惑,烏維騎兵的馬速可一點都沒有慢下來,特別是後排的五千騎兵根本就無法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看清欽達烈騎兵的動向變化。一則,欽達烈騎兵本就隊形分散;二則,兩千餘騎兵分流的速度極快,像是提前就安排好的一般,所以五千烏維騎兵依舊是策馬揮鞭,加速前進。


    隻有最前方的兩、三排那些有經驗的烏維部十夫長、百夫長感覺到了不對勁,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減速,減速……”


    “後邊的,欽達烈崽子轉向了,別追那麽緊……”


    可惜,這些微弱的話語在隆隆的馬蹄聲中顯得那麽無力,除了身旁的幾個人能夠聽清之外,其他人根本就聽不到喊話者吼了什麽,最多也是以為他是在發泄自己衝鋒的情緒。幾個意識到不對勁的十夫長、百夫長又不敢輕易吹響號角,若是延誤戰機,造成兩千餘欽達烈騎兵逃脫,恐怕巴克耳大人會活活扒了幾個人的皮。


    草丘上,似乎突然有著一陣蜂鳴聲響起,“嗡、嗡、嗡”,讓人心中升起一陣不安,隨即一支支厚厚的“細棍”泛著點點光芒從天而降,如同傾盆大雨衝落在最前方衝鋒的數百烏維騎兵隊列中。


    數百支一人長、比拇指略粗、鑲嵌著鐵簇的大箭爆發出強大的穿透力,瞬間就將兩百多騎射落馬下,甚至還有餘力繼續朝著烏維騎兵的後隊猛刺穿過去,再次造成百餘人的死傷。僅僅一個唿吸的時間,前隊的一千三百多烏維騎兵就出現了一片凹陷區,滿地盡是鮮紅血跡、人馬殘肢碎肉,引起數百周圍騎兵一陣恐慌。


    納哈良部宮帳軍,值守大帳箭筒士,是納哈良部宮帳軍的一支精銳弓箭手,不,這支大箭筒士已經不能被簡單稱作是弓箭手,他們是強弓手或神箭手,每一個箭筒士的左右臂都是極不均勻,比之掄錘鐵匠的雙臂更為突出。


    除了那些天賦異稟的弓手,一個優秀的弓箭手必須要練習五年以上,至少拉壞五張良弓,射出上千支箭矢才有可能成就。納哈良部宮帳軍的大箭筒士,更是精中選精,總人數隻有一千三百人,每一個都是有著十年以上的射箭經驗,有著成功射殺二十人以上的戰績,不說百發百中,可是運用巨弓在兩百米之外射中一人完全不是什麽問題。大箭筒士所使用的弓比起步戰大弓還要大上一號,將近有著一人高,射程近四百米。若是千人齊發,那就是一場恐怖的箭雨殺戮,完全可以瞬間將五、六百騎連人帶馬射的一個透心涼。


    這種巨弓的一大缺點就是射速緩慢,即使是精銳射手射出一箭耗時也相當於普通步戰大弓的三倍,並且一般隻能連續拉弓五次,最多不能超過十次,否則對手臂造成極大的負擔,甚至造成手臂殘廢。


    前方草丘上,烏維部落騎兵的視野盲區外,足足有著上千納哈良部大箭筒士將巨弓的插在地上,身前擺放著七、八支大號鐵製箭矢,嚴陣以待,準備對衝上來的六、七千敵人來上一場巨弓箭雨的表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樹並收藏大漢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