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迴家。


    先命老頭子細細的洗淨。


    再後用溫開水泡一歇後,細細冼淨,用菜刀剁得碎碎爛爛的,準備揉在飯裏,一勺勺的喂小孫女兒。智級電飯鍋裏,還燉著半隻老母雞。


    那是老伴兒一早爬起來。


    專門跑到大街上的雞販處買的。


    這種雞販,在清晨的上海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輛三輪摩托車或一輛農用四輪車,稍加改裝,就成了流動的雞舍。


    可憐的雞們。


    豈知大限己到?


    伸著頸子在籠子裏,爭先恐後的啄食,鬥毆或振翅啼叫,大媽大爺們則在外指指點點,打著小算盤。看好一隻後,雞販一伸手,擰著不幸被選中的公雞或母雞出來。


    就地蹲下。


    利刃一閃。


    倒拎起流盡雞血,然後扔進小盆,端起用酒精爐或液化氣灶,燒得滾燙的開水一淋,片刻間,一隻打整得基本上算幹淨的肉雞,便扔進了大媽大伯的菜籃。


    再瞧瞧。


    一地幹淨。


    那些汙物和拉圾什麽的,都被事先準備好的清潔袋或化肥袋裝著。就像約定好了似的,不管春夏秋冬,刮風下雨,隻要一過清晨八點,雞販們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現場。


    整潔,幹淨,仿佛什麽事情也沒發生。


    而這時,如果你還想要買雞,除了到名正言順的菜市場,在大上海任何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垂頭喪氣,空手而迴。


    長此以往。


    風雨無阻。


    所以,每當看到老伴兒屁顛顛的一大早起床,白何就知道那一準是趕早去買雞。其實,老伴兒也和白何一樣,奉行有啥吃啥,簡單易行。


    並不刻意去買。


    去費力的大弄特弄。


    再說,上海不比內地。按照百度和地理書上的注釋,上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征是: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陰冷,全年雨量適中,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總的說來。


    就是溫和濕潤,四季分明。


    可近年來,這些定律和注釋,似乎越來越失去了正確性和權威性。無論春冬夏秋,4—5級的季候風,時常肆虐,一來就是驚天動地。


    風頭。


    氣盛。


    在林立的租賃房可疑的間距中穿過,發出一陣陣尖利的唿嘯,恐怖且嚇人。老伴兒一早起來之時,往往都伴著嚇人的大風,的確辛苦。


    因此。


    出於心疼。


    白何有時勸她:“何必非要找雞販?菜市場不是有賣嗎?”老伴兒答:“你不事家,所以不懂。菜市場的雞,怎能和雞販的雞相比?我家彤彤就要吃雞販的老母雞,這是個責任心的原則問題。”


    不過呢。


    直到現在。


    白何也仍然沒弄明白,“我家彤彤”為什麽“就要吃雞販的老母雞”?或是新鮮?或是伺料?或是價格?


    總之。


    天昭昭,地烈烈。


    凡彤彤歸爺爺奶奶帶時,電飯鍋裏,總是會偎著一隻香噴噴的,老伴兒一大早買迴來的老母雞。當然羅,總是還有一小碟煮得爛爛的黃豆。


    黃豆的秘密。


    老伴兒的發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光處處起笙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舒並收藏時光處處起笙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