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二年十月,幾艘大明水師的三桅戰船緩緩駛進了天津衛的軍港。
當注意到被護在中間的一艘三桅戰船後,在碼頭值守的水師武官連忙翻身上馬向上司進行了稟報。
很快天津衛水師的統兵官率領著一眾部下急匆匆地趕來,在一艘靠岸的三桅戰船前列隊相迎。
當然了,這艘三桅戰船就是大明水師的旗艦“明揚號”,李雲天的專屬戰船,它的出現意味著李雲天的到來。
李雲天本想來年再從朝鮮迴來,不過正統帝催得緊他隻好提前迴京向正統帝複命,正統帝此舉也是無奈,由於內廷和文官集團之間的激烈權鬥使得大明多項國策難以執行,正統帝希望李雲天能從中斡旋。
與李雲天一起前來的還有進京覲見正統帝的李稷、黃喜、柳尚民、崔閏德和金宗瑞,屆時他們將在京城的新家與家人團聚。
李雲天在天津衛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起程前往京城,所謂近鄉情怯他一離開京城就兩三年,既渴望見到家人同時又感到愧疚。
紫禁城,乾清宮。
正統帝皺著眉頭望著手裏的奏折,近來內廷和文官集團對於是否向江南商賈增稅爭執不斷,吵得不可開交。
與前些年的情形不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內廷的羽翼逐漸豐滿不再是孤軍奮戰,朝廷中的一些官員為了仕途已經投靠了內廷,這使得內廷在朝堂上也有了發言權。
隨著大明社會的蓬勃發展,江南商業越來越繁榮,大明稅局去年在江南征收了數百萬兩白銀的商稅,這在以前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由於商事的繁榮,內廷認為商人從商業買賣中賺取了太多的利潤,不利益國家的發展,應該拿出多餘的部分使得國家發展其他事業。
文官集團自然是大力反對了,認為內廷此舉是在與民奪利,有悖太祖皇帝的遺訓,而且認為內廷此舉動機不純,有趁機從中攥取利益的嫌疑。
說起來戶部現在可是腸子都悔青了,原本大明的稅收統歸戶部管轄,後來李雲天提出設立稅局專門負責大明商稅時戶部的人不以為意,因為商稅隻占大明稅收的一小部分,起決定作用的是農業稅。
所以大明稅局成立的時候戶部的人並沒有放在心上,等到李雲天宣布稅務改革提高商稅稅率並且大力清查偷逃稅款的行為後,戶部的人驚訝地發現商稅其實才是一塊不折不扣的肥肉,而且很驚訝那些商人會老老實實地交納稅款。
除了商賈畏懼李雲天的威名外,更重要的是李雲天製訂了一套行之有效並且十分完善的稅收製度,大明稅局並不是孤單存在的,與大明商局相輔相成,兩者共同維持著商業秩序的發展。
正是因為大明的商稅歸大明稅局管轄,名義上隸屬內閣但說白了也就是講武堂在管理這一塊,收上來的商稅講武堂留下一部分,剩下的交給正統帝的內庫來發落,可謂是正統帝的小金庫。
管理正統帝內庫的人自然就是內廷的宦官了,故而文官集團說內廷的人心懷叵測,想要從中謀取私利。
內廷得知文官集團抨擊後自然不甘示弱,指出文官集團的人沽名釣譽,暗中與江南的那些富商大賈相勾結,從中謀取了大量的利益,這才阻止增稅一事。
圍繞著是否增加商業稅收,內廷陣營與文官集團陣營的人展開了激烈的交鋒,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把京城的官場攪得一塌糊塗。
正統帝自然是願意增加商稅,他知道大明商稅繁榮不希望錢被那些商賈賺了去,而是想要用到百姓的身上,但他又無法開這個口隻能由內廷的人來代勞,進而遭到了文官集團的強烈反對。
“稟皇上,忠王爺來了,現在殿外恭候傳召。”就在正統帝眉關緊縮的時候,一名內侍走了進來,躬身稟報道。
“快請!”正統帝聞言先是微微怔了一下,隨後一臉欣喜地吩咐道,他終於盼來了一個能給他解憂的人。
“拜見皇上。”片刻之後,身穿黑色蟒龍袍的李雲天快步走進了殿裏,躬身向正統帝行禮。
“忠王勿需多禮。”正統帝見狀連忙起身離開龍椅,笑著攙扶起了李雲天,“朕日盼夜盼,終於把忠王等來了。”
“皇上,臣本該早日迴京但被朝鮮的瑣事所耽誤,還望皇上恕罪。”幾年不見正統帝已經到了弱冠之年,不再是以前那個少不更事的少年,李雲天微笑著請罪。
“忠王迴來就好,迴來就好!”正統帝不以為意地笑了笑,然後衝一旁的內侍吩咐道,“傳朕旨意,讓禦膳房備宴,朕要給忠王接風洗塵。”
那名內侍自然不敢怠慢,一躬身後一路小跑著去禦膳房傳旨,正統帝已經好久都沒有這麽開心過了,他可不想掃了正統帝的興致否則後果可不是他所能承擔起來的。
正統帝已經從劉坤宇那裏知道李雲天在朝鮮耗費了不少心血,進而使得朝鮮順利並入了大明,如果大明再多出幾位像李雲天這樣的能力卓絕的忠義之臣來他就勿需為江南商界是否加稅一事而煩惱了。
“忠王,你看看這些奏章,朕被它們煩得日夜不寧。”等那名內侍走後,正統帝讓人把擺在禦案上的奏章拿來交給李雲天,不無苦笑著說道,要想駕馭朝臣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現在終於體驗到了帝王其實也有無奈的時候。
“皇上,臣覺得商稅數年前才定下來,不宜現在提升。”
李雲天早就知道這件事情,翻閱了幾道奏章後沉吟了一下,有條不紊地向正統帝說道,“這些年來商事日益繁榮,臣覺得商人們也應該為國家盡一份力,畢竟國家國家,先有國才有家。”
“如今大明萬物俱興,朝廷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臣覺得可以向商人們開征‘城建稅’,一半留地方,一半交由稅局,用以地方上的建設事宜。”
說著,李雲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大明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皇上日理萬機,給那些商人們提供了一個優越的經商環境使得他們得以過上富貴的日子,他們理應為國效力。”
“話雖如此,可朝堂上有些人卻並不這麽看,隻想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正統帝聞言連連點著頭認為李雲天言之有理,不過他並不認為那些商人會有這種覺悟,再加上朝堂上的文官集團與江南的那些商賈關係密切,因此冷冷地說道。
“皇上,臣看了這些奏章,反對增稅者主要是擔憂與民奪利,依臣之見是他們多慮了,根據稅局和商局的統計,近些年來江南商賈每年的獲利都增加了近三成,而普通百姓很多都難以溫飽。”
李雲天知道正統帝的擔憂,於是微笑著勸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商人既然占用了市麵上的資源獲取豐厚的利潤,那麽自然也要為之做出貢獻,畢竟皇上胸懷天下,是為萬民謀福!”
“忠王如果早來幾天,朕也不會為此事煩惱了。”正統帝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他這時才想起李雲天掌管著大明的商局和稅局,而這兩個衙門正是用來製衡商人的,因此增稅是否與民奪利自然李雲天最有發言權了。
“皇上,雖然商人為國效力乃天經地義之事,不過那些錢畢竟已經進了他們的口袋,因此臣覺得應該給他們一些獎賞,方能使得此事水到渠成。”
李雲天見正統帝的心情變得舒爽,於是沉吟了一下後說道,他必須要照顧到那些商賈的利益,不能強行推動此事以免鬧出什麽亂子來。
“此事就交由忠王去辦,朕實在是被他們煩夠了。”正統帝聞言微微頷首,笑著向李雲天說道,心中感到一陣沒來由的輕鬆。
“皇上,臣有一事想請皇上恩準。”李雲天自然不會推辭這件事情,事實上他是最好的解決這次爭端的人選,隨後語峰一轉躬身向正統帝說道。
“忠王有話盡可直說。”正統帝覺得有些意外,不由得笑著說道,想知道李雲天要做什麽。
“皇上,臣近來收到了西域和南洋的奏報,雖然我大明已經站穩了腳跟但當地的局勢並不怎麽穩妥,故而臣想趁著壯年時巡視一遍西域和南洋的疆土,力保西域和南洋領地的安穩。”
李雲天向正統帝一躬身,鄭重其事地說道,這並不是他突如其來的想法,而是沒去朝鮮之前就有的念頭,隻不過朝鮮事務緊急所以他放棄了,如今正好是巡視的最佳時機。
大明在南洋和西域的疆土可謂是李雲天打下來的,因此他自然要比別人更要關注這兩個地方的局勢,所以有必要親自去巡視一遍,解決當地實際遇到的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這裏的南洋泛指大明的海外領地,因為要到這些海外領地需要下南洋前往故而以南洋代之,包括波斯灣在內。
p
</br>
當注意到被護在中間的一艘三桅戰船後,在碼頭值守的水師武官連忙翻身上馬向上司進行了稟報。
很快天津衛水師的統兵官率領著一眾部下急匆匆地趕來,在一艘靠岸的三桅戰船前列隊相迎。
當然了,這艘三桅戰船就是大明水師的旗艦“明揚號”,李雲天的專屬戰船,它的出現意味著李雲天的到來。
李雲天本想來年再從朝鮮迴來,不過正統帝催得緊他隻好提前迴京向正統帝複命,正統帝此舉也是無奈,由於內廷和文官集團之間的激烈權鬥使得大明多項國策難以執行,正統帝希望李雲天能從中斡旋。
與李雲天一起前來的還有進京覲見正統帝的李稷、黃喜、柳尚民、崔閏德和金宗瑞,屆時他們將在京城的新家與家人團聚。
李雲天在天津衛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起程前往京城,所謂近鄉情怯他一離開京城就兩三年,既渴望見到家人同時又感到愧疚。
紫禁城,乾清宮。
正統帝皺著眉頭望著手裏的奏折,近來內廷和文官集團對於是否向江南商賈增稅爭執不斷,吵得不可開交。
與前些年的情形不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內廷的羽翼逐漸豐滿不再是孤軍奮戰,朝廷中的一些官員為了仕途已經投靠了內廷,這使得內廷在朝堂上也有了發言權。
隨著大明社會的蓬勃發展,江南商業越來越繁榮,大明稅局去年在江南征收了數百萬兩白銀的商稅,這在以前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由於商事的繁榮,內廷認為商人從商業買賣中賺取了太多的利潤,不利益國家的發展,應該拿出多餘的部分使得國家發展其他事業。
文官集團自然是大力反對了,認為內廷此舉是在與民奪利,有悖太祖皇帝的遺訓,而且認為內廷此舉動機不純,有趁機從中攥取利益的嫌疑。
說起來戶部現在可是腸子都悔青了,原本大明的稅收統歸戶部管轄,後來李雲天提出設立稅局專門負責大明商稅時戶部的人不以為意,因為商稅隻占大明稅收的一小部分,起決定作用的是農業稅。
所以大明稅局成立的時候戶部的人並沒有放在心上,等到李雲天宣布稅務改革提高商稅稅率並且大力清查偷逃稅款的行為後,戶部的人驚訝地發現商稅其實才是一塊不折不扣的肥肉,而且很驚訝那些商人會老老實實地交納稅款。
除了商賈畏懼李雲天的威名外,更重要的是李雲天製訂了一套行之有效並且十分完善的稅收製度,大明稅局並不是孤單存在的,與大明商局相輔相成,兩者共同維持著商業秩序的發展。
正是因為大明的商稅歸大明稅局管轄,名義上隸屬內閣但說白了也就是講武堂在管理這一塊,收上來的商稅講武堂留下一部分,剩下的交給正統帝的內庫來發落,可謂是正統帝的小金庫。
管理正統帝內庫的人自然就是內廷的宦官了,故而文官集團說內廷的人心懷叵測,想要從中謀取私利。
內廷得知文官集團抨擊後自然不甘示弱,指出文官集團的人沽名釣譽,暗中與江南的那些富商大賈相勾結,從中謀取了大量的利益,這才阻止增稅一事。
圍繞著是否增加商業稅收,內廷陣營與文官集團陣營的人展開了激烈的交鋒,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把京城的官場攪得一塌糊塗。
正統帝自然是願意增加商稅,他知道大明商稅繁榮不希望錢被那些商賈賺了去,而是想要用到百姓的身上,但他又無法開這個口隻能由內廷的人來代勞,進而遭到了文官集團的強烈反對。
“稟皇上,忠王爺來了,現在殿外恭候傳召。”就在正統帝眉關緊縮的時候,一名內侍走了進來,躬身稟報道。
“快請!”正統帝聞言先是微微怔了一下,隨後一臉欣喜地吩咐道,他終於盼來了一個能給他解憂的人。
“拜見皇上。”片刻之後,身穿黑色蟒龍袍的李雲天快步走進了殿裏,躬身向正統帝行禮。
“忠王勿需多禮。”正統帝見狀連忙起身離開龍椅,笑著攙扶起了李雲天,“朕日盼夜盼,終於把忠王等來了。”
“皇上,臣本該早日迴京但被朝鮮的瑣事所耽誤,還望皇上恕罪。”幾年不見正統帝已經到了弱冠之年,不再是以前那個少不更事的少年,李雲天微笑著請罪。
“忠王迴來就好,迴來就好!”正統帝不以為意地笑了笑,然後衝一旁的內侍吩咐道,“傳朕旨意,讓禦膳房備宴,朕要給忠王接風洗塵。”
那名內侍自然不敢怠慢,一躬身後一路小跑著去禦膳房傳旨,正統帝已經好久都沒有這麽開心過了,他可不想掃了正統帝的興致否則後果可不是他所能承擔起來的。
正統帝已經從劉坤宇那裏知道李雲天在朝鮮耗費了不少心血,進而使得朝鮮順利並入了大明,如果大明再多出幾位像李雲天這樣的能力卓絕的忠義之臣來他就勿需為江南商界是否加稅一事而煩惱了。
“忠王,你看看這些奏章,朕被它們煩得日夜不寧。”等那名內侍走後,正統帝讓人把擺在禦案上的奏章拿來交給李雲天,不無苦笑著說道,要想駕馭朝臣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現在終於體驗到了帝王其實也有無奈的時候。
“皇上,臣覺得商稅數年前才定下來,不宜現在提升。”
李雲天早就知道這件事情,翻閱了幾道奏章後沉吟了一下,有條不紊地向正統帝說道,“這些年來商事日益繁榮,臣覺得商人們也應該為國家盡一份力,畢竟國家國家,先有國才有家。”
“如今大明萬物俱興,朝廷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臣覺得可以向商人們開征‘城建稅’,一半留地方,一半交由稅局,用以地方上的建設事宜。”
說著,李雲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大明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皇上日理萬機,給那些商人們提供了一個優越的經商環境使得他們得以過上富貴的日子,他們理應為國效力。”
“話雖如此,可朝堂上有些人卻並不這麽看,隻想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正統帝聞言連連點著頭認為李雲天言之有理,不過他並不認為那些商人會有這種覺悟,再加上朝堂上的文官集團與江南的那些商賈關係密切,因此冷冷地說道。
“皇上,臣看了這些奏章,反對增稅者主要是擔憂與民奪利,依臣之見是他們多慮了,根據稅局和商局的統計,近些年來江南商賈每年的獲利都增加了近三成,而普通百姓很多都難以溫飽。”
李雲天知道正統帝的擔憂,於是微笑著勸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商人既然占用了市麵上的資源獲取豐厚的利潤,那麽自然也要為之做出貢獻,畢竟皇上胸懷天下,是為萬民謀福!”
“忠王如果早來幾天,朕也不會為此事煩惱了。”正統帝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他這時才想起李雲天掌管著大明的商局和稅局,而這兩個衙門正是用來製衡商人的,因此增稅是否與民奪利自然李雲天最有發言權了。
“皇上,雖然商人為國效力乃天經地義之事,不過那些錢畢竟已經進了他們的口袋,因此臣覺得應該給他們一些獎賞,方能使得此事水到渠成。”
李雲天見正統帝的心情變得舒爽,於是沉吟了一下後說道,他必須要照顧到那些商賈的利益,不能強行推動此事以免鬧出什麽亂子來。
“此事就交由忠王去辦,朕實在是被他們煩夠了。”正統帝聞言微微頷首,笑著向李雲天說道,心中感到一陣沒來由的輕鬆。
“皇上,臣有一事想請皇上恩準。”李雲天自然不會推辭這件事情,事實上他是最好的解決這次爭端的人選,隨後語峰一轉躬身向正統帝說道。
“忠王有話盡可直說。”正統帝覺得有些意外,不由得笑著說道,想知道李雲天要做什麽。
“皇上,臣近來收到了西域和南洋的奏報,雖然我大明已經站穩了腳跟但當地的局勢並不怎麽穩妥,故而臣想趁著壯年時巡視一遍西域和南洋的疆土,力保西域和南洋領地的安穩。”
李雲天向正統帝一躬身,鄭重其事地說道,這並不是他突如其來的想法,而是沒去朝鮮之前就有的念頭,隻不過朝鮮事務緊急所以他放棄了,如今正好是巡視的最佳時機。
大明在南洋和西域的疆土可謂是李雲天打下來的,因此他自然要比別人更要關注這兩個地方的局勢,所以有必要親自去巡視一遍,解決當地實際遇到的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這裏的南洋泛指大明的海外領地,因為要到這些海外領地需要下南洋前往故而以南洋代之,包括波斯灣在內。
p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