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後院的空地上。●⌒,
樸良神情愕然地望著站在四周高牆上舉著硬弩對準他們的明軍士兵,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明軍竟然會設有埋伏。
如果樸良的社會經驗再豐富一些,那麽他就應該知道什麽叫做人多口雜,像偷襲講武堂漢城司務處這種無比重要的機密之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了,可他太過相信內禁衛的那些所謂“誌同道合”的兄弟,結果當然會導致消息外泄。
樸良把內禁衛的那些人想得太簡單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出這種以卵擊石的瘋狂舉動來,但又礙於情麵等因素不好拒絕故而表麵上唯有大義凜然地附和他,實際上為了給自己找退路暗中向明軍告密。
另外,李雲天豈會不在內禁衛這樣重要的衙門裏安插眼線,樸良絕對想不到他的一舉一動早就在李雲天的掌控中,李雲天成功用他釣出了陳三公子,進而一網將那些來犯的倭寇打盡。
直到現在,樸良才意識到他苦心經營的計劃竟然被人暗中泄露給了明軍,以至於他們今晚的偷襲變成了自投羅網。
就在樸良心亂如麻的時候,前院方向傳來了炒豆般的聲響,把陳三公子等倭寇包圍在前院的明軍發起了進攻,那些清脆的響聲是火槍射擊時發出的,由於地域的招魂曲,無情地收割著那些負隅頑抗的倭寇的性命。
此時,李雲天正與李璆擺棋對弈,聽見窗外傳來的槍聲後心不在焉的李璆嚇了一跳不由自主地向外望去,臉上浮現出擔憂和焦慮的神色。
“朝鮮王,該咱們登場了。”李雲天見狀微微一笑,他知道李璆現在根本沒有心情下棋,於是把手裏的棋子往一旁的棋罐中一放,起身向李璆笑道,“咱們得給那些內禁衛的年輕人一個台階下,使得他們的顏麵上過得去。”
“小王遵命。”李璆早就坐不住了,聞言連忙站起來躬身說道,心中對李雲天先前的那番話感到有些奇怪,認為李雲天好像對內禁衛的那些人好像並無惡意。
李雲天活動了一下手腳,抬步向後門處走去,既然樸良知道後院是住宅區那麽他當然也清楚這一點,故而後門處的建築物實際上比前門修得要高大堅固一些,就是為了防止敵人從後門發動襲擊。
換句話來說,樸良目前遇到的困難要比陳三公子大,陳三公子麵對被圍的境況一籌莫展,那麽樸良也沒有什麽好辦法,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負隅頑抗把命丟在這裏,二是繳械投降請求李雲天的寬恕。
“大哥,咱們該如何做?”瞅了一眼後門處那些身穿鎖子甲嚴陣以待的明軍軍士,一名身材壯實的內禁衛武官神色驚慌地問向了樸良,等待著樸良拿主意。
雖然近戰的威力比不上前院的那些重甲兵,但這些身穿鎖子甲的明軍精銳對付內禁衛的這些人還綽綽有餘,絕對使得內禁衛的人無法衝出後門。
“兄弟們,事已至此咱們唯有殺身成仁,以命報國,必將丹史留青,為後人所敬仰!”
樸良知道他這次是徹徹底底地栽了,李雲天在講武堂張開了一張大網等著他往裏鑽,他既然來了就沒想過活命,因此沉吟了一下後舉起手裏的刀,高聲向周圍的人喊道。
“兄弟們,跟他們拚了,咱們的血不會白流,要讓大明的皇帝知道朝鮮並不是好欺負的!”那名身材壯實的內禁衛武官跟著舉起了手裏的刀,高聲給士兵們鼓勁,現在他們所能依仗的也就唯有為國效死的這股子士氣了。
“拚了!”在樸良和那名壯實內禁衛武官的鼓舞下,現場的內禁衛士兵紛紛舉起了手裏的刀高喊。
實際上,與裝備了巷戰武器並且全副武裝的明軍士兵相比,內禁衛的士兵們除了手裏的刀外就是盾牌,連護身的鎧甲也沒有,一旦與裝備精良的明軍士兵開戰的話那麽將吃很大的虧。
“大人,你看,門開了!”就在那些內禁衛士兵群情激奮的時候,後院庭院通往住宅區的那扇緊閉的大門忽然咯吱咯吱地打開了,這使得在場的內禁衛士兵們頓時緊張了起來,他們雖然號稱朝鮮精銳的部隊但從未上過戰場,因此難免感到一絲慌亂。
“準備迎敵!”樸良麵無表情地舉刀下達了命令,他萬萬沒想到精心策劃的一次偷襲竟然會以這種結局收尾,麵對即將殺來的明軍士兵心中感到無比的懊惱,因為他的疏漏大意竟然使得現場的兄弟們跟著他一起白白送死。
不過下一刻,樸良就怔在了那裏,一臉愕然地望著從打開的大門裏走出來的人,出來的人並不是明軍而是一大群老幼婦孺,其中領頭的人正是他的父親樸光,而樸光手裏抱著的是他的幼子。
在樸良詫異地注視下,他看見了本應該離開漢城避難的妻子跟在樸光身後,手上牽著一對兒女。
不僅樸良,內禁衛的武官們都慌了起來,因為他們發現來的這群老幼婦孺中竟然有他們的親人,這使得他們一時間怔在了那裏,不知道如何是好。
望著眼前出人意料的一幕,內禁衛的武官們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裏的兵器,他們豈能對著家人刀兵相向?
隨著武官們放下手裏的兵器,內禁衛的士兵們也把刀尖垂在了地上,即便來的這些人不是他們上司的親人,他們也無法對普通的百姓動手。
“你這個孽障,竟敢打忠王爺的主意還挾持了金大人,你是不是要把和你娘氣死了才滿意!”樸光陰沉著臉,怒氣衝衝地來到樸良的麵前吼道。
樸光是晚上被布政使司的人喊走,說是有要事要對他講,結果他沒有去布政使司衙門而是徑直從後門進了講武堂漢城司務處。
由於講武堂的後門是居民區,街坊間都非常熟悉,故而樸良並沒有派人監視講武堂的後門。
通常來說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絕對不會在進講武堂司務處的時候走後門,那樣的話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一種羞辱,樸良一直認為李雲天不知道他盤算的事情,所以自然也就忽略了後門,給了李雲天可乘之機。
“父親,孩兒為了主上殿下、為了王室、為了朝鮮,雖死無憾!”樸良聞言不服氣地望著樸光,他並不認為自己做錯了。
“孽障,朝鮮並入大明是大勢所趨,主上殿下審時度勢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正是為了朝鮮百姓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
樸光見樸良此時還沒有絲毫悔意,心中頓時倍感焦急,恨鐵不成鋼地瞪著樸良說道,“你可知道,兩年前如果不是大明調來了大批糧食的話朝鮮的百姓將因為饑荒而遭遇一場浩劫,是大明救了他們的性命,也救了因為戰亂而陷入絕境的朝鮮。”
“如果朝鮮並入大明的話,百姓們的日子將過得更好,而你卻想要謀害對百姓們有大恩的忠王爺,是想要激怒大明皇帝嚴懲咱們朝鮮嗎?”說著,樸光語峰一轉沉聲質問道。
兩年來,李雲天把朝鮮國治理得井井有條,社會發展迅速,百姓安居樂業,李雲天要是出什麽意外的話百姓們的生活勢必受到影響,屆時樸良等人可就成為了朝鮮的罪人,勢必被百姓們唾棄。
“父親大人,這是兩迴事,孩兒雖然感激大明的仁義之舉,但大明要奪走朝鮮的江山其惡劣的行徑與盜賊無異,孩兒身為內禁衛的武官豈可坐視?”
樸良知道樸光對他的行為十分生氣,但他有著自己的堅持,因此仰著頭直視著樸光高聲反問道。
“你……你真是氣死我了!”
樸光聞言臉色頓時大變,沒想到樸良死到臨頭了還在嘴硬,隨後他沉吟了一下,冷冷地望著樸良,“你以為你的那點兒小伎倆能瞞過忠王爺,忠王爺是個心胸開闊的人,體諒你們年輕氣盛,故而想要對你們網開一麵,否則此時此刻這裏就是你們的葬身之地,成為受到百姓萬世唾罵的奸賊!”
“父親大人,我們此次行事是為了主上殿下,為了朝鮮,後世的百姓肯定知道我們的忠義之舉。”樸良聞言眉角禁不住微微往上一挑,高聲分辯道,他相信以後的百姓們會對他們近日的英勇行為作出正確的評斷。
“哼!朝鮮並入大明後就屬於大明的一部分,你認為後世的人會褒揚你們今日的愚蠢行為?”樸光不由得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道,“忠王爺願意給你們這些愣頭青一個機會,這可是天大的恩澤,否則你們將永遠也沒有機會來改正這個錯誤,為之付出慘痛的代價。”
樸良聞言頓時語塞,雖然他的性格比較激進但並不傻,知道樸光說的事情十有**會發生,朝鮮並入大明已經是不可免,屆時他們肯定會被當成是叛逆來看待,永遠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即便是以後大明滅亡了,朝鮮的人也會依舊將樸良等人視為大逆不道的人,很顯然到時候朝鮮在李雲天的推動下早就被同化,誰吃飽了撐的去提樸良等人的叛逆行為?
當的一聲,就在樸良陷入沉默的時候,耳邊傳來了兵器掉落的聲響,隻見一名內禁衛的武官扔掉手裏的兵器跪在父母麵前失聲痛哭,看樣子心理防線已經崩潰,喪失了抵抗的意願。
受到那名武官的感染,在親人們的勸說下相繼有內禁衛的武官扔下手裏的兵器,這使得現場那些內禁衛士兵深受打擊,士氣為之一泄,使得局麵變得有些混亂。u
</br>
樸良神情愕然地望著站在四周高牆上舉著硬弩對準他們的明軍士兵,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明軍竟然會設有埋伏。
如果樸良的社會經驗再豐富一些,那麽他就應該知道什麽叫做人多口雜,像偷襲講武堂漢城司務處這種無比重要的機密之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了,可他太過相信內禁衛的那些所謂“誌同道合”的兄弟,結果當然會導致消息外泄。
樸良把內禁衛的那些人想得太簡單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出這種以卵擊石的瘋狂舉動來,但又礙於情麵等因素不好拒絕故而表麵上唯有大義凜然地附和他,實際上為了給自己找退路暗中向明軍告密。
另外,李雲天豈會不在內禁衛這樣重要的衙門裏安插眼線,樸良絕對想不到他的一舉一動早就在李雲天的掌控中,李雲天成功用他釣出了陳三公子,進而一網將那些來犯的倭寇打盡。
直到現在,樸良才意識到他苦心經營的計劃竟然被人暗中泄露給了明軍,以至於他們今晚的偷襲變成了自投羅網。
就在樸良心亂如麻的時候,前院方向傳來了炒豆般的聲響,把陳三公子等倭寇包圍在前院的明軍發起了進攻,那些清脆的響聲是火槍射擊時發出的,由於地域的招魂曲,無情地收割著那些負隅頑抗的倭寇的性命。
此時,李雲天正與李璆擺棋對弈,聽見窗外傳來的槍聲後心不在焉的李璆嚇了一跳不由自主地向外望去,臉上浮現出擔憂和焦慮的神色。
“朝鮮王,該咱們登場了。”李雲天見狀微微一笑,他知道李璆現在根本沒有心情下棋,於是把手裏的棋子往一旁的棋罐中一放,起身向李璆笑道,“咱們得給那些內禁衛的年輕人一個台階下,使得他們的顏麵上過得去。”
“小王遵命。”李璆早就坐不住了,聞言連忙站起來躬身說道,心中對李雲天先前的那番話感到有些奇怪,認為李雲天好像對內禁衛的那些人好像並無惡意。
李雲天活動了一下手腳,抬步向後門處走去,既然樸良知道後院是住宅區那麽他當然也清楚這一點,故而後門處的建築物實際上比前門修得要高大堅固一些,就是為了防止敵人從後門發動襲擊。
換句話來說,樸良目前遇到的困難要比陳三公子大,陳三公子麵對被圍的境況一籌莫展,那麽樸良也沒有什麽好辦法,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負隅頑抗把命丟在這裏,二是繳械投降請求李雲天的寬恕。
“大哥,咱們該如何做?”瞅了一眼後門處那些身穿鎖子甲嚴陣以待的明軍軍士,一名身材壯實的內禁衛武官神色驚慌地問向了樸良,等待著樸良拿主意。
雖然近戰的威力比不上前院的那些重甲兵,但這些身穿鎖子甲的明軍精銳對付內禁衛的這些人還綽綽有餘,絕對使得內禁衛的人無法衝出後門。
“兄弟們,事已至此咱們唯有殺身成仁,以命報國,必將丹史留青,為後人所敬仰!”
樸良知道他這次是徹徹底底地栽了,李雲天在講武堂張開了一張大網等著他往裏鑽,他既然來了就沒想過活命,因此沉吟了一下後舉起手裏的刀,高聲向周圍的人喊道。
“兄弟們,跟他們拚了,咱們的血不會白流,要讓大明的皇帝知道朝鮮並不是好欺負的!”那名身材壯實的內禁衛武官跟著舉起了手裏的刀,高聲給士兵們鼓勁,現在他們所能依仗的也就唯有為國效死的這股子士氣了。
“拚了!”在樸良和那名壯實內禁衛武官的鼓舞下,現場的內禁衛士兵紛紛舉起了手裏的刀高喊。
實際上,與裝備了巷戰武器並且全副武裝的明軍士兵相比,內禁衛的士兵們除了手裏的刀外就是盾牌,連護身的鎧甲也沒有,一旦與裝備精良的明軍士兵開戰的話那麽將吃很大的虧。
“大人,你看,門開了!”就在那些內禁衛士兵群情激奮的時候,後院庭院通往住宅區的那扇緊閉的大門忽然咯吱咯吱地打開了,這使得在場的內禁衛士兵們頓時緊張了起來,他們雖然號稱朝鮮精銳的部隊但從未上過戰場,因此難免感到一絲慌亂。
“準備迎敵!”樸良麵無表情地舉刀下達了命令,他萬萬沒想到精心策劃的一次偷襲竟然會以這種結局收尾,麵對即將殺來的明軍士兵心中感到無比的懊惱,因為他的疏漏大意竟然使得現場的兄弟們跟著他一起白白送死。
不過下一刻,樸良就怔在了那裏,一臉愕然地望著從打開的大門裏走出來的人,出來的人並不是明軍而是一大群老幼婦孺,其中領頭的人正是他的父親樸光,而樸光手裏抱著的是他的幼子。
在樸良詫異地注視下,他看見了本應該離開漢城避難的妻子跟在樸光身後,手上牽著一對兒女。
不僅樸良,內禁衛的武官們都慌了起來,因為他們發現來的這群老幼婦孺中竟然有他們的親人,這使得他們一時間怔在了那裏,不知道如何是好。
望著眼前出人意料的一幕,內禁衛的武官們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裏的兵器,他們豈能對著家人刀兵相向?
隨著武官們放下手裏的兵器,內禁衛的士兵們也把刀尖垂在了地上,即便來的這些人不是他們上司的親人,他們也無法對普通的百姓動手。
“你這個孽障,竟敢打忠王爺的主意還挾持了金大人,你是不是要把和你娘氣死了才滿意!”樸光陰沉著臉,怒氣衝衝地來到樸良的麵前吼道。
樸光是晚上被布政使司的人喊走,說是有要事要對他講,結果他沒有去布政使司衙門而是徑直從後門進了講武堂漢城司務處。
由於講武堂的後門是居民區,街坊間都非常熟悉,故而樸良並沒有派人監視講武堂的後門。
通常來說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絕對不會在進講武堂司務處的時候走後門,那樣的話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一種羞辱,樸良一直認為李雲天不知道他盤算的事情,所以自然也就忽略了後門,給了李雲天可乘之機。
“父親,孩兒為了主上殿下、為了王室、為了朝鮮,雖死無憾!”樸良聞言不服氣地望著樸光,他並不認為自己做錯了。
“孽障,朝鮮並入大明是大勢所趨,主上殿下審時度勢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正是為了朝鮮百姓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
樸光見樸良此時還沒有絲毫悔意,心中頓時倍感焦急,恨鐵不成鋼地瞪著樸良說道,“你可知道,兩年前如果不是大明調來了大批糧食的話朝鮮的百姓將因為饑荒而遭遇一場浩劫,是大明救了他們的性命,也救了因為戰亂而陷入絕境的朝鮮。”
“如果朝鮮並入大明的話,百姓們的日子將過得更好,而你卻想要謀害對百姓們有大恩的忠王爺,是想要激怒大明皇帝嚴懲咱們朝鮮嗎?”說著,樸光語峰一轉沉聲質問道。
兩年來,李雲天把朝鮮國治理得井井有條,社會發展迅速,百姓安居樂業,李雲天要是出什麽意外的話百姓們的生活勢必受到影響,屆時樸良等人可就成為了朝鮮的罪人,勢必被百姓們唾棄。
“父親大人,這是兩迴事,孩兒雖然感激大明的仁義之舉,但大明要奪走朝鮮的江山其惡劣的行徑與盜賊無異,孩兒身為內禁衛的武官豈可坐視?”
樸良知道樸光對他的行為十分生氣,但他有著自己的堅持,因此仰著頭直視著樸光高聲反問道。
“你……你真是氣死我了!”
樸光聞言臉色頓時大變,沒想到樸良死到臨頭了還在嘴硬,隨後他沉吟了一下,冷冷地望著樸良,“你以為你的那點兒小伎倆能瞞過忠王爺,忠王爺是個心胸開闊的人,體諒你們年輕氣盛,故而想要對你們網開一麵,否則此時此刻這裏就是你們的葬身之地,成為受到百姓萬世唾罵的奸賊!”
“父親大人,我們此次行事是為了主上殿下,為了朝鮮,後世的百姓肯定知道我們的忠義之舉。”樸良聞言眉角禁不住微微往上一挑,高聲分辯道,他相信以後的百姓們會對他們近日的英勇行為作出正確的評斷。
“哼!朝鮮並入大明後就屬於大明的一部分,你認為後世的人會褒揚你們今日的愚蠢行為?”樸光不由得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道,“忠王爺願意給你們這些愣頭青一個機會,這可是天大的恩澤,否則你們將永遠也沒有機會來改正這個錯誤,為之付出慘痛的代價。”
樸良聞言頓時語塞,雖然他的性格比較激進但並不傻,知道樸光說的事情十有**會發生,朝鮮並入大明已經是不可免,屆時他們肯定會被當成是叛逆來看待,永遠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即便是以後大明滅亡了,朝鮮的人也會依舊將樸良等人視為大逆不道的人,很顯然到時候朝鮮在李雲天的推動下早就被同化,誰吃飽了撐的去提樸良等人的叛逆行為?
當的一聲,就在樸良陷入沉默的時候,耳邊傳來了兵器掉落的聲響,隻見一名內禁衛的武官扔掉手裏的兵器跪在父母麵前失聲痛哭,看樣子心理防線已經崩潰,喪失了抵抗的意願。
受到那名武官的感染,在親人們的勸說下相繼有內禁衛的武官扔下手裏的兵器,這使得現場那些內禁衛士兵深受打擊,士氣為之一泄,使得局麵變得有些混亂。u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