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這就讓人告訴王巡按!”林馨清楚李雲天厭惡那些知錯不改的人,知道那些家夥這下肯定要倒了大黴,向李雲天了頭後抬步走了出去。
“愚蠢的家夥,這一下豈不是給了本王嚴查的理由?”等林馨走後,李雲天不由得搖了搖頭,認為指使放火的人太過愚蠢了,竟然想到了如此糟糕的一個主意。
不過由此可見,趙德彰十有**真的是被誣陷了,否則了對方不會如此著急地毀滅證據,以至於出了一個昏招。
其實,對於地方府衙裏的那些門門道道李雲天是一清二楚,總結起來無疑就是欺上瞞下、中飽私囊和橫征暴斂。
這些情形存在於大明各地的衙門裏,即便臨雲縣縣衙的齷齪事被李雲天查了出來,李雲天也會高抬貴手,從大局來處理這件事情。
如今縣衙的火一起,無疑會被看成是向李雲天的挑釁,李雲天自然要給他們一個厲害瞧瞧了。
“王爺,屬下剛才接到了講武堂駐朝鮮國司務處發來緊急消息,朝鮮國發生政變,首陽大君李瑈在一眾臣子的支持下發動了政變,攻進了朝鮮王宮,朝鮮國王李裪死在了亂兵中,世子李珦下落不明?”
沒過多久,李雲天凝神看著手裏的一道關於西域情形的公文時,林馨快步趕了過來,向李雲天沉聲道。
“什麽!李瑈反了?”李雲天聞言頓時就是一怔,雖然他知道李瑈一直在跟李珦爭奪世子的位子,但萬萬想不到這子竟然會搞出政變這麽大的陣仗來,而且還趁亂嗜殺了朝鮮王李裪。
“李瑈是以何名義進的王宮?”很快,李雲天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不動聲色地問道。
“清君側!”林馨的臉上閃過一絲異樣的神色,不動聲色地迴答道,這永樂皇帝的靖難之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朝鮮王國,首陽大君李瑈與世子李珦不合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為了爭奪未來的皇位兩人在各自的支持者的支持下爆發過多次衝突,各自取得了朝廷中不少大臣的支持。
“速讓他們查清朝鮮國的世子李珦是否死在了戰亂中。”李雲天沉吟了一下,高深吩咐林馨。
“我這就去辦。”李雲天口中的他們自然指的是講武堂朝鮮國司務處的人,林馨向李雲天一躬身後急匆匆離去。
“李瑈,你果然沒讓本王失望。”林馨走後李雲天提筆在紙上寫下了李瑈的名字,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
李瑈是朝鮮世宗李祹的嫡次子,生於永樂十五年,母親是昭憲王後沈氏。
據李雲天的了解,李瑈由於幼年時寄養於民間,故而對於世事艱難人情偽善,嚐過苦楚了解辛酸,成就了器度。
李雲天當年擊敗遼東北元兵的時候曾經去過朝鮮國,聽了李瑈的一些往事,知道他五歲就能朗誦《孝經》,而且為人處事恭敬勤儉有禮、忠孝友愛。
所以,朝鮮王李裪非常喜愛李瑈,待他與其他兒子不同,凡是有軍國大事都要邀他參與決斷,這無形中就對世子李珦的位子形成了挑戰。
宣德三年,李瑈被封為晉平大君,後改為了首陽大君,李雲天在朝鮮國時李瑈曾經去驛館看過他,兩人相談甚歡,李雲天對李瑈的印象非常深刻,認為其日後必成大器。
朝鮮國的曆史上,李瑈曾經做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改變了朝鮮王國的正統。
大明景泰二年,朝鮮國世宗大王逝世,世子李珦繼位,不過李珦時運不濟在位僅兩年就死去,因此就由年幼的世子繼位,是為朝鮮國的端宗。
李珦去世前任命了一批顧命大臣輔佐年幼的端宗,與正統帝的處境非常相似,可惜李珦沒像宣德帝那樣給端宗找到一名合適的親信來主導大局。
因此,景泰四年首陽大君李瑈勾結大臣,出其不意地襲殺了端宗的顧命大臣,朝鮮國史稱“癸酉靖難”。
李瑈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隨後把持朝政,逐漸剪除反對他的朝臣,其中李瑈的三弟安平大君李瑢及其兒子宜春君李友直、六弟錦城大君李瑜也因此被廢為庶人,流放江華島的喬桐,不久賜死。
值得一提的是,端宗被廢之後囚禁於昌德宮內,一年之後,大明景泰七年發生了大臣成三問等人圖謀擁戴端宗複位的密謀。
不過,這起密謀以失敗告終,成三問等六人被處以用燒紅的鐵鉗活剝皮的極刑,是為“死六臣”。
此外還有金時習、南孝溫、元昊、李孟專、趙旅、成聃壽等六位大臣則辭官引退,終生不仕世祖,是為“生六臣”。
這次密謀失敗之後,端宗被廢去上王的尊號,降為魯山君,流放到荒涼的江原道深山之中。
大明景泰八年,魯山君在鄭麟趾等人的奏請下被賜死。
與永樂大帝的進封的勳貴一樣,李瑈讓輔佐其登基的一些“靖難功臣”可以“參判”六曹的政務。
而且,他還開創了朝鮮國曆史上私下接見個別官員的做法,無視有關國王接見官員必須有史官和承政官員在場的規定。
由此可見,李瑈不僅行事果斷而且還有著極強的個性,是一個不好對付的對手。
與李瑈相比,李珦則從體弱多病,正是他非常差的身體導致了以後坐了兩年皇帝就病死,進而給了李瑈發動兵變的機會。
曆史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的改變,李瑈要感謝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崔禮,正是在崔禮的謀劃下他才有力量發動兵變。
崔禮是朝鮮國落魄的兩班子弟,祖上曾任江原道府尹,李雲天前去遼東收複被北元占領的土地時將其收服,並通過朝鮮國右議政黃喜舉薦為官踏入了仕途,成為了李瑈十分依賴的謀士。
正是在崔禮的謀劃下,李瑈才逐漸積聚力量,擁有了舉兵政變的能力,進而推翻了朝鮮王李裪的統治。
現在唯一令李雲天感興趣的是世子李珦的下落,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李珦肯定已經在戰亂中逃離了平壤城。
原因很簡單,崔禮讓李瑈舉兵造反的目的正是為了使得朝鮮國陷入內亂和動蕩,以此來削弱朝鮮國的力量,為大明出兵做準備,所以崔禮肯定會想辦法來護李珦的安全。
李珦身為世子自然也有勳舊和士林擁護,隻要他拉起一支力量對抗李瑈,那麽朝鮮王國就將陷入內戰中。
唯一令李雲天感到有些遺憾的是,那就是朝鮮王李裪竟然死在了李瑈發動的兵變中,雖然他不喜歡朝鮮王李裪,但不得不否認李裪是一位優秀的君王,朝鮮王國曆史上有名的“世宗大王”。
李雲天記得很清楚,當年他在朝鮮國的時候與朝鮮王李裪的關係非常冷淡,李裪想要把朝鮮王國的領土北擴到鴨綠江,不過李雲天卻讓女真人占據了鴨綠江以南的地區,這使得李裪非常不滿但又無可奈何。
其實,最令李裪耿耿於懷的是李雲天借著攻打遼東的北元兵為由編練了五萬朝鮮兵,戰後這五萬朝鮮精銳駐紮在了朝鮮國北部地區,依然由講武堂領導,成為了李裪的心腹大患。
李裪曾經數次向大明上書想要拿迴那五萬朝鮮兵的統治權,但是都被大明給駁了迴去,這使得李裪不得不派兵警戒那五萬朝鮮兵。
實話,李雲天非常想跟李裪進行一番較量,看看這位“世宗大王”到底有多厲害,可惜李瑈發起的政變打亂了李雲天的這個計劃。
在李雲天看來,李裪最大的貢獻是創立了《訓民正音》,也就是朝鮮國的文字,也稱為諺文。
雖然新文字發明後李裪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並責令用“訓民正音”創作《龍飛禦天歌》,還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並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
但是,令李裪萬萬想不到的是,訓民正音的推行受到朝鮮國貴族和文人的抵製,因為他們認為舍棄漢字就等於舍棄中華文明而成為夷狄之邦。
“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曆代中國皆以我國有箕子遺風,文物禮樂,比擬中華。今別作諺文,舍中國而自同於夷狄,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累哉?”。
由於朝鮮國貴族和文人的抵製,諺文直到二十世紀才被廣泛使用,這對李裪來是一種遺憾。
李雲天之所以對李裪如此看重,還因為李裪在軍事上的成就,永樂十七年進行了己亥東征,清除了對馬海峽倭寇的侵擾,使得倭寇首領主動乞降,並保證不再對朝鮮進行騷擾,至此朝鮮對倭寇的追剿告一段落。
另外,李裪為了鞏固北部邊疆下令在北方修建了四郡六鎮,這是令李雲天掌控那五萬朝鮮兵的主要原因,其目的正是為了對抗朝鮮國的四郡六鎮。
曆史上,宣德八年的時候,李裪派金宗瑞擊敗女真兀狄哈部落,鞏固了對朝鮮半島東北部鹹鏡道等地方的統治,使得朝鮮國的邊界推進到了鴨綠江江邊。
由於崔禮行事太過順利,進而導致了朝鮮國的內亂比李雲天預計得提前了幾年到來,這雖然使得李雲天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但他認為這是好事,使得朝鮮國提前進入了內亂時期。
現在,李雲天要做的就是找到朝鮮國的世子李珦,然後讓講武堂在朝鮮國的司務處暗中扶持李珦,使得李珦與李瑈進行一場長期的混戰,逐漸消耗掉朝鮮國的國力。
“愚蠢的家夥,這一下豈不是給了本王嚴查的理由?”等林馨走後,李雲天不由得搖了搖頭,認為指使放火的人太過愚蠢了,竟然想到了如此糟糕的一個主意。
不過由此可見,趙德彰十有**真的是被誣陷了,否則了對方不會如此著急地毀滅證據,以至於出了一個昏招。
其實,對於地方府衙裏的那些門門道道李雲天是一清二楚,總結起來無疑就是欺上瞞下、中飽私囊和橫征暴斂。
這些情形存在於大明各地的衙門裏,即便臨雲縣縣衙的齷齪事被李雲天查了出來,李雲天也會高抬貴手,從大局來處理這件事情。
如今縣衙的火一起,無疑會被看成是向李雲天的挑釁,李雲天自然要給他們一個厲害瞧瞧了。
“王爺,屬下剛才接到了講武堂駐朝鮮國司務處發來緊急消息,朝鮮國發生政變,首陽大君李瑈在一眾臣子的支持下發動了政變,攻進了朝鮮王宮,朝鮮國王李裪死在了亂兵中,世子李珦下落不明?”
沒過多久,李雲天凝神看著手裏的一道關於西域情形的公文時,林馨快步趕了過來,向李雲天沉聲道。
“什麽!李瑈反了?”李雲天聞言頓時就是一怔,雖然他知道李瑈一直在跟李珦爭奪世子的位子,但萬萬想不到這子竟然會搞出政變這麽大的陣仗來,而且還趁亂嗜殺了朝鮮王李裪。
“李瑈是以何名義進的王宮?”很快,李雲天從震驚中迴過神來,不動聲色地問道。
“清君側!”林馨的臉上閃過一絲異樣的神色,不動聲色地迴答道,這永樂皇帝的靖難之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朝鮮王國,首陽大君李瑈與世子李珦不合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為了爭奪未來的皇位兩人在各自的支持者的支持下爆發過多次衝突,各自取得了朝廷中不少大臣的支持。
“速讓他們查清朝鮮國的世子李珦是否死在了戰亂中。”李雲天沉吟了一下,高深吩咐林馨。
“我這就去辦。”李雲天口中的他們自然指的是講武堂朝鮮國司務處的人,林馨向李雲天一躬身後急匆匆離去。
“李瑈,你果然沒讓本王失望。”林馨走後李雲天提筆在紙上寫下了李瑈的名字,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
李瑈是朝鮮世宗李祹的嫡次子,生於永樂十五年,母親是昭憲王後沈氏。
據李雲天的了解,李瑈由於幼年時寄養於民間,故而對於世事艱難人情偽善,嚐過苦楚了解辛酸,成就了器度。
李雲天當年擊敗遼東北元兵的時候曾經去過朝鮮國,聽了李瑈的一些往事,知道他五歲就能朗誦《孝經》,而且為人處事恭敬勤儉有禮、忠孝友愛。
所以,朝鮮王李裪非常喜愛李瑈,待他與其他兒子不同,凡是有軍國大事都要邀他參與決斷,這無形中就對世子李珦的位子形成了挑戰。
宣德三年,李瑈被封為晉平大君,後改為了首陽大君,李雲天在朝鮮國時李瑈曾經去驛館看過他,兩人相談甚歡,李雲天對李瑈的印象非常深刻,認為其日後必成大器。
朝鮮國的曆史上,李瑈曾經做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改變了朝鮮王國的正統。
大明景泰二年,朝鮮國世宗大王逝世,世子李珦繼位,不過李珦時運不濟在位僅兩年就死去,因此就由年幼的世子繼位,是為朝鮮國的端宗。
李珦去世前任命了一批顧命大臣輔佐年幼的端宗,與正統帝的處境非常相似,可惜李珦沒像宣德帝那樣給端宗找到一名合適的親信來主導大局。
因此,景泰四年首陽大君李瑈勾結大臣,出其不意地襲殺了端宗的顧命大臣,朝鮮國史稱“癸酉靖難”。
李瑈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隨後把持朝政,逐漸剪除反對他的朝臣,其中李瑈的三弟安平大君李瑢及其兒子宜春君李友直、六弟錦城大君李瑜也因此被廢為庶人,流放江華島的喬桐,不久賜死。
值得一提的是,端宗被廢之後囚禁於昌德宮內,一年之後,大明景泰七年發生了大臣成三問等人圖謀擁戴端宗複位的密謀。
不過,這起密謀以失敗告終,成三問等六人被處以用燒紅的鐵鉗活剝皮的極刑,是為“死六臣”。
此外還有金時習、南孝溫、元昊、李孟專、趙旅、成聃壽等六位大臣則辭官引退,終生不仕世祖,是為“生六臣”。
這次密謀失敗之後,端宗被廢去上王的尊號,降為魯山君,流放到荒涼的江原道深山之中。
大明景泰八年,魯山君在鄭麟趾等人的奏請下被賜死。
與永樂大帝的進封的勳貴一樣,李瑈讓輔佐其登基的一些“靖難功臣”可以“參判”六曹的政務。
而且,他還開創了朝鮮國曆史上私下接見個別官員的做法,無視有關國王接見官員必須有史官和承政官員在場的規定。
由此可見,李瑈不僅行事果斷而且還有著極強的個性,是一個不好對付的對手。
與李瑈相比,李珦則從體弱多病,正是他非常差的身體導致了以後坐了兩年皇帝就病死,進而給了李瑈發動兵變的機會。
曆史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的改變,李瑈要感謝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崔禮,正是在崔禮的謀劃下他才有力量發動兵變。
崔禮是朝鮮國落魄的兩班子弟,祖上曾任江原道府尹,李雲天前去遼東收複被北元占領的土地時將其收服,並通過朝鮮國右議政黃喜舉薦為官踏入了仕途,成為了李瑈十分依賴的謀士。
正是在崔禮的謀劃下,李瑈才逐漸積聚力量,擁有了舉兵政變的能力,進而推翻了朝鮮王李裪的統治。
現在唯一令李雲天感興趣的是世子李珦的下落,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李珦肯定已經在戰亂中逃離了平壤城。
原因很簡單,崔禮讓李瑈舉兵造反的目的正是為了使得朝鮮國陷入內亂和動蕩,以此來削弱朝鮮國的力量,為大明出兵做準備,所以崔禮肯定會想辦法來護李珦的安全。
李珦身為世子自然也有勳舊和士林擁護,隻要他拉起一支力量對抗李瑈,那麽朝鮮王國就將陷入內戰中。
唯一令李雲天感到有些遺憾的是,那就是朝鮮王李裪竟然死在了李瑈發動的兵變中,雖然他不喜歡朝鮮王李裪,但不得不否認李裪是一位優秀的君王,朝鮮王國曆史上有名的“世宗大王”。
李雲天記得很清楚,當年他在朝鮮國的時候與朝鮮王李裪的關係非常冷淡,李裪想要把朝鮮王國的領土北擴到鴨綠江,不過李雲天卻讓女真人占據了鴨綠江以南的地區,這使得李裪非常不滿但又無可奈何。
其實,最令李裪耿耿於懷的是李雲天借著攻打遼東的北元兵為由編練了五萬朝鮮兵,戰後這五萬朝鮮精銳駐紮在了朝鮮國北部地區,依然由講武堂領導,成為了李裪的心腹大患。
李裪曾經數次向大明上書想要拿迴那五萬朝鮮兵的統治權,但是都被大明給駁了迴去,這使得李裪不得不派兵警戒那五萬朝鮮兵。
實話,李雲天非常想跟李裪進行一番較量,看看這位“世宗大王”到底有多厲害,可惜李瑈發起的政變打亂了李雲天的這個計劃。
在李雲天看來,李裪最大的貢獻是創立了《訓民正音》,也就是朝鮮國的文字,也稱為諺文。
雖然新文字發明後李裪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並責令用“訓民正音”創作《龍飛禦天歌》,還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並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
但是,令李裪萬萬想不到的是,訓民正音的推行受到朝鮮國貴族和文人的抵製,因為他們認為舍棄漢字就等於舍棄中華文明而成為夷狄之邦。
“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曆代中國皆以我國有箕子遺風,文物禮樂,比擬中華。今別作諺文,舍中國而自同於夷狄,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累哉?”。
由於朝鮮國貴族和文人的抵製,諺文直到二十世紀才被廣泛使用,這對李裪來是一種遺憾。
李雲天之所以對李裪如此看重,還因為李裪在軍事上的成就,永樂十七年進行了己亥東征,清除了對馬海峽倭寇的侵擾,使得倭寇首領主動乞降,並保證不再對朝鮮進行騷擾,至此朝鮮對倭寇的追剿告一段落。
另外,李裪為了鞏固北部邊疆下令在北方修建了四郡六鎮,這是令李雲天掌控那五萬朝鮮兵的主要原因,其目的正是為了對抗朝鮮國的四郡六鎮。
曆史上,宣德八年的時候,李裪派金宗瑞擊敗女真兀狄哈部落,鞏固了對朝鮮半島東北部鹹鏡道等地方的統治,使得朝鮮國的邊界推進到了鴨綠江江邊。
由於崔禮行事太過順利,進而導致了朝鮮國的內亂比李雲天預計得提前了幾年到來,這雖然使得李雲天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但他認為這是好事,使得朝鮮國提前進入了內亂時期。
現在,李雲天要做的就是找到朝鮮國的世子李珦,然後讓講武堂在朝鮮國的司務處暗中扶持李珦,使得李珦與李瑈進行一場長期的混戰,逐漸消耗掉朝鮮國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