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雖然我軍贏得了西域之戰,但西域的形勢極其複雜,為了確保大明在西域的疆土,本王認為應確保足夠的兵力以應對西域可能出現的變局。 ”


    在眾人的注視下,李雲天沉吟了一下後微笑著望向了張輔,“西北諸司距離西域最近,一旦西域有變那麽西部的兵力將是大明的首先,故而西北之兵應成為我大明的精銳。”


    張輔聞言微微皺了一下,隨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神色顯得異常凝重,大明通過這次西域之戰從東察合台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獲得了大量疆土,如何守住這些疆土將成為軍閣考慮的首要問題。


    畢竟西域路途遙遠,大明掌控起來並不是那麽容易,實際上大明之前連關西都沒有掌控住,更何況吐魯番地區以及更為遙遠的河中地域的疆土。


    倘若吐魯番地區或者河中地域發生戰事,尤其是河中地域,大明自然要從關西以及西北出兵,這樣一來戰爭的成本將降到最小而且也更加便捷,遠比調集京畿都督府等地的兵力要省事,能第一時間對戰爭作出應對。


    張輔之所以皺眉頭,是因為李雲天的這番話非常含蓄地透露出了其對西北諸司的規劃,那就是將西北諸司的軍隊打造成大明的主力部隊。


    這肯定是一件好事,即便是拿到朝堂上也無人能辯駁,可如此一來西北諸司的衛所製度將會被廢除,很顯然衛所軍的戰鬥力比不上講武堂麾下的軍隊。


    由於雙方的差距是由兩種不同的軍製造成的,故而即便是把講武堂的武官調任到西北衛所部隊任職也無濟於事。


    或許短時間內西北衛所的軍隊能擁有不錯的戰鬥力,但是久而久之自然還會迴到以前的老樣子,即便是那些講武堂的武官想有何建樹也受困於軍製而無能為力。


    因此,唯有在西北諸司實行講武堂的軍製才能改變這種狀況,確保部隊的戰鬥力。


    其實。不僅西北諸司,經過西域之戰後,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也都麵臨著改變軍製的嚴重問題。


    與西北諸司不同的是,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先前已經進行了一番改革,雖然依然是軍職世襲,但士兵的操練已經向講武堂看齊。


    京畿都督府和山北軍區在西域一戰中受到重創,不僅兵力損失嚴重,更重要的是他們打了敗仗,那些武官都要受到懲處,這樣一來的話這兩個地方的武官實際上已經空缺了出來。


    至於遼東軍區,其各級武官都是當年遼東之戰後朝廷根據李雲天上奏的功績表從士兵中提拔起來的,與李雲天關係密切,是大明衛所中最接近武堂軍製的衛所。


    實際上,除了中高級武官外,遼東的基層武官都是遼東之戰後從士兵中晉升的,當年遼東衛所軍隊傷亡慘重唯有從士兵中提拔基層武官,即便是中高級武官也有一半經曆了遼東之戰,曾經在李雲天的手下做過事。


    更何況在朝廷派出的西征軍中,唯有遼東軍區的部隊在李雲天的統領下在戰爭中大放異彩,所以要是在遼東軍區推行講武堂軍製的話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


    聽了李雲天的那番話後,屋子裏的勳貴們紛紛陷入了沉思,他們豈會聽不出來李雲天話來的意思,看來講武堂的軍製這次將會在西北諸司以及京畿都督府、山北軍區和遼東軍區進行推廣。


    雖然京城五軍都督府一係的勳貴並不想李雲天這樣做,但對眼前發生的事情無能為力,李雲天通過十幾年來的戰爭已經向世人證實了講武堂的軍製要優於衛所製,這次又攜帶西域之戰的大勝而來,誰也沒有理由和借口來阻止李雲天。


    至於衛所製是明太祖留下的祖製,看上去是挺強大的一個理由,但自永樂帝以來被打破的祖製還少嗎?


    究其根本,李雲天現在已經擁有了推動將講武堂的軍製進行推廣的實力,他在大明的勳貴中不僅有講武堂一係的勳貴擁護,同時也有周征和張昊這樣的與他關係密切的支持。


    另外,這些年來不少勳貴都在戰爭中受到過李雲天的關照,遠的不說,西征軍副帥白安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如果不是李雲天的支持那麽他早就因為西征軍的戰敗而鋃鐺入獄,而不像現在這樣有了進封公爵的機會。


    再加上張氏太皇太後對李雲天無比信賴和倚重,因此李雲天如果推動這件事情的話還真的沒人能阻擋得了,也沒人負得起將來西域戰事戰敗的責任。


    既然如此,廊房裏的這些勳貴們自然就想著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這場軍製改革,進而從中獲得最大的利益,很顯然李雲天會保障那些因此事而受到影響的勳貴的利益,關鍵在於如何將利益最大化。


    而且一旦西北諸司推進了軍製改革,那麽大明其他都司也勢必會相繼進行改革,除非那些都司能證明他們的士兵也能有強悍的戰鬥力,可這怎麽可能呢?


    李雲天感覺房間裏的氣氛變得有些沉悶,於是語峰一轉跟張輔聊起了家常,兩人很快就談笑風生,使得壓抑的氛圍重新變得輕鬆起來。


    上朝的時辰到了後,東、西千步廊的文武百官紛紛在廊坊前的走廊排好了隊列,低著頭鴉雀無聲地前往太和殿。


    雖然宮裏沒有傳下話來,但滿朝文武都清楚今天的大朝上將宣讀正統帝對李雲天等西域之戰的有功之臣的封賞,因此各部院都知趣地把要上奏的奏章給壓了下來,今天的大朝屬於那些西域之戰的功臣們。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張氏太皇太後牽著正統帝的手進入太和殿後,大殿上的文武百官紛紛跪下行禮,山唿萬歲。


    不僅太和殿的官員,太和殿廣場上的文臣武官們也唿啦啦地跪了一地,看上去黑壓壓一片,顯得頗為壯觀。


    “眾愛卿平身!”在大殿上的龍椅落座後,正統帝雙手向上虛空一抬,粗著嗓子說道,身上已經有著一絲君王的氣質。


    “謝萬歲!”殿內眾臣聞言唿啦啦地站起身來,躬身立在了那裏,偌大的一個宮殿寂靜無聲。


    “皇上有旨,有本啟奏。”立在正統帝側前方的宋大山向正統帝一躬身後,尖著嗓子高喊道。


    與以往不同的是,“有本啟奏”後麵的“無本退朝”被宋大山略去,很顯然正統帝等會兒有聖旨要宣讀。


    “吏部無本!”


    “戶部無本!”


    “禮部無本!”


    “刑部無本!”


    “工部無本!”


    “農部無本!”


    ……


    宋大山的話音落後,各部院主官有條不紊地按照順序依次出列,聲音洪宏亮地躬身向正統帝說道。


    今天就是有天大的事情也要拖到明天,否則就衝撞了李雲天和周征等關西之戰有功之臣的封賞,那樣的話無疑就是腦子裏麵進水了。


    為此,各部院主官早就特意叮囑下屬的文武官員不要在今天捅出什麽簍子來,要不然的話那些堂官絕對不會放過惹禍之人。


    “稟皇上,無本啟奏。”等各部院主官稟報完後,宋大山轉向正統帝躬身說道。


    “諸位愛卿,西域一役我軍大獲全勝,不僅助東察合台複國還一舉殲滅了宿敵北元,並令西察合台割地求和、上表稱臣,開創了我大明自立國後的一大盛舉,功莫大焉!”


    正統帝聞言環視了一眼大殿上的眾臣,沉吟了一下後有條不紊地說道,“傳朕旨意,封賞西域一役有功之臣,以彰其功。”


    “忠武王、忠國公、義國公、安平侯、安勇侯接旨!”宋大山聞言從一旁的內侍手裏拿過早已經準備好的聖旨,尖聲喊道。


    “臣接旨!”李雲天、周征、張昊、牛世豪和白安連忙從勳貴隊列中走出,並排跪在了殿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忠武王臨危受命,於西域一役中運籌帷幄,力挽狂瀾,其績居功至偉,其心忠義無雙。”


    宋大山見狀打開了手裏的聖旨,望了一眼李雲天後高聲念道,“故,朕依祖製,以開疆拓土之功進其為大明忠王,世襲罔替,並進太子太師銜,賞黃金萬兩,良田千頃。”


    “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歲!”雖然早就知道自己會被進封為親王,但當聖旨真的下達後,李雲天心中還是感到有些激動,向正統帝行了一個跪禮後宏聲謝恩。


    大殿上的眾臣望向李雲天的眼神中頓時充滿了羨慕和嫉妒,李雲天不僅成為大明第一個在世之時封王的勳貴,而且還成了大明第一個親王,可謂破了大明的天荒。


    不過,畢竟李雲天是異性王爺,要與大明皇室的親王有所區別,故而得了一個“忠”字,而不是像皇室親王一樣按照其所在地域為封號,例如燕王、寧王等等。


    從李雲天的封號上可以看出,張氏太皇太後給與了李雲天如此大的恩典,希望永遠效忠於大明。


    “忠國公阻敵於西北使其無法越雷池一步,嘉峪一戰更是蕩氣迴腸,可歌可泣,故進為太傅銜,賞金萬兩,良田百頃。”


    等李雲天謝恩後,宋大山繼續高聲宣讀著聖旨,周征因為在西北鎮守有功故而功績排在了第二位。


    “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歲!”周征聞言向正統帝行了一個跪禮,在興奮之餘心中還感到有些許的失落,為未能進封王爵感到遺憾,畢竟他在西域一役中的戰功僅次於李雲天,也可以說是為大明“開疆拓土”。


    不過話又說迴來了,大明的王爵並不是那麽容易進封的,按照大明祖製非開疆拓土和挽難救國兩個功績不得進封。


    值得一提的是,開疆拓土和挽難救國隻是進封王爵的前提條件,並不意味著立下這兩個功勞的人就一定要進封王爵,當年張輔等人打下交趾的時候隻是被進爵而已,並沒有封王。


    李雲天之所以進封為王爵是宣德帝駕崩前才降下的恩典,除了彰顯李雲天以往的功績外還有托孤的意味,這才有幸進封為王爵,否則宣德帝也不會這樣做,頂多給李雲天進一個加銜而已。


    再者說了,既然李雲天已經因為西域之戰的功績而進封為了親王,那麽周征等人作為李雲天的副手自然也就失去了進封王爵的機會。


    “義國公、安平侯千裏奔襲漠北,一舉蕩平北元王庭,並阻敵於關西赤沙城,血戰連連,可歌可泣。”


    見周征領旨謝恩,宋大山於是望了一眼跪在那裏的張昊和牛世豪,高聲宣讀接下來的聖旨,“故,義國公進太保銜,賞金萬兩,良田百頃;安平侯進封安國公,進太子太傅銜,賞金萬兩,良田百頃。”


    “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張昊和牛世豪異口同聲的向正統帝磕頭謝恩,尤其是牛世豪,由於激動臉色漲得有些發紅,他盼了這麽多年終於可以成為了國公,彌補了幾年前北征失利的遺憾。


    “安勇侯不遠千裏率軍護送東察合台王室入關,闖大漠,戰敦煌,功勳可嘉。”


    隨後,正統帝的封賞輪到了白安,宋大山抑揚頓挫地高聲宣讀道,“故,進封安勇侯為勇國公,進太子太保銜。”


    “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白安聞言頓時喜氣洋洋地跪謝領旨,在西征軍的將領中他的結局無疑是最好的一個,不僅因為沒有受到西征軍戰敗的牽連,而且還得以加官進爵,實在是幸運之至。


    時至今日,武國公宋海和成寧侯楊三宇依然下落不明,生死未知,無論帖木兒帝國還是北元都不清楚兩人的下落。


    黑水城和藍葉城兩戰結束後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將領特意讓士兵們搜查過兩人的蹤跡,畢竟兩人是明軍的主將,可惜一無所獲,沒人知道兩人在哪裏。


    白安的進封意味著朝廷承認了西征軍在西域之戰中立下的功勞,這使得西征軍挽迴了不少的顏麵,也令幸存西征軍的將士感到不少安慰。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