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何時能放了他們?”


    霍爾都汗知道李雲天留下河套地區的帖木兒帝**隊並不是為難他,而是要向朝廷交待,因此沉吟了一下後問道,不再強求得到河套地區的部隊。 (w )


    畢竟,現在大明在戰場戰爭中占據了絕對優勢,李雲天如果就這麽讓帖木兒帝國的軍隊離開的話難免會受到外界的非議。


    因此留下河套的帖木兒帝**隊就使得大明的這場勝利變得完美,要知道那可是十餘萬俘虜,會堵住任何想要非議此事人的嘴。


    “等大明接收了那些疆土和港口後會讓他們迴家的。”李雲天聞言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看來他已經和霍爾都汗就俘虜的事情達成了共識,雙方已經掃除了此次議和的最後一個障礙。


    “你放心,大明曆來好客,隻要他們懂得規矩的話會得到妥善的安置。”說著,李雲天笑著安慰霍爾都汗,“你知道的,本汗向來優待俘虜。”


    “忠武王,本王給你帶來了一個小小的禮物,希望你能喜歡。”


    霍爾都汗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向身後的一名侍衛招了一下手,事情比他想象的要順利得多,李雲天並沒有趁機獅子大開口提出過分的要求,這使得他暗中鬆了一口氣,相對著那些疆土和港口他更看重的是金錢,隻要有錢就可以招募部隊打下更多的疆土。


    那名侍衛見狀連忙上前,把手裏的一把裝飾華麗的大馬士革彎刀放在了霍爾都汗麵前的桌子上,然後躬身退下。


    見此情形,立在李雲天身後的哈爾巴拉等將領頓時緊張了起來,右手不由自主地按在了腰刀的刀柄上,周圍的騎兵們紛紛握緊了背上的弩弓,隻要霍爾都汗輕舉妄動就把他射成一隻刺蝟。


    李雲天對此則不以為意,因為他從霍爾都汗的身上覺察不到絲毫的殺機,況且兩人的談判非常愉快,霍爾都汗除非是吃飽了撐的,否則絕對不會對自己不利,再者說了霍爾都汗也沒有把握能殺掉他。


    “這是本王最喜歡的一把彎刀,王爺是本汗欽佩的人,值得擁有它。”在眾人緊張的注視下,霍爾都汗拿起那把大馬士革彎刀,雙手捧著遞向了李雲天。


    “既然這事大汗的一番心意,那本王就卻之不恭了。”李雲天沒有拒絕,笑著接過了那把大馬士革彎刀,一是他不能拒絕了霍爾都汗的這番美意,二來她也要給雷婷帶上一份禮物迴去。


    由於李雲天和霍爾都汗已經談妥了主要的條件,剩下的就是一些細節的問題,例如如何交換戰俘,以及安置河套地區的帖木兒帝**隊等等。


    在友好愉快的氛圍中,李雲天和霍爾都汗在下午就簽署好了議和的協議書,畢竟兩人的時間都很緊迫,實在沒有必要再在這裏浪費下去,這恐怕是大明和帖木兒帝國曆史上簽署時間最快的協議。


    協議中最為重要的一點自然是河套地區帖木兒帝**隊的安置,為了使得河套地區帖木兒帝國的十餘萬軍隊向明軍投降,霍爾都汗將派遣溫都前去處理這件事情。


    李雲天答應霍爾都汗,帖木兒帝國在河套地區的將領可以返迴帖木兒帝國,河套地區的帖木兒帝國將領不少都是霍爾都汗的嫡係,霍爾都汗需要他們為其衝鋒陷陣,以維護帖木兒帝國國內的局勢。


    就在協議簽署後的第二天一大早,駐紮在敦煌古城城外的帖木兒帝**隊就拔寨啟程,浩浩蕩蕩地前往玉門關。


    “王爺,這次能與西察合台議和王爺居高至偉!”敦煌古城南城的城門樓上,李雲天和白安等人目送著帖木兒帝**隊的離去,白安沉吟了一下後笑著向李雲天說道,言語中顯得頗為意氣風發。


    在昨天下午的議和簽約儀式上,白安作為見證人大名也有幸落在了署名處,這樣一來是對西征軍將士們的最好獎勵,同時也使得白安的仕途達到了巔峰。


    按照大明的祖製,非開疆拓土之功不得封王,李雲天與霍爾都汗的這份協議使得大明不用勞軍遠征就得到了遼闊的疆土以及優良的海外港口,絕對乃不世大功。


    雖然白安此前率領的西征軍在東察合台汗國慘敗,但憑借著他在這份協議上的簽名足以加官進爵,得以進封為公爵,這對白安來說絕對是因禍得福,同時也挽迴了西征軍的名譽。


    白安的話使得現場的將領們紛紛笑著望向了李雲天,如今關西的戰局已經臨近尾聲,隻剩下了北元要對付,這使得眾人的心情舒暢了許多,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迴家與家人團聚,同時接受朝廷的獎賞。


    “這是大家的功勞,本王隻不過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李雲天清楚眾將的心思,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抬頭望向了赤沙城的方向,等到消滅了那裏的北元軍隊後他就可以鬆一口氣了。


    “命令下去,明日啟程,趕赴赤沙城!”隨後,李雲天抬頭環視了一眼城門樓上的眾人,沉聲下達了命令,從時間上推斷的話北元的軍隊應該已經抵達了赤沙城,現在說不定已經與張昊和牛世豪等人交上了手。


    “遵命!”白安等人聞言齊刷刷向李雲天一躬身,異口同聲地答道,赤沙城的這一仗將是明軍在關西的最後一戰。


    此時此刻,赤沙城城外。


    阿岱大汗和脫歡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登上了一座山頭,麵無表情地望著一派沉寂的赤沙城,除了城頭迎風飄揚的明軍旗幟外還有嚴陣以待的明軍將士。


    其實,阻擋住阿岱大汗和脫歡去路的並不隻是赤沙城,還有赤沙城後方的赤沙山,明軍在這兩個地方布下了重兵,一前一後形成了一道阻止北元前進的鐵閘。


    按照先前的作戰計劃,周征率領七萬人坐鎮赤沙城,牛世豪率領十萬人鎮守赤沙山,兩人的任務是將北元拖住,直至李雲天和周征率軍前來合圍北元。


    這也意味著,青龍城裏已經沒有多少明軍的正規軍,負責守城的是民兵,不過無論帖木兒帝國還是北元都沒有興趣去攻打青龍城,單單那些民兵就能將他們阻擋在擁有著高大城牆的城池下。


    雖然阿岱大汗和脫歡早就預料到明軍不會輕易讓他們離開關西,但沒想到會布下如此的重病,其兵力已經超過了北元的軍隊,而且主力是以兇悍的北征軍為主,令兩人感到非常棘手。


    如此來看的話,明軍用在對付帖木兒帝國的軍力就會有限,這對北元來說可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消息。


    原因很簡單,帖木兒帝國才是導致西域這場大戰的罪魁禍首,同時也是戰場上的主力,按理說明軍應該全力對付帖木兒帝國才對,要知道世上唯有帖木兒帝國有著能與大明相抗衡的實力。


    可眼前的現實讓阿岱大汗和脫歡感到萬分失望,明軍很顯然把北元當成了主要敵人,故而集結了重兵擋住了北元逃走的去路。


    而且,明軍既然以北元為主攻對象,那麽就沒有與帖木兒帝國硬拚的意思,這意味著明軍很可能會與帖木兒帝國談和,然後集中兵力來攻打北元。


    這使得阿岱大汗和脫歡都感到不寒而栗,兩人雖然有這方麵的心理準備,但當這種局麵真的來臨後還是倍感震驚,恐怕如此重大的戰略抉擇唯有大明的那位忠武王能做出,其他人誰敢就這麽放走霍爾都汗?


    震驚歸震驚,阿岱大汗和脫歡沒有時間在這件事情上感慨,北元軍隊的當務之急是穿過赤沙城地區,無論返迴漠北還是前往河套都必須邁過這道門檻。


    令阿岱大汗和脫歡感到頭疼的不僅是明軍,還有北元內部的派係之爭。


    如果北元內部萬眾一心的話現在的事情將好辦許多,可遺憾的是進入關西後阿岱大汗和脫歡之間的權勢爭鬥越演越烈,雙方都想讓對方的人打頭陣給大部隊開路,這就使得事情僵持了下來。


    誰都清楚,前去打頭陣的前鋒部隊絕對兇多吉少,為了以後能在漠北爭霸阿岱大汗和脫歡都想盡可能地保存力量。


    “大汗,時不我待,咱們應該盡快發動攻勢,隻要穿過了赤沙山那麽咱們就能甩開明軍的追擊。”凝視了赤沙城方向一會兒後,脫歡神情嚴肅地向阿岱大汗說道,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再耽擱下去,一旦明軍的援軍抵達的話那麽北元的軍隊將遭受滅頂之災。


    與戰爭之初不一樣,即便是西北的明軍也以老兵為主,經曆了這兩年來的磨礪早已經脫胎換骨,一旦北元的騎兵被關西明軍騎兵牽製,那麽將給北元步卒帶來沉重打擊。


    因此,無論如何北元的軍隊都要在明軍援兵趕來前通過赤沙山,否則北元將沒有未來可言。


    “太師,你我各派一支部隊合力攻打赤沙山,咱們在赤沙城下牽製城裏的明軍!”阿岱大汗也知道在這裏留的時間越長就越危險,沉吟了一下後麵無表情地說道,“如果有人膽敢臨陣脫逃,殺無赦!”


    “臣遵旨!”脫歡聞言臉色微微一變,隨後向阿岱大汗一躬身,讚同了阿岱大汗的這個提議。


    顯而易見,這些被派去攻打赤沙山明軍的北元士兵被當成了給後繼部隊開路的炮灰,他們的後路已經被阿岱大汗和脫歡給斷了,除非能攻破明軍的防線,否則唯有死路一條。


    阿岱大汗神色冷峻地望著赤沙城,他這樣做也是被逼無奈,如果不能打開一條通路的話北元將全軍覆沒。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