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爾莎萬萬想不到大殿之上竟然有人膽敢反對李雲天,神情詫異地望去,隻見站在左側文臣中部隊列的一名中年文官抬步走出了隊列,在眾人注視下快步走向殿前。≥≥,


    “臣翰林院侍講王奇見過皇上、太皇太後。”


    在殿前站定身形後,那名中年文官先是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後躬身行禮,然後一本正經地說道,“皇上、太皇太後,戰禍一起勢必生靈塗炭,臣以為應向西察合台汗國和北元曉以大義,言明厲害,使得其知難而退,避免這場戰禍的發生。”


    李雲天聞言不由得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流露出一絲苦笑,這個王奇就是翰林院裏的一個死讀書的榆木腦袋,整天就知道宣講孔孟之道,對國家大事和人情世故一竅不通,以捍衛孔孟之義的士大夫自居。


    而且,李雲天知道,王奇對於他被授予左春坊大學士一直都不服氣,認為李雲天在理學上的造詣遠遜於他,李雲天之所以能成為左春坊大學士不過是仗著宣德帝的恩寵。


    由於王奇完全是一個十足的書呆子,所以周圍的人通常不會招惹他,否則的話必定被其喋喋不休地煩死。


    李雲天自然知道王奇對他成為左春坊大學士一事耿耿於懷,平常對此沒少發牢騷,隻不過他懶得與這種迂腐之人計較,一笑了之而已,隻是沒想到這家夥竟然在事關大明安危的國之重事上竟然也要插上一杠子。


    “王侍講,敵人可不習孔孟,生性粗魯殘暴,與他們嘵以情義莫過於對牛彈琴。”這時,楊士奇望了王奇一眼,不動聲色地說道,希望其能知難而退,莫要攪了大殿上的國之重事。


    “楊大人,下官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願意前往西域向西察合台和北元宣講教化,使得他們迷途知返,消除眼前的這場戰禍。”豈料,王奇麵色一整,鄭重其事地向楊士奇說道。


    楊士奇聞言頓時啞然,這個王奇平日裏就知道搬弄他的些許文才,竟然將兩國交戰當成了兒戲,實在是令他感到無言以對,難道王奇以為麵對著對方數十萬大軍僅用三言兩語就能使得其退卻?


    由於是文人出身,故而楊士奇很清楚王奇這種自視甚高的人非常固執,不僅愛鑽牛角尖,而且一旦認準了的事情八頭牛也拉不迴。


    尤為重要的是文人都特別愛麵子,更喜歡好名聲,如果王奇能化解大明的這場戰爭危機的話那麽其將受到天下人的敬仰,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王侍講,西察合台和北元此次進犯我大明謀劃已久,是虎狼般兇惡的敵人,未嚐習過孔孟之禮,生性好鬥,崇尚武力,王侍講還是莫要冒險的好。”李雲天見楊士奇一時無語,知道楊士奇拿王奇也沒有什麽好辦法,於是沉吟了一下後勸導。


    “忠武王,此言差矣,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隻要有一線生機下官就會去爭取消除戰禍的機緣。”王奇聞言轉向了李雲天,鄭重其事地說道,一副大義凜然地模樣。


    李雲天心中暗自苦笑了一聲,雖說王奇誌向可嘉但是也要分場合,麵對著氣勢洶洶的西察合台汗國和北元聯軍,現在可謂是到了大明生死存亡之際,豈能任由他任著性子來。


    “皇上、太皇太後,臣覺得王侍講言之有理,倘若能消除戰禍那麽對百姓來說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李雲天不想與王奇在這件事情上糾纏,既然王奇自告奮勇地想去與西察合台汗國、北元談和,那麽他就滿足王奇的這個願望,至於到時候發生什麽不測那可就要由其自己承擔了,因此他沉吟了一下後躬身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後說道,“不過此去危機重重,臣有些擔心王侍講的安全。”


    “皇上、太皇太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臣一介書生雖然不能像忠武王那樣馳騁疆場,但也有一腔報國熱血,絕不是貪生怕死之徒。”李雲天話音落後,王奇隨即開口,大義淩然地高聲說道。


    “迂腐,虛榮!”聽聞此言,李雲天暗地裏搖了搖頭,心中給出了王奇四個字的評價,王奇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到時候必將吃大虧。


    “既然如此,那麽哀家就代皇上恩準你所請,派你為大明使者前去關西。”張氏太皇太後已經感覺到李雲天並不想與王奇糾纏,故而沉吟了一下後說道。


    “謝皇上,謝太皇太後,臣比當全力以赴,定不辱使命。”王奇聞言頓時大喜,連忙跪下謝恩,隻要他能辦成這件棘手的差事必將聲名鵲起,屆時也就能將李雲天甩在身後了,畢竟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兵法的上乘之道。


    大殿裏的文武百官見狀不由得驚訝地對視了一眼,在他們看來王奇此舉無疑是自尋死路,難道他想用孔孟之禮來說服那些尚未開化且生性貪婪的蠻夷?


    “為防不測,內閣、軍閣和五府六部主官開廷議,整軍備戰。”張氏太皇太後瞅了一眼跪在那裏的王奇,高聲下達了懿旨,她可不認為王奇能化解這場戰事,因此現在還是抓緊時間備戰為好。


    “謹遵懿旨!”楊士奇和張輔等高官顯貴聞言齊刷刷向張氏太皇太後躬身行禮,接下了張氏太皇太後的旨意,準備開廷議商議出兵西域的事宜。


    按照大明定製,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天子必詔令廷臣會議以共相計議,衡量至當後報請皇帝取旨定奪。


    其中,與政事得失利弊有關的謂之廷議,與人事升補任用有關的則謂之廷推。


    廷議主要包括七大事項:一、議立君立儲;二、議建都;三、議郊祀;四、議典禮;五、議宗藩;六、議漕運;七、議邊事。


    參與廷議的人員為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和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禦使、大理寺寺卿以及通政使司通政使,再加上六科給事中和掌道禦史,得出結論後報呈皇帝裁決。


    明初,廷議由皇帝親自主持,正統以後皇帝深居簡出鮮與群臣相接,從此不僅朝議廢除,廷議也由有關廷議事項之各部尚書主持。


    後來,隨著內閣和軍閣相繼成立,內閣和軍閣的閣員也要參與廷議,這等於把大明最有權勢的一批人集中起來商議國事。


    “太皇太後,小女子請太皇太後做主,否則將無顏迴國複命。”娜爾莎見張氏太皇太後下達了廷議的懿旨,知道本次朝會即將結束而她也就失去了見到張氏太皇太後的機會,於是望了一眼李雲天,咬了咬嘴唇後跪在了殿前說道。


    “哦?”張氏太皇太後見狀覺得有些奇怪,不清楚這個西域女子有何事求她,於是不動聲色地問道,“你有何事需要哀家給你做主。”


    “太皇太後,道,精致的臉頰上閃過一絲羞澀的神色。


    “賜婚?”張氏太皇太後怔了一下,萬萬沒有想到娜爾莎竟然提出了這麽一個要求來,隨後饒有興致地望著娜爾莎,“告訴哀家,你看上了哪家的公子,哀家一定給你做主。”


    對張氏太皇太後而言賜婚隻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這既是皇家的一種恩賜,同時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朝中的大員們進行拉攏。


    大殿上的眾臣們也感到驚訝,由於娜爾莎近來在京城聲名鵲起,所以不少人都知道她,清楚此女眼界甚高,不少王公大臣想要一親芳澤都未能得手,不知道娜爾莎看中了何人。


    與此同時,文武百官也感到西域女子行事之豪爽潑辣,在大明婚姻通常都是父母去辦的,哪裏有大姑娘家大庭廣眾之下主動要嫁人的。


    當得知娜爾莎的意圖後,李雲天先是微微一怔,他還以為娜爾莎說的事情與東察合台汗國有關,沒有料到竟然是她的姻緣,隨後心中不由得一沉,不知為何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稟太皇太後,小女子並不是一名舞姬,而是東察合台汗國舞樂司的一名樂官,自幼酷愛舞蹈,承蒙我國太妃的垂愛收為了義女,這次得以跟隨使團出使大明,見識大明的繁華和精妙的舞藝。”


    娜爾莎聞言抬起頭,鄭重其事地望著張氏太皇太後說道,“娘娘,小女子尚未出閣,臉上蒙了一層麵紗,按照我們舞樂司的規矩一旦麵紗被拿掉,那麽小女子唯有做出兩個選擇,一個就是殺了對方,另外一個就是嫁給對方!”


    聽到這裏,滿朝文武不由得紛紛望向了李雲天,眼神中無不充滿了怪異,誰都知道李雲天在去魯有餘家中赴宴的時候扯下了娜爾莎的麵紗,而娜爾莎此時之言很顯然就是要李雲天負責。


    李雲天的臉上流露出了尷尬的神色,事情果然如他先前所擔心的那樣,娜爾莎這是要“霸王硬上弓”借著張氏太皇太後把“生米煮成熟飯”,他已經有了夠多的妻妾,如果再娶娜爾莎的話忠武王府的後宅可就能組成一支足球隊了。


    張氏太皇太後也聽說了李雲天酒後扯下娜爾莎麵紗的事情,因此也立刻明白娜爾莎看中了何人,心中不由得暗讚娜爾莎果然有眼力,大明的忠武王才貌雙全、文武兼備,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嫁進忠武王府的。u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