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臣李雲天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在滿朝文武愕然呆立的時候,一個聲音打破了大殿上的沉寂,使得眾人迴過神來不約而同地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隨後,在人們震驚的眼神中,隻見一名身穿龍驤衛服飾的武官快步從高台一側的侍衛裏走出,來到張輔麵前跪下後雙手接過了聖旨。
“是鎮國公!”此時此刻,李雲天已經摘掉了臉上貼著的絡腮胡子,雖然穿著龍驤衛的軍服但還是被現場的大臣們一眼就認了出來,有人禁不住一聲驚唿。
“鎮國公沒死!”
“快看,果然是鎮國公。”
“這是怎麽迴事?死在京畿都督府大牢裏的人是誰?”
……
由於李雲天的出現,大殿上立刻騷動起來,文武百官們私下裏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一時間有些難以相信眼前這離奇的一幕。
越王目瞪口呆地望著跪在那裏的李雲天,嘴角微微張著,腦海中一片空白,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本應死在京畿都督府大火的李雲天竟然匪夷所思地出現在了這裏。
魯天行則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可怕,雖然不清楚李雲天是如何做到的,但他已經意識到李雲天從京畿都督府的那場大火裏逃得了一命,這意味著他和越王已經身處險境,很顯然李雲天不會坐視京城近來一係列事情的發生。
楊士奇和張昊等人則紛紛麵露喜色,從李雲天的現狀來看並不像在京畿都督府大火裏受過傷,而宣德帝駕崩前已經派人查明李雲天受到了誣陷,雖然沒來得及下詔給李雲天平反但誰都清楚李雲天已經從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中脫身。
按理說,李雲天脫險後應該立刻現身才對,可他卻一直隱在暗處直到現在才忽然出現在了太和殿上,顯而易見另有深意。
由於李雲天的出現,大殿上的局勢不知不覺間就發生了變化,原本占據優勢的越王反而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那些居庸關守軍的臉上紛紛流露出敬畏的神色,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裏的刀槍。
自從擊敗北元的南侵後,宣德帝就讓李雲天協助京畿都督府整編京畿的部隊,包括駐守京城的京軍、山海關守軍和居庸關守軍,全部由驍武軍負責整編,李雲天不僅給到過講武堂輪訓的中高級武官授過課,而且還去了各地整編現場巡查與士兵們同吃同住,故而在京畿都督府的軍隊中有著崇高的威信。
因此,當那些居庸關的軍士見到李雲天後不由得敬畏有加,無形中就被李雲天身上的氣勢所壓製。
“諸位,這道聖旨是偽造的,自從太祖以來我大明的異姓王向來都是逝後追封,從未有人活著封為異姓王!”
眼見現場的局勢不妙,禮部左侍郎王傑的額頭的上滲出了大量冷汗,李雲天的忽然出現使得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隨後想到了什麽,連忙扯著嗓子高聲喊道。
聽聞此言,大殿裏的眾臣不由得麵麵相覷,王傑說的沒錯,大明自洪武皇帝以來還從未有勳貴能活著封王,都是死後追封,而且一世而終。
像李雲天活著被進封為忠武王,可謂破了大明的天荒,縱觀大明曆史,除了南明的時候因為皇權勢弱而封那些擁兵自重的將領為王外,還從未有人在其餘時期得以封王。
而且,宣德帝的聖旨中並沒有說李雲天的王爵幾世而終,那麽就意味著世襲罔替,可以世世代代傳下去,李雲天所享受的這份榮耀無人能及。
說實話,李雲天也沒想到宣德帝竟然給他封王,除了是對李雲天無辜在京畿都督府坐了那麽長時間的冤獄一種補償外,還讓他盡心輔佐太子,將其塑造成大明的一代忠臣,如果李雲天有反意的話必將受到世人的唾罵。
“王大人,你可能忘了,按照太祖皇帝留下來的《大明會典》,封異姓王者要榮立兩大功勳,一是開疆拓土,一是挽難救國。”
王傑的話音剛落,內閣輔臣陳山就開口駁斥道,“這道聖旨確為由大行皇帝所下,在本官和皇後娘娘見證下由庶吉士宋倫所寫,鎮國公收占城、漠南於大明版圖,是為開疆拓土,破遼東、戰京畿解京城被困之圍,是為挽難救國,有此兩大功勳自然足以進封王爵!”
“啟稟太後,此道聖旨正是由臣所寫。”這時,侍立在庶吉士隊列裏的陳倫快步走到殿前,衝著張太後跪下說道。
張太後聞言驚訝地望了一眼孫皇後,心情萬分震驚,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孫皇後會將這件事情瞞著她。
不過很快張太後的眼神就是一黯,此時她已經明白了過來這肯定是宣德帝的意思,其目的是為了防備越王,否則孫皇後豈會不告訴她,現在看來宣德帝的擔憂是未雨綢繆,誰能想到越王竟然會率軍逼宮。
聽了陳山的辯解王傑頓時啞口無言,按照《大明會典》李雲天確實達到了封王的條件,至於李雲天活著的時候封還是死後追封那就要看宣德帝的心情了,隻不過宣德帝以前的異姓王都是死後追封。
“鎮國公,如果你擁立本王繼位,以你的功績本王可以封你為大明的親王,輔佐本王治理大明江山。”見大殿上再度恢複了沉寂,越王迴過神來,鄭重其事地向李雲天說道,向李雲天拋出了一根誘人的橄欖枝。
與魯天行相比,越王很顯然更看重文武雙全、德才兼備的李雲天,至少李雲天沒有背叛過大明,更沒有背叛過皇權,值得他信賴。
“王爺,大行皇帝駕崩前已經知道你迴京城一事,按理說這是謀反的死罪,可大行皇帝知道王爺是受到了魯天行的脅迫才返迴京城,因此顧及親情沒有追究此事,隻是讓本王暗中輔佐太子登基。”
李雲起身向越王微微一躬身,雙手捧著宣德帝的聖旨說道,“大行皇帝曾經給本王下了口諭,認為王爺心地善良,如非魯天行從中誘惑的話絕不會做出有損大明皇權之事,因此無論王爺犯下何種大錯隻要知錯能改就赦免王爺的罪責。”
李雲天之所以以“本王”自稱,是因為他已經接受了宣德帝的聖旨,正式成為了大明的忠武王。
王爵分為兩種,一個封字的是親王,兩個封字的是郡王,李雲天的忠武王是郡王,而越王是親王,自然要向越王行禮。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明所封的異姓王中親王占了絕大多數,由此可見南明朝廷已經無力管控當時的局勢。
聽了李雲天的話後,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不由得一陣默然,宣德帝竟然能以如此博大的胸懷來寬恕“謀反”的越王,實在是令人感到欽佩,要知道為了爭奪皇位多少父子相殘、兄弟反目,可宣德帝卻選擇原諒。
越王也沒有想到宣德帝竟然會這樣做,臉上閃過驚愕的神色,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宣德帝會對他如此寬容,如果擱在別的皇帝身上肯定早就對他欲除之而後快。
張太後震驚之餘雙眸流露出欣慰的神色,有宣德帝的這道口諭越王就能從這件謀反案中脫身,隨後意味深長地望了李雲天一眼,以她對宣德帝的了解宣德帝絕對不會輕易放過越王,為了太子能順利執政怎麽也要將越王軟禁起來。
因此,張太後懷疑李雲天是假傳口諭,宣德帝並不會如此大度地寬恕越王的罪責,是李雲天為了維護大明顏麵的一種變通之法,如果越王逼宮最後能演變成為宣德帝和越王“兄友弟恭”,那麽無形中也就消除了越王謀反之事的影響,反而會被後世之人傳誦。
不過張太後也拿不定主意,或許宣德帝因為京畿都督府的那場大火而想起了小時候與越王的兄弟之情,故而不想置越王於死地寬恕了他的罪責。
事情真相很顯然隻有李雲天一人知曉,從結果上而言這可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張太後實在想不出有什麽比這更好的解決辦法。
由於宣德帝這道充滿了兄弟親情的口諭,大殿上緊張的氣氛頓時緩和了下來,那些先前支持越王的文武官員禁不住鬆了一口氣,既然越王的罪責已經被宣德帝赦免,想必朝廷也不會在此事上大動幹戈。
尤為重要的是,誰都清楚李雲天性情溫和,不是那種喜歡興大獄之人,有李雲天坐鎮此案的話,即便是有人想要趁機傾軋異己也無從下手,這使得他們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王爺,休被此人的花言巧語所蒙騙,如今王爺已經掌控大殿之上的局勢,隻要繼承大統就是我大明天子,豈可半途而廢?”
魯天行的臉色已經變得十分難看,隨著李雲天出現他敏銳地發現朝堂上的氣氛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平緩了下來,就連先前支持越王最為堅定的王傑的臉上也顯露出輕鬆的神色,心中不由得感慨李雲天對朝臣影響力之大,不過他可不會輕易認輸,沉吟了一下後衝著那些居庸關的守軍將士高聲喊道:
“諸位將士,可記得當年宋太祖龍袍加身後手下的將領悉數得以加官進爵,越王如若登基諸位就是從龍的功臣,榮華富貴唾手可得,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在魯天行的蠱惑下,殿內的居庸關守軍爆發了一陣小小的騷動,誰不希望一步登天成為大明的新晉權貴。
這使得大殿上剛剛緩和下來的局勢刹那間就再度變得緊張,俗話說的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現在居庸關的守軍控製了太和殿的局勢,隻要他們擁立越王登基為帝,越王必定會重重獎賞。
楊士奇和張輔等人的神色隨之變得凝重,衝著魯天行怒目而視,看來魯天行是鐵了心要把大明的朝局攪個天翻地覆,要是李雲天被那些居庸關守軍殺了話那麽驍武軍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大明必將陷入戰亂中。
李雲天冷冷地望著魯天行,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憐憫來,難道魯天行認為他沒有完全的準備就孤身前來太和殿?r1148
“臣李雲天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在滿朝文武愕然呆立的時候,一個聲音打破了大殿上的沉寂,使得眾人迴過神來不約而同地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隨後,在人們震驚的眼神中,隻見一名身穿龍驤衛服飾的武官快步從高台一側的侍衛裏走出,來到張輔麵前跪下後雙手接過了聖旨。
“是鎮國公!”此時此刻,李雲天已經摘掉了臉上貼著的絡腮胡子,雖然穿著龍驤衛的軍服但還是被現場的大臣們一眼就認了出來,有人禁不住一聲驚唿。
“鎮國公沒死!”
“快看,果然是鎮國公。”
“這是怎麽迴事?死在京畿都督府大牢裏的人是誰?”
……
由於李雲天的出現,大殿上立刻騷動起來,文武百官們私下裏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一時間有些難以相信眼前這離奇的一幕。
越王目瞪口呆地望著跪在那裏的李雲天,嘴角微微張著,腦海中一片空白,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本應死在京畿都督府大火的李雲天竟然匪夷所思地出現在了這裏。
魯天行則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可怕,雖然不清楚李雲天是如何做到的,但他已經意識到李雲天從京畿都督府的那場大火裏逃得了一命,這意味著他和越王已經身處險境,很顯然李雲天不會坐視京城近來一係列事情的發生。
楊士奇和張昊等人則紛紛麵露喜色,從李雲天的現狀來看並不像在京畿都督府大火裏受過傷,而宣德帝駕崩前已經派人查明李雲天受到了誣陷,雖然沒來得及下詔給李雲天平反但誰都清楚李雲天已經從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中脫身。
按理說,李雲天脫險後應該立刻現身才對,可他卻一直隱在暗處直到現在才忽然出現在了太和殿上,顯而易見另有深意。
由於李雲天的出現,大殿上的局勢不知不覺間就發生了變化,原本占據優勢的越王反而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那些居庸關守軍的臉上紛紛流露出敬畏的神色,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裏的刀槍。
自從擊敗北元的南侵後,宣德帝就讓李雲天協助京畿都督府整編京畿的部隊,包括駐守京城的京軍、山海關守軍和居庸關守軍,全部由驍武軍負責整編,李雲天不僅給到過講武堂輪訓的中高級武官授過課,而且還去了各地整編現場巡查與士兵們同吃同住,故而在京畿都督府的軍隊中有著崇高的威信。
因此,當那些居庸關的軍士見到李雲天後不由得敬畏有加,無形中就被李雲天身上的氣勢所壓製。
“諸位,這道聖旨是偽造的,自從太祖以來我大明的異姓王向來都是逝後追封,從未有人活著封為異姓王!”
眼見現場的局勢不妙,禮部左侍郎王傑的額頭的上滲出了大量冷汗,李雲天的忽然出現使得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隨後想到了什麽,連忙扯著嗓子高聲喊道。
聽聞此言,大殿裏的眾臣不由得麵麵相覷,王傑說的沒錯,大明自洪武皇帝以來還從未有勳貴能活著封王,都是死後追封,而且一世而終。
像李雲天活著被進封為忠武王,可謂破了大明的天荒,縱觀大明曆史,除了南明的時候因為皇權勢弱而封那些擁兵自重的將領為王外,還從未有人在其餘時期得以封王。
而且,宣德帝的聖旨中並沒有說李雲天的王爵幾世而終,那麽就意味著世襲罔替,可以世世代代傳下去,李雲天所享受的這份榮耀無人能及。
說實話,李雲天也沒想到宣德帝竟然給他封王,除了是對李雲天無辜在京畿都督府坐了那麽長時間的冤獄一種補償外,還讓他盡心輔佐太子,將其塑造成大明的一代忠臣,如果李雲天有反意的話必將受到世人的唾罵。
“王大人,你可能忘了,按照太祖皇帝留下來的《大明會典》,封異姓王者要榮立兩大功勳,一是開疆拓土,一是挽難救國。”
王傑的話音剛落,內閣輔臣陳山就開口駁斥道,“這道聖旨確為由大行皇帝所下,在本官和皇後娘娘見證下由庶吉士宋倫所寫,鎮國公收占城、漠南於大明版圖,是為開疆拓土,破遼東、戰京畿解京城被困之圍,是為挽難救國,有此兩大功勳自然足以進封王爵!”
“啟稟太後,此道聖旨正是由臣所寫。”這時,侍立在庶吉士隊列裏的陳倫快步走到殿前,衝著張太後跪下說道。
張太後聞言驚訝地望了一眼孫皇後,心情萬分震驚,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孫皇後會將這件事情瞞著她。
不過很快張太後的眼神就是一黯,此時她已經明白了過來這肯定是宣德帝的意思,其目的是為了防備越王,否則孫皇後豈會不告訴她,現在看來宣德帝的擔憂是未雨綢繆,誰能想到越王竟然會率軍逼宮。
聽了陳山的辯解王傑頓時啞口無言,按照《大明會典》李雲天確實達到了封王的條件,至於李雲天活著的時候封還是死後追封那就要看宣德帝的心情了,隻不過宣德帝以前的異姓王都是死後追封。
“鎮國公,如果你擁立本王繼位,以你的功績本王可以封你為大明的親王,輔佐本王治理大明江山。”見大殿上再度恢複了沉寂,越王迴過神來,鄭重其事地向李雲天說道,向李雲天拋出了一根誘人的橄欖枝。
與魯天行相比,越王很顯然更看重文武雙全、德才兼備的李雲天,至少李雲天沒有背叛過大明,更沒有背叛過皇權,值得他信賴。
“王爺,大行皇帝駕崩前已經知道你迴京城一事,按理說這是謀反的死罪,可大行皇帝知道王爺是受到了魯天行的脅迫才返迴京城,因此顧及親情沒有追究此事,隻是讓本王暗中輔佐太子登基。”
李雲起身向越王微微一躬身,雙手捧著宣德帝的聖旨說道,“大行皇帝曾經給本王下了口諭,認為王爺心地善良,如非魯天行從中誘惑的話絕不會做出有損大明皇權之事,因此無論王爺犯下何種大錯隻要知錯能改就赦免王爺的罪責。”
李雲天之所以以“本王”自稱,是因為他已經接受了宣德帝的聖旨,正式成為了大明的忠武王。
王爵分為兩種,一個封字的是親王,兩個封字的是郡王,李雲天的忠武王是郡王,而越王是親王,自然要向越王行禮。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明所封的異姓王中親王占了絕大多數,由此可見南明朝廷已經無力管控當時的局勢。
聽了李雲天的話後,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不由得一陣默然,宣德帝竟然能以如此博大的胸懷來寬恕“謀反”的越王,實在是令人感到欽佩,要知道為了爭奪皇位多少父子相殘、兄弟反目,可宣德帝卻選擇原諒。
越王也沒有想到宣德帝竟然會這樣做,臉上閃過驚愕的神色,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宣德帝會對他如此寬容,如果擱在別的皇帝身上肯定早就對他欲除之而後快。
張太後震驚之餘雙眸流露出欣慰的神色,有宣德帝的這道口諭越王就能從這件謀反案中脫身,隨後意味深長地望了李雲天一眼,以她對宣德帝的了解宣德帝絕對不會輕易放過越王,為了太子能順利執政怎麽也要將越王軟禁起來。
因此,張太後懷疑李雲天是假傳口諭,宣德帝並不會如此大度地寬恕越王的罪責,是李雲天為了維護大明顏麵的一種變通之法,如果越王逼宮最後能演變成為宣德帝和越王“兄友弟恭”,那麽無形中也就消除了越王謀反之事的影響,反而會被後世之人傳誦。
不過張太後也拿不定主意,或許宣德帝因為京畿都督府的那場大火而想起了小時候與越王的兄弟之情,故而不想置越王於死地寬恕了他的罪責。
事情真相很顯然隻有李雲天一人知曉,從結果上而言這可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張太後實在想不出有什麽比這更好的解決辦法。
由於宣德帝這道充滿了兄弟親情的口諭,大殿上緊張的氣氛頓時緩和了下來,那些先前支持越王的文武官員禁不住鬆了一口氣,既然越王的罪責已經被宣德帝赦免,想必朝廷也不會在此事上大動幹戈。
尤為重要的是,誰都清楚李雲天性情溫和,不是那種喜歡興大獄之人,有李雲天坐鎮此案的話,即便是有人想要趁機傾軋異己也無從下手,這使得他們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王爺,休被此人的花言巧語所蒙騙,如今王爺已經掌控大殿之上的局勢,隻要繼承大統就是我大明天子,豈可半途而廢?”
魯天行的臉色已經變得十分難看,隨著李雲天出現他敏銳地發現朝堂上的氣氛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平緩了下來,就連先前支持越王最為堅定的王傑的臉上也顯露出輕鬆的神色,心中不由得感慨李雲天對朝臣影響力之大,不過他可不會輕易認輸,沉吟了一下後衝著那些居庸關的守軍將士高聲喊道:
“諸位將士,可記得當年宋太祖龍袍加身後手下的將領悉數得以加官進爵,越王如若登基諸位就是從龍的功臣,榮華富貴唾手可得,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在魯天行的蠱惑下,殿內的居庸關守軍爆發了一陣小小的騷動,誰不希望一步登天成為大明的新晉權貴。
這使得大殿上剛剛緩和下來的局勢刹那間就再度變得緊張,俗話說的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現在居庸關的守軍控製了太和殿的局勢,隻要他們擁立越王登基為帝,越王必定會重重獎賞。
楊士奇和張輔等人的神色隨之變得凝重,衝著魯天行怒目而視,看來魯天行是鐵了心要把大明的朝局攪個天翻地覆,要是李雲天被那些居庸關守軍殺了話那麽驍武軍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大明必將陷入戰亂中。
李雲天冷冷地望著魯天行,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憐憫來,難道魯天行認為他沒有完全的準備就孤身前來太和殿?r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