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太祖雖在沿海布下了一道海防屏障,但東南沿海倭患日益繁重,臣覺得時移世易,或許改變對倭策略能收到清除倭患的奇效。”


    張輔退迴大殿右側的勳貴隊列後,不等下一名大臣奏稟公務,李雲天忽然上前一步,沉聲向宣德帝道。


    眾臣聞言紛紛好奇地看向了李雲天,想知道李雲天有什麽辦法來解決困擾沿海地區已久的倭患。


    “鎮國公覺得該如何應對倭患?”宣德帝眼前亮了一下,隨後饒有興致地問道,李雲天與別的大臣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從來不把麻煩推給他,而是想辦法去解決。


    “皇上,我大明沿海有海防衛所有五十多個,兵力超過了二十萬,而倭寇每次襲擾多為千百人而已,行動迅捷,往往不等我衛所軍士趕至就已經逃之夭夭。”


    李雲天向宣德帝一躬身,有條不紊地迴道,“皇上,在臣看來唯有掌控戰場上的主動才能威懾敵軍,既然倭寇避開了沿海的海防衛所那麽我大明的海防防線威懾力驟減,臣覺得與其被動防禦倭寇的襲擾,不如主動出擊對其進行剿滅,禦敵於國門之外!”


    聽了李雲天的建議,大殿裏的眾臣紛紛暗自頭,認為李雲天言之有理,對於那些襲擾後就溜之大吉的倭寇,大明的海防衛所確實是不易應對。


    其實,李雲天剛才那一番言語隻不過是冠冕堂皇的托辭而已,他之所以要改變大明的海防戰略,是想要趁機組建大明水師,增強大明的海上力量。


    倭寇之所以猖狂,除了倭寇來去匆匆和海防衛所訓練懈怠、兵力空虛外,最主要的就是大明的海防戰略發生了變化,自從洪武帝頒布海禁令以來大明的海防采用了守勢,不僅像琉球這樣的海外島嶼被大明荒廢,而且衛所的那些海船出海也受到了不少限製。


    值得一提的是,永樂後期以來除了驍武軍建造的那些三桅戰船外,大明十幾年來並沒有新船下海,就連以前每年在南北海域例行的春巡和夏巡也相繼停止。


    對大明而言,它的威脅主要來自陸地,再加上大明海上力量在當時並沒有對手,故大明而自然重陸戰而輕海戰,意識到海權重要的朝廷官員可謂鳳毛麟角。


    最能反映出大明輕視海上權益的事情就是,大明雖然擁有著強大的海上力量,但是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水師,並沒有水師這一編製,勉強稱得上水師士兵的就是沿海的那些海防衛所。


    南直隸雖然號稱是水師的基地,但不過是停靠了鄭和寶船而已,而其餘的海船則隸屬於各個海防衛所,每當朝廷有大規模的行動時將那些船隻和海防衛所的士兵召集起來行動。


    鄭和下西洋時的護航士兵很大一部分後來被調往運河運輸糧食,使得那些精銳水師士兵成為了平庸的運輸兵。


    而且,沿海那些海防衛所的士兵七成被派去種地,三成被派去造船,還有被調用修建宮殿和軍事設施,衛所士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了。


    當然了,李雲天不會在朝堂之上揭露沿海衛所的那些弊端,也不想追究誰的責任,更不想去觸動朝廷中相關人員的利益,這裏麵的利益糾葛錯綜複雜,真要糾纏起來的話會牽涉他大量的精力。


    因此不如快刀斬亂麻,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大家心知肚明即可,如果有人不識好歹的話那麽他屆時就可以毫無顧忌地施加雷霆手段。


    “鎮國公,你的策略。”宣德帝見李雲天提到主動出擊對倭寇進行征討,知道李雲天已經想好了對策,心中頓時來了興致,微笑著地道。


    “皇上,依臣看來,要想確保大明海上局勢安穩,那麽唯有用水師來守護大明的海域,這樣才能消除大明的海上威脅,禦敵於國門之外,確保我大明沿海的安穩。”


    李雲天確實是想過如何對付倭寇,不過倭寇隻是他建立水師的一個因素而已,他真正的目的是正式組建大明水師,使得大明真正擁有海軍部隊,進而確保大明的海上霸權,所以麵對宣德帝的問詢他從容不迫地答道:


    “臣覺得海防衛所的職責與內陸衛所不同,他們的戰場應該在海上,消滅海上的來犯之敵,據臣所知西夷諸國皆舉全國之力組建了規模不菲的水師部隊,以確保各國的海上權益,雖然其水師無法與大明相提並論但假以時日必成我大明未來的一大隱患。”


    “皇上,臣剛剛接到消息,講武堂派去海外印加國的人員已經順利在當地取得了銀礦的開采權,如果所有事項進展順利的話每年至少能往大明運送五百萬兩銀子。”


    著,李雲天語峰一轉,不動聲色地轉移了話題,沉聲向宣德帝道,“而且,臣估算了一下,大明每次可從印加國與西夷諸國的商貿中獲利近千萬兩白銀。”


    轟的一聲,李雲天的言語引發了太和殿的一陣騷動,眾臣私下裏紛紛議論著李雲天所的印加帝國的銀礦和與西夷諸國海上貿易的利潤。


    大明是一個銀礦稀缺的國家,而且銀礦的品質也不好,一直以來都是依靠從日本的進口,使得日本從中獲得了不菲的利潤。


    如果李雲天在印加帝國找到了銀礦,那麽將使得大明結束缺銀的曆史,尤為重要的是,大明是以銀為本幣的國家,隻有有著充足的銀兩才能使得白銀在市麵上流通,對大明的經濟將起到意想不到的促進作用。


    在大明的朝堂上,如果誰會做生意那麽非李雲天莫屬,李雲天以交趾為跳板所組織的與南洋諸國的海外商貿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也使得京城那些從中分得一杯羹的文武大員獲利匪淺。


    因此,不僅宣德帝,朝廷的那些重臣也紛紛采取了支持的態度,要知道通過海外貿易來的錢財不僅快捷而且安全,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


    可惜的是,南洋的市場有限,再加上隨著海外貿易的進行物品的利潤自然也相應減少。


    所以,李雲天為了避免向南洋諸國運送過多的貨物導致價格大幅度縮水,因此將與南洋諸國的海外貿易定為每兩年進行一次,其利潤穩定在一千兩百萬兩白銀左右。


    如果想要從海外商貿中獲取更大的利益,那麽唯有開拓新的市場,按照李雲天的法,要是開拓了印加帝國與西夷諸國的海外貿易,又將增加一千萬兩白銀的利潤,這對眾人來是一個不的誘惑。


    由此一來,大明水師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要是沒有強大水師護航的話那些進行海外貿易的商隊絕對會受到海盜的青睞。


    必須要明的是,海外貿易所產生的一千多萬兩白銀的利潤,並不是大明實實在在地賺了一千萬兩白銀,而是通過與海外諸國的物品交換獲得了價值一千萬兩白銀的利潤。


    當然了,如果遇到通貨膨脹,海外貿易的利潤會相應地縮減。


    李雲天之所以提到了海外貿易,是想告訴朝堂上的那些在海外貿易中獲取了利益文武大員,如果要想得到更多的海外貿易利潤那麽就必須要開拓新市場,而沒有大明水師護航無法完成這一。


    講武堂名下雖然有一批被李雲天以給南洋商貿船隊護航名義從朝廷要來的海船,也從相應的海防衛所裏調來了不少士兵,勉強在講武堂有了編製,稱得上是大明的一支水師,但它的作用隻是護航而已,最多在李雲天掌權的交趾和廣西海域內巡航,無法攻打屬於福建都司海域的那些倭寇,否則不僅違反了朝廷的法令而且還會引發與福建都司的糾紛。


    既然這次福建再次鬧倭患,那麽李雲天正好趁著此次遼東明軍接受封賞的時機提議組建大明水師一事。


    “諸位愛卿覺得鎮國公所言如何?”


    宣德帝見大殿內陷入了一派沉寂,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按理李雲天剛才的提議有違明太祖所製定的祖製,每當這個時候朝堂上總會有不少大臣跳出來義正詞嚴地反對,可是今天的情形卻顯得有些詭異,隨後他意識到了什麽,不動聲色地問道。


    身為大明的天子,宣德帝自然知道李雲天所主持的與南洋諸國的海外貿易中有不少貨物的貨主是朝廷中文武重臣的家眷,李雲天給與了那些人相應的貨物配額。


    由於這屬於正常的生意事項並沒有觸犯大明的法律,因此宣德帝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給那些朝廷大員的福利了。


    既然如此,那麽李雲天開拓一條新的海上貿易路線的話,受益的不單單大明國庫,還有那些分到配額的文武重臣,故而肯定沒人反對,誰吃飽了撐的跟錢過不去,而且還是正大光明賺來的錢。


    再者,要是在這件事情得罪了李雲天那麽可就得不償失了,誰也沒有必要在沒人關注的水師事務上跳出來反對。


    退一萬步來,李雲天的口才與他的經商頭腦一樣出類拔萃,與他就水師一事進行辯論的話無疑是自討苦吃。


    能站在太和殿裏的人都不是那種頭腦簡單之輩,自然分得清楚眼前的局勢,有幾個人會拿自己的仕途開玩笑的?


    “皇上,臣覺得鎮國公所言可行,與其讓海防衛所的軍士守株待兔,不如主動出擊剿滅倭寇。”見宣德帝發問,張輔等了一會兒見沒人開口應答,於是上前一步躬身道。


    在太和殿的文武眾臣中,張輔以太師之尊貴為百官之首,自然要開口化解眼前這個尷尬的局麵。


    “皇上,沿海百姓深受倭患之苦,倘若能清除那些倭寇,臣相信太祖在天之靈也會讚許此事。”隨後,楊士奇沉吟了一下,有條不紊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皇上,臣也覺得此事可以一試,如能剿滅倭寇也是沿海百姓之福。”蹇義曆來行事穩重,自然也不會反對,隨後不動聲色地道。


    李雲天嘴角閃過了一絲不易覺察的效益,如今軍閣、內閣和六部的主官已然表示支持組建大明水師,那麽這件事情等於已經確定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