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大捷,我遼東官軍已收複通州和居庸關!”
京城,寂靜的夜幕忽然被一陣喧鬧的喊聲打破,一些騎兵在大街巷裏疾馳而過,馬背上的騎兵扯著嗓子高聲大喊著。
“外麵在嚷嚷什麽?”
“好像是冠軍收複了居庸關和通州。”
“這怎麽可能,聽蒙古人已經占了黃河以北的地方。”
“什麽黃河以北,我聽長江以北都是蒙古人的地盤了。”
“你們蒙元不會複辟吧?”
“聽我爺爺在元朝咱們都跟奴隸差不多,我可不想再迴到那個時候。”
“你們聽,好像的是遼東官軍收複了通州和居庸關,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鎮武侯好像就在遼東。”
“對,前段時間我看了《明新報》,鎮武侯在遼東三戰三捷,打得蒙古人是丟盔卸甲。”
“一定是鎮武侯領著遼東官軍入關了。”
“怪不得能收複通州和居庸關,原來是鎮武侯來了。”
“這樣的話蒙元不會再複辟了!”
……
騎兵的喊聲驚動了街道兩旁的住戶,人們紛紛從家裏出來,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議論著,整個京城一下子變得喧鬧了起來。
紫禁城,乾清宮。
李雲天坐在宣德帝下手處的圓凳上,將這兩個多月內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聽得屋子裏張輔和楊士奇、蹇義等人紛紛著頭,心中暗自稱奇,誰也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會冒險闖了大寧城,進而成功收編了蒙古兀良哈部,一舉平定了遼東的亂局。
“皇上,臣曾經答應兀良哈部的三位指揮使封他們為伯爵,並且請皇上賜婚,臣懇請皇上能對兀良哈部的三位指揮使降下恩旨。”講完了事情的經過後,李雲天向宣德帝一拱手,躬身道。
“哈哈……”正用手帕捂著嘴咳嗽著的宣德帝聞言放聲大笑了起來,笑得十分開心,“鎮武侯,朕曾經答應過你,會全力支持你在遼東所做的事情,兀良哈部的那三位指揮使朕會進封他們為伯爵,也會給他們在勳戚中賜婚。”
對於宣德帝來,如果能使得兀良哈部蒙古人歸附的話,那麽不要伯爵,就是封他們侯爵也未嚐不可。
兀良哈部蒙古人不僅可以替大明對抗韃靼和瓦剌的進犯,尤為重要的是他們此次歸附影響了大明與北元的這次戰爭的走向,使得李雲天能順利入關給京城解圍,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得到獎賞是順利成章的事情。
“謝皇上隆恩。”李雲天早就知道宣德帝會答應他,微笑著向宣德帝一躬身,隨後沉聲道,“皇上,臣準備等居庸關和通州的戰事結束後立即率軍南下征討大名府的關西叛軍,請皇上示下,臣該如何處置他們。”
“鎮武侯,你如何看待此事?”宣德帝聞言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問道,他知道李雲天通常很少把問題拋給他,而一旦提出問題那麽意味著李雲天已經有解決的辦法。
張輔和楊士奇等人也紛紛看向了李雲天,李雲天此次入關帶了十八萬大軍,經過山海關前蒙古軍隊大營、居庸關和通州城三戰後至少也能揮師十萬南下大名府,這十萬人馬的戰鬥力比關西兵隻強不弱,再加上李雲天有火器助陣因此一定能消滅關西七衛的人馬。
不過從李雲天的口氣來看,他好像並不打算收拾關西七衛的人馬,因此眾人都想知道他心裏是如何想的。
“皇上,西域是偏遠的戰亂之地,關西七衛是我大明西北的一道屏障,一旦他們受到重創那麽大明將失去西北的這道防護。”
李雲天想了想,鄭重其事地向宣德帝道,“大明經曆了與北元的這次戰事後需要休養生息,無暇顧及西域的事情,從長遠來看為了確保大明西北邊疆的安穩必須要留下關西七衛,否則關西七衛一旦被吐魯番等國吞並,那麽陝甘將直接麵臨西域諸國的威脅,對我大明有百害而無一利。”
“皇上,臣覺得鎮武侯所言甚是,關西七衛雖然平日桀驁不服管束,但有他們在我大明西北一直安穩無事,其多次與入侵的韃靼、瓦剌和西域諸國交戰,卻是我西北的一道屏障。”
李雲天的話音剛落,張輔就沉聲開口道,近些年來西域那邊也鬧出了不少事情因此他對西域也挺關注,知道李雲天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雖然關西七衛這次發生了叛亂,但是從長遠來看還不是將他們置於死地的時候,否則大明的西北以後必將產生邊患,可謂後患無窮。
“可是,難道就這麽算了不成?”楊士奇聞言皺著眉頭看向了宣德帝,早在關西七衛剛進北直隸的時候朝廷就接到了他們沿途燒殺搶掠的奏報,因此楊士奇對那些關西兵是異常痛恨。
楊榮和蹇義等文官不由得著頭,這兩個多月那些關西兵肯定在北直隸為非作歹,倘若不懲治的話無法向那些受害的百姓交代。
“皇上,臣知道那些關西兵罪大惡極,可與其將他們消滅在北直隸,不如讓他們到西域去跟吐魯番等國火並,守護大明西北邊疆。”
李雲天聞言沉吟了一下,開口沉聲向宣德帝道,“臣會嚴懲關西七衛中欺壓百姓的首惡,給百姓們一個交代。”
宣德帝覺得李雲天言之有理,禁不住微微頷首,大明對西域的國策就是製衡,如今吐魯番等國進攻關西七衛,關西七衛迴去後定會跟其大打一場,屆時雙方傷亡慘重,大明可以趁機強化對關西七衛的掌控,穩固西北邊疆的安定。
楊士奇和楊榮、蹇義、胡瀅等人對視了一眼後紛紛不再開口,不得不李雲天的戰略眼光遠大,對關西七衛的處置最為符合大明的利益,否則一旦關西七衛有失大明西北必將陷入動蕩,屆時不僅西北百姓生命受到危險而且大明還要耗費大明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應對。
李雲天在皇宮裏待到淩晨時分才與張輔等人離開,宣德帝今晚的興致顯得很高,是北征迴京後最為開心的一天。
由於手頭的事務繁忙,因此李雲天並沒有在家裏多待,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驍武軍在京城的軍營,召集了軍營裏的火槍營和炮營進行了訓話,然後讓其出城與城外的遼東明軍的火槍營和炮營匯合。
這次南下征討關西七衛,李雲天準備用火器部隊作為進攻的主力,既給關西七衛一個下馬威,同時也檢驗火器部隊在戰場上交戰的效果如何。
“大捷,官軍平定遼東,十萬蒙古兵投誠!”
“遼東官軍昨天收複居庸關和通州,俘虜甚眾。”
“官軍準備大力清剿北直隸的北元兵,戰爭結束指日可待。”
……
李雲天乘坐著他的那輛四輪馬車趕赴軍營的時候,街頭上的報童手裏舉著今天的《明新報》沿街高聲叫賣著,使得沿途行人瘋狂搶購,都想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昨晚那些在大街巷疾馳的騎兵隻是提及了明軍大捷,並沒有明相關的信息,這讓京城的人心中紛紛感到好奇,導致市麵上流言蜚語紛飛,第二天的《明新報》自然成為了眾人搶購的目標,從以前的經驗上來看《明新報》將會報道其中的內情。
果然,《明新報》不負眾望,報紙上果然有明軍大捷的報道,引得百姓們紛紛購買想要一睹為快。
時至今日,《明新報》已經成為了京城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隻要有經濟條件的人家必訂閱《明新報》,既了解天南地北的風土民情、奇人異事,同時也掌控大明政壇的動向。
下午,在軍閣與張輔等人議事的李雲天接到了攻打通州城的明軍傳來的戰報,明軍在通州城城南設伏,圍殲了從通州城出逃的蒙古軍隊,擒獲了阿魯台等眾多蒙古軍隊的高級將領,可謂大獲全勝。
不過可惜的是,瓦剌大首領脫歡在幾天前已經離開通州城前往大同,因此這次順利逃過了一劫。
與脫歡一起離開的還有李雲天一直非常想見的阿仇,由於脫歡和阿仇這次走得非常低調,因此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阿魯台和脫歡已經結盟,但私下裏兩人因為以前的恩怨糾葛很少往來,而且,脫歡跟阿魯台並沒有在一起行動,阿魯台把目標放在了北直隸,而脫歡則把治理的重放在山西行都司,隻有遇到重大事務的時候脫歡才會來找阿魯台進行商議。
也就是,李雲天晚來了一步,如果他能率軍早到幾天的話將把阿魯台和脫歡一網打盡。
實話,相對於阿魯台李雲天更忌憚脫歡,畢竟脫歡在曆史上殺了阿魯台、把禿孛羅和太平,可謂是草原上的一代梟雄。
在李雲天看來,脫歡要比阿魯台聰明,脫歡並沒有像阿魯台那樣貿然從居庸關入關而是選擇留在了大同城,這意味著他心中對現在的戰局充滿了警惕。
表麵上來看的話,蒙古軍隊攻破了居庸關好像形勢對他們極為有利,但實際上這裏麵也有著巨大的潛在風險,那就是一旦明軍重新奪迴了居庸關,那麽進入北直隸的那些蒙古軍隊將成為甕中之鱉。
雖然萬全都司的明軍沒有奪迴居庸關的能力,可遼東都司卻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畢竟山海關掌握在明軍的手裏,要是遼東都司的軍隊忽然從山海關南下的話,那麽居庸關可就危矣。
到底,脫歡信不過兀良哈部的蒙古人,如果兀良哈部真的想要跟大明撕破臉徹底弄僵,那麽一定會出兵協助韃靼和瓦剌攻打遼東都司,可是他們卻沒有這樣做而是以阻擋明軍北上為由守在山海關,避免與明軍進一步爆發衝突,這就使得脫歡心中有幾分起疑。
如果韃靼和瓦剌在戰場上占據主動還好,兀良哈部絕對會老老實實地協助其作戰,可一旦明軍占據了上風,那麽兀良哈部的態度很可能會發生轉變,畢竟兀良哈部已經被大明同化了多年,早已經與韃靼和瓦剌不同,心理上其實已經接納了大明。
事實表明,脫歡果然比阿魯台技高一籌,進而躲過了與阿魯台一同被俘的命運。
然而,令李雲天感到欣慰的是,古辰由於協助阿魯台手下的蒙古將領攻城因此留在了北直隸,這下無論如何都不能逃脫了。
京城,寂靜的夜幕忽然被一陣喧鬧的喊聲打破,一些騎兵在大街巷裏疾馳而過,馬背上的騎兵扯著嗓子高聲大喊著。
“外麵在嚷嚷什麽?”
“好像是冠軍收複了居庸關和通州。”
“這怎麽可能,聽蒙古人已經占了黃河以北的地方。”
“什麽黃河以北,我聽長江以北都是蒙古人的地盤了。”
“你們蒙元不會複辟吧?”
“聽我爺爺在元朝咱們都跟奴隸差不多,我可不想再迴到那個時候。”
“你們聽,好像的是遼東官軍收複了通州和居庸關,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鎮武侯好像就在遼東。”
“對,前段時間我看了《明新報》,鎮武侯在遼東三戰三捷,打得蒙古人是丟盔卸甲。”
“一定是鎮武侯領著遼東官軍入關了。”
“怪不得能收複通州和居庸關,原來是鎮武侯來了。”
“這樣的話蒙元不會再複辟了!”
……
騎兵的喊聲驚動了街道兩旁的住戶,人們紛紛從家裏出來,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議論著,整個京城一下子變得喧鬧了起來。
紫禁城,乾清宮。
李雲天坐在宣德帝下手處的圓凳上,將這兩個多月內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聽得屋子裏張輔和楊士奇、蹇義等人紛紛著頭,心中暗自稱奇,誰也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會冒險闖了大寧城,進而成功收編了蒙古兀良哈部,一舉平定了遼東的亂局。
“皇上,臣曾經答應兀良哈部的三位指揮使封他們為伯爵,並且請皇上賜婚,臣懇請皇上能對兀良哈部的三位指揮使降下恩旨。”講完了事情的經過後,李雲天向宣德帝一拱手,躬身道。
“哈哈……”正用手帕捂著嘴咳嗽著的宣德帝聞言放聲大笑了起來,笑得十分開心,“鎮武侯,朕曾經答應過你,會全力支持你在遼東所做的事情,兀良哈部的那三位指揮使朕會進封他們為伯爵,也會給他們在勳戚中賜婚。”
對於宣德帝來,如果能使得兀良哈部蒙古人歸附的話,那麽不要伯爵,就是封他們侯爵也未嚐不可。
兀良哈部蒙古人不僅可以替大明對抗韃靼和瓦剌的進犯,尤為重要的是他們此次歸附影響了大明與北元的這次戰爭的走向,使得李雲天能順利入關給京城解圍,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得到獎賞是順利成章的事情。
“謝皇上隆恩。”李雲天早就知道宣德帝會答應他,微笑著向宣德帝一躬身,隨後沉聲道,“皇上,臣準備等居庸關和通州的戰事結束後立即率軍南下征討大名府的關西叛軍,請皇上示下,臣該如何處置他們。”
“鎮武侯,你如何看待此事?”宣德帝聞言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問道,他知道李雲天通常很少把問題拋給他,而一旦提出問題那麽意味著李雲天已經有解決的辦法。
張輔和楊士奇等人也紛紛看向了李雲天,李雲天此次入關帶了十八萬大軍,經過山海關前蒙古軍隊大營、居庸關和通州城三戰後至少也能揮師十萬南下大名府,這十萬人馬的戰鬥力比關西兵隻強不弱,再加上李雲天有火器助陣因此一定能消滅關西七衛的人馬。
不過從李雲天的口氣來看,他好像並不打算收拾關西七衛的人馬,因此眾人都想知道他心裏是如何想的。
“皇上,西域是偏遠的戰亂之地,關西七衛是我大明西北的一道屏障,一旦他們受到重創那麽大明將失去西北的這道防護。”
李雲天想了想,鄭重其事地向宣德帝道,“大明經曆了與北元的這次戰事後需要休養生息,無暇顧及西域的事情,從長遠來看為了確保大明西北邊疆的安穩必須要留下關西七衛,否則關西七衛一旦被吐魯番等國吞並,那麽陝甘將直接麵臨西域諸國的威脅,對我大明有百害而無一利。”
“皇上,臣覺得鎮武侯所言甚是,關西七衛雖然平日桀驁不服管束,但有他們在我大明西北一直安穩無事,其多次與入侵的韃靼、瓦剌和西域諸國交戰,卻是我西北的一道屏障。”
李雲天的話音剛落,張輔就沉聲開口道,近些年來西域那邊也鬧出了不少事情因此他對西域也挺關注,知道李雲天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雖然關西七衛這次發生了叛亂,但是從長遠來看還不是將他們置於死地的時候,否則大明的西北以後必將產生邊患,可謂後患無窮。
“可是,難道就這麽算了不成?”楊士奇聞言皺著眉頭看向了宣德帝,早在關西七衛剛進北直隸的時候朝廷就接到了他們沿途燒殺搶掠的奏報,因此楊士奇對那些關西兵是異常痛恨。
楊榮和蹇義等文官不由得著頭,這兩個多月那些關西兵肯定在北直隸為非作歹,倘若不懲治的話無法向那些受害的百姓交代。
“皇上,臣知道那些關西兵罪大惡極,可與其將他們消滅在北直隸,不如讓他們到西域去跟吐魯番等國火並,守護大明西北邊疆。”
李雲天聞言沉吟了一下,開口沉聲向宣德帝道,“臣會嚴懲關西七衛中欺壓百姓的首惡,給百姓們一個交代。”
宣德帝覺得李雲天言之有理,禁不住微微頷首,大明對西域的國策就是製衡,如今吐魯番等國進攻關西七衛,關西七衛迴去後定會跟其大打一場,屆時雙方傷亡慘重,大明可以趁機強化對關西七衛的掌控,穩固西北邊疆的安定。
楊士奇和楊榮、蹇義、胡瀅等人對視了一眼後紛紛不再開口,不得不李雲天的戰略眼光遠大,對關西七衛的處置最為符合大明的利益,否則一旦關西七衛有失大明西北必將陷入動蕩,屆時不僅西北百姓生命受到危險而且大明還要耗費大明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應對。
李雲天在皇宮裏待到淩晨時分才與張輔等人離開,宣德帝今晚的興致顯得很高,是北征迴京後最為開心的一天。
由於手頭的事務繁忙,因此李雲天並沒有在家裏多待,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驍武軍在京城的軍營,召集了軍營裏的火槍營和炮營進行了訓話,然後讓其出城與城外的遼東明軍的火槍營和炮營匯合。
這次南下征討關西七衛,李雲天準備用火器部隊作為進攻的主力,既給關西七衛一個下馬威,同時也檢驗火器部隊在戰場上交戰的效果如何。
“大捷,官軍平定遼東,十萬蒙古兵投誠!”
“遼東官軍昨天收複居庸關和通州,俘虜甚眾。”
“官軍準備大力清剿北直隸的北元兵,戰爭結束指日可待。”
……
李雲天乘坐著他的那輛四輪馬車趕赴軍營的時候,街頭上的報童手裏舉著今天的《明新報》沿街高聲叫賣著,使得沿途行人瘋狂搶購,都想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昨晚那些在大街巷疾馳的騎兵隻是提及了明軍大捷,並沒有明相關的信息,這讓京城的人心中紛紛感到好奇,導致市麵上流言蜚語紛飛,第二天的《明新報》自然成為了眾人搶購的目標,從以前的經驗上來看《明新報》將會報道其中的內情。
果然,《明新報》不負眾望,報紙上果然有明軍大捷的報道,引得百姓們紛紛購買想要一睹為快。
時至今日,《明新報》已經成為了京城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隻要有經濟條件的人家必訂閱《明新報》,既了解天南地北的風土民情、奇人異事,同時也掌控大明政壇的動向。
下午,在軍閣與張輔等人議事的李雲天接到了攻打通州城的明軍傳來的戰報,明軍在通州城城南設伏,圍殲了從通州城出逃的蒙古軍隊,擒獲了阿魯台等眾多蒙古軍隊的高級將領,可謂大獲全勝。
不過可惜的是,瓦剌大首領脫歡在幾天前已經離開通州城前往大同,因此這次順利逃過了一劫。
與脫歡一起離開的還有李雲天一直非常想見的阿仇,由於脫歡和阿仇這次走得非常低調,因此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阿魯台和脫歡已經結盟,但私下裏兩人因為以前的恩怨糾葛很少往來,而且,脫歡跟阿魯台並沒有在一起行動,阿魯台把目標放在了北直隸,而脫歡則把治理的重放在山西行都司,隻有遇到重大事務的時候脫歡才會來找阿魯台進行商議。
也就是,李雲天晚來了一步,如果他能率軍早到幾天的話將把阿魯台和脫歡一網打盡。
實話,相對於阿魯台李雲天更忌憚脫歡,畢竟脫歡在曆史上殺了阿魯台、把禿孛羅和太平,可謂是草原上的一代梟雄。
在李雲天看來,脫歡要比阿魯台聰明,脫歡並沒有像阿魯台那樣貿然從居庸關入關而是選擇留在了大同城,這意味著他心中對現在的戰局充滿了警惕。
表麵上來看的話,蒙古軍隊攻破了居庸關好像形勢對他們極為有利,但實際上這裏麵也有著巨大的潛在風險,那就是一旦明軍重新奪迴了居庸關,那麽進入北直隸的那些蒙古軍隊將成為甕中之鱉。
雖然萬全都司的明軍沒有奪迴居庸關的能力,可遼東都司卻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畢竟山海關掌握在明軍的手裏,要是遼東都司的軍隊忽然從山海關南下的話,那麽居庸關可就危矣。
到底,脫歡信不過兀良哈部的蒙古人,如果兀良哈部真的想要跟大明撕破臉徹底弄僵,那麽一定會出兵協助韃靼和瓦剌攻打遼東都司,可是他們卻沒有這樣做而是以阻擋明軍北上為由守在山海關,避免與明軍進一步爆發衝突,這就使得脫歡心中有幾分起疑。
如果韃靼和瓦剌在戰場上占據主動還好,兀良哈部絕對會老老實實地協助其作戰,可一旦明軍占據了上風,那麽兀良哈部的態度很可能會發生轉變,畢竟兀良哈部已經被大明同化了多年,早已經與韃靼和瓦剌不同,心理上其實已經接納了大明。
事實表明,脫歡果然比阿魯台技高一籌,進而躲過了與阿魯台一同被俘的命運。
然而,令李雲天感到欣慰的是,古辰由於協助阿魯台手下的蒙古將領攻城因此留在了北直隸,這下無論如何都不能逃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