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雲天想要將留下胡勒根進行審判,但為了遼東的大局他還是履行了自己的諾言,讓穆都帶著胡勒根等人狼狽地逃離了銀州城。
“本官向你保證,一定會給你一個公道!”對於放走胡勒根一事李雲天並沒有過多的解釋,他不可能以遼東戰局為由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解,鄭重其事地向那名受害的中年人做出了承諾,然後神情冷峻地抬步離去。
“謝大人。”受害的中年人並非是那種不明事理的人,知道李雲天是為了救他們才放走的穆都等人,因此心中對李雲天萬分感激否則的話他們絕對會被穆都等人殺死,連忙衝著李雲天的背影跪了下去,有了李雲天的這句承諾他也就有了盼頭,等著胡勒根被繩之以法。
銀州城一戰,蠻蘇和穆都所轄的三萬兩千蒙古軍隊全軍覆沒,除了穆都領著兩百餘人倉皇逃迴海州城外,其餘的蒙古兵非死即俘。
據戰後的統計,明軍俘虜了一萬七千名蒙古兵,剩下的一萬五千餘人全部成為了屍體,不是死在了與明軍的交戰中就是亡於蠻蘇和穆都的內亂。
其中,蠻蘇和穆都之間爆發的衝突導致三千餘名蒙古兵死亡,城南的五個火槍兵軍陣也擊斃五千餘人,剩下的七千餘名蒙古兵倒在了與明軍的巷戰中。
這種戰果正是李雲天所希望見到的,以最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勝利,盡量想辦法減少明軍與蒙古兵巷戰時的傷亡。
與蒙古軍隊相比明軍的傷亡要上許多,共有三千餘人戰死,五千餘人受傷,可謂大獲全勝。
對於銀州城的這場大勝李雲天表現得很淡定,對他來蒙古軍隊的實力依舊在遼東占優,現在還遠遠不到慶祝的時候,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善後事宜,他手頭的事務很多,既要休整參戰部隊,也要撫慰賑濟銀州城的百姓,還要整編所俘獲的蒙古兵。
李雲天隻在銀州城待了三天,然後就率領著由驍武軍和女真諸部士兵組成兩萬軍隊急匆匆趕往了沈陽城。
由於被炸開了三麵城牆因此銀州城的城防已經成為了擺設,因此李雲天必須要依靠城高牆厚的沈陽城來對抗蒙古軍隊的反撲,隻要守住了沈陽城那麽就能以沈陽城在遼東北部建立一道穩固的防線,使得銀州城和開原城等城鎮得以庇護。
沈陽城有一萬五千餘名遼東明軍,由遼東都司都指揮使趙靖坐鎮,趙靖深知沈陽城對遼東戰局的重要,不僅是遼東的軍事重鎮,而且還與遼陽城在遼東成掎角之勢互相拱衛,因此他在城中征募了萬餘名男丁協助明軍守城。
阿岱汗原本在沈陽城城北的一個鎮上駐紮了三千蒙古軍隊對沈陽城的明軍進行監視和牽製,不過隨著銀州城蒙古軍隊的覆滅,鎮上的蒙古將領擔心受到李雲天的攻擊,因此領著手下的人馬與穆都一同撤往了遼陽城外的蒙古軍軍營。
遼陽城有四萬明軍,一萬人馬是張昊從關內帶來的,五千是李雲天派過去從海路增援的驍武軍,另外兩萬五千人是遼東都指揮使劉清調集而來的遼東明軍。
阿岱汗在城外駐紮了兩萬蒙古兵,這使得張昊和劉清不敢輕舉妄動,固守城池,很顯然野外作戰明軍並不是蒙古軍隊的對手。
在李雲天趕到遼東前,遼東明軍被蒙古軍隊壓製在以遼陽城和沈陽城為首的五座城池內,從北到南依次是開原城、沈陽城、遼陽城、鳳凰城和金州城。
鳳凰城位於遼東東部,臨近朝鮮王國,是定遼右衛的治所,有兩萬遼東明軍。
金州城位於遼東半島南部,是金州衛的治所,有一萬五千遼東明軍。
五座城池裏駐紮了大明在遼東的全部兵力,如果不是去年開原城的驍武軍出人意料地擊敗了蠻蘇和穆都,使得阿岱汗將開原城作為首先消滅的目標,那麽鳳凰城和金州城很可能就已經被蒙古軍隊攻陷。
在阿岱汗和蒙古的高級將領看來,遼東明軍困守在五座孤城裏首尾不能唿應,已經無法對蒙古軍隊造成威脅,故而他們所要做的就是一個一個地攻陷五座城池,徹底清除遼東的明軍,然後集中兵力攻打山海關,進而迫使大明要在山海關和山西行都司雙線作戰。
不過,驍武軍遼東朱雀大營打亂了阿岱汗的計劃,同時也救了鳳凰城和金州城的明軍,否則蒙古軍隊拿下開原城後勢必對鳳凰城和金州城下手。
四月下旬,當李雲天風塵仆仆地率領著兩萬人馬抵達沈陽城時,沈陽城城外並沒有出現迎接的人群,不僅城門緊閉而且城牆上還站滿了嚴陣以待的士兵,這使得隨行的趙勇和裴俊等人感到頗為驚訝。
李雲天早已經讓人給沈陽城守將、遼東都指揮同知趙靖送去了公文,按理趙靖此時應該率人出城恭迎才對,而不是擺出了一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架勢。
見此情形李雲天不由得微微笑了笑,並沒有覺得有多意外,看來趙靖是不相信自己在清風穀和銀州城取得了勝仗,故而才會如此警惕。
“城上的人聽著,新任遼東副總兵劉大人率軍前來,速去稟報趙將軍。”裴俊向李雲天請示後,拍馬來到城門前,衝著城門樓上的明軍軍士喊道。
裴俊的話音剛落,城門樓上就噌地射來一支長箭,射在了他身旁的地上,箭尾輕輕顫抖著。
“笑話,遼東副總兵是我們的都指揮使大人,現在正坐鎮遼陽城,現在山海關已封,哪裏有什麽新任副總兵。”
隨後,城門樓上一名拎著弓箭的明軍武官冷冷地衝著神情有些愕然的裴俊大喊道,“大爺這次不殺你,迴去告訴你的主子陰謀詭計沒用,如果不怕在沈陽城撞得頭破血流就放馬過來。”
張昊率軍增援遼東都司時,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被宣德帝任命為遼東副總兵,由於困守沈陽城趙靖並不清楚李雲天被任命為遼東副總兵的事情,再加上不久前察合在經過沈陽城的時候特意將趙勇等明軍戰俘繞城一周示威,故而趙靖理所應當地認為李雲天給他的公文是假的,是蒙古軍隊實施的詭計,其目的是想要騙開沈陽城的城門。
尤為重要的是,李雲天在公文上署了他的本名,這就更使得趙靖不相信了,他可是很清楚李雲天隨著宣德帝北征去了,豈會出現在這裏。
“本官是遼東都司都指揮僉事裴俊,讓趙大人出來話。”裴俊望了一眼地上的箭支,臉上的神色顯得有些尷尬,隨後沉聲向那名武官喊道。
“裴大人?”那名武官聞言怔了怔,仔細打量了城下的裴俊後急匆匆地走開了,像是前去給趙靖報信。
果然,片刻之後,一名盔貫甲的國字臉中年人出現在城門樓上,神情嚴肅地望向張望著,他就是遼東都司都指揮通知趙靖。
“趙將軍,皇上新任命的遼東左副總兵在此,快開城門迎接。”裴俊望著趙靖高聲大喊道。
雖然宣德帝任命李雲天為遼東副總兵,但是卻沒有免除劉清的軍職,這樣一來遼東就出現了兩個副總兵,李雲天以鎮武侯之尊自然要位於劉清之前故而是左副總兵,劉清就退而求其次成為了右副總兵。
“裴將軍,你不是前去招撫女真人,怎會來這裏?”趙靖瞅了一眼裴俊,不動聲色地問道。
裴俊這次前去開原城其實不僅僅是招撫楊木答兀,還肩負著招攬女真諸部為大明作戰的職責,因此趙靖對於突然出現在城外的裴俊心生警惕。
“趙將軍,卑職去年在開原城遇到了借道朝鮮國趕來的副總兵大人,招撫女真人一事已經交由副總兵大人。”裴俊知道趙靖在懷疑他,於是高聲解釋道,“副總兵大人業已擊潰了開原城的蒙古軍隊,此次特率兵前來增援沈陽城,以防蒙古人發動反撲!”
“趙將軍,前年京城一別,趙將軍別來無恙?”這時,李雲天拍馬來到裴俊身旁,微笑著向城門樓上的趙靖喊道,前年年初趙靖迴京城述職的時候李雲天與他有過幾麵之緣,故而有此一問。
“鎮武侯?”趙靖感覺聲音有些耳熟,不由得定睛望去,隨後雙目流露出震驚的神色,口中禁不住喃喃自語了一句,雖然事隔兩年但他豈能忘記李雲天這個大明最年輕、最風光顯赫的大明勳貴?
“來人,快,打開城門恭迎副總兵大人。”很快,趙靖迴過神來,一邊向城門樓下奔去一邊神情激動地向一旁的將領下令,“另,通告全城軍民,我大明在銀州城取得大捷,全殲七萬敵軍!”
在趙靖看來,或許裴俊會背叛大明給蒙古軍隊效力,但身為大明鎮武侯的李雲天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背叛大明的,因此他心中的懷疑早已經煙消雲散,火急火燎地趕去迎接李雲天的到來。
毫無疑問,李雲天在銀州城和清風穀取得的勝仗猶如一場及時雨,既使得在遼東陷入困境的明軍士氣大振,同時也改變了明軍被動挨打的局麵,令蒙古軍隊在遼東不能為所欲為,對遼東戰局產生了難以言喻的重大影響。
“本官向你保證,一定會給你一個公道!”對於放走胡勒根一事李雲天並沒有過多的解釋,他不可能以遼東戰局為由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解,鄭重其事地向那名受害的中年人做出了承諾,然後神情冷峻地抬步離去。
“謝大人。”受害的中年人並非是那種不明事理的人,知道李雲天是為了救他們才放走的穆都等人,因此心中對李雲天萬分感激否則的話他們絕對會被穆都等人殺死,連忙衝著李雲天的背影跪了下去,有了李雲天的這句承諾他也就有了盼頭,等著胡勒根被繩之以法。
銀州城一戰,蠻蘇和穆都所轄的三萬兩千蒙古軍隊全軍覆沒,除了穆都領著兩百餘人倉皇逃迴海州城外,其餘的蒙古兵非死即俘。
據戰後的統計,明軍俘虜了一萬七千名蒙古兵,剩下的一萬五千餘人全部成為了屍體,不是死在了與明軍的交戰中就是亡於蠻蘇和穆都的內亂。
其中,蠻蘇和穆都之間爆發的衝突導致三千餘名蒙古兵死亡,城南的五個火槍兵軍陣也擊斃五千餘人,剩下的七千餘名蒙古兵倒在了與明軍的巷戰中。
這種戰果正是李雲天所希望見到的,以最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勝利,盡量想辦法減少明軍與蒙古兵巷戰時的傷亡。
與蒙古軍隊相比明軍的傷亡要上許多,共有三千餘人戰死,五千餘人受傷,可謂大獲全勝。
對於銀州城的這場大勝李雲天表現得很淡定,對他來蒙古軍隊的實力依舊在遼東占優,現在還遠遠不到慶祝的時候,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善後事宜,他手頭的事務很多,既要休整參戰部隊,也要撫慰賑濟銀州城的百姓,還要整編所俘獲的蒙古兵。
李雲天隻在銀州城待了三天,然後就率領著由驍武軍和女真諸部士兵組成兩萬軍隊急匆匆趕往了沈陽城。
由於被炸開了三麵城牆因此銀州城的城防已經成為了擺設,因此李雲天必須要依靠城高牆厚的沈陽城來對抗蒙古軍隊的反撲,隻要守住了沈陽城那麽就能以沈陽城在遼東北部建立一道穩固的防線,使得銀州城和開原城等城鎮得以庇護。
沈陽城有一萬五千餘名遼東明軍,由遼東都司都指揮使趙靖坐鎮,趙靖深知沈陽城對遼東戰局的重要,不僅是遼東的軍事重鎮,而且還與遼陽城在遼東成掎角之勢互相拱衛,因此他在城中征募了萬餘名男丁協助明軍守城。
阿岱汗原本在沈陽城城北的一個鎮上駐紮了三千蒙古軍隊對沈陽城的明軍進行監視和牽製,不過隨著銀州城蒙古軍隊的覆滅,鎮上的蒙古將領擔心受到李雲天的攻擊,因此領著手下的人馬與穆都一同撤往了遼陽城外的蒙古軍軍營。
遼陽城有四萬明軍,一萬人馬是張昊從關內帶來的,五千是李雲天派過去從海路增援的驍武軍,另外兩萬五千人是遼東都指揮使劉清調集而來的遼東明軍。
阿岱汗在城外駐紮了兩萬蒙古兵,這使得張昊和劉清不敢輕舉妄動,固守城池,很顯然野外作戰明軍並不是蒙古軍隊的對手。
在李雲天趕到遼東前,遼東明軍被蒙古軍隊壓製在以遼陽城和沈陽城為首的五座城池內,從北到南依次是開原城、沈陽城、遼陽城、鳳凰城和金州城。
鳳凰城位於遼東東部,臨近朝鮮王國,是定遼右衛的治所,有兩萬遼東明軍。
金州城位於遼東半島南部,是金州衛的治所,有一萬五千遼東明軍。
五座城池裏駐紮了大明在遼東的全部兵力,如果不是去年開原城的驍武軍出人意料地擊敗了蠻蘇和穆都,使得阿岱汗將開原城作為首先消滅的目標,那麽鳳凰城和金州城很可能就已經被蒙古軍隊攻陷。
在阿岱汗和蒙古的高級將領看來,遼東明軍困守在五座孤城裏首尾不能唿應,已經無法對蒙古軍隊造成威脅,故而他們所要做的就是一個一個地攻陷五座城池,徹底清除遼東的明軍,然後集中兵力攻打山海關,進而迫使大明要在山海關和山西行都司雙線作戰。
不過,驍武軍遼東朱雀大營打亂了阿岱汗的計劃,同時也救了鳳凰城和金州城的明軍,否則蒙古軍隊拿下開原城後勢必對鳳凰城和金州城下手。
四月下旬,當李雲天風塵仆仆地率領著兩萬人馬抵達沈陽城時,沈陽城城外並沒有出現迎接的人群,不僅城門緊閉而且城牆上還站滿了嚴陣以待的士兵,這使得隨行的趙勇和裴俊等人感到頗為驚訝。
李雲天早已經讓人給沈陽城守將、遼東都指揮同知趙靖送去了公文,按理趙靖此時應該率人出城恭迎才對,而不是擺出了一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架勢。
見此情形李雲天不由得微微笑了笑,並沒有覺得有多意外,看來趙靖是不相信自己在清風穀和銀州城取得了勝仗,故而才會如此警惕。
“城上的人聽著,新任遼東副總兵劉大人率軍前來,速去稟報趙將軍。”裴俊向李雲天請示後,拍馬來到城門前,衝著城門樓上的明軍軍士喊道。
裴俊的話音剛落,城門樓上就噌地射來一支長箭,射在了他身旁的地上,箭尾輕輕顫抖著。
“笑話,遼東副總兵是我們的都指揮使大人,現在正坐鎮遼陽城,現在山海關已封,哪裏有什麽新任副總兵。”
隨後,城門樓上一名拎著弓箭的明軍武官冷冷地衝著神情有些愕然的裴俊大喊道,“大爺這次不殺你,迴去告訴你的主子陰謀詭計沒用,如果不怕在沈陽城撞得頭破血流就放馬過來。”
張昊率軍增援遼東都司時,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被宣德帝任命為遼東副總兵,由於困守沈陽城趙靖並不清楚李雲天被任命為遼東副總兵的事情,再加上不久前察合在經過沈陽城的時候特意將趙勇等明軍戰俘繞城一周示威,故而趙靖理所應當地認為李雲天給他的公文是假的,是蒙古軍隊實施的詭計,其目的是想要騙開沈陽城的城門。
尤為重要的是,李雲天在公文上署了他的本名,這就更使得趙靖不相信了,他可是很清楚李雲天隨著宣德帝北征去了,豈會出現在這裏。
“本官是遼東都司都指揮僉事裴俊,讓趙大人出來話。”裴俊望了一眼地上的箭支,臉上的神色顯得有些尷尬,隨後沉聲向那名武官喊道。
“裴大人?”那名武官聞言怔了怔,仔細打量了城下的裴俊後急匆匆地走開了,像是前去給趙靖報信。
果然,片刻之後,一名盔貫甲的國字臉中年人出現在城門樓上,神情嚴肅地望向張望著,他就是遼東都司都指揮通知趙靖。
“趙將軍,皇上新任命的遼東左副總兵在此,快開城門迎接。”裴俊望著趙靖高聲大喊道。
雖然宣德帝任命李雲天為遼東副總兵,但是卻沒有免除劉清的軍職,這樣一來遼東就出現了兩個副總兵,李雲天以鎮武侯之尊自然要位於劉清之前故而是左副總兵,劉清就退而求其次成為了右副總兵。
“裴將軍,你不是前去招撫女真人,怎會來這裏?”趙靖瞅了一眼裴俊,不動聲色地問道。
裴俊這次前去開原城其實不僅僅是招撫楊木答兀,還肩負著招攬女真諸部為大明作戰的職責,因此趙靖對於突然出現在城外的裴俊心生警惕。
“趙將軍,卑職去年在開原城遇到了借道朝鮮國趕來的副總兵大人,招撫女真人一事已經交由副總兵大人。”裴俊知道趙靖在懷疑他,於是高聲解釋道,“副總兵大人業已擊潰了開原城的蒙古軍隊,此次特率兵前來增援沈陽城,以防蒙古人發動反撲!”
“趙將軍,前年京城一別,趙將軍別來無恙?”這時,李雲天拍馬來到裴俊身旁,微笑著向城門樓上的趙靖喊道,前年年初趙靖迴京城述職的時候李雲天與他有過幾麵之緣,故而有此一問。
“鎮武侯?”趙靖感覺聲音有些耳熟,不由得定睛望去,隨後雙目流露出震驚的神色,口中禁不住喃喃自語了一句,雖然事隔兩年但他豈能忘記李雲天這個大明最年輕、最風光顯赫的大明勳貴?
“來人,快,打開城門恭迎副總兵大人。”很快,趙靖迴過神來,一邊向城門樓下奔去一邊神情激動地向一旁的將領下令,“另,通告全城軍民,我大明在銀州城取得大捷,全殲七萬敵軍!”
在趙靖看來,或許裴俊會背叛大明給蒙古軍隊效力,但身為大明鎮武侯的李雲天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背叛大明的,因此他心中的懷疑早已經煙消雲散,火急火燎地趕去迎接李雲天的到來。
毫無疑問,李雲天在銀州城和清風穀取得的勝仗猶如一場及時雨,既使得在遼東陷入困境的明軍士氣大振,同時也改變了明軍被動挨打的局麵,令蒙古軍隊在遼東不能為所欲為,對遼東戰局產生了難以言喻的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