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京城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文武百官齊聚城外恭送宣德帝禦駕親征,留在京城監國的太子朱祈鎮在內閣首輔楊士奇、吏部尚書蹇義和忠國公周征等眾臣的簇擁下給宣德帝送行。
臨行前,宣德帝慈愛地俯身交代了朱祈鎮幾句悄悄話,朱祈鎮乖巧地著頭,父子深情溢於言表。
“此次事態反常,一定要心行事!”與此同時,周征也在一旁低聲囑咐著李雲天,他感覺此次韃靼人進犯山西行都司顯得有些詭異。
“嶽父大人放心,婿一定謹慎行事。”李雲天向周征一躬身,隨後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聲道,“嶽父大人,由京城到遼東要經過一個沿海的斜長地帶,婿擔心他們會伏擊我大明的援軍。”
李雲天口中的張叔自然指的是率軍增援遼東都司的義國公張昊,如果換作是他的話一定會“圍打援”,將半路伏擊張昊的部隊,避免張昊與遼東都司會師,而野外作戰很顯然那些兀良哈三衛和韃靼人更勝一籌。
“本公會提醒他的。”周征聞言微笑著頷首,雙目流露出讚許的神色,這也是他所擔憂的事情,雖然李雲天年紀輕輕但其軍事才華已經通過平定交趾叛亂展現出來,這使得他甚為欣慰。
“國公!”這時,驍勇侯王簡、武平伯梁少傑和安武伯李大牛三人走了過來,齊身向周征行禮。
王簡、梁少傑和李大牛作為驍武軍的高級將領自然要統帥麾下的兩大軍團隨宣德帝北征,三人可謂是驍武軍中地位僅次於李雲天的高級將領。
其實,李雲天去年率軍從交趾凱旋後,王簡和梁少傑等人本可調往各大都督府任職,不過他們毅然選擇留在了驍武軍,如今組成了驍武軍的核心指揮層,被視為大明勳貴中的新興力量。
不僅文官中存在派係,勳貴中也有不同的陣營,現在來看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跟隨洪武帝的開國勳貴,一類是靖難勳貴張輔陣營,另外一類是靖難勳貴周征陣營。
由於李雲天是周征的女婿,故而驍武軍一係的勳貴也被視為周征陣營中的人,但他們又與周征所代表的靖難勳貴不同,屬於和平時期獲得提拔的翊運和翊衛勳貴,再加上驍武軍與各大都督府都沒有關聯。
因此,驍武軍的那些新晉勳貴也自成一係,以李雲天馬首是瞻。
“諸位,皇上的安危就托付給你們了。”周征笑著向王簡三人了一下頭,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絲感慨。
十年前,周征定下周雨婷與李雲天的這門親事時隻是為了避免攪入漢王的事情中去,根本就沒想到當時僅僅是一個知縣的李雲天會有今日的成就,竟然能以兩榜出身的文官身份在大明的勳貴圈裏牢牢立穩腳跟,而且身後還有了王簡這樣的勳貴追隨,簡直就猶如一場夢。
周征相信,假以時日的話李雲天的成就必定在他之上,屆時忠國公府可就要沾李雲天的光了。
“卑職定當不負國公囑托。”王簡三人聞言紛紛向周征拱手行禮,頗為意氣風發地道。
由於大明軍職和勳爵的晉升需要靠軍功,故而每次大明所爆發的戰事其實都是軍中將士的晉升之戰,王簡、梁少傑和李大牛此時的興奮心情代表了驍武軍將士對於此次出征的心態,都想著在這次大戰中建功立業。
與各都督府的軍隊相比,驍武軍對於這次北征韃靼部的心氣兒更足,士氣也更加旺盛,求戰的心情也更為迫切,期盼著與韃靼部一決高下。
十幾天後,長途跋涉的北征大軍經過居庸關、懷來和土木堡後抵達了萬全都司的治所宣府城。
依照禦前會議決定的事宜,宣德帝的聖駕停在了宣府城,前軍都督府左都督、安平侯牛世豪以總兵的身份率領十萬大軍趕赴大同城增援山西行都司。
牛世豪可謂是侯爵中資曆最深的勳貴,當年平定漢王叛亂的時候他本可以參戰進而得以晉升公爵,不過卻因為率軍威懾彰德的趙王而沒有參與戰事,進而遺憾地沒有撈到戰功。
因此,漢王的叛亂被平定後宣德帝將他從千軍都督府右都督的職位上提到了左都督一職,也算是升了半格。
此次宣德帝禦駕親征,自然不會忘了對宣德帝忠心耿耿同時又能征善戰的牛世豪,故而任命他為此次征討的總兵官,以彌補上次平定漢王叛亂的遺憾。
李雲天自然留在宣德帝身邊伴駕,既協助宣德帝處理政務,閑暇時也與宣德帝下下棋打發時間,在宣德帝心中的地位無人能及。
“鎮武侯,你瞧瞧,朕的手中剛有了些銀子,京城各部和地方衙門討要錢糧的奏章就一道接著一道,得一個比一個淒慘,一個比慷慨激揚,好像朕不把錢給他們就是不體恤民情!”
五月底的一個上午,宣府城都指揮使司衙門後院的一個庭院的涼亭裏,宣德帝將手中的奏章往麵前的石桌上一甩,苦笑望向了躬身坐在一旁的李雲天,笑容裏充滿了無奈。
李雲天在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收繳了數以億計的財物,自然使得京城各大衙門和地方府衙眼紅,大明戶部可從沒有像現在這般財大氣粗過,因此紛紛上奏章請求宣德帝撥付錢款,理由各種各樣,包括修橋鋪路、賑災濟民等等,而且皆誇大其詞,目的隻有兩個字――要錢!
按照常理,這些上奏請撥錢款的奏章所需要的錢財要由戶部往下撥付,可如果將這些奏章需要的錢財數字加在一起,不要戶部應予的那幾千萬兩財物無法應對,即便是把宣德帝的內庫和講武堂所占款項加起來也遠遠不足。
其實,那些上奏章的衙門也沒想到宣德帝會悉數下撥錢款,反正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大家都上奏章要錢的話誰不上奏章豈不是成為了傻子,萬一朝廷下撥了錢款呢?
況且即便是朝廷沒有全額下撥錢款,僅僅有一部分錢款撥了下來那也是意外的收獲。
不僅如此,朝廷有些人上奏章表示兩淮鹽道貪墨案所收繳的財物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希望宣德帝將那些財物悉數交由戶部下撥,以解決各地衙門因為資金不足所造成的窘境。
更有甚至,一些官員認為講武堂獲得那兩成五的財物與法不合,按照朝廷的流程應該由戶部將欠款等撥付給交趾、廣西總督府才對。
除了文官外,武將們也紛紛開口要錢,再怎麽各衛所的衙門也有數十年的曆史,也該修葺一番,而且各衛所平時都是自給自足故而產生了不少財物赤字,也需要朝廷來進行貼補。
自從兩淮鹽道貪墨案審結後,宣德帝就被文武百官請撥錢財的奏章所困擾,使得他不厭其煩可又無可奈何。
“皇上,此乃人之常情,皇上勿需放在心上。”李雲天自然清楚宣德帝每天被那些要錢的奏章所煩,於是微笑著道,“依臣看來,這些奏章很多都是隨大流而已,真正需要朝廷下撥錢款的不過一兩成而已。”
“鎮武侯,朕看了交趾布政使司的奏報,除去各項支出外,交趾布政使司去年的收入高達兩百萬銀子,著實出乎了朕的預料。”宣德帝聞言笑了笑,隨後想起了一件事情,饒有興致地望著李雲天,“你告訴朕,究竟用了什麽法子使得交趾一年有如此多的結餘?”
宣德六年,交趾布政使司向朝廷上交稅銀三百萬兩,其中戶部的國庫和宣德帝的內庫各得一百萬十萬兩,交趾布政使司的年收入結餘兩百萬兩,著實出乎了宣德帝的意料,萬萬想不到交趾竟然能收到如此多的稅銀。
“皇上,臣在交趾推行攤丁入畝後使得大量鄉民得以遷入城鎮謀生,使得當地商業有了充足的人手,得以令農業和商業相輔相成。”
李雲天早有準備,向宣德帝微微一躬身後道,“另外,臣給當地府衙的官吏定下了一條升遷標準,政務優者升,政務劣者降,而稅收是其中重要的參考。”
“鎮武侯,怪不得有人你一心鑽到了錢眼裏,斯文掃地,這也幸虧交趾是蠻夷之地,否則少不了引發眾臣的彈劾。”宣德帝聞言先是了頭,隨後向李雲天笑道。
李雲天在交趾選拔官員與大明兩京十三省不同,根本不是看那些官員的文章做得如何,而是看起從政的能力。
而且,交趾的官員體係也與大明不同,所有官員全部出自講武堂下轄的六大學院,故而皆是武官出身,因此從某種意義來來交趾的百姓可以全部都是軍戶,與遼東都司和萬全都司的境況類似。
但交趾又和遼東都司、萬全都司不同,不單有都司還有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其地方衙門的運作與兩京十三省的衙門無異,可謂大明省級衙門中的另類。
隨著交趾這套政務體係的運轉,李雲天在朝廷中也有了一些非議,並不是他把交趾的官員都換成了講武堂六大學院出身的武官,而是他將地方官吏的政績與稅收相結合,被大明的一些士大夫看成是沾染了銅臭氣,有辱斯文。
本來,交趾是地處偏遠的蠻夷之地,而且實行的又是軍事管製,士大夫們對李雲天在交趾的所作所為雖有微辭但也沒有覺得不妥,畢竟交趾的官員都是武官,再加上文官們本來就蔑視武官,他們才懶得理會此事以免跌了身份。
由於李雲天還執掌著廣西的軍政大權,去年有一批屍位素餐的地方官因為碌碌無為被他給拿下,上報吏部後罷免了官職,故而那些地方官在不滿之下就開始造謠,汙蔑李雲天在廣西地方上為了錢財橫征暴斂,他們因為不忍對百姓征稅進而得罪李雲天導致丟了官。
這件事情不久前傳到了宣德帝的耳朵裏,宣德帝對此是不屑一顧,他很清楚李雲天的為人,自然不相信市麵上的那些流言蜚語。
臨行前,宣德帝慈愛地俯身交代了朱祈鎮幾句悄悄話,朱祈鎮乖巧地著頭,父子深情溢於言表。
“此次事態反常,一定要心行事!”與此同時,周征也在一旁低聲囑咐著李雲天,他感覺此次韃靼人進犯山西行都司顯得有些詭異。
“嶽父大人放心,婿一定謹慎行事。”李雲天向周征一躬身,隨後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聲道,“嶽父大人,由京城到遼東要經過一個沿海的斜長地帶,婿擔心他們會伏擊我大明的援軍。”
李雲天口中的張叔自然指的是率軍增援遼東都司的義國公張昊,如果換作是他的話一定會“圍打援”,將半路伏擊張昊的部隊,避免張昊與遼東都司會師,而野外作戰很顯然那些兀良哈三衛和韃靼人更勝一籌。
“本公會提醒他的。”周征聞言微笑著頷首,雙目流露出讚許的神色,這也是他所擔憂的事情,雖然李雲天年紀輕輕但其軍事才華已經通過平定交趾叛亂展現出來,這使得他甚為欣慰。
“國公!”這時,驍勇侯王簡、武平伯梁少傑和安武伯李大牛三人走了過來,齊身向周征行禮。
王簡、梁少傑和李大牛作為驍武軍的高級將領自然要統帥麾下的兩大軍團隨宣德帝北征,三人可謂是驍武軍中地位僅次於李雲天的高級將領。
其實,李雲天去年率軍從交趾凱旋後,王簡和梁少傑等人本可調往各大都督府任職,不過他們毅然選擇留在了驍武軍,如今組成了驍武軍的核心指揮層,被視為大明勳貴中的新興力量。
不僅文官中存在派係,勳貴中也有不同的陣營,現在來看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跟隨洪武帝的開國勳貴,一類是靖難勳貴張輔陣營,另外一類是靖難勳貴周征陣營。
由於李雲天是周征的女婿,故而驍武軍一係的勳貴也被視為周征陣營中的人,但他們又與周征所代表的靖難勳貴不同,屬於和平時期獲得提拔的翊運和翊衛勳貴,再加上驍武軍與各大都督府都沒有關聯。
因此,驍武軍的那些新晉勳貴也自成一係,以李雲天馬首是瞻。
“諸位,皇上的安危就托付給你們了。”周征笑著向王簡三人了一下頭,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絲感慨。
十年前,周征定下周雨婷與李雲天的這門親事時隻是為了避免攪入漢王的事情中去,根本就沒想到當時僅僅是一個知縣的李雲天會有今日的成就,竟然能以兩榜出身的文官身份在大明的勳貴圈裏牢牢立穩腳跟,而且身後還有了王簡這樣的勳貴追隨,簡直就猶如一場夢。
周征相信,假以時日的話李雲天的成就必定在他之上,屆時忠國公府可就要沾李雲天的光了。
“卑職定當不負國公囑托。”王簡三人聞言紛紛向周征拱手行禮,頗為意氣風發地道。
由於大明軍職和勳爵的晉升需要靠軍功,故而每次大明所爆發的戰事其實都是軍中將士的晉升之戰,王簡、梁少傑和李大牛此時的興奮心情代表了驍武軍將士對於此次出征的心態,都想著在這次大戰中建功立業。
與各都督府的軍隊相比,驍武軍對於這次北征韃靼部的心氣兒更足,士氣也更加旺盛,求戰的心情也更為迫切,期盼著與韃靼部一決高下。
十幾天後,長途跋涉的北征大軍經過居庸關、懷來和土木堡後抵達了萬全都司的治所宣府城。
依照禦前會議決定的事宜,宣德帝的聖駕停在了宣府城,前軍都督府左都督、安平侯牛世豪以總兵的身份率領十萬大軍趕赴大同城增援山西行都司。
牛世豪可謂是侯爵中資曆最深的勳貴,當年平定漢王叛亂的時候他本可以參戰進而得以晉升公爵,不過卻因為率軍威懾彰德的趙王而沒有參與戰事,進而遺憾地沒有撈到戰功。
因此,漢王的叛亂被平定後宣德帝將他從千軍都督府右都督的職位上提到了左都督一職,也算是升了半格。
此次宣德帝禦駕親征,自然不會忘了對宣德帝忠心耿耿同時又能征善戰的牛世豪,故而任命他為此次征討的總兵官,以彌補上次平定漢王叛亂的遺憾。
李雲天自然留在宣德帝身邊伴駕,既協助宣德帝處理政務,閑暇時也與宣德帝下下棋打發時間,在宣德帝心中的地位無人能及。
“鎮武侯,你瞧瞧,朕的手中剛有了些銀子,京城各部和地方衙門討要錢糧的奏章就一道接著一道,得一個比一個淒慘,一個比慷慨激揚,好像朕不把錢給他們就是不體恤民情!”
五月底的一個上午,宣府城都指揮使司衙門後院的一個庭院的涼亭裏,宣德帝將手中的奏章往麵前的石桌上一甩,苦笑望向了躬身坐在一旁的李雲天,笑容裏充滿了無奈。
李雲天在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收繳了數以億計的財物,自然使得京城各大衙門和地方府衙眼紅,大明戶部可從沒有像現在這般財大氣粗過,因此紛紛上奏章請求宣德帝撥付錢款,理由各種各樣,包括修橋鋪路、賑災濟民等等,而且皆誇大其詞,目的隻有兩個字――要錢!
按照常理,這些上奏請撥錢款的奏章所需要的錢財要由戶部往下撥付,可如果將這些奏章需要的錢財數字加在一起,不要戶部應予的那幾千萬兩財物無法應對,即便是把宣德帝的內庫和講武堂所占款項加起來也遠遠不足。
其實,那些上奏章的衙門也沒想到宣德帝會悉數下撥錢款,反正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大家都上奏章要錢的話誰不上奏章豈不是成為了傻子,萬一朝廷下撥了錢款呢?
況且即便是朝廷沒有全額下撥錢款,僅僅有一部分錢款撥了下來那也是意外的收獲。
不僅如此,朝廷有些人上奏章表示兩淮鹽道貪墨案所收繳的財物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希望宣德帝將那些財物悉數交由戶部下撥,以解決各地衙門因為資金不足所造成的窘境。
更有甚至,一些官員認為講武堂獲得那兩成五的財物與法不合,按照朝廷的流程應該由戶部將欠款等撥付給交趾、廣西總督府才對。
除了文官外,武將們也紛紛開口要錢,再怎麽各衛所的衙門也有數十年的曆史,也該修葺一番,而且各衛所平時都是自給自足故而產生了不少財物赤字,也需要朝廷來進行貼補。
自從兩淮鹽道貪墨案審結後,宣德帝就被文武百官請撥錢財的奏章所困擾,使得他不厭其煩可又無可奈何。
“皇上,此乃人之常情,皇上勿需放在心上。”李雲天自然清楚宣德帝每天被那些要錢的奏章所煩,於是微笑著道,“依臣看來,這些奏章很多都是隨大流而已,真正需要朝廷下撥錢款的不過一兩成而已。”
“鎮武侯,朕看了交趾布政使司的奏報,除去各項支出外,交趾布政使司去年的收入高達兩百萬銀子,著實出乎了朕的預料。”宣德帝聞言笑了笑,隨後想起了一件事情,饒有興致地望著李雲天,“你告訴朕,究竟用了什麽法子使得交趾一年有如此多的結餘?”
宣德六年,交趾布政使司向朝廷上交稅銀三百萬兩,其中戶部的國庫和宣德帝的內庫各得一百萬十萬兩,交趾布政使司的年收入結餘兩百萬兩,著實出乎了宣德帝的意料,萬萬想不到交趾竟然能收到如此多的稅銀。
“皇上,臣在交趾推行攤丁入畝後使得大量鄉民得以遷入城鎮謀生,使得當地商業有了充足的人手,得以令農業和商業相輔相成。”
李雲天早有準備,向宣德帝微微一躬身後道,“另外,臣給當地府衙的官吏定下了一條升遷標準,政務優者升,政務劣者降,而稅收是其中重要的參考。”
“鎮武侯,怪不得有人你一心鑽到了錢眼裏,斯文掃地,這也幸虧交趾是蠻夷之地,否則少不了引發眾臣的彈劾。”宣德帝聞言先是了頭,隨後向李雲天笑道。
李雲天在交趾選拔官員與大明兩京十三省不同,根本不是看那些官員的文章做得如何,而是看起從政的能力。
而且,交趾的官員體係也與大明不同,所有官員全部出自講武堂下轄的六大學院,故而皆是武官出身,因此從某種意義來來交趾的百姓可以全部都是軍戶,與遼東都司和萬全都司的境況類似。
但交趾又和遼東都司、萬全都司不同,不單有都司還有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其地方衙門的運作與兩京十三省的衙門無異,可謂大明省級衙門中的另類。
隨著交趾這套政務體係的運轉,李雲天在朝廷中也有了一些非議,並不是他把交趾的官員都換成了講武堂六大學院出身的武官,而是他將地方官吏的政績與稅收相結合,被大明的一些士大夫看成是沾染了銅臭氣,有辱斯文。
本來,交趾是地處偏遠的蠻夷之地,而且實行的又是軍事管製,士大夫們對李雲天在交趾的所作所為雖有微辭但也沒有覺得不妥,畢竟交趾的官員都是武官,再加上文官們本來就蔑視武官,他們才懶得理會此事以免跌了身份。
由於李雲天還執掌著廣西的軍政大權,去年有一批屍位素餐的地方官因為碌碌無為被他給拿下,上報吏部後罷免了官職,故而那些地方官在不滿之下就開始造謠,汙蔑李雲天在廣西地方上為了錢財橫征暴斂,他們因為不忍對百姓征稅進而得罪李雲天導致丟了官。
這件事情不久前傳到了宣德帝的耳朵裏,宣德帝對此是不屑一顧,他很清楚李雲天的為人,自然不相信市麵上的那些流言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