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天來到右都禦史王宇誠的公房時,王宇誠正慢條斯理地在那裏品著茶,對於都察院裏的這場風暴他明智地選擇了置身事外。
宣德帝其實早就猜到了王宇誠會置身事外,但他這樣做也實屬無奈,除了王宇誠外,適合擔任右都禦史一職的官員不是屬於內閣陣營就是屬於六部陣營,他手裏並沒有其他的人選。
至少,王宇誠的存在將維持都察院裏內閣與六部勢力的平衡,很顯然現在已經不適宜再調入內閣陣營的官員進入都察院當堂官,那樣的話內閣將在都察院裏對六部有壓倒性的優勢。
本來在宣德帝心中,內閣陣營和六部陣營的官員各有兩人擔任都察院的堂官為好,這樣一來就能維持都察院中兩大勢力的平衡。
可現在顧佐正在整頓都察院的吏治,如果將六部陣營的官員調來擔任右都禦史的話無疑是自尋煩惱,屆時還要像張雲海那樣想辦法將其調出京城,那樣一來的話無疑會引發六部堂官的嚴重不滿。
故而,經過左右權衡後,宣德帝將王宇誠調了迴來,畢竟現在都察院絕大多數的禦史都是六部堂官的門人,內閣陣營在都察院的堂官人數上多一個的話能彌補這種劣勢,使得雙方的勢力實現均衡。
不過從目前都察院的情形來看,由於顧佐行事的手段過於剛硬,事態的發展很顯然已經超過了宣德帝的意料,正處於失控的邊緣。
這也是李雲天迴京後為何率先來都察院的原因,宣德帝需要一個人來收拾都察院現在的爛攤子,以避免內閣與六部之間爆發更為激烈的衝突。
在宣德帝看來,論資曆、謀慮以及處事的沉穩,滿朝文武中也隻有李雲天是最合適去都察院收拾殘局的人選,以他的才智和穩重絕對能妥善平息都察院裏的事端。
“複生呀,你來的正是時候,上個月江南的人給本官送了幾斤上好的大紅袍,你嚐嚐看如何。”見李雲天來了,王宇誠放下手裏端著的茶杯,笑著招唿他落座,然後吩咐下人給李雲天沏茶。
“多謝大人。”李雲天聞言眉頭不由得微微一皺,不動聲色地坐在了一旁的座位上。
王宇誠雖然喜歡喝茶,可行事向來低調,絕對不會當眾喝大紅袍這種市麵上價格不菲的級茶葉。
之所以要王宇誠現在喝的大紅袍是級茶葉,原因很簡單,王宇誠是堂堂的都察院右都禦史,江南的人既然給他送茶那麽絕對是市麵上最好的茶葉,十有**與進貢給宮裏的貢品茶葉一樣。
這使得李雲天感到非常奇怪,以王宇誠的老練沉穩絕對不會在自己麵前展露出這種級貢茶來,裏麵一定有什麽深意。
“複生,味道如何?”等李雲天品了一口下人送來的香茗後,王宇誠笑著問道。
“下官不善茶道,故而再好的茶喝在嘴裏也是苦的。”李雲天吧唧了一下嘴巴,故作無奈地向迴答。
“苦就對了。”王宇誠聞言頓時笑了起來,意味深長地道,“這茶雖然聞起來芬香撲鼻,但其根源卻是一個苦字,隻不過現在喝茶的人都被它的芬香所迷惑,而忘了它的本源。”
“大人所言極是,下官受教了。”由於王宇誠冷不丁地冒出了這些話,李雲天一時間有些不明白他在些什麽,但又不方便打探,故而笑著迴答。
“複生,你可知道這幾斤大紅袍市價是多少?”王宇誠知道李雲天現在猜不透他的用意,於是慢條斯理地品了一口茶,看似隨意地問道。
“據下官所知,現在市麵上的級大紅袍一百兩一斤。”這倒瞞不過李雲天,九州商會的生意裏就有茶,於是他想也不想,微笑著迴答。
“是呀,一百兩一斤,幾斤茶葉就是幾百兩銀子,本官喝了後覺得直燙嘴,可那些人眼睛眨都不眨就送了出去,著實財大氣粗呀!”王宇誠聞言了頭,放下茶杯後微笑著望著李雲天,話裏有話地道。
“大人的意思是釜底抽薪?”李雲天這下終於迴過味兒來,不由得試探性地問道。
“皇上一心為民,可惜皇上並非太祖和太宗,否則豈有今日之事?”王宇誠笑了笑,他並沒有迴答李雲天,而是語峰一轉岔開了話題,不無感慨地道。
李雲天聞言若有所思地了頭,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他聽出了王宇誠言語中有著諸多無奈,也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是在暗指宣德帝無法駕馭朝中的那些文武大員,遇事時往往受到諸多掣肘。
如果擱在洪武帝和永樂帝時期都察院絕對不會有如此的亂局,內閣和六部的關係更不會針鋒相對、劍拔弩張,以至於文官集團逐漸分為了內閣陣營和六部陣營。
“請大人明示,下官從何處下手為好?”此時此刻,李雲天不由得對王宇誠刮目相看,恭聲問道。
原本,李雲天還以為明哲保身的王宇誠已經遠離了官場的是非漩渦,如今看來置身事外的王宇誠比常人更清晰地了解當前朝中的形勢,一針見血地了宣德帝現在所麵臨的困局,並且出了解決官場上貪墨風氣的最有效手段,那就是釜底抽薪,斷了那些賄賂者的財路。
隻不過,李雲天現在還沒有想好從哪裏下手來殺殺這股貪墨之風,以震懾官場上的官員。
“大明最富庶之地莫過於江南,而江南最富足之人莫過於鹽商。”王宇誠聞言微微一笑,不動聲色地望著李雲天,“本官聽江南鹽商一個個富得流油,財可敵國,想必這裏麵有不少齷齪,倘若能查清此事,不僅能震懾百官,同時也能給大明挽迴不少流失的稅銀!”
“鹽商?”李雲天聞言不由得吃了一驚,他自然知道位於揚州城的兩淮鹽運使司衙門裏有許多見不人的東西,不過兩淮鹽道可是一個大馬蜂窩,輕易觸碰不得,否則必被其所傷。
王宇誠見李雲天麵有難色,心中知道他有所顧忌,俗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兩淮鹽道一事必定牽連甚廣而且他將承受來自六部的巨大壓力,搞不好還會栽在上麵,因此動兩淮鹽道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兩淮鹽道由六部把持,其油水之豐厚令人垂涎,是六部在江南所掌控的最重要衙門,如果能將其從六部手中奪走楊閣老定會大力支持。”
不過,在王宇誠看來以李雲天能力完全能查清兩淮鹽道事務的那些齷齪事,而且李雲天也不是沒有幫手,因此沉吟了一下後語重心長地道,“兩淮鹽道的弊端不除,我大明貪腐之風就會不止,隻有敲山震虎才能使得他們收手,皇上與民休息的聖意也才能真正得以施行。”
“本官老了,倘若能再年輕二十歲,一定會查明兩淮鹽道的黑幕,使得那些貪贓枉法之徒被繩之以法。”
著,王宇誠的神色不由得一黯,神情嚴肅地望著李雲天,“也隻有將兩淮鹽道拿下了,那麽內閣才能與六部相抗衡,而隻有雙方力量均衡後朝廷才會得以安寧。”
“大人一番話猶如醍醐灌,下官知道該如何做了。”李雲天沉吟了一下,衝著王宇誠一拱手,恭聲道。
王宇誠的沒錯,隻有讓內閣和六部之間形成均勢,那麽雙方才能老實下來,不至於再爆發像都察院這樣激烈的爭鬥,而兩淮鹽道一案必定對六部形成重創,進而使得內閣得以擴張勢力,趁機與六部形成均勢。
而且,李雲天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講武堂下屬的六大學院近幾年來已經培養了兩批學員,是該讓那些學員施展所學來涉足地方政務中去,而兩淮鹽道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契機。
如果能將兩淮鹽道拿下,那麽兩淮鹽道的大官員將會被捉拿問罪,屆時李雲天就能趁機將講武堂六大學院的學員安插在兩淮鹽道衙門曆練,進而一舉打入大明文官仕場。
至於捅了兩淮鹽道這個馬蜂窩後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進而招致對方群起攻之,李雲天雖然有些忌憚但是卻並不畏懼,先不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足以與對方一較高下,單單內閣楊士奇和楊榮等人的支持就會令對方顧此失彼,狼狽應對,即使他所承受的壓力無疑了許多。
況且,李雲天並不會大張旗鼓地徹查兩淮鹽道。
他需要一個契機來介入兩淮鹽道的事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揭開兩淮鹽道的種種黑幕,以打亂各方利益勢力的陣腳,屆時恐怕他們不是想著如何對付自己,而是更關心如何善後以免將其牽連進去。
因此,解決兩淮鹽道關鍵在一個“快”字,揭開兩淮鹽道黑幕的速度越快,那麽那些牽涉其中的利益勢力就越被動,他也就越加安全。
等到了那個時候,雙方所關心的事情將不是案子的審理,而是如何善後才能皆大歡喜。
所謂破後而立,在李雲天看來對積弊已久的兩淮鹽道必須要施以雷霆手段,這樣才能揚清去濁,保證大明朝廷最重要稅賦來源的收取,同時也是對江南官場乃至天下官場的一種震懾。
可是,兩淮鹽道的弊端存在已久,所牽涉的利益關係利益更是錯綜複雜,曆任兩淮巡鹽禦史都沒能窺其一斑,或者不敢輕易沾惹,李雲天要想在短時間內將其查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宣德帝其實早就猜到了王宇誠會置身事外,但他這樣做也實屬無奈,除了王宇誠外,適合擔任右都禦史一職的官員不是屬於內閣陣營就是屬於六部陣營,他手裏並沒有其他的人選。
至少,王宇誠的存在將維持都察院裏內閣與六部勢力的平衡,很顯然現在已經不適宜再調入內閣陣營的官員進入都察院當堂官,那樣的話內閣將在都察院裏對六部有壓倒性的優勢。
本來在宣德帝心中,內閣陣營和六部陣營的官員各有兩人擔任都察院的堂官為好,這樣一來就能維持都察院中兩大勢力的平衡。
可現在顧佐正在整頓都察院的吏治,如果將六部陣營的官員調來擔任右都禦史的話無疑是自尋煩惱,屆時還要像張雲海那樣想辦法將其調出京城,那樣一來的話無疑會引發六部堂官的嚴重不滿。
故而,經過左右權衡後,宣德帝將王宇誠調了迴來,畢竟現在都察院絕大多數的禦史都是六部堂官的門人,內閣陣營在都察院的堂官人數上多一個的話能彌補這種劣勢,使得雙方的勢力實現均衡。
不過從目前都察院的情形來看,由於顧佐行事的手段過於剛硬,事態的發展很顯然已經超過了宣德帝的意料,正處於失控的邊緣。
這也是李雲天迴京後為何率先來都察院的原因,宣德帝需要一個人來收拾都察院現在的爛攤子,以避免內閣與六部之間爆發更為激烈的衝突。
在宣德帝看來,論資曆、謀慮以及處事的沉穩,滿朝文武中也隻有李雲天是最合適去都察院收拾殘局的人選,以他的才智和穩重絕對能妥善平息都察院裏的事端。
“複生呀,你來的正是時候,上個月江南的人給本官送了幾斤上好的大紅袍,你嚐嚐看如何。”見李雲天來了,王宇誠放下手裏端著的茶杯,笑著招唿他落座,然後吩咐下人給李雲天沏茶。
“多謝大人。”李雲天聞言眉頭不由得微微一皺,不動聲色地坐在了一旁的座位上。
王宇誠雖然喜歡喝茶,可行事向來低調,絕對不會當眾喝大紅袍這種市麵上價格不菲的級茶葉。
之所以要王宇誠現在喝的大紅袍是級茶葉,原因很簡單,王宇誠是堂堂的都察院右都禦史,江南的人既然給他送茶那麽絕對是市麵上最好的茶葉,十有**與進貢給宮裏的貢品茶葉一樣。
這使得李雲天感到非常奇怪,以王宇誠的老練沉穩絕對不會在自己麵前展露出這種級貢茶來,裏麵一定有什麽深意。
“複生,味道如何?”等李雲天品了一口下人送來的香茗後,王宇誠笑著問道。
“下官不善茶道,故而再好的茶喝在嘴裏也是苦的。”李雲天吧唧了一下嘴巴,故作無奈地向迴答。
“苦就對了。”王宇誠聞言頓時笑了起來,意味深長地道,“這茶雖然聞起來芬香撲鼻,但其根源卻是一個苦字,隻不過現在喝茶的人都被它的芬香所迷惑,而忘了它的本源。”
“大人所言極是,下官受教了。”由於王宇誠冷不丁地冒出了這些話,李雲天一時間有些不明白他在些什麽,但又不方便打探,故而笑著迴答。
“複生,你可知道這幾斤大紅袍市價是多少?”王宇誠知道李雲天現在猜不透他的用意,於是慢條斯理地品了一口茶,看似隨意地問道。
“據下官所知,現在市麵上的級大紅袍一百兩一斤。”這倒瞞不過李雲天,九州商會的生意裏就有茶,於是他想也不想,微笑著迴答。
“是呀,一百兩一斤,幾斤茶葉就是幾百兩銀子,本官喝了後覺得直燙嘴,可那些人眼睛眨都不眨就送了出去,著實財大氣粗呀!”王宇誠聞言了頭,放下茶杯後微笑著望著李雲天,話裏有話地道。
“大人的意思是釜底抽薪?”李雲天這下終於迴過味兒來,不由得試探性地問道。
“皇上一心為民,可惜皇上並非太祖和太宗,否則豈有今日之事?”王宇誠笑了笑,他並沒有迴答李雲天,而是語峰一轉岔開了話題,不無感慨地道。
李雲天聞言若有所思地了頭,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他聽出了王宇誠言語中有著諸多無奈,也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是在暗指宣德帝無法駕馭朝中的那些文武大員,遇事時往往受到諸多掣肘。
如果擱在洪武帝和永樂帝時期都察院絕對不會有如此的亂局,內閣和六部的關係更不會針鋒相對、劍拔弩張,以至於文官集團逐漸分為了內閣陣營和六部陣營。
“請大人明示,下官從何處下手為好?”此時此刻,李雲天不由得對王宇誠刮目相看,恭聲問道。
原本,李雲天還以為明哲保身的王宇誠已經遠離了官場的是非漩渦,如今看來置身事外的王宇誠比常人更清晰地了解當前朝中的形勢,一針見血地了宣德帝現在所麵臨的困局,並且出了解決官場上貪墨風氣的最有效手段,那就是釜底抽薪,斷了那些賄賂者的財路。
隻不過,李雲天現在還沒有想好從哪裏下手來殺殺這股貪墨之風,以震懾官場上的官員。
“大明最富庶之地莫過於江南,而江南最富足之人莫過於鹽商。”王宇誠聞言微微一笑,不動聲色地望著李雲天,“本官聽江南鹽商一個個富得流油,財可敵國,想必這裏麵有不少齷齪,倘若能查清此事,不僅能震懾百官,同時也能給大明挽迴不少流失的稅銀!”
“鹽商?”李雲天聞言不由得吃了一驚,他自然知道位於揚州城的兩淮鹽運使司衙門裏有許多見不人的東西,不過兩淮鹽道可是一個大馬蜂窩,輕易觸碰不得,否則必被其所傷。
王宇誠見李雲天麵有難色,心中知道他有所顧忌,俗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兩淮鹽道一事必定牽連甚廣而且他將承受來自六部的巨大壓力,搞不好還會栽在上麵,因此動兩淮鹽道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兩淮鹽道由六部把持,其油水之豐厚令人垂涎,是六部在江南所掌控的最重要衙門,如果能將其從六部手中奪走楊閣老定會大力支持。”
不過,在王宇誠看來以李雲天能力完全能查清兩淮鹽道事務的那些齷齪事,而且李雲天也不是沒有幫手,因此沉吟了一下後語重心長地道,“兩淮鹽道的弊端不除,我大明貪腐之風就會不止,隻有敲山震虎才能使得他們收手,皇上與民休息的聖意也才能真正得以施行。”
“本官老了,倘若能再年輕二十歲,一定會查明兩淮鹽道的黑幕,使得那些貪贓枉法之徒被繩之以法。”
著,王宇誠的神色不由得一黯,神情嚴肅地望著李雲天,“也隻有將兩淮鹽道拿下了,那麽內閣才能與六部相抗衡,而隻有雙方力量均衡後朝廷才會得以安寧。”
“大人一番話猶如醍醐灌,下官知道該如何做了。”李雲天沉吟了一下,衝著王宇誠一拱手,恭聲道。
王宇誠的沒錯,隻有讓內閣和六部之間形成均勢,那麽雙方才能老實下來,不至於再爆發像都察院這樣激烈的爭鬥,而兩淮鹽道一案必定對六部形成重創,進而使得內閣得以擴張勢力,趁機與六部形成均勢。
而且,李雲天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講武堂下屬的六大學院近幾年來已經培養了兩批學員,是該讓那些學員施展所學來涉足地方政務中去,而兩淮鹽道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契機。
如果能將兩淮鹽道拿下,那麽兩淮鹽道的大官員將會被捉拿問罪,屆時李雲天就能趁機將講武堂六大學院的學員安插在兩淮鹽道衙門曆練,進而一舉打入大明文官仕場。
至於捅了兩淮鹽道這個馬蜂窩後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進而招致對方群起攻之,李雲天雖然有些忌憚但是卻並不畏懼,先不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足以與對方一較高下,單單內閣楊士奇和楊榮等人的支持就會令對方顧此失彼,狼狽應對,即使他所承受的壓力無疑了許多。
況且,李雲天並不會大張旗鼓地徹查兩淮鹽道。
他需要一個契機來介入兩淮鹽道的事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揭開兩淮鹽道的種種黑幕,以打亂各方利益勢力的陣腳,屆時恐怕他們不是想著如何對付自己,而是更關心如何善後以免將其牽連進去。
因此,解決兩淮鹽道關鍵在一個“快”字,揭開兩淮鹽道黑幕的速度越快,那麽那些牽涉其中的利益勢力就越被動,他也就越加安全。
等到了那個時候,雙方所關心的事情將不是案子的審理,而是如何善後才能皆大歡喜。
所謂破後而立,在李雲天看來對積弊已久的兩淮鹽道必須要施以雷霆手段,這樣才能揚清去濁,保證大明朝廷最重要稅賦來源的收取,同時也是對江南官場乃至天下官場的一種震懾。
可是,兩淮鹽道的弊端存在已久,所牽涉的利益關係利益更是錯綜複雜,曆任兩淮巡鹽禦史都沒能窺其一斑,或者不敢輕易沾惹,李雲天要想在短時間內將其查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