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王爺,明軍十二日臨晨突然襲擊了交州城,交州城已經失守,清化城的黎將軍已經給王爺寫了告急文書!”那名報信的軍士以為黎利沒有聽清他先前所的話,於是提高了音量,同時將手裏捧著公文向上舉了舉。
黎利這次迴過了神,衝著公文擺了一個手,一名距離報信軍士最近的叛軍將領連忙取過公文交給了他。
“混蛋!”看完了公文上的內容後,黎利頓時暴怒起來,重重地拍了一下桌麵,將手裏的公文扔到了地上。
見此情形,現場的叛軍將領紛紛麵露狐疑的神色,不清楚是何事如此激怒黎利。
阮焉抬步走了過去,拾起地上的那份公文一看,頓時無奈地歎了一口氣,根據黎戈的匯報,交州城之所以失守,是因為負責交州城南城的一名叛軍將領叛變投敵,半夜打開城門將明軍放了進去,致使睡夢中的叛軍迫不及防,進而陷入到被動中,死傷甚眾。
鎮守交州城的叛軍可謂都是跟著黎利造反的老兵了,深受黎利的信賴,黎利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有人會背叛他。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黎海和蔡福的拚死廝殺下,黎利的家人得以從交州城內脫身,現在應該已經抵達了清化城。
“傳本王軍令,拔寨起營,返迴交趾痛擊明軍!”在眾人的注視中,黎利麵無表情地高聲下達了命令,由於心情太過激動,神色顯得有幾分猙獰。
此時此刻,黎利心中無比懊惱,要是一年多前自己不被李雲天的花言巧語所蠱惑的話,那麽明軍早已經被趕出交趾,也就不會有今天的這種被動局麵。
黎利心中非常清楚,與占城想比交趾才是他立足的根本,隨著交州城被攻克叛軍在交趾的兵力嚴重不足,將無法抵禦明軍的進攻,後果不堪設想。
“王爺,此時萬萬不可撤軍。”不等現場眾人應答,阮焉連忙上前一步,衝著黎利拱手道,“現在我軍士氣正盛,一旦撤軍必將影響軍心,當務之急是盡快拿下多海城,然後得勝班師。”
“王爺,下官也是此意,臨陣撤兵乃兵家大忌。”阮焉的話音剛落,立在一旁的黎隻就開口附和道,也不同意現在撤兵增援交趾。
很顯然,突然撤兵會在叛軍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緒,而且也使得士兵們倍感失望,畢竟距離多海城城破已經近在咫尺,叛軍的一隻手可謂已經觸摸到了城裏的金銀珠寶,此時撤軍無疑對士氣是一種沉重的打擊,也會引發士兵們的不滿,進而動搖了軍心。
“明天一早攻城,務必在兩天內拿下多海城!”黎利聞言眉頭皺了皺,覺得阮焉和黎隻言之有理,隨後麵色陰沉地下達了命令。
“遵命!”現場的叛軍將領不約而同地向黎利躬身行禮,齊聲答道,一股蕭殺的氣息在現場彌漫開來,每個人都清楚現在叛軍的處境非常危險,如果不能及時從占城戰場上抽身而迴的話交趾的大本營將被明軍連鍋端掉。
第二天一早,依照黎利先前的布置,叛軍們在各級將領的督戰下向多海城發動了猛烈的攻勢,雙方殺得昏天黑地,血流成河。
激戰從上午一直持續到了晚上,與先前攻城不同的是,叛軍的將領這次完全不計傷亡,一直督促叛軍士兵向城牆發動進攻。
終於,經過了一番慘烈的交戰後,叛軍在午夜時分攻破了多海城北城,士兵們揮舞著手裏的兵器呐喊著衝進了城裏,雙目中滿是貪婪的光芒
頃刻間,多海城火光四起,哭聲震天,叛軍士兵在城裏瘋狂地燒殺搶掠,亂殺無辜,****婦女,使得昔日繁華昌盛的多海城淪為了人間地獄。
多格薩大酋長見大勢已去,唯有黯然棄城,集合了收編的隊伍從東城殺出了一條血路,逃出了多海城。
對於逃走的多格薩大酋長叛軍並沒有理會,而是蜂擁著進入多海城進行搶掠,生怕落於人後。
“唉!”多格薩見叛軍竟然沒有追擊他,於是調轉馬頭轉身望向了多海城的方向,見城裏火勢四起,禁不住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可以想象的是,經過交趾叛軍的這次洗劫後多海城的繁華勝景將不複存在,而且短時間內難以恢複。
隨後,多格薩搖了搖頭,雙腿一夾馬腹,率領著手下的士兵和大臣、家眷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準備到沿海的一個碼頭乘船逃往交趾的新安府。
新安府是明軍的地界,又駐紮了一支一萬多人的大明水師,故而在那裏非常安全,叛軍要想攻占新安府並不是那麽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李雲天從南直隸調來的大明水師一共有兩萬七千餘人,是大明水師的全部家底,分兩次從南直隸調來。
其中,一萬五千人被李雲天派去給去南洋諸國從事海外貿易的船隊護航,先行抵達的交趾,另外的一萬兩千餘人是兩個月前才到達的交趾,駐紮在雲屯港,進行海上作戰的演練。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大明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水師部隊,鄭和前六次下西洋時的水師人員是從沿海衛所中抽調來的士兵和軍戶,由此組成了大明的水師部隊,但是其關係依舊隸屬於當地的衛所。
雖然大明現在無海仗可打,但出使西洋的任務並沒有擱置,因此縱然大明已經七年沒有出使西洋,但那些被抽調的士兵和軍戶卻依然要在各自的衛所中按照製定的訓練計劃進行訓練。
尤其是身為南京鎮守太監的鄭和,對這些士兵和軍戶的訓練非常關注,並且嚴格要求,隨時準備奉皇上的命令再次出使西洋,這使得那些士兵和軍戶保持了強大的戰鬥力。
因此,柳升前往交趾平叛的時候,特意抽掉了一萬鄭和下西洋時的兵士前去交趾,可惜由於他的輕敵導致平叛大軍大敗,不少將士為此在交趾送了命。
李雲天既然想要從事海外貿易,那麽必須有水師的護衛,否則無法對付盤踞在南海的海盜已經東南沿海的倭寇。
另外,為了與西洋諸國進行交流,在現階段也必須由官方出麵,依靠水師才能成行,所以李雲天決定建立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遠洋水師,那麽鄭和下西洋時的這支水師部隊就成為了組建遠洋水師的基礎。
為了能使得水師中的將士安心留在交趾,李雲天當年離京前來交趾平叛前已經服了軍閣的閣員,並且奏請宣德帝禦準,將水師將士的軍戶戶籍由各衛所調入講武堂,成為了講武堂下轄的一支部隊,以應對交趾的戰事。
由於水師現在根本就不被朝廷重視,再加上李雲天肩負著平定交趾叛亂的重任,故而軍閣的閣員們並沒有提出異議,而宣德帝自然更不會反對了。
這意味著李雲天要承擔起這兩萬七人餘人的衣食住行,因為講武堂下屬部隊的待遇標準一致,這將是一筆不菲的花銷。
不過在李雲天看來,隻要能開通海外貿易那麽養活水師的這些將士們根本就不在話下。
比較棘手的就是那些軍戶家眷的安置,既然李雲天要組建水師,那麽那些分布於各衛所的軍士家眷要集中起來居住。
為此,李雲天已經選好了兩處地址作為水師的基地,一處在南直隸,另外一處就在多海港,南直隸的基地是為了守護大明東部沿海,而多海港的基地則是為了控製南海以及馬六甲海峽。
南直隸的基地現在已經開始動工建設,預計明年水師將士的家眷就可以入住,而多海港的基地則要麻煩一些,畢竟現在它還屬於占城國。
交趾的叛軍攻占了多海城後在城裏大肆劫掠殺戮,三天後帶著大批的戰利品撤離,心滿意足地返迴交趾。
經過叛軍三天的蹂躪,多海城內近一半的百姓死於屠刀下,大量的建築被焚毀,損失慘重。
至此,交趾叛軍的此次入侵占城國可謂大獲全勝,不僅殺了占城國國王和王族,而且還放火焚毀了占城國最繁華富庶的多海城。
同時,這也意味著交趾叛軍與占城之間的仇恨達到了一個新的,使得交趾叛軍不久後嚐到了苦果。
由於叛軍士兵並不知道交趾的局勢,故而當他們在多海城內為所欲為的時候,立濂城和東關的叛軍卻苦不堪言,被十餘萬明軍團團圍困。
明軍已經下達了最後通牒,如果立濂城和東關的叛軍再不投降的話,一旦城破將全部處死叛軍。
麵對明軍的威脅,立濂城和東關的叛軍無比驚惶,但是由於守將下令堅守,叛軍們隻能強打起精神守城。
不過,就在外界人們立濂城和東關的叛軍會堅守的時候,立濂城和東關在同一天發生了嘩變,守城的叛軍主將被手下的將領所殺,然後打開城門向明軍投降,並且協助明軍剿滅了負隅頑抗的叛軍。
明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奪迴了立濂城和東關的控製權,發動嘩變的叛軍將領隨即得到了李雲天的肯定和嘉獎,將嘩變的叛軍收編到了明軍中跟隨明軍一同南下,向叛軍的腹地推進。
黎利這次迴過了神,衝著公文擺了一個手,一名距離報信軍士最近的叛軍將領連忙取過公文交給了他。
“混蛋!”看完了公文上的內容後,黎利頓時暴怒起來,重重地拍了一下桌麵,將手裏的公文扔到了地上。
見此情形,現場的叛軍將領紛紛麵露狐疑的神色,不清楚是何事如此激怒黎利。
阮焉抬步走了過去,拾起地上的那份公文一看,頓時無奈地歎了一口氣,根據黎戈的匯報,交州城之所以失守,是因為負責交州城南城的一名叛軍將領叛變投敵,半夜打開城門將明軍放了進去,致使睡夢中的叛軍迫不及防,進而陷入到被動中,死傷甚眾。
鎮守交州城的叛軍可謂都是跟著黎利造反的老兵了,深受黎利的信賴,黎利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有人會背叛他。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黎海和蔡福的拚死廝殺下,黎利的家人得以從交州城內脫身,現在應該已經抵達了清化城。
“傳本王軍令,拔寨起營,返迴交趾痛擊明軍!”在眾人的注視中,黎利麵無表情地高聲下達了命令,由於心情太過激動,神色顯得有幾分猙獰。
此時此刻,黎利心中無比懊惱,要是一年多前自己不被李雲天的花言巧語所蠱惑的話,那麽明軍早已經被趕出交趾,也就不會有今天的這種被動局麵。
黎利心中非常清楚,與占城想比交趾才是他立足的根本,隨著交州城被攻克叛軍在交趾的兵力嚴重不足,將無法抵禦明軍的進攻,後果不堪設想。
“王爺,此時萬萬不可撤軍。”不等現場眾人應答,阮焉連忙上前一步,衝著黎利拱手道,“現在我軍士氣正盛,一旦撤軍必將影響軍心,當務之急是盡快拿下多海城,然後得勝班師。”
“王爺,下官也是此意,臨陣撤兵乃兵家大忌。”阮焉的話音剛落,立在一旁的黎隻就開口附和道,也不同意現在撤兵增援交趾。
很顯然,突然撤兵會在叛軍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緒,而且也使得士兵們倍感失望,畢竟距離多海城城破已經近在咫尺,叛軍的一隻手可謂已經觸摸到了城裏的金銀珠寶,此時撤軍無疑對士氣是一種沉重的打擊,也會引發士兵們的不滿,進而動搖了軍心。
“明天一早攻城,務必在兩天內拿下多海城!”黎利聞言眉頭皺了皺,覺得阮焉和黎隻言之有理,隨後麵色陰沉地下達了命令。
“遵命!”現場的叛軍將領不約而同地向黎利躬身行禮,齊聲答道,一股蕭殺的氣息在現場彌漫開來,每個人都清楚現在叛軍的處境非常危險,如果不能及時從占城戰場上抽身而迴的話交趾的大本營將被明軍連鍋端掉。
第二天一早,依照黎利先前的布置,叛軍們在各級將領的督戰下向多海城發動了猛烈的攻勢,雙方殺得昏天黑地,血流成河。
激戰從上午一直持續到了晚上,與先前攻城不同的是,叛軍的將領這次完全不計傷亡,一直督促叛軍士兵向城牆發動進攻。
終於,經過了一番慘烈的交戰後,叛軍在午夜時分攻破了多海城北城,士兵們揮舞著手裏的兵器呐喊著衝進了城裏,雙目中滿是貪婪的光芒
頃刻間,多海城火光四起,哭聲震天,叛軍士兵在城裏瘋狂地燒殺搶掠,亂殺無辜,****婦女,使得昔日繁華昌盛的多海城淪為了人間地獄。
多格薩大酋長見大勢已去,唯有黯然棄城,集合了收編的隊伍從東城殺出了一條血路,逃出了多海城。
對於逃走的多格薩大酋長叛軍並沒有理會,而是蜂擁著進入多海城進行搶掠,生怕落於人後。
“唉!”多格薩見叛軍竟然沒有追擊他,於是調轉馬頭轉身望向了多海城的方向,見城裏火勢四起,禁不住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可以想象的是,經過交趾叛軍的這次洗劫後多海城的繁華勝景將不複存在,而且短時間內難以恢複。
隨後,多格薩搖了搖頭,雙腿一夾馬腹,率領著手下的士兵和大臣、家眷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準備到沿海的一個碼頭乘船逃往交趾的新安府。
新安府是明軍的地界,又駐紮了一支一萬多人的大明水師,故而在那裏非常安全,叛軍要想攻占新安府並不是那麽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李雲天從南直隸調來的大明水師一共有兩萬七千餘人,是大明水師的全部家底,分兩次從南直隸調來。
其中,一萬五千人被李雲天派去給去南洋諸國從事海外貿易的船隊護航,先行抵達的交趾,另外的一萬兩千餘人是兩個月前才到達的交趾,駐紮在雲屯港,進行海上作戰的演練。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大明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水師部隊,鄭和前六次下西洋時的水師人員是從沿海衛所中抽調來的士兵和軍戶,由此組成了大明的水師部隊,但是其關係依舊隸屬於當地的衛所。
雖然大明現在無海仗可打,但出使西洋的任務並沒有擱置,因此縱然大明已經七年沒有出使西洋,但那些被抽調的士兵和軍戶卻依然要在各自的衛所中按照製定的訓練計劃進行訓練。
尤其是身為南京鎮守太監的鄭和,對這些士兵和軍戶的訓練非常關注,並且嚴格要求,隨時準備奉皇上的命令再次出使西洋,這使得那些士兵和軍戶保持了強大的戰鬥力。
因此,柳升前往交趾平叛的時候,特意抽掉了一萬鄭和下西洋時的兵士前去交趾,可惜由於他的輕敵導致平叛大軍大敗,不少將士為此在交趾送了命。
李雲天既然想要從事海外貿易,那麽必須有水師的護衛,否則無法對付盤踞在南海的海盜已經東南沿海的倭寇。
另外,為了與西洋諸國進行交流,在現階段也必須由官方出麵,依靠水師才能成行,所以李雲天決定建立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遠洋水師,那麽鄭和下西洋時的這支水師部隊就成為了組建遠洋水師的基礎。
為了能使得水師中的將士安心留在交趾,李雲天當年離京前來交趾平叛前已經服了軍閣的閣員,並且奏請宣德帝禦準,將水師將士的軍戶戶籍由各衛所調入講武堂,成為了講武堂下轄的一支部隊,以應對交趾的戰事。
由於水師現在根本就不被朝廷重視,再加上李雲天肩負著平定交趾叛亂的重任,故而軍閣的閣員們並沒有提出異議,而宣德帝自然更不會反對了。
這意味著李雲天要承擔起這兩萬七人餘人的衣食住行,因為講武堂下屬部隊的待遇標準一致,這將是一筆不菲的花銷。
不過在李雲天看來,隻要能開通海外貿易那麽養活水師的這些將士們根本就不在話下。
比較棘手的就是那些軍戶家眷的安置,既然李雲天要組建水師,那麽那些分布於各衛所的軍士家眷要集中起來居住。
為此,李雲天已經選好了兩處地址作為水師的基地,一處在南直隸,另外一處就在多海港,南直隸的基地是為了守護大明東部沿海,而多海港的基地則是為了控製南海以及馬六甲海峽。
南直隸的基地現在已經開始動工建設,預計明年水師將士的家眷就可以入住,而多海港的基地則要麻煩一些,畢竟現在它還屬於占城國。
交趾的叛軍攻占了多海城後在城裏大肆劫掠殺戮,三天後帶著大批的戰利品撤離,心滿意足地返迴交趾。
經過叛軍三天的蹂躪,多海城內近一半的百姓死於屠刀下,大量的建築被焚毀,損失慘重。
至此,交趾叛軍的此次入侵占城國可謂大獲全勝,不僅殺了占城國國王和王族,而且還放火焚毀了占城國最繁華富庶的多海城。
同時,這也意味著交趾叛軍與占城之間的仇恨達到了一個新的,使得交趾叛軍不久後嚐到了苦果。
由於叛軍士兵並不知道交趾的局勢,故而當他們在多海城內為所欲為的時候,立濂城和東關的叛軍卻苦不堪言,被十餘萬明軍團團圍困。
明軍已經下達了最後通牒,如果立濂城和東關的叛軍再不投降的話,一旦城破將全部處死叛軍。
麵對明軍的威脅,立濂城和東關的叛軍無比驚惶,但是由於守將下令堅守,叛軍們隻能強打起精神守城。
不過,就在外界人們立濂城和東關的叛軍會堅守的時候,立濂城和東關在同一天發生了嘩變,守城的叛軍主將被手下的將領所殺,然後打開城門向明軍投降,並且協助明軍剿滅了負隅頑抗的叛軍。
明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奪迴了立濂城和東關的控製權,發動嘩變的叛軍將領隨即得到了李雲天的肯定和嘉獎,將嘩變的叛軍收編到了明軍中跟隨明軍一同南下,向叛軍的腹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