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有事在外,更新晚了)
雖然李雲天想要借助土司的力量來對付叛軍和暴民,但他終究不是嗜殺之徒,在給各土司下達命令之前,禁不住又提筆加上了兩個限製。.
在這兩個限製裏,一是明確了各土司清剿叛軍和民亂的區域要由官府劃定,通常都是匪患或者暴民聚集地,不得擅自跨區,否則取消所有賞銀。
二是在清剿過程中不得擅殺婦幼,發現一例扣銀二兩,嚴懲殺人者。
在李雲天的重金懸賞下,宣化府和太原府的土司們無不趨之若鶩,誰都不想放過如此好的發財機會。
此時此刻,沒有土司會認為大明將輸了與叛軍的這場戰爭,雖叛軍現在在交趾戰場占據了優勢,可是大明乃天朝上國,豈非交趾這些叛軍所能比得了的?
在交趾前麵爆發的幾次叛亂中,無一不被大明派遣軍隊剿滅,故而在土司們看來這次交趾叛軍難逃滅亡的噩運,他們自然要響應官府的告示前去清剿叛軍和暴民,誰也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白花花的銀子溜走。
而且,在清剿的同時也能順帶在那些叛軍和暴民居住的地方劫掠一番,何樂而不為?
隨著李雲天清剿公文的下達,宣化府和太原府各土司紛紛派出土兵,在官府的指引下前去清剿叛軍和暴民的聚集地,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徹底平定了兩地的匪患和民亂,將在兩地活動的叛軍給趕了出去。
事後經官府統計,宣化府和太原府各土司共剿滅叛軍和暴民高達五萬餘人,其中殺死叛軍、暴民一萬多人,俘虜叛軍、暴民三萬多人。
李雲天並沒有審問那些被俘的叛軍和暴民,這些人是否被土司們冤枉已經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李雲天可以順勢將他們遷往廣西內陸地區,如此一來無形中就削弱了叛軍的基礎,同時也促進了交趾和廣西地區的民族融合。
由於抓獲的叛軍和暴民太多,宣化府和太原府的土司本來還擔心官府賴賬,甚至從中克扣,這種事情以前可是屢見不鮮,雁過拔毛已經成為了定例。
不過,事實並非像那些土司所想的那樣,官府的人在驗完各土司所抓獲和殺死的叛軍、暴民人數後,立刻一分不少地給他們發下了相應的賞金,使得兩府的土司著實發了一筆橫財,賺了一個盤滿缽滿。
經由此事,宣化府和太原府的土司們對言而有信的李雲天是好感倍增,一舉奠定了李雲天在這些土司心目中的誠信形象。
在李雲天看來,宣化府和太原府的叛軍和暴民非常好對付,隻要用錢財拉攏兩地的土司就能將那些叛軍和暴民剿滅。
現在他所麵對的最大威脅是來自交州府的叛軍,黎利派遣了一萬叛軍尾隨在王通北歸大軍的後麵,順勢接收沿途的城鎮。
當王通在三江城停步不前後,尾隨的叛軍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在距離三江城最近的一個縣城裏駐紮,靜觀其變。
在李雲天來交趾前,黎利就已經知道宣德帝下詔讓李雲天平叛的事情,他剛進交州城時,三江府派來向王通傳遞朝廷再次平叛公文的信使被交州府境內的叛軍擒獲,公文送到了他的麵前。
黎利萬萬沒有想到宣德帝竟然會做出這種抉擇,他本以為宣德帝會順水推舟結束交趾的戰事,驚愕之餘不由得感到一陣頭疼:大明雄師百萬,又有兩京十三省作為依托,倘若戰事持續下去對他殊為不利,單單就是耗也能將平叛大軍給耗死。
不過,當獲悉此次領軍平叛的鎮武伯是宣德帝的親信,不僅是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而且還是文官出身後,黎利的嘴角頓時流露出一絲輕蔑的笑意,他可不認為一個毛頭子是他的對手。
交州城是交趾最重要的城池,交趾北方的軍事重鎮,也是明軍賴以依賴的堡壘,如今兵不血刃地就到了黎利的手中,這等於黎利現在已經掌握了交趾戰事的主動權。
黎利相信,隻要他這次擊敗了李雲天,那麽宣德帝一定會同意冊封陳暠為安南王,屆時整個交趾將成為他的天下。
為此,黎利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向明軍控製的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在李雲天趕到交趾前占領整個交趾,既是給李雲天一個下馬威,也是給李雲天進攻交趾製造麻煩。
依照交趾目前的局勢,黎利有信心在李雲天趕到交趾前攻占那些由明軍控製的州府,王通和柳升從京城到交趾走了四五個月,李雲天顯然也快不到哪裏。
如今王通率軍撤離交州城,這給交趾境內的明軍無疑是一個重創,故而,隻要給黎利三四個月的時間,他就有把握把軍心渙散的明軍打垮。
不過,幾天後黎利得到了一個令他倍感震驚的詭異消息,那就是李雲天竟然出人意料地出現在了三江城。
由於難以相信這件事情,黎利的第一反應是這是明軍故弄玄虛的詭計,李雲天根本不可能如此快地就來到交趾。
幾乎與此同時,叛軍在宣化城的探子傳迴了消息,親眼看見李雲天進宣化城,並且打開宣化糧倉放糧賑濟。
這一下,黎利不得不相信眼前這個匪夷所思的事實,宣化糧倉並不歸交趾三司管轄,除了戶部和交趾總兵外任何人無權調用。
而交趾總兵柳升已經戰死,前任交趾總兵王通和陳智都被困在交州城,即便戶部下達了開倉的公文,那麽也是下給交趾布政使司,宣化府根本無權開倉,否則就是僭越,畢竟宣化糧倉是要麵向整個交趾供給的,而不是單單供給宣化府。
對於突如其來出現的李雲天,黎利不得不重視,因為探子迴報李雲天這次帶了十萬驍武軍前來交趾,這意味著再過幾個月那些驍武軍就會抵達交趾。
因為交趾地處偏遠,再加上戰局混亂,故而黎利並不清楚驍武軍的事情,不過相對前兩次的平叛大軍,這次平叛大軍竟然有了“驍武軍”這種名號,著實引起了他的注意。
於是,黎利讓人進行了打探,隨後得知了驍武軍去年平定漢王叛亂的事情。
平定漢王的叛亂後,在宣德帝的首肯下,朝廷刻意宣揚驍武軍的戰績,對外公布的消息很多誇大之言,這自然使得黎利認為這次來交趾平叛的驍武軍是明軍的精銳,恐怕比柳升所率之軍還要難對付。
至於驍武軍總共有多少人,不要黎利了,就是京城的那些文武百官,知道者也寥寥無幾,而大明完全有組建十萬驍武軍的能力,黎利當然不會懷疑李雲天會在驍武軍的人數上作假。
麵對來勢洶洶的李雲天,黎利的心中非常糾結,他既擔心自己對付不了即將到來的驍武軍,也擔心自己戰勝驍武軍後會激怒宣德帝。
上次叛軍之所以能擊潰柳升取得一場大敗,究其原因是柳升的大意。
作為一名曾經跟隨張輔征討交趾的老將,柳升根本就沒有將叛軍放在眼裏,孤軍冒進,再加上平叛大軍不適應交趾的氣候和地形,以及水土不服、疾病困擾,最終促成了明軍的潰敗。
否則的話,如果明刀明槍地幹上一場的話,交趾的那些盤踞豈是明軍的對手,早就被明軍給打趴下了。
由於李雲天的出現,黎利不得不調整他的戰略部署,開始收集兵力,準備權力對付三江城的李雲天。
很顯然,李雲天的價值遠遠大於那些被明軍控製的城池,隻要他能迫使李雲天投降,或者活捉了李雲天,那麽明軍的士氣將深受打擊,也成為了替他與朝廷談判的重要籌碼。
在黎利的調動下,與三江城相隔八十餘裏的安梁縣城裏陸陸續續趕來了兩萬叛軍,與先前尾隨王通北歸軍民的一萬叛軍合並一處,等待著黎利下一步的指令。
與此同時,李雲天也在抓緊時間部署著三江城的防務,三江城原有守軍約一萬人,加上王通從交州城所帶的三萬多兵馬,以及李雲天帶來的五千人,總兵力約五萬人。
看起來三江城的明軍不少,可是兵員的素質卻不敢恭維,老弱病殘比比皆是。
三江衛指揮使司衙門原本隻有三千多人,後來從軍戶中征兵一千,又從地方上強行征募了五千多民壯。
先不三江衛的四千士卒戰鬥力如何,在李雲天看來那五千被強征來的民壯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除了擺在城牆上充人數外根本就不能打仗,否則必然會發生潰逃。
至於王通所率領的那三萬人,除去了交趾的地方部隊外,有一萬人是跟他前來平叛的京軍,這可謂是交趾現在戰鬥力最強的一支軍隊,否則也不會活到現在。
黎利在擊潰柳升大軍和伏擊沐晟大軍後,立刻調集兵力圍住了交州城,他曾經試圖攻打交州城,結果遇到了城內明軍的頑強抵抗,而叛軍缺少攻城的器械和經驗,麵對這種城高牆厚的城池無能為力。
攻城期間,這支幸存的京軍曾經主動出擊,一舉擊潰了城西的兩萬叛軍,在逐漸適應了交趾的氣候和水土後,京軍的戰鬥力明顯要高出叛軍一個檔次。
這使得黎利不敢再強行攻城,於是改攻為守,對其進行圍困。
王通被叛軍攻城的舉動嚇了一跳,再加上連沐晟都被擊敗,於是放棄了堅守的念頭,打起了與黎利議和的主意。
因此,三江城的明軍雖然有五萬之眾,但在李雲天看來能用來作戰的兵力也不過兩萬人而已:一萬京軍,他從宣化府帶來的三千士卒和兩千土兵,以及從剩餘的明軍中挑選出五千名精壯者。!^!
複製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
雖然李雲天想要借助土司的力量來對付叛軍和暴民,但他終究不是嗜殺之徒,在給各土司下達命令之前,禁不住又提筆加上了兩個限製。.
在這兩個限製裏,一是明確了各土司清剿叛軍和民亂的區域要由官府劃定,通常都是匪患或者暴民聚集地,不得擅自跨區,否則取消所有賞銀。
二是在清剿過程中不得擅殺婦幼,發現一例扣銀二兩,嚴懲殺人者。
在李雲天的重金懸賞下,宣化府和太原府的土司們無不趨之若鶩,誰都不想放過如此好的發財機會。
此時此刻,沒有土司會認為大明將輸了與叛軍的這場戰爭,雖叛軍現在在交趾戰場占據了優勢,可是大明乃天朝上國,豈非交趾這些叛軍所能比得了的?
在交趾前麵爆發的幾次叛亂中,無一不被大明派遣軍隊剿滅,故而在土司們看來這次交趾叛軍難逃滅亡的噩運,他們自然要響應官府的告示前去清剿叛軍和暴民,誰也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白花花的銀子溜走。
而且,在清剿的同時也能順帶在那些叛軍和暴民居住的地方劫掠一番,何樂而不為?
隨著李雲天清剿公文的下達,宣化府和太原府各土司紛紛派出土兵,在官府的指引下前去清剿叛軍和暴民的聚集地,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徹底平定了兩地的匪患和民亂,將在兩地活動的叛軍給趕了出去。
事後經官府統計,宣化府和太原府各土司共剿滅叛軍和暴民高達五萬餘人,其中殺死叛軍、暴民一萬多人,俘虜叛軍、暴民三萬多人。
李雲天並沒有審問那些被俘的叛軍和暴民,這些人是否被土司們冤枉已經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李雲天可以順勢將他們遷往廣西內陸地區,如此一來無形中就削弱了叛軍的基礎,同時也促進了交趾和廣西地區的民族融合。
由於抓獲的叛軍和暴民太多,宣化府和太原府的土司本來還擔心官府賴賬,甚至從中克扣,這種事情以前可是屢見不鮮,雁過拔毛已經成為了定例。
不過,事實並非像那些土司所想的那樣,官府的人在驗完各土司所抓獲和殺死的叛軍、暴民人數後,立刻一分不少地給他們發下了相應的賞金,使得兩府的土司著實發了一筆橫財,賺了一個盤滿缽滿。
經由此事,宣化府和太原府的土司們對言而有信的李雲天是好感倍增,一舉奠定了李雲天在這些土司心目中的誠信形象。
在李雲天看來,宣化府和太原府的叛軍和暴民非常好對付,隻要用錢財拉攏兩地的土司就能將那些叛軍和暴民剿滅。
現在他所麵對的最大威脅是來自交州府的叛軍,黎利派遣了一萬叛軍尾隨在王通北歸大軍的後麵,順勢接收沿途的城鎮。
當王通在三江城停步不前後,尾隨的叛軍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在距離三江城最近的一個縣城裏駐紮,靜觀其變。
在李雲天來交趾前,黎利就已經知道宣德帝下詔讓李雲天平叛的事情,他剛進交州城時,三江府派來向王通傳遞朝廷再次平叛公文的信使被交州府境內的叛軍擒獲,公文送到了他的麵前。
黎利萬萬沒有想到宣德帝竟然會做出這種抉擇,他本以為宣德帝會順水推舟結束交趾的戰事,驚愕之餘不由得感到一陣頭疼:大明雄師百萬,又有兩京十三省作為依托,倘若戰事持續下去對他殊為不利,單單就是耗也能將平叛大軍給耗死。
不過,當獲悉此次領軍平叛的鎮武伯是宣德帝的親信,不僅是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而且還是文官出身後,黎利的嘴角頓時流露出一絲輕蔑的笑意,他可不認為一個毛頭子是他的對手。
交州城是交趾最重要的城池,交趾北方的軍事重鎮,也是明軍賴以依賴的堡壘,如今兵不血刃地就到了黎利的手中,這等於黎利現在已經掌握了交趾戰事的主動權。
黎利相信,隻要他這次擊敗了李雲天,那麽宣德帝一定會同意冊封陳暠為安南王,屆時整個交趾將成為他的天下。
為此,黎利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向明軍控製的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在李雲天趕到交趾前占領整個交趾,既是給李雲天一個下馬威,也是給李雲天進攻交趾製造麻煩。
依照交趾目前的局勢,黎利有信心在李雲天趕到交趾前攻占那些由明軍控製的州府,王通和柳升從京城到交趾走了四五個月,李雲天顯然也快不到哪裏。
如今王通率軍撤離交州城,這給交趾境內的明軍無疑是一個重創,故而,隻要給黎利三四個月的時間,他就有把握把軍心渙散的明軍打垮。
不過,幾天後黎利得到了一個令他倍感震驚的詭異消息,那就是李雲天竟然出人意料地出現在了三江城。
由於難以相信這件事情,黎利的第一反應是這是明軍故弄玄虛的詭計,李雲天根本不可能如此快地就來到交趾。
幾乎與此同時,叛軍在宣化城的探子傳迴了消息,親眼看見李雲天進宣化城,並且打開宣化糧倉放糧賑濟。
這一下,黎利不得不相信眼前這個匪夷所思的事實,宣化糧倉並不歸交趾三司管轄,除了戶部和交趾總兵外任何人無權調用。
而交趾總兵柳升已經戰死,前任交趾總兵王通和陳智都被困在交州城,即便戶部下達了開倉的公文,那麽也是下給交趾布政使司,宣化府根本無權開倉,否則就是僭越,畢竟宣化糧倉是要麵向整個交趾供給的,而不是單單供給宣化府。
對於突如其來出現的李雲天,黎利不得不重視,因為探子迴報李雲天這次帶了十萬驍武軍前來交趾,這意味著再過幾個月那些驍武軍就會抵達交趾。
因為交趾地處偏遠,再加上戰局混亂,故而黎利並不清楚驍武軍的事情,不過相對前兩次的平叛大軍,這次平叛大軍竟然有了“驍武軍”這種名號,著實引起了他的注意。
於是,黎利讓人進行了打探,隨後得知了驍武軍去年平定漢王叛亂的事情。
平定漢王的叛亂後,在宣德帝的首肯下,朝廷刻意宣揚驍武軍的戰績,對外公布的消息很多誇大之言,這自然使得黎利認為這次來交趾平叛的驍武軍是明軍的精銳,恐怕比柳升所率之軍還要難對付。
至於驍武軍總共有多少人,不要黎利了,就是京城的那些文武百官,知道者也寥寥無幾,而大明完全有組建十萬驍武軍的能力,黎利當然不會懷疑李雲天會在驍武軍的人數上作假。
麵對來勢洶洶的李雲天,黎利的心中非常糾結,他既擔心自己對付不了即將到來的驍武軍,也擔心自己戰勝驍武軍後會激怒宣德帝。
上次叛軍之所以能擊潰柳升取得一場大敗,究其原因是柳升的大意。
作為一名曾經跟隨張輔征討交趾的老將,柳升根本就沒有將叛軍放在眼裏,孤軍冒進,再加上平叛大軍不適應交趾的氣候和地形,以及水土不服、疾病困擾,最終促成了明軍的潰敗。
否則的話,如果明刀明槍地幹上一場的話,交趾的那些盤踞豈是明軍的對手,早就被明軍給打趴下了。
由於李雲天的出現,黎利不得不調整他的戰略部署,開始收集兵力,準備權力對付三江城的李雲天。
很顯然,李雲天的價值遠遠大於那些被明軍控製的城池,隻要他能迫使李雲天投降,或者活捉了李雲天,那麽明軍的士氣將深受打擊,也成為了替他與朝廷談判的重要籌碼。
在黎利的調動下,與三江城相隔八十餘裏的安梁縣城裏陸陸續續趕來了兩萬叛軍,與先前尾隨王通北歸軍民的一萬叛軍合並一處,等待著黎利下一步的指令。
與此同時,李雲天也在抓緊時間部署著三江城的防務,三江城原有守軍約一萬人,加上王通從交州城所帶的三萬多兵馬,以及李雲天帶來的五千人,總兵力約五萬人。
看起來三江城的明軍不少,可是兵員的素質卻不敢恭維,老弱病殘比比皆是。
三江衛指揮使司衙門原本隻有三千多人,後來從軍戶中征兵一千,又從地方上強行征募了五千多民壯。
先不三江衛的四千士卒戰鬥力如何,在李雲天看來那五千被強征來的民壯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除了擺在城牆上充人數外根本就不能打仗,否則必然會發生潰逃。
至於王通所率領的那三萬人,除去了交趾的地方部隊外,有一萬人是跟他前來平叛的京軍,這可謂是交趾現在戰鬥力最強的一支軍隊,否則也不會活到現在。
黎利在擊潰柳升大軍和伏擊沐晟大軍後,立刻調集兵力圍住了交州城,他曾經試圖攻打交州城,結果遇到了城內明軍的頑強抵抗,而叛軍缺少攻城的器械和經驗,麵對這種城高牆厚的城池無能為力。
攻城期間,這支幸存的京軍曾經主動出擊,一舉擊潰了城西的兩萬叛軍,在逐漸適應了交趾的氣候和水土後,京軍的戰鬥力明顯要高出叛軍一個檔次。
這使得黎利不敢再強行攻城,於是改攻為守,對其進行圍困。
王通被叛軍攻城的舉動嚇了一跳,再加上連沐晟都被擊敗,於是放棄了堅守的念頭,打起了與黎利議和的主意。
因此,三江城的明軍雖然有五萬之眾,但在李雲天看來能用來作戰的兵力也不過兩萬人而已:一萬京軍,他從宣化府帶來的三千士卒和兩千土兵,以及從剩餘的明軍中挑選出五千名精壯者。!^!
複製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