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城,宣化糧倉城南倉儲。.
宣化糧倉分為城南、城西和城北三個倉儲,所儲存的糧食足夠三十萬百姓一年所需,是交趾最大的糧倉,也是交趾的戰備儲糧,非到萬不得已時不能動用。
在一群人的簇擁下,李清正麵無表情地來到了城南倉儲,一名穿著正八品文官官袍的糧倉監督等在門口,躬身將他迎了進去。
“這是本官的放糧公文,把倉門打開,本官要賑濟城外的那些災民。”李清正並沒有去城南倉儲的會客大廳,而是徑直來到了院中,掃了一眼那些門上貼著戶部封條的糧倉倉庫大門,讓人將一道蓋有他官印的公文給了城南倉儲的糧倉監督。
“大人,這恐怕不合適吧,如果沒有戶部的公文或者總兵大人的軍令,可就屬於私開糧倉,會受到朝廷的重處。”城南糧倉監督怔了一下,接過公文查看了一番,雙目流露出為難的神色。
宣化糧倉雖然在宣化城內,但是卻不歸宣化府和交趾布政使司管,是戶部的下屬機構,隻有戶部下達賑濟的公文後才能開倉放糧。
“事急從權,現在城外有二十多萬災民,如果他們被居心叵測之人煽動鬧起事來,這個後果可不是你我能夠承擔的。”
李清正知道城南糧倉監督的難處,神情嚴肅地望向了他,語氣決然地道,“本官心意已決,開倉放糧,有什麽後果本官一力承擔!”
此時,宣化城外已經有二十萬躲避戰火的災民,由於近兩年接連的戰亂,幾天前李清正手裏就已經沒有一粒糧食,故而唯有選擇開宣化城裏的糧倉賑濟那些災民,否則那些災民大多數將會被餓死。
災民們之所以會蜂擁到宣化城,是因為李清正擔任知府時勵精圖治,將宣化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故而得到了百姓們的信任。
曾經貴為翰林學士的李清正不僅是士大夫階層的代表,而且也是大明言官的領袖,自然不能讓那些災民流離失所,因此大力賑濟。
在他的感召下,宣化府的那些商賈士紳和土司紛紛捐獻糧食,收納災民。
可隨著交趾戰局的惡化,災民們源源不斷湧來,再加上交趾農業因為戰亂而欠收,使得糧食問題成為了擺在李清正麵前的一道難題。
其實,不僅是城外,宣化城裏的局勢也變得非常糟糕,治安惡化,物價飛漲,由於城裏已經無法再容納下多餘的災民,故而四門一個多月前已經關閉。
因為糧價越漲越高,李清正已經兩次召見了城裏的糧商,希望他們能降價,幫宣化城的居民度過眼前的這次難關。
可惜,商人本性逐利,再加上明軍在交趾接連戰敗,這使得身為大後方的宣化城也變得越來越不安全,糧商們都想趁著這個機會大撈一筆迴廣西避險,故而對李清正是陽奉陰違,這導致宣化城的糧價持續升高,現在的糧價已經是平常的十倍。
李清正是一個有風骨和傲骨的文官,自然不會強迫那些糧商降價,因此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糧價飛漲。
實話,李清正做學問和理政是一把好手,但是與商人們打交道可就是門外漢了,作為大明的士大夫,士農工商的層人物,他以前從未與商人們接觸過,豈會知道如何應對那些世故圓滑的糧商?
麵對城外饑寒交迫的災民,李清正實在不忍心將這些大民子民棄之不理,故而把心一橫,毅然決定打開宣化的糧倉,準備用他的一條命來換取城外那些災民的性命。
曆朝曆代,像李清正這種敢於當眾撞皇帝的清流根本就不怕死,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在太和殿上譴責洪熙帝,進而落得如此的下場。
對李清正這種心高氣傲、恃才傲物的清流來,聲譽才是他們所作為看重的,當年李雲天正是抨擊李清正沽名釣譽,使得李清正大為惱怒,也令李雲天被不少清流和言官所惡,至今無法釋懷。
“知府大人,下官聽聞皇上已經派了定南將軍前來,是不是等定南將軍來後再定奪此事?”城南糧倉監督知道私開糧倉之事事關重大,不是李清正一個人就能扛得起來的,他身為城南倉儲的主官勢必受到牽連,因此豈敢答應李清正,不動聲色地道。
況且,城南糧倉監督雖然在宣化城為官,但是確實戶部直屬的官員,因此李清正並不是他的上司,李清正的公文對他來並無法律效力。
除非宣化糧倉的最高官員――宣化糧倉主事下達了開倉的公文,城南糧倉監督這才敢開倉放糧,這也意味著宣化糧倉主事將責任承擔了下來。
聽到“定南將軍”四個字,李清正的臉上頓時流露出一股複雜的神色,眼前不由得浮現出了李雲天的影像來。
當李清正接到朝廷再次派兵平定交趾叛亂的公文時,無論如何他都沒有想到這次帶兵來交趾的竟然會是李雲天,而不是周征和張輔這樣的經驗豐富、戰功赫赫的勳貴。
不過,轉念一想的話李清正又覺得李雲天帶兵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當年他離開京城時李雲天曾經到城外送他,不僅拜托他治理好宣化府的政務,還過要去交趾看望他。
那個時候李清正正在氣頭上,覺得李雲天的話充滿了諷刺和挖苦,故而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如今看來李雲天履行了其當年的諾言,果然來了交趾這種蠻荒之地,而且還是作為平叛大軍的主帥。
對於李雲天,李清正的感情非常複雜,原本他以為來到宣化府後就不會與李雲天有什麽瓜葛,可是事與願違,在家人和朋友寫給他的信中卻提起了李雲天。
家人告訴李清正,自從他走後李雲天非常照顧家裏的生活,而朋友們則驚訝地告訴了他一個消息,李雲天竟然為了他在太和殿與彈劾他的官員展開了激辯,最後使得宣德帝放棄了懲處他的念頭。
宣德帝登基後,對李清正在洪熙帝駕崩前上的那道奏章耿耿於懷,認為李清正在眾臣麵前羞辱了洪熙帝,這才導致了洪熙帝忽然駕崩。
朝中的官員並不乏那些揣測聖意之人,再加上平常與李清正有仇的官員,紛紛上疏彈劾李清正,其中最為惡毒的理由就是李清正明知洪熙帝身體有恙還要用如果激烈的言辭奏事,其心可誅!
一句“其心可誅”使得那些想要為李清正辯解的官員紛紛知難而退,畢竟洪熙帝確實死在了李清正上疏後,這使得李清正上疏的目的變得撲朔迷離,涉及到了陰謀謀害洪熙帝一事。
即使是朝中的清流們也無法開口為李清正辯解,到底“忠君”是清流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正是打著這個旗號清流們才能在朝堂之上暢所欲言,即使是冒犯了皇帝也往往被皇帝所寬容,而李清正的事情無疑是犯了一個大忌。
既然連清流們都選擇了退縮,其餘的官員更是不想因為此事而麵對宣德帝的怒火,免得陷入謀害洪熙帝的漩渦中。
就當眾臣都以為李清正這次必死無疑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時身為都察院監察禦史的李雲天挺身而出,為李清正進行了辯解。
在李雲天看來,李清正身為翰林學士,朝堂上的言官之首,而言官諫言是天經地義之事,李清正上疏奏事並無不妥。
至於李清正在上疏時言行過激,是他平日裏的性格使然,這也正是洪熙帝欣賞李清正的地方,其忠心無需言表,否則的話李清正豈能坐到翰林學士的位子上來?
因此,李雲天認為李清正錯就錯在了太過耿直,遇事不知道變通,在洪熙帝身體有恙時還上演辭激烈的奏章。
如今,李清正已經被洪熙帝懲罰,貶去了荒蕪偏遠的交趾擔任知府,已經為其過錯付出了代價。
自隋唐起,曆朝曆代的帝王都重視言官,諫者無罪已經成為了帝王暢通言路的重要基石,而李清正身為言官之首,豈能因為他的一道諫言就追加其罪責?
故而,李雲天認為不應再舊事重提,以免徒生滋擾。
李雲天的出麵使得太和殿的文武百官頗為震驚,不過要是細起來,也唯有李雲天膽敢如此做,先不李雲天深受洪熙帝的信賴,單憑他護送身為太子的宣德帝進京登基,宣德帝就不會懷疑他的忠心,也最能聽進他的進言。
聽到李雲天提及“言路暢通”四個字,宣德帝知道李雲天的用意,要是嚴懲了李清正,必然會使得言官們進諫時畏首畏尾,進而堵塞了言路。
而且這也會使得外界胡亂猜測洪熙帝駕崩的原因,正如李雲天所的那些“途生滋擾”。
所以,左右權衡了一番後,宣德帝按捺下了心中對李清正的怒火,駁迴了那些彈劾李清正的奏章,並且下詔以後任何人都不得再提及此事,至此李清正才算真正地從洪熙帝駕崩一事的旋渦中脫身而出。
李清正得知這件事情後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他最不願意看見的就是李雲天在這件事情上幫他,而且他也弄不明白李雲天究竟為何要這樣做,難道是要收買人心?
對於李雲天的目的,李清正是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心中對李雲天的印象無形中已經有了一個改觀。!^!
宣化糧倉分為城南、城西和城北三個倉儲,所儲存的糧食足夠三十萬百姓一年所需,是交趾最大的糧倉,也是交趾的戰備儲糧,非到萬不得已時不能動用。
在一群人的簇擁下,李清正麵無表情地來到了城南倉儲,一名穿著正八品文官官袍的糧倉監督等在門口,躬身將他迎了進去。
“這是本官的放糧公文,把倉門打開,本官要賑濟城外的那些災民。”李清正並沒有去城南倉儲的會客大廳,而是徑直來到了院中,掃了一眼那些門上貼著戶部封條的糧倉倉庫大門,讓人將一道蓋有他官印的公文給了城南倉儲的糧倉監督。
“大人,這恐怕不合適吧,如果沒有戶部的公文或者總兵大人的軍令,可就屬於私開糧倉,會受到朝廷的重處。”城南糧倉監督怔了一下,接過公文查看了一番,雙目流露出為難的神色。
宣化糧倉雖然在宣化城內,但是卻不歸宣化府和交趾布政使司管,是戶部的下屬機構,隻有戶部下達賑濟的公文後才能開倉放糧。
“事急從權,現在城外有二十多萬災民,如果他們被居心叵測之人煽動鬧起事來,這個後果可不是你我能夠承擔的。”
李清正知道城南糧倉監督的難處,神情嚴肅地望向了他,語氣決然地道,“本官心意已決,開倉放糧,有什麽後果本官一力承擔!”
此時,宣化城外已經有二十萬躲避戰火的災民,由於近兩年接連的戰亂,幾天前李清正手裏就已經沒有一粒糧食,故而唯有選擇開宣化城裏的糧倉賑濟那些災民,否則那些災民大多數將會被餓死。
災民們之所以會蜂擁到宣化城,是因為李清正擔任知府時勵精圖治,將宣化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故而得到了百姓們的信任。
曾經貴為翰林學士的李清正不僅是士大夫階層的代表,而且也是大明言官的領袖,自然不能讓那些災民流離失所,因此大力賑濟。
在他的感召下,宣化府的那些商賈士紳和土司紛紛捐獻糧食,收納災民。
可隨著交趾戰局的惡化,災民們源源不斷湧來,再加上交趾農業因為戰亂而欠收,使得糧食問題成為了擺在李清正麵前的一道難題。
其實,不僅是城外,宣化城裏的局勢也變得非常糟糕,治安惡化,物價飛漲,由於城裏已經無法再容納下多餘的災民,故而四門一個多月前已經關閉。
因為糧價越漲越高,李清正已經兩次召見了城裏的糧商,希望他們能降價,幫宣化城的居民度過眼前的這次難關。
可惜,商人本性逐利,再加上明軍在交趾接連戰敗,這使得身為大後方的宣化城也變得越來越不安全,糧商們都想趁著這個機會大撈一筆迴廣西避險,故而對李清正是陽奉陰違,這導致宣化城的糧價持續升高,現在的糧價已經是平常的十倍。
李清正是一個有風骨和傲骨的文官,自然不會強迫那些糧商降價,因此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糧價飛漲。
實話,李清正做學問和理政是一把好手,但是與商人們打交道可就是門外漢了,作為大明的士大夫,士農工商的層人物,他以前從未與商人們接觸過,豈會知道如何應對那些世故圓滑的糧商?
麵對城外饑寒交迫的災民,李清正實在不忍心將這些大民子民棄之不理,故而把心一橫,毅然決定打開宣化的糧倉,準備用他的一條命來換取城外那些災民的性命。
曆朝曆代,像李清正這種敢於當眾撞皇帝的清流根本就不怕死,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在太和殿上譴責洪熙帝,進而落得如此的下場。
對李清正這種心高氣傲、恃才傲物的清流來,聲譽才是他們所作為看重的,當年李雲天正是抨擊李清正沽名釣譽,使得李清正大為惱怒,也令李雲天被不少清流和言官所惡,至今無法釋懷。
“知府大人,下官聽聞皇上已經派了定南將軍前來,是不是等定南將軍來後再定奪此事?”城南糧倉監督知道私開糧倉之事事關重大,不是李清正一個人就能扛得起來的,他身為城南倉儲的主官勢必受到牽連,因此豈敢答應李清正,不動聲色地道。
況且,城南糧倉監督雖然在宣化城為官,但是確實戶部直屬的官員,因此李清正並不是他的上司,李清正的公文對他來並無法律效力。
除非宣化糧倉的最高官員――宣化糧倉主事下達了開倉的公文,城南糧倉監督這才敢開倉放糧,這也意味著宣化糧倉主事將責任承擔了下來。
聽到“定南將軍”四個字,李清正的臉上頓時流露出一股複雜的神色,眼前不由得浮現出了李雲天的影像來。
當李清正接到朝廷再次派兵平定交趾叛亂的公文時,無論如何他都沒有想到這次帶兵來交趾的竟然會是李雲天,而不是周征和張輔這樣的經驗豐富、戰功赫赫的勳貴。
不過,轉念一想的話李清正又覺得李雲天帶兵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當年他離開京城時李雲天曾經到城外送他,不僅拜托他治理好宣化府的政務,還過要去交趾看望他。
那個時候李清正正在氣頭上,覺得李雲天的話充滿了諷刺和挖苦,故而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如今看來李雲天履行了其當年的諾言,果然來了交趾這種蠻荒之地,而且還是作為平叛大軍的主帥。
對於李雲天,李清正的感情非常複雜,原本他以為來到宣化府後就不會與李雲天有什麽瓜葛,可是事與願違,在家人和朋友寫給他的信中卻提起了李雲天。
家人告訴李清正,自從他走後李雲天非常照顧家裏的生活,而朋友們則驚訝地告訴了他一個消息,李雲天竟然為了他在太和殿與彈劾他的官員展開了激辯,最後使得宣德帝放棄了懲處他的念頭。
宣德帝登基後,對李清正在洪熙帝駕崩前上的那道奏章耿耿於懷,認為李清正在眾臣麵前羞辱了洪熙帝,這才導致了洪熙帝忽然駕崩。
朝中的官員並不乏那些揣測聖意之人,再加上平常與李清正有仇的官員,紛紛上疏彈劾李清正,其中最為惡毒的理由就是李清正明知洪熙帝身體有恙還要用如果激烈的言辭奏事,其心可誅!
一句“其心可誅”使得那些想要為李清正辯解的官員紛紛知難而退,畢竟洪熙帝確實死在了李清正上疏後,這使得李清正上疏的目的變得撲朔迷離,涉及到了陰謀謀害洪熙帝一事。
即使是朝中的清流們也無法開口為李清正辯解,到底“忠君”是清流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正是打著這個旗號清流們才能在朝堂之上暢所欲言,即使是冒犯了皇帝也往往被皇帝所寬容,而李清正的事情無疑是犯了一個大忌。
既然連清流們都選擇了退縮,其餘的官員更是不想因為此事而麵對宣德帝的怒火,免得陷入謀害洪熙帝的漩渦中。
就當眾臣都以為李清正這次必死無疑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時身為都察院監察禦史的李雲天挺身而出,為李清正進行了辯解。
在李雲天看來,李清正身為翰林學士,朝堂上的言官之首,而言官諫言是天經地義之事,李清正上疏奏事並無不妥。
至於李清正在上疏時言行過激,是他平日裏的性格使然,這也正是洪熙帝欣賞李清正的地方,其忠心無需言表,否則的話李清正豈能坐到翰林學士的位子上來?
因此,李雲天認為李清正錯就錯在了太過耿直,遇事不知道變通,在洪熙帝身體有恙時還上演辭激烈的奏章。
如今,李清正已經被洪熙帝懲罰,貶去了荒蕪偏遠的交趾擔任知府,已經為其過錯付出了代價。
自隋唐起,曆朝曆代的帝王都重視言官,諫者無罪已經成為了帝王暢通言路的重要基石,而李清正身為言官之首,豈能因為他的一道諫言就追加其罪責?
故而,李雲天認為不應再舊事重提,以免徒生滋擾。
李雲天的出麵使得太和殿的文武百官頗為震驚,不過要是細起來,也唯有李雲天膽敢如此做,先不李雲天深受洪熙帝的信賴,單憑他護送身為太子的宣德帝進京登基,宣德帝就不會懷疑他的忠心,也最能聽進他的進言。
聽到李雲天提及“言路暢通”四個字,宣德帝知道李雲天的用意,要是嚴懲了李清正,必然會使得言官們進諫時畏首畏尾,進而堵塞了言路。
而且這也會使得外界胡亂猜測洪熙帝駕崩的原因,正如李雲天所的那些“途生滋擾”。
所以,左右權衡了一番後,宣德帝按捺下了心中對李清正的怒火,駁迴了那些彈劾李清正的奏章,並且下詔以後任何人都不得再提及此事,至此李清正才算真正地從洪熙帝駕崩一事的旋渦中脫身而出。
李清正得知這件事情後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他最不願意看見的就是李雲天在這件事情上幫他,而且他也弄不明白李雲天究竟為何要這樣做,難道是要收買人心?
對於李雲天的目的,李清正是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心中對李雲天的印象無形中已經有了一個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