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李府門前就門庭若市,聲音喧鬧,擠滿了前來送賀禮的人。
李雲天這次沒有推脫,而是讓下人將那些賀禮照單全收,他已經想好了準備將這些賀禮用於平叛交趾的軍費。
經過下人們的一晚上的忙碌,李府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雖周雨婷現在已經成為了庶民,並且是嫁給李雲天當妾室,按理婚禮的規格應該低調一些才對。
不過,在張太後的示意下,楊士奇、張輔和騫義這些朝中重臣悉數前來李府喝喜酒,賓客們將諾大的李府塞得滿滿當當,場麵宏大氣派,熱鬧非凡,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李雲天娶得是正室妻子。
所謂跟紅白,趨炎附勢,京城官場上的那些官員們可是深諳此道,如今李雲天所受皇恩正隆,仕途無可限量,眾人自然要爭相巴結和籠絡。
張太後和宣德帝雖沒有親臨,但卻讓內侍送來了賞賜,張太後賞了一對價值連城的玉如意,寓意李雲天和周雨婷婚後萬事如意,而宣德帝則題了一幅“百年好合”的字,被李雲天懸掛在了正堂上,引得在場的官員們一陣羨慕和嫉妒。
因為不是娶正妻,所以李雲天沒有穿紅色的新郎服,而是用一身筆挺帥氣的講武堂軍禮服,端著酒杯微笑著向貴賓們敬酒。
朱玉馨則穿著鳳冠霞帔,她是奉了張太後的恩旨賜婚,因此成親時所享用的禮製與正室相同。
由於明天就要出征,李雲天喝了幾杯宣德帝賞賜的貢酒後就以水代酒來敬眾人,否則他絕對會被那些賓客們給喝趴下。
眾賓客自然知道其中的緣由,故而沒人與之計較。
婚禮的場麵熱鬧喜慶,一直持續到深夜才結束,李雲天親自將那些重要賓客送到李府門口,以示敬重。
次日清晨,擁著朱玉馨熟睡的李雲天被門外的侍女輕聲喊醒,宣德帝上午要在京師講武堂給出征交趾的將士送行,他自然不能耽誤了如此重要的大事。
望了一眼甜甜地依偎在懷裏酣睡的朱玉馨,李雲天微微一笑,俯身在她的額頭上吻了一下,然後心翼翼地起床,去隔壁的廂房洗漱。
昨晚兩人又是悄悄話又是翻雲覆雨,直到大半夜才入睡,李雲天知道朱玉馨很疲憊,故而不想攪了她的好夢,因此沒有喊醒她。
李雲天趕到京師講武堂時,大校場上旌旗招展,出征交趾的驍武軍軍士衣甲整齊地聚集在校場上聊著天,饒有興致地等待著宣德帝的到來。
王簡、梁少傑已經提前來到講武堂,正在講武堂的議事大廳裏與李大牛談論著即將出征的事宜,現場還有數名身穿三品武官官服的精壯年輕人。
“將軍!”見到李雲天進門,屋子裏的人紛紛起身,向他躬身行禮。
“驍武軍的軍服與都督府不同,為了便於指揮,本官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軍服,等到了通州後你們就換上吧。”李雲天微微笑了笑,在上首位的椅子上坐下,沉聲向那幾名年輕武官道。
“謝將軍。”幾名年輕武官聞言立刻齊聲道謝,他們就是李雲天這次的隨軍出征的將領,都是世襲的武官,不是世襲正三品的衛指揮使,就是世襲從三品的衛指揮同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人的祖上是跟隨永樂帝的靖難勳貴,其餘人的祖上都是跟隨洪武帝的開國勳貴。
像文臣一樣,勳貴中間也有著不同的派係,最主要的就是分為開國勳貴和靖難勳貴,開國勳貴經曆胡惟庸、藍玉兩案後已經元氣大傷,現在主導勳貴主流的是那些靖難勳貴。
李雲天清楚宣德帝的心思,故而特意從那些開國世襲軍官中挑選跟隨他出征的將領,準備提攜和扶植開國勳貴,以與靖難勳貴相對抗。
“王彬來了沒?”等那幾名年輕武官落座後,李雲天環視了一眼現場,不由得看向了李大牛。
“大人恕罪,下官來晚了。”他的話音剛落,一名身穿便裝、風度翩翩的年輕男子就快步走進了大堂,連聲向李雲天拱手謝罪。
“你沒來晚,還有一刻鍾才是集合的時間。”李雲天見那名便裝男子額頭上滿是汗水,知道他是急匆匆趕來的,裏麵肯定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隱情,於是指了一旁的座位,笑著道。
便裝男子這才鬆了一口氣,向在座的眾人拱了一下手,在左側的座位處落座,掏出手絹擦著額頭上的汗水。
“諸位,從此咱們就坐在一條船上了,希望諸位與本官同心協力,一起平定交趾叛亂,為皇上分憂,為大明百姓謀福。”隨著王彬的到來,此次出征交趾的將領們已經悉數到齊,李雲天麵色一整,沉聲道。
“齊心協力,忠君報國!”現場眾人聞言,不約而同地向李雲天一拱手,齊聲道。
“驍武軍的軍製與都督府不同,本官希望大家在抵達交趾以前能盡快熟悉。”李雲天見狀滿意地了頭,不動聲色地下達了命令。
“大人放心,我等一定盡快明曉驍武軍軍製。”王簡向李雲天微微一躬身,代表梁少傑和王彬等人應承了下來。
其實,王簡早已經對驍武軍的軍製了如指掌,自從李雲天成立驍武軍他就密切關注,如果不是他在京畿都督府有軍職,那麽一定會加入到驍武軍中去,在他看來驍武軍的軍製才是未來大明軍隊的發展方向,屯兵製的局限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來。
“王儀賓,你是進士出身,博才多學,精於謀略,驍武軍的作戰皆由參謀部負責製定,本官覺得參謀部挺適合你,不知你可想進入裏麵做事?”李雲天聞言了頭,目光落在了正襟危坐的王彬身上。
“大人過獎了,大人是翰林侍讀,下官在大人麵前豈敢提‘博學多才、精於謀略’八個字。”王彬連忙起身,畢恭畢敬地衝著李雲天拱手道,“大人知人善任,下官一定竭盡全力辦好差事,不辜負大人的厚望。”
李雲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笑意,向王彬壓了壓手示意其落座,心中對王彬頗為期待。
王彬是永樂末年甲辰科的兩榜進士,名次位列二甲中部,本可以像李雲天一樣考庶吉士,並且進入京城各大部院衙門曆練,有著不可限量的仕途。
可惜的是,隨後發生的一件事情使得王彬徹底與仕途隔絕,那就是他娶了京城隆慶郡王的女兒,成為了隆慶郡王府的儀賓,自此遠離了仕途。
不僅王彬的仕途因為娶了隆慶郡王而完結,就是他的親屬也不得考科舉為官。
這與明朝皇室的一條祖製有關,那就是駙馬和儀賓必須從平民或低級官吏家中選取,而且被選中的人家中近親不能再出仕為官,即使已經做著官的也得退休迴家。
據《明世宗實錄》記載:至弘治十三年三法司遂以入問刑條例中,沿襲至今,遂為定例。以故詩禮世家、衣冠世胄,俱不願與王家結親,惟閭井白丁扳援宗戚,轉相誘引。累朝以不許王親除授京職,蓋亦防閑之道宜然。
原來,之所以製定這條看起來非常奇怪的規矩,是為了不讓王公貴族及大官員借這著皇家姻親的身份為非作歹,危害政權。
雖然這是一條不錯的預防舉措,可一個家族中若有子弟被選為駙馬或儀賓,則舉族不能應舉為官,而所謂的駙馬儀賓也不過是一個領幹俸的虛職。
這樣一來,民間的世家大族、書香門第都視與皇家結親為畏途,而公主及皇室宗女夫君的素質自然也就好不到哪裏去了,不少家財萬貫的商賈子弟由於仕途無望,故而就打起當皇親國戚的主意,收買負責皇室宗女婚姻的官員來當儀賓。
《明英宗實錄》中有過記載:富家子弟投托各主婚官員與議婚陰陽人通同作庇,有錢求囑或雖人物鄙猥,亦稱年命相宜堪與成婚,而無錢求囑者雖人物聰俊,遂稱年命相克難以成配,以此多不得人。
各處王府選擇儀賓赴京授職,多有人物鄙偎,禮貌粗陋者。
由於買通了負責婚事的官員,堂堂的大明公主和皇室宗女竟然會嫁給那些醜陋頑劣的市井人,真的可謂是一個悲劇,遂成為貪官汙吏和市井民卑劣計謀的最大受害者。
值得一提的是,娶了公主或者皇室宗女不得為官是對那些文官來的,朝中的勳貴則不受此限製。
為了拉攏朝中的那些勳貴,皇帝、太後和皇後會挑選皇室宗女給勳貴子弟賜婚,使得雙方的利益聯係更加緊密。
朱玉馨去年之所以要舍棄郡主的身份,也有這裏麵的因素在內,李雲天是文官,如果朱玉馨要是嫁給他的話,那麽李雲天就成為了福王府的儀賓,按照大明的祖製他將失去文官的官位,這對李雲天的仕途來將是一個重創。
隻不過朱玉馨萬萬想不到,李雲天竟然會在平定漢王的叛亂中立下赫赫戰功,進而得以被宣德帝封為了鎮武伯。!^!
李雲天這次沒有推脫,而是讓下人將那些賀禮照單全收,他已經想好了準備將這些賀禮用於平叛交趾的軍費。
經過下人們的一晚上的忙碌,李府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雖周雨婷現在已經成為了庶民,並且是嫁給李雲天當妾室,按理婚禮的規格應該低調一些才對。
不過,在張太後的示意下,楊士奇、張輔和騫義這些朝中重臣悉數前來李府喝喜酒,賓客們將諾大的李府塞得滿滿當當,場麵宏大氣派,熱鬧非凡,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李雲天娶得是正室妻子。
所謂跟紅白,趨炎附勢,京城官場上的那些官員們可是深諳此道,如今李雲天所受皇恩正隆,仕途無可限量,眾人自然要爭相巴結和籠絡。
張太後和宣德帝雖沒有親臨,但卻讓內侍送來了賞賜,張太後賞了一對價值連城的玉如意,寓意李雲天和周雨婷婚後萬事如意,而宣德帝則題了一幅“百年好合”的字,被李雲天懸掛在了正堂上,引得在場的官員們一陣羨慕和嫉妒。
因為不是娶正妻,所以李雲天沒有穿紅色的新郎服,而是用一身筆挺帥氣的講武堂軍禮服,端著酒杯微笑著向貴賓們敬酒。
朱玉馨則穿著鳳冠霞帔,她是奉了張太後的恩旨賜婚,因此成親時所享用的禮製與正室相同。
由於明天就要出征,李雲天喝了幾杯宣德帝賞賜的貢酒後就以水代酒來敬眾人,否則他絕對會被那些賓客們給喝趴下。
眾賓客自然知道其中的緣由,故而沒人與之計較。
婚禮的場麵熱鬧喜慶,一直持續到深夜才結束,李雲天親自將那些重要賓客送到李府門口,以示敬重。
次日清晨,擁著朱玉馨熟睡的李雲天被門外的侍女輕聲喊醒,宣德帝上午要在京師講武堂給出征交趾的將士送行,他自然不能耽誤了如此重要的大事。
望了一眼甜甜地依偎在懷裏酣睡的朱玉馨,李雲天微微一笑,俯身在她的額頭上吻了一下,然後心翼翼地起床,去隔壁的廂房洗漱。
昨晚兩人又是悄悄話又是翻雲覆雨,直到大半夜才入睡,李雲天知道朱玉馨很疲憊,故而不想攪了她的好夢,因此沒有喊醒她。
李雲天趕到京師講武堂時,大校場上旌旗招展,出征交趾的驍武軍軍士衣甲整齊地聚集在校場上聊著天,饒有興致地等待著宣德帝的到來。
王簡、梁少傑已經提前來到講武堂,正在講武堂的議事大廳裏與李大牛談論著即將出征的事宜,現場還有數名身穿三品武官官服的精壯年輕人。
“將軍!”見到李雲天進門,屋子裏的人紛紛起身,向他躬身行禮。
“驍武軍的軍服與都督府不同,為了便於指揮,本官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軍服,等到了通州後你們就換上吧。”李雲天微微笑了笑,在上首位的椅子上坐下,沉聲向那幾名年輕武官道。
“謝將軍。”幾名年輕武官聞言立刻齊聲道謝,他們就是李雲天這次的隨軍出征的將領,都是世襲的武官,不是世襲正三品的衛指揮使,就是世襲從三品的衛指揮同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人的祖上是跟隨永樂帝的靖難勳貴,其餘人的祖上都是跟隨洪武帝的開國勳貴。
像文臣一樣,勳貴中間也有著不同的派係,最主要的就是分為開國勳貴和靖難勳貴,開國勳貴經曆胡惟庸、藍玉兩案後已經元氣大傷,現在主導勳貴主流的是那些靖難勳貴。
李雲天清楚宣德帝的心思,故而特意從那些開國世襲軍官中挑選跟隨他出征的將領,準備提攜和扶植開國勳貴,以與靖難勳貴相對抗。
“王彬來了沒?”等那幾名年輕武官落座後,李雲天環視了一眼現場,不由得看向了李大牛。
“大人恕罪,下官來晚了。”他的話音剛落,一名身穿便裝、風度翩翩的年輕男子就快步走進了大堂,連聲向李雲天拱手謝罪。
“你沒來晚,還有一刻鍾才是集合的時間。”李雲天見那名便裝男子額頭上滿是汗水,知道他是急匆匆趕來的,裏麵肯定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隱情,於是指了一旁的座位,笑著道。
便裝男子這才鬆了一口氣,向在座的眾人拱了一下手,在左側的座位處落座,掏出手絹擦著額頭上的汗水。
“諸位,從此咱們就坐在一條船上了,希望諸位與本官同心協力,一起平定交趾叛亂,為皇上分憂,為大明百姓謀福。”隨著王彬的到來,此次出征交趾的將領們已經悉數到齊,李雲天麵色一整,沉聲道。
“齊心協力,忠君報國!”現場眾人聞言,不約而同地向李雲天一拱手,齊聲道。
“驍武軍的軍製與都督府不同,本官希望大家在抵達交趾以前能盡快熟悉。”李雲天見狀滿意地了頭,不動聲色地下達了命令。
“大人放心,我等一定盡快明曉驍武軍軍製。”王簡向李雲天微微一躬身,代表梁少傑和王彬等人應承了下來。
其實,王簡早已經對驍武軍的軍製了如指掌,自從李雲天成立驍武軍他就密切關注,如果不是他在京畿都督府有軍職,那麽一定會加入到驍武軍中去,在他看來驍武軍的軍製才是未來大明軍隊的發展方向,屯兵製的局限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來。
“王儀賓,你是進士出身,博才多學,精於謀略,驍武軍的作戰皆由參謀部負責製定,本官覺得參謀部挺適合你,不知你可想進入裏麵做事?”李雲天聞言了頭,目光落在了正襟危坐的王彬身上。
“大人過獎了,大人是翰林侍讀,下官在大人麵前豈敢提‘博學多才、精於謀略’八個字。”王彬連忙起身,畢恭畢敬地衝著李雲天拱手道,“大人知人善任,下官一定竭盡全力辦好差事,不辜負大人的厚望。”
李雲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笑意,向王彬壓了壓手示意其落座,心中對王彬頗為期待。
王彬是永樂末年甲辰科的兩榜進士,名次位列二甲中部,本可以像李雲天一樣考庶吉士,並且進入京城各大部院衙門曆練,有著不可限量的仕途。
可惜的是,隨後發生的一件事情使得王彬徹底與仕途隔絕,那就是他娶了京城隆慶郡王的女兒,成為了隆慶郡王府的儀賓,自此遠離了仕途。
不僅王彬的仕途因為娶了隆慶郡王而完結,就是他的親屬也不得考科舉為官。
這與明朝皇室的一條祖製有關,那就是駙馬和儀賓必須從平民或低級官吏家中選取,而且被選中的人家中近親不能再出仕為官,即使已經做著官的也得退休迴家。
據《明世宗實錄》記載:至弘治十三年三法司遂以入問刑條例中,沿襲至今,遂為定例。以故詩禮世家、衣冠世胄,俱不願與王家結親,惟閭井白丁扳援宗戚,轉相誘引。累朝以不許王親除授京職,蓋亦防閑之道宜然。
原來,之所以製定這條看起來非常奇怪的規矩,是為了不讓王公貴族及大官員借這著皇家姻親的身份為非作歹,危害政權。
雖然這是一條不錯的預防舉措,可一個家族中若有子弟被選為駙馬或儀賓,則舉族不能應舉為官,而所謂的駙馬儀賓也不過是一個領幹俸的虛職。
這樣一來,民間的世家大族、書香門第都視與皇家結親為畏途,而公主及皇室宗女夫君的素質自然也就好不到哪裏去了,不少家財萬貫的商賈子弟由於仕途無望,故而就打起當皇親國戚的主意,收買負責皇室宗女婚姻的官員來當儀賓。
《明英宗實錄》中有過記載:富家子弟投托各主婚官員與議婚陰陽人通同作庇,有錢求囑或雖人物鄙猥,亦稱年命相宜堪與成婚,而無錢求囑者雖人物聰俊,遂稱年命相克難以成配,以此多不得人。
各處王府選擇儀賓赴京授職,多有人物鄙偎,禮貌粗陋者。
由於買通了負責婚事的官員,堂堂的大明公主和皇室宗女竟然會嫁給那些醜陋頑劣的市井人,真的可謂是一個悲劇,遂成為貪官汙吏和市井民卑劣計謀的最大受害者。
值得一提的是,娶了公主或者皇室宗女不得為官是對那些文官來的,朝中的勳貴則不受此限製。
為了拉攏朝中的那些勳貴,皇帝、太後和皇後會挑選皇室宗女給勳貴子弟賜婚,使得雙方的利益聯係更加緊密。
朱玉馨去年之所以要舍棄郡主的身份,也有這裏麵的因素在內,李雲天是文官,如果朱玉馨要是嫁給他的話,那麽李雲天就成為了福王府的儀賓,按照大明的祖製他將失去文官的官位,這對李雲天的仕途來將是一個重創。
隻不過朱玉馨萬萬想不到,李雲天竟然會在平定漢王的叛亂中立下赫赫戰功,進而得以被宣德帝封為了鎮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