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孫貴妃為何會給出如此豐厚的賞賜,李雲天自然是心知肚明,除了孫貴妃與周雨婷私交不錯外,孫貴妃肚中的孩子是關鍵。


    倘若孫貴妃誕下皇子,那麽就是宣德帝的皇長子,她當然希望宣德帝能將其立為太子。


    可是現在胡皇後依然健在,依照立嫡立長的原則,要先立胡皇後的所生的皇子為太子,等到胡皇後實在生不了皇子後才能立她的兒子。


    胡皇後已經給宣德帝生了兩個公主,這意味著她也可能給宣德帝再生一個皇子出來,而這個皇子自然就是大明未來的太子。


    雖然孫貴妃清楚以胡皇後現在的體質很難再次生育,但這卻不是絕對的,萬一胡皇後懷孕並且誕下皇子,那麽她的兒子可就沒有機會成為太子了。


    況且,孫貴妃也沒有時間再來等待,萬一別的妃子也生了皇子,胡皇後想要將其抱養的話,她所有的希望可就成為了鏡花水月。


    為了保證自己的兒子能成為大明的太子,孫貴妃現在就要為其鋪路,來拉攏朝中的那些能對宣德帝產生影響的重臣。


    雖然孫貴妃還不知道自己肚子裏懷的是公主還是皇子,可要是等到孩子生下來後再謀劃,無疑已經晚了。


    在朝堂上的那些高官顯貴中,孫貴妃尤為看重的就是李雲天,一來她與周雨婷關係密切,而周雨婷的後麵是周征,可以對朝堂上的勳貴起到很大的影響。


    二來李雲天是宣德帝最為倚重和信任的臣子,雖然資曆不如楊士奇和楊榮這些老臣,但文武兼備,口才卓絕,關鍵時刻能在朝堂上為其話。


    因此,李雲天自然就成為了孫貴妃最為看重的官員,而宣德帝對孫貴妃的寵愛已經表明了他在太子一事上的態度,想必李雲天屆時絕對不會讓她失望的。


    七月份,交趾終於傳來了新的戰報,戰報的內容與昌江城和諒江城的戰事有關,其中昌江城被攻陷的時間是四月初二。


    早在宣德元年七月,叛首黎利為了拿下昌江城親自率領八萬叛軍,聚集大量象、飛車、衝梯猛攻昌江城,當戰事受阻後又令人鑿地道,妄想潛入城中。


    成山伯王通任命交趾都司都指揮使李任為昌江城的守將,昌江衛衛指揮使顧福輔之,負責與叛軍交戰。


    李任何顧福發現了黎利的意圖,於是讓人開挖橫溝與叛軍所挖地洞相通,從溝中向鑽進地道裏的叛軍發動攻擊,重創叛軍。


    黎利見久攻不下,於是又下令調派援兵,並且增加了大象前去攻城,戰況顯得異常慘烈。


    昌江城被黎利率領叛軍圍困後,王通向臨近交趾的廣西總兵、鎮蠻將軍、征遠候顧興祖求救。


    可顧興祖擔憂被交趾叛軍勢大,竟然擁兵自保,對王通的求助視若無睹,沒有發兵前去救援,使得交趾的明軍孤立無援。


    城破之日,李任已經與黎利周旋了九個多月,大三十多次交戰,城中將士死傷將近一半。


    直到宣德二年四月份,叛軍才終於攻破了昌江城的城牆,用雲梯登城後搶占了城門。


    李任和顧福見狀親自率領死士前去奪取城門,可惜功虧一簣,戰至關鍵時刻叛軍的象兵趕到,使得兩人未能奪迴城門,被叛軍圍困後自刎而死。


    值得一提的是,昌江城的守備太監馮智和交趾都司指揮同知劉順也在城破後先後自刎死。


    據事後統計,城中軍校丁及男女百姓不屈而死的達數千人。


    王通見大勢已去,在部下們的護衛下殺出城去,九死一生地逃出了叛軍的圍追堵截,進入了交趾布政使司的治所交州城。


    幾乎與此同時,被叛軍圍困了近十個月的諒江城也陷落,諒江府自此落入了叛軍手中,諒江府知府劉子輔在城破時自縊而死。


    黎利攻下昌江、諒江後,合兵北上,分別派遣叛軍攻打交州城和清化府的治所清化城,並且攻占了交州重鎮東關。


    成山伯王通聚集兵力躲在交州城裏閉城不出,憑借著交州城高大厚實的城牆來抵禦叛軍的攻擊,等待柳升的援兵。


    宣德帝得知昌江城和諒江城同時失陷,頓時萬分震驚,沒有想到叛軍竟然如此兇猛,同時也惱怒顧興祖不發兵救援,下令將其逮捕迴京,投入錦衣衛北鎮撫司的詔獄,並且詔令柳升率軍速進。


    在宣德帝的諭令下,柳升於九月抵達了交趾的宣化府,隨後攻克了由叛軍把守的隘留關。


    此時,柳升手下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十二萬人,除去了七萬京畿都督府的京軍外,沿途還從武昌衛抽調兵士一千人,成都衛抽調兵士一千二百人。


    再加上南京原鄭和下西洋時的精銳明軍一萬人,中都留守司及湖廣、浙江、河南、山東、廣東、福建、江西、雲南、四川都司並福建、四川行都司的明軍三萬三千人,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十二萬之眾。


    黎利見柳升來勢洶洶,自知不可力敵,故而向柳升上書,請求立原安南國國王陳氏的後代為國王,他願意罷兵而歸。


    柳升並沒有啟封黎利的文書,而是隨即將之上報了朝廷,繼續率軍南下趕往交州城,準備前去救援王通。


    叛軍沿途據險設立關卡,明軍接連將其擊破,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就抵達鎮夷關。


    見叛軍屢被擊敗,簡直不堪一擊,因此柳升不由得對叛軍頗為輕視,認為其不過爾爾。


    由於路途奔波,平叛大軍中的兩個重要人物,參讚軍務的軍閣次輔李慶和左副總兵、保定伯梁銘不幸染病,而且病情不斷加重。


    隨軍的禮部郎中史安看出了叛軍接連戰敗好似在誘敵,而柳升在擊敗了沿途的叛軍後言行舉止中對叛軍甚為不屑。


    很顯然,驕滿是兵家的大忌,故而史安提醒李慶,認為叛軍可能是故意示弱來引誘明軍前行,應警示柳升,防範叛軍在路上設伏。


    李慶覺得事關重大,因此拖著病體前去告誡柳升,要柳升心叛軍有詐。


    柳升雖然表麵上答應,可私下裏卻毫不在意,認為叛軍不過是一些尚未開化的蠻夷而已,翻不起什麽風浪來。


    為了搶在從雲南進入交趾的太傅、征南將軍、黔國公沐晟之前抵達交州城救出被困的王通,他竟然率領著前鋒部隊離開了明軍主力部隊先行。


    當柳升領著前鋒部隊行至昌江,在一處名叫“倒馬坡”的地方過橋時,柳升一馬當先,與百餘名親兵騎馬先飛馳過橋,拉開了與後方部隊的距離。


    就在柳升過橋後不久,叛軍埋伏在兩側山地的伏兵群起而攻之,柳升見狀大吃了一驚,想要調轉馬頭逃迴明軍大隊,可惜後路被截,無奈下唯有率軍繼續向前狂奔,最後馬匹陷在了一處泥潭中,被追來的叛軍亂箭射死。


    明軍的先鋒部隊在倒馬坡遇到了叛軍的強力阻擊,雙方爆發了一場激戰,就在這一天晚上,與明軍主力一同行進的左副總兵、保定伯梁銘病死。


    俗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梁銘病死的次日,李慶也跟著病亡。


    由此一來,明軍的主將就成為了右參將崔聚,崔聚派人將梁銘和李慶的屍體運迴了宣化府安置,率領緊急趕往倒馬坡,前去解救被叛軍圍困的先鋒部隊,於第二天終於率軍趕到。


    叛軍的援兵也已趕到,增援的兵力超過了十萬,並且調動了象兵作戰,這給予了明軍致命一擊。


    明軍中的絕大部分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大象這種體型龐大的怪物,見其長鼻獠牙,力大無窮,頓時就亂了陣腳,慌亂不堪。


    叛軍趁此大舉進攻,明軍抵擋不住全線潰敗,傷亡無數,隨軍將領和官員大部被殺,少數逃迴宣化府。


    與此同時,從雲南進入交趾的太傅、征南將軍、黔國公沐晟被叛軍阻擋在了歸化州水尾縣,無法前往交州城。


    交州城裏的王通得知柳升戰死、沐晟被阻後大驚失色,認為明軍在交趾大勢已去,為了避免叛軍攻交州城,於是私下以重金利誘黎利求和,並表示願意為黎利向宣德帝上呈謝罪表。


    其實,這並不是王通第一次找黎利議和,當他被叛軍圍在交州城後,曾經暗中派人找黎利,許諾為黎利乞求封號,並承諾可將清化府以南之地割給黎利,希望黎利退兵。


    黎利見到王通的使者後大喜過望,於是致書給王通,表示願意罷兵,但要清化府以南的州府,雙方以後井水不犯河水,化幹戈為玉帛。


    王通接到書信後召集交州城交趾三司官員討論,言明叛軍勢大,而柳升的援兵未到,萬一交州城被攻破那麽明軍在交趾將失去根基,因此不如與叛軍議和,先保住清化府以北的州府,等柳升率軍來後再平定叛軍。


    得知了王通的意圖後,現場的官員大部分陷入了沉默,隻有少部分人同意:明軍在清化府以南還控製著一些地方,如此一來豈不是要白白便宜了叛軍。


    尤為重要的是,清化府的治所清化城依舊在明軍的手中,清化城是交趾的軍事重鎮,叛軍幾次攻擊都铩羽而歸,要是按照黎利的議和要求,明軍就要白白放棄清化城。


    不過,麵對著兵臨城下的叛軍,再加上王通態度鮮明,故而隻有交趾按察使楊時習表示了異議,認為此舉有辱大明聲威,而且不經朝廷就與叛軍議和是大罪。


    可惜楊時習孤掌難鳴,遭到了王通的厲聲喝叱,認為他在擾亂軍心,使得眾位官員皆不敢言。


    然而令王通沒有想到的是,清化府知府羅通在接到他的命令後不肯棄城,與清化衛指揮使打忠堅守,使得叛軍望城興歎。


    黎利並不想與明庭為敵,如今他接連獲勝打得交趾的明軍畏戰,故而接受了王通的條件,決定與明廷議和。


    為此,黎利向宣德帝上了請降表,希望宣德帝能立安南國國王陳氏後裔陳暠為交趾王。


    王通於是派人送黎利的使節入京向宣德帝獻請降表,並進獻禮物,交趾的戰事走到了一個是戰還是和的十字路口。!^!


    %77%77%77%e%64%75%0%0%e%6%6/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