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並不在獻縣縣城,由於宣德帝的隨行人員眾多,因此大部分的軍隊隻能在城外宿營。


    為了防止士兵騷擾周邊村鎮的百姓,宣德帝命楊士奇前去巡視城外的軍營,張昊和李雲天等人陪著他四處走動查看。


    宣德帝已經下令驍武軍到講武堂京郊大營駐防,作為驍武軍的統兵將領,李雲天在迴京的路上自然要與驍武軍吃住在一起,在張昊等勳貴的眼中他現在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員合格的將領。


    接到宣德帝召他迴城議事的諭旨後,楊士奇立刻趕了迴去,此時此刻李雲天根本不知道宣德帝那裏出了大事。


    直到第二天,李雲天才聽楊士奇和楊榮私下裏因為趙王的事情大吵了一場,並且鬧到了宣德帝那裏。


    楊榮認為趙王這次雖然沒有舉兵造反,是因為受到了劉方和牛世豪的威懾,其在彰德擁兵自重,私下裏肯定與漢王有所勾結,隻要交給錦衣衛一查便知。


    楊士奇則認為趙王未反,則朝廷師出無名,難以服眾,對趙王之事要從長計議,豈可交與錦衣衛那群虎狼之人審理,即便是沒事也能整出事情來。


    況且,永樂帝隻有三個子嗣,如今先帝已經駕崩,漢王犯下了彌天大罪,如果就這麽不明不白地把趙王也給抓了,讓天下人如何看朝廷,以後又有何顏麵去見永樂帝?


    後來,由於楊士奇獲得了楊溥的支持,而騫義和夏元吉也被楊士奇服,這使得楊榮唯有放棄自己的想法,使得這件事情不了了之,趙王有驚無險地躲過了這一劫。


    麵對楊士奇和楊榮的這一次衝突,李雲天心中感到頗為無奈,同樣身為宣德帝的近臣,楊士奇和楊榮的意見一旦相左,必定會影響到宣德帝。


    雖然李雲天並不願意看見這種局麵的發生,但這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隨著宣德帝解除漢王和趙王的隱患,也隨著內閣權勢的日益增大,朝廷內部的爭鬥必將更加激烈和複雜。


    宣德帝迴到京城的時候的已經臘月二十五,京城裏早已經年味十足,喜氣洋洋,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就在宣德帝迴京後不久,真定府和居庸關相繼傳來了好消息,接到漢王的書信後,魯仲乾和白德祥黯然下令所屬的叛軍向明軍投降,兩人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故而自盡而亡。


    一直聚集在山海關的大寧都司軍隊隨之也退迴了駐地,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由於沒有派兵攻打山海關,因此僥幸逃過一劫,被宣德帝調往南方任職。


    牛世豪在臘月二十九迴了京城,隨著魯仲乾和白德祥的自盡,趙王已經難成氣候,故而接到了宣德帝撤軍的禦命,快馬加鞭提前趕迴京城過年。


    為了安置漢王,宣德帝在西華門內修建了一座高牆大院,用來幽禁漢王和他的家眷,並且取名為“逍遙城”,有人是在嘲諷漢王,也有人是寓意漢王在這裏安享晚年,平淡過完餘生,至於孰是孰非,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自此,漢王就在逍遙城裏終老,閑暇時養花遛鳥,雖然不能邁出院門一步,倒也落得一個逍遙自在。


    直到漢王死後,漢王的家眷才得以搬離逍遙城,不過他們已經不再是大明曾經顯赫的皇族,成為了平民百姓,被安置在南方的城鎮中生活,也算是得以善終。


    至於跟隨漢王造反的人,那麽就沒有如此好的運氣,朱恆、王斌、盛堅和羅山等漢王任命的五府六部的官員,以及起兵響應漢王、獻城投靠漢王的官員,都被視為了造反謀逆的主犯,經審訊後紛紛被處死,其家眷也被連累,滿門抄斬的滿門抄斬,流配邊疆的流配邊疆。


    據事後統計,由於牽扯到漢王造反一事,被殺者有兩千餘人,流配者有七千餘人。


    按理,這種造反的大罪可是要株連九族的,不過宣德帝降下了恩旨,免了那些官員親屬的株連之苦。


    其中,朱恆由於最後時刻勸解漢王投降,故而其家眷罪減一等,得以保全性命,流配邊疆。


    王斌也因為支持漢王投降,得以留下一個子嗣繼承香火。


    本來以兩人的罪責都應滿門抄斬,不過李雲天開口肯定了兩人的功勞,使得兩人的家眷得到了相應的寬大。


    在所有追隨漢王叛亂的官員中,靳榮無疑是最幸運的一個,由於他後來跟著李雲天在青州立下了平叛戰功,宣德帝赦免了他的罪責,讓他迴鄉安享晚年去了。


    否則的話,靳榮將與山西都指揮使、天津衛副將等人一樣,落得一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另外,朝廷裏還有不少官員被漢王一案牽連,例如武寧候馮長安、安武侯龔魁、兵部右侍郎武通、刑部左侍郎秦永祥等人,都被查出與漢王私下裏暗中勾結。


    從漢王造反前派人潛入京城暗中聯絡張輔這一件事上來看,漢王肯定在京城裏還有其他的內應,不過漢王已經燒毀了與那些內應來往的書信,故而負責審問漢王叛亂一案的主審和陪審們並沒有找到馮長安等人有響應漢王造反的證據。


    故而,馮長安等人以暗中勾結藩王、圖謀不軌的罪名被流配到了邊疆,以儆效尤,也算是宣德帝網開一麵。


    隨著馮長安一幹官員的丟官罷職,朝中各方勢力為了他們空出來的位置已經聯合縱橫,明爭暗鬥。


    由於漢王一案案情複雜,涉案人員眾多,故而金純和周征等人審了大半年才結束。


    在各種各樣的因素下,到了審理後期案子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失控的態勢,那些涉案官員為了自保,有意或者被迫地檢舉和揭發了朝中的一些同僚,使得那些同僚被抓入獄,受到了嚴刑拷打。


    值得一提的是,主審和陪審隻有在審理像朱恆和王斌這樣極為重要的案犯時才會審,平常的時候則是兩人一組審理案犯,手下又有若幹具體辦事的官員。


    之所以這樣做,一是金純和周征等人本身都有職務,不可能整天都審理案子,二來涉及此案的人員眾多,不分開審理的話幾年也審不完,這也是為何宣德帝一下子任命了一個主審和九名陪審的原因。


    周征和李雲天是翁婿,為了避嫌兩人自然不可能分到一起,故而李雲天和福王搭檔審案。


    福王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需要李雲天這樣精於審案的年輕官員來協助,這使得兩人這一組的案子都是李雲天在審理,福王隻不過掛一個空名罷了。


    在五個審案組中,李雲天和福王這一組不僅辦案效率最高,而且罪證確鑿,並采用了寬容的政策,使得案犯一個個心服口服。


    尤為重要的是,李雲天和福王這一組並沒有趁機牽連無辜,傾軋朝廷中的同僚,反倒是查明了一些無辜的同僚被誣陷。


    因此,在案件審理末期,那些其他審案組中被無辜牽連進入漢王叛亂一案的官員親屬發現李雲天和福王秉公斷案,故而為了討個公道和清白,竟然紛紛到李雲天和福王那裏伸冤,請兩人為他們做主。


    雖然李雲天和福王並不負責另四個審案組案件的審理,但兩人有著陪審的身份,故而可以過問所有涉及漢王叛亂一事的案件。


    這給李雲天和福王出了一個難題,也使得兩人非常被動,兩人雖能管那些被無辜牽連者的案子,可如此一來無疑就是破壞了官場的規矩,得罪了同審的金純等人。


    因此,李雲天和福王並沒有受理那些前來伸冤者的冤案,而是將此事奏請了宣德帝,宣德帝隨後特意下了聖旨,讓負責漢王叛亂一案的主審和陪審在審案時適可而止,不要株連無辜,盡快平定此案。


    正是由於宣德帝的這道聖旨,漢王叛亂一案這才得以落幕,那些被誣陷的無辜者也因此得以逃出生天,否則的話指不定有多少人要蒙受不白之冤。


    經曆了漢王叛亂一案後,李雲天清正廉明、秉公斷案的名聲在官場上不脛而走,威望日盛。


    起來也著實是有些可笑,雖然大明官場的上的那些官員沒有人願意李雲天以禦史的身份巡查他們的地盤,可一旦他們出了事,又紛紛希望李雲天能主審他們所涉及的案件。


    自從李雲天迴到京城,李府就賓客盈門,門庭若市。


    京城裏的官員商賈紛紛前來拜訪,誰都知道李雲天這次在平定漢王的叛亂中立下了大功,一定會被宣德帝重賞,十有**會被封爵,一躍成為大明新的權貴。


    李雲天本想閉門謝客,可一些賓客的來頭實在是太大,他一天到晚在外麵忙活倒眼不見心不煩,可家裏的周雨婷不好將那些人拒之門外,唯有強打著精神招待。


    畢竟,這種迎來送往的事情以後將成為李府的常態,躲避並不是辦法。


    不僅京城裏的高官顯貴難以在李府見到李雲天,就連周雨婷見李雲天一麵也不容易,李雲天不僅要陪審漢王叛亂一案,而且還要處理講武堂的事情。


    尤其是驍武軍在講武堂京郊大營的安置,以及那些戰死者和致殘者的撫恤,使得李雲天忙得是連軸轉,時常連家都不著,即使過年也隻在家裏待了三天,大年初四就去了講武堂京郊大營。


    除了在滄州養傷的傷員外,驍武軍的人唿啦啦近萬人在講武堂京郊大營住下,衣食住行都遇到了不少麻煩。


    為了能使驍武軍的人盡快安頓下來,李雲天親自去解決他們所麵臨的問題,驍武軍不僅是他在大明軍界立足的根本,同時也是未來編製新軍的基礎。


    而且,宣德帝對驍武軍報以厚望,原本他還在擔心李雲天鬥不過朝廷的那些勳貴,無法實行新的軍製。


    可自從黑牛鎮一戰後,宣德帝就對李雲天充滿了信心,他希望大明有更多像驍武軍那樣能征善戰的悍勇之士。!^!


    %77%77%77%e%64%75%0%0%e%6%6/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