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李雲天抵達京城,李滿山、宋大山和王振由於傷勢太重留在濟寧城養傷。追哪裏快去
雖然隻經過了短短的一個多月,但京城此時已經物是人非,太和殿上的龍椅已經易主:太子朱瞻基已經於六月二十七正式登基,成為了大明新的主宰,定元宣德。
李雲天離開時濟寧府的事務已經處理完結,濟寧衛自副千戶以上有二十多人被錦衣衛捉拿,一舉將漢王在濟寧衛的勢力連根拔起。
據悉,石門千戶所的陸韌由於此次表現出色,及時趕到化解了李雲天等人的險情,故而十有yankuai會躍級從正四品的官銜提升為正三品的官銜,擔任濟寧衛的指揮使。
而濟寧衛指揮同知方同也在此次事件中立下了不的功勞,再加上他是趙山河的人,因此將調任中軍都督府下轄的都司下屬的衛所擔任衛指揮使,著實升了一級。
濟寧府知府趙升知道大事不妙,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雖然現在事情還沒有牽連上他,但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可是觸犯了天顏,為了保命已經以身體不適為由向朝廷請辭,希望能逃過一劫。
趙升很清楚,事已至此漢王已經無法再護他周全,原因很簡單,連石虎都身陷囹圄更何況是他?
為此,趙升也唯有像石虎一樣想向李雲天求助,李雲天要是能幫他一句話那麽他的處境將大為改善。
不過趙升吃了一個閉門羹,李雲天並沒有見他,兩人既沒有交情又沒有見過麵,他豈會為趙升開脫。
況且趙升與石虎也不一樣,石虎隻是一名出身行伍的莽夫,而趙升卻是讀過聖賢書的,禮儀仁孝的道理他應該比誰都清楚,身為讀書人卻要謀害大明未來的天子,簡直就是罪不可恕。
趙升從李雲天的態度中不由得感到一陣絕望,毫無疑問,朱瞻基絕對不會放過那些企圖弑殺他的幫兇,而趙升無疑首當其衝。
濟寧府那起有著十幾條人命的血案也已經破獲,朱瞻坦手下製造了這起血案的侍衛被繩之以法,也算是給那些被害者討了一個公道。
因為距離李家莊近在咫尺,李雲天趁機迴了一趟家裏,石門縣的縣令聞訊後立刻前來拜訪,對其是恭敬有加。
李家的不少子弟紛紛來看望李雲天,絕大多數與李雲天未出五服,關係非常親密。
按照李家族長李維仁的意思,希望李雲天能提攜一下李家的這些子弟。
在他看來,李滿山和李大牛隻不過是李家的下人而已,可現在兩人已經貴為錦衣衛和京畿都督府六品的武官,前途不可限量。
那麽作為李雲天那些關係緊密的兄弟,李雲天自然應該提攜他們一下,再怎麽李雲天也是皇上麵前的紅人,想要提拔一些人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以前由於李雲天在京城,這些話李維仁不好開口,如今李雲天迴來了,他自然要把話向李雲天挑明了,作為李家的族長他可是期盼著李家有朝一日能成為名滿天下的世家大族,這對他來無疑是至高的榮耀。
李雲天對此感到有些無奈,實話他不是不想提拔那些自家的兄弟,再怎麽這些兄弟都是自己人,關節時刻靠得住。
可是如此一來就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一旦那些兄弟如果依仗著他胡作非為的話,這會使得他處理起來非常棘手,畢竟他不是聖人也要麵對家裏麵的親情關係。
既然李維仁已經開口了,而且的又是人之常情,那麽李雲天也不好拒絕,同意對家族裏的兄弟進行提攜,免得被人成是狂妄自大或者忘恩負義。
不過李雲天也與李維仁約法三章,給李家的子弟製訂了一些規矩,並且有言在先,觸犯此規矩者李維仁要將其要從李家除名,從此以後不再是李家的人。
而失去了李家族人的身份,那麽李雲天就能對其秉公處之,進而對李家的子弟形成一種威懾。
李雲天已經向李家的各位族老們表明了他之所以要製定那些規矩的目的,他並不否認這些規矩是為了以後避免使得他在處理自家兄弟犯事的時候為難,更重要的是為了李氏家族的長治久安。
到底李雲天也是一個凡人,他活著的時候可以照顧李家的子弟,可要是死了的話那麽可就無能為力了,因此必須要嚴於律己,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即使有人想找麻煩也不容易。
族老們對李雲天的肺腑之言是感觸頗深,李雲天此舉無疑是未雨綢繆,因此一致同意將李雲天的定的那些規矩寫進了族規裏,一旦有人違反立刻從李家除名。
有了族老們的支持,李維仁隨即修改了族規,將李雲天定的那些規矩置於族規的最前麵,一目了然,以示警戒,並且刻成碑文立於李家的祖祠中。
石門縣的舉子們得知李雲天迴來後更是聯袂登門拜訪,讓李雲天感到欣慰的是,或許是受到了他的激勵和影響,李家上一次山東鄉試的時候竟然一下子出了兩名舉子,都是他的堂兄,可謂是李家的一件大喜事。
由於李雲天在太和殿的諫言,石門縣的舉子高中進士的幾率增加了一倍,這使得舉子們對李雲天是萬分崇拜,皆以他為榜樣。
不僅舉子們,石門縣的士紳商賈也紛紛前來李家莊,想要趁機見上李雲天一麵,更有甚者濟南城的一些人都特意趕了過來,這使得本來想在李家莊住上一段時間,與李滿山等人一同迴京的李雲天應接不暇,不得不提前趕赴京城。
此時,正陽門外,二三十名穿著孝服的年輕官員正聚一起著話。
他們是翰林院的翰林和庶吉士,與李雲天關係密切,不是與他同科的進士,就是與他同一屆考上了庶吉士,都有著同年交情。
李雲天這次迴京並沒有多少人知道,朱瞻基隻讓人將這件事情告訴了翰林院,讓翰林學士龔思恩安排人去接李雲天,再怎麽李雲天也是翰林院的庶吉士。
與此同時,朱瞻基也是以這種方式向翰林院的翰林們表明,他對李雲天信任有加,讓他們不要再因為李清正的事情為難李雲天,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龔思恩能當翰林學士,起來還是托了李雲天的福氣,李清正走後他從侍讀學士被提拔為了翰林學士。
接到這個諭令後龔思恩有些為難,翰林們可不比一般的官員,一個個傲氣十足,風骨錚錚,李雲天得罪了李清正使得不少翰林對其心生厭惡,他要是讓那些人去接李雲天,屆時肯定會鬧出什麽亂子。
因此他想了想,將這件事情交給了與李雲天交好的翰林和庶吉士,畢竟不是所有的翰林都站在李清正一邊。
那些年輕的翰林就與李雲天走得很近,算是翰林中的少壯派,思想比較開明甚至激進,給暮氣沉沉的翰林院帶來了一股清爽的氣息。
隻不過一些翰林雖然暗中對李雲天有好感,但是卻與李雲天沒什麽交情,故而也就不能前去相迎,反而那些與李雲天有著同年之誼的翰林和庶吉士沒有這麽多顧忌。
“來了!”談笑間,一名年輕官員伸手指了一下遠處的官道。
隨著那名年輕官員的喊聲,眾人紛紛抬頭望去,隻見一隊打著錦衣衛旗號的車隊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裏,沿途的行人紛紛向兩旁閃避。
錦衣衛北鎮撫司的人前去通州提取石虎等一幹人犯,順便將李雲天接迴來,這也是朱瞻基對李雲天的一種嘉獎,即使那些朝中重臣也無人享有這種榮耀,要知道錦衣衛可是皇帝的儀仗。
而通常朝中重臣要是與錦衣衛有什麽牽連,那絕對不是什麽好事,十有yankuai就是被錦衣衛北鎮撫司請去喝茶,而北鎮撫司的茶豈是那麽好喝的?
車隊來到城門處後,李雲天與北鎮撫司的一名千戶寒暄了幾句告別,然後和等在那裏的眾位翰林院的同僚談笑著進入了城裏。
此時,京城的官場上已經都知道李雲天暗中去南京向朱瞻基傳旨的事情,隻不過很少有人清楚他為什麽會在濟寧府出事。
不管怎麽李雲天順利完成了張皇後的懿旨,至於他為什麽會在濟寧府,又為何會與濟寧衛指揮使石虎起了衝突已經沒什麽人去關注,因為誰都知道李雲天這次要飛黃騰達,誰吃飽了撐的去打探李雲天執行的皇命是什麽,這可是犯了官場的大忌。
雖然李雲天很想迴家看看,但他進城後的第一件事是進宮覲見朱瞻基,將濟寧府的事情向他匯報,同時也要前去謁見洪熙帝的靈柩。
到了皇宮,內侍們早已經給李雲天準備好了孝服,有條不紊地伺候著他換上,朱瞻基,現在應該稱為宣德帝正在壽皇殿等他。
壽皇殿的一個偏殿,李雲天見到了宣德帝,與前些日子相比宣德帝的身上已經多出了一份帝王之氣,整個人威嚴了許多。
李雲天一五一十地將濟寧府發生的事情向宣德帝進行了匯報,聽得宣德帝的眉頭微微皺著,如果不是陸韌及時趕到的話李雲天可就兇多吉少。
“陛下,漢王在軍中故舊屬下眾多,石虎此次做下的事情雖然罪無可恕,但臣覺得應該給他一條活路,讓漢王的那些屬下故舊知道陛下虛懷若穀,皇恩浩蕩。”匯報完,李雲天衝著宣德帝一拱手,沉聲道。
在他看來殺了石虎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可如果能通過石虎來彰顯宣德帝不計前嫌的廣闊胸襟,那麽一旦宣德帝與漢王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爆發衝突的話,無形中會動搖漢王的軍心。
因此,李雲天這才會答應石虎替其家人話,倘若連企圖謀殺宣德帝的石虎都能被宣德帝饒了一命,那麽更何況其他的人?
“就依卿家所言。”宣德帝聞言沉吟了一下,衝著李雲天微微頷首。
實話他本來想趁著這次機會殺了企圖暗害他的石虎,不過覺得李雲天言之有理,故而改變了心中的想法,畢竟他現在是天子一切要以皇權為重。一
雖然隻經過了短短的一個多月,但京城此時已經物是人非,太和殿上的龍椅已經易主:太子朱瞻基已經於六月二十七正式登基,成為了大明新的主宰,定元宣德。
李雲天離開時濟寧府的事務已經處理完結,濟寧衛自副千戶以上有二十多人被錦衣衛捉拿,一舉將漢王在濟寧衛的勢力連根拔起。
據悉,石門千戶所的陸韌由於此次表現出色,及時趕到化解了李雲天等人的險情,故而十有yankuai會躍級從正四品的官銜提升為正三品的官銜,擔任濟寧衛的指揮使。
而濟寧衛指揮同知方同也在此次事件中立下了不的功勞,再加上他是趙山河的人,因此將調任中軍都督府下轄的都司下屬的衛所擔任衛指揮使,著實升了一級。
濟寧府知府趙升知道大事不妙,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雖然現在事情還沒有牽連上他,但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可是觸犯了天顏,為了保命已經以身體不適為由向朝廷請辭,希望能逃過一劫。
趙升很清楚,事已至此漢王已經無法再護他周全,原因很簡單,連石虎都身陷囹圄更何況是他?
為此,趙升也唯有像石虎一樣想向李雲天求助,李雲天要是能幫他一句話那麽他的處境將大為改善。
不過趙升吃了一個閉門羹,李雲天並沒有見他,兩人既沒有交情又沒有見過麵,他豈會為趙升開脫。
況且趙升與石虎也不一樣,石虎隻是一名出身行伍的莽夫,而趙升卻是讀過聖賢書的,禮儀仁孝的道理他應該比誰都清楚,身為讀書人卻要謀害大明未來的天子,簡直就是罪不可恕。
趙升從李雲天的態度中不由得感到一陣絕望,毫無疑問,朱瞻基絕對不會放過那些企圖弑殺他的幫兇,而趙升無疑首當其衝。
濟寧府那起有著十幾條人命的血案也已經破獲,朱瞻坦手下製造了這起血案的侍衛被繩之以法,也算是給那些被害者討了一個公道。
因為距離李家莊近在咫尺,李雲天趁機迴了一趟家裏,石門縣的縣令聞訊後立刻前來拜訪,對其是恭敬有加。
李家的不少子弟紛紛來看望李雲天,絕大多數與李雲天未出五服,關係非常親密。
按照李家族長李維仁的意思,希望李雲天能提攜一下李家的這些子弟。
在他看來,李滿山和李大牛隻不過是李家的下人而已,可現在兩人已經貴為錦衣衛和京畿都督府六品的武官,前途不可限量。
那麽作為李雲天那些關係緊密的兄弟,李雲天自然應該提攜他們一下,再怎麽李雲天也是皇上麵前的紅人,想要提拔一些人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以前由於李雲天在京城,這些話李維仁不好開口,如今李雲天迴來了,他自然要把話向李雲天挑明了,作為李家的族長他可是期盼著李家有朝一日能成為名滿天下的世家大族,這對他來無疑是至高的榮耀。
李雲天對此感到有些無奈,實話他不是不想提拔那些自家的兄弟,再怎麽這些兄弟都是自己人,關節時刻靠得住。
可是如此一來就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一旦那些兄弟如果依仗著他胡作非為的話,這會使得他處理起來非常棘手,畢竟他不是聖人也要麵對家裏麵的親情關係。
既然李維仁已經開口了,而且的又是人之常情,那麽李雲天也不好拒絕,同意對家族裏的兄弟進行提攜,免得被人成是狂妄自大或者忘恩負義。
不過李雲天也與李維仁約法三章,給李家的子弟製訂了一些規矩,並且有言在先,觸犯此規矩者李維仁要將其要從李家除名,從此以後不再是李家的人。
而失去了李家族人的身份,那麽李雲天就能對其秉公處之,進而對李家的子弟形成一種威懾。
李雲天已經向李家的各位族老們表明了他之所以要製定那些規矩的目的,他並不否認這些規矩是為了以後避免使得他在處理自家兄弟犯事的時候為難,更重要的是為了李氏家族的長治久安。
到底李雲天也是一個凡人,他活著的時候可以照顧李家的子弟,可要是死了的話那麽可就無能為力了,因此必須要嚴於律己,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即使有人想找麻煩也不容易。
族老們對李雲天的肺腑之言是感觸頗深,李雲天此舉無疑是未雨綢繆,因此一致同意將李雲天的定的那些規矩寫進了族規裏,一旦有人違反立刻從李家除名。
有了族老們的支持,李維仁隨即修改了族規,將李雲天定的那些規矩置於族規的最前麵,一目了然,以示警戒,並且刻成碑文立於李家的祖祠中。
石門縣的舉子們得知李雲天迴來後更是聯袂登門拜訪,讓李雲天感到欣慰的是,或許是受到了他的激勵和影響,李家上一次山東鄉試的時候竟然一下子出了兩名舉子,都是他的堂兄,可謂是李家的一件大喜事。
由於李雲天在太和殿的諫言,石門縣的舉子高中進士的幾率增加了一倍,這使得舉子們對李雲天是萬分崇拜,皆以他為榜樣。
不僅舉子們,石門縣的士紳商賈也紛紛前來李家莊,想要趁機見上李雲天一麵,更有甚者濟南城的一些人都特意趕了過來,這使得本來想在李家莊住上一段時間,與李滿山等人一同迴京的李雲天應接不暇,不得不提前趕赴京城。
此時,正陽門外,二三十名穿著孝服的年輕官員正聚一起著話。
他們是翰林院的翰林和庶吉士,與李雲天關係密切,不是與他同科的進士,就是與他同一屆考上了庶吉士,都有著同年交情。
李雲天這次迴京並沒有多少人知道,朱瞻基隻讓人將這件事情告訴了翰林院,讓翰林學士龔思恩安排人去接李雲天,再怎麽李雲天也是翰林院的庶吉士。
與此同時,朱瞻基也是以這種方式向翰林院的翰林們表明,他對李雲天信任有加,讓他們不要再因為李清正的事情為難李雲天,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龔思恩能當翰林學士,起來還是托了李雲天的福氣,李清正走後他從侍讀學士被提拔為了翰林學士。
接到這個諭令後龔思恩有些為難,翰林們可不比一般的官員,一個個傲氣十足,風骨錚錚,李雲天得罪了李清正使得不少翰林對其心生厭惡,他要是讓那些人去接李雲天,屆時肯定會鬧出什麽亂子。
因此他想了想,將這件事情交給了與李雲天交好的翰林和庶吉士,畢竟不是所有的翰林都站在李清正一邊。
那些年輕的翰林就與李雲天走得很近,算是翰林中的少壯派,思想比較開明甚至激進,給暮氣沉沉的翰林院帶來了一股清爽的氣息。
隻不過一些翰林雖然暗中對李雲天有好感,但是卻與李雲天沒什麽交情,故而也就不能前去相迎,反而那些與李雲天有著同年之誼的翰林和庶吉士沒有這麽多顧忌。
“來了!”談笑間,一名年輕官員伸手指了一下遠處的官道。
隨著那名年輕官員的喊聲,眾人紛紛抬頭望去,隻見一隊打著錦衣衛旗號的車隊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裏,沿途的行人紛紛向兩旁閃避。
錦衣衛北鎮撫司的人前去通州提取石虎等一幹人犯,順便將李雲天接迴來,這也是朱瞻基對李雲天的一種嘉獎,即使那些朝中重臣也無人享有這種榮耀,要知道錦衣衛可是皇帝的儀仗。
而通常朝中重臣要是與錦衣衛有什麽牽連,那絕對不是什麽好事,十有yankuai就是被錦衣衛北鎮撫司請去喝茶,而北鎮撫司的茶豈是那麽好喝的?
車隊來到城門處後,李雲天與北鎮撫司的一名千戶寒暄了幾句告別,然後和等在那裏的眾位翰林院的同僚談笑著進入了城裏。
此時,京城的官場上已經都知道李雲天暗中去南京向朱瞻基傳旨的事情,隻不過很少有人清楚他為什麽會在濟寧府出事。
不管怎麽李雲天順利完成了張皇後的懿旨,至於他為什麽會在濟寧府,又為何會與濟寧衛指揮使石虎起了衝突已經沒什麽人去關注,因為誰都知道李雲天這次要飛黃騰達,誰吃飽了撐的去打探李雲天執行的皇命是什麽,這可是犯了官場的大忌。
雖然李雲天很想迴家看看,但他進城後的第一件事是進宮覲見朱瞻基,將濟寧府的事情向他匯報,同時也要前去謁見洪熙帝的靈柩。
到了皇宮,內侍們早已經給李雲天準備好了孝服,有條不紊地伺候著他換上,朱瞻基,現在應該稱為宣德帝正在壽皇殿等他。
壽皇殿的一個偏殿,李雲天見到了宣德帝,與前些日子相比宣德帝的身上已經多出了一份帝王之氣,整個人威嚴了許多。
李雲天一五一十地將濟寧府發生的事情向宣德帝進行了匯報,聽得宣德帝的眉頭微微皺著,如果不是陸韌及時趕到的話李雲天可就兇多吉少。
“陛下,漢王在軍中故舊屬下眾多,石虎此次做下的事情雖然罪無可恕,但臣覺得應該給他一條活路,讓漢王的那些屬下故舊知道陛下虛懷若穀,皇恩浩蕩。”匯報完,李雲天衝著宣德帝一拱手,沉聲道。
在他看來殺了石虎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可如果能通過石虎來彰顯宣德帝不計前嫌的廣闊胸襟,那麽一旦宣德帝與漢王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爆發衝突的話,無形中會動搖漢王的軍心。
因此,李雲天這才會答應石虎替其家人話,倘若連企圖謀殺宣德帝的石虎都能被宣德帝饒了一命,那麽更何況其他的人?
“就依卿家所言。”宣德帝聞言沉吟了一下,衝著李雲天微微頷首。
實話他本來想趁著這次機會殺了企圖暗害他的石虎,不過覺得李雲天言之有理,故而改變了心中的想法,畢竟他現在是天子一切要以皇權為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