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帝的興致很高,在東暖閣裏與李雲天和周雨婷聊了有半個時辰,直到他劇烈地咳嗽後,李雲天這才起身告辭,領著周雨婷和綠萼離去。更新最快去


    “皇上,微臣有一不情之請,還望皇上恩準。”走到門口的時候,李雲天好像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又重新折了迴去,衝著在喝茶的永樂帝一拱手,躬身道。


    “講。”永樂帝覺得有些意外,放下手中的茶杯後道,按理李雲天現在在仕途上風生水起,不應該再有額外的要求才對,而且他覺得李雲天並不是那種得隴望蜀的貪婪之人。


    “皇上,上一次微臣考庶吉士的時候大病了一場,以致於名落孫山,微臣心有不甘,希望皇上能成全微臣,恩準微臣與今科的進士一起考庶吉士,以了結微臣的心願。”李雲天微微躬著身子,望著永樂帝朗聲道。


    “看在你在湖口縣頗有建樹的份上,朕就答應你,恩準你與今科進士一起考庶吉士。”永樂帝聞言頓時笑了起來,一口就答應了下來,他還以為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原來是想考庶吉士。


    “謝皇上隆恩。”李雲天聞心中大喜,連忙跪下給永樂帝磕了一個頭,歡天喜地地走了。


    永樂帝見狀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作為君王從來都不怕臣子提條件,臣子們越有yankuai,那麽君王也就越好掌控。


    如果遇到那種無欲無求的臣子,君王會很傷腦筋,這意味著很難將其駕馭。


    翰林院是大明士大夫的最高殿堂,隻有最優秀的士人才能進入,故而每次科舉時,隻有殿試一甲的狀元、榜眼和探花才能進入翰林院。


    庶吉士這一職銜雖然出現在洪武時期,但成為進士進階翰林院途徑的時間則是永樂時期。


    永樂二年,永樂帝為了從進士中選拔更多的青年才俊,故而創辦了庶吉士升任翰林院翰林的製度。


    按照規定,二甲中名列前茅者直接成為庶吉士,二甲餘者以及三甲名列前茅者要通過考試才能成為庶吉士,俗稱“選館”;


    被選中的庶吉士將進入翰林院學習三年,由翰林院知識豐富的翰林擔任教習,教授知識,俗稱“坐館”;


    三年後將進行考試,考試成績優異者正式成為翰林院的翰林,授予編修或者檢討的職務,俗稱“留館”;


    其餘人則隻有離開翰林院到各大部院任主事或者禦史,又或者派任地方擔任知府一類的官職,入仕比普通進士要高上一大截,俗稱“散館”。


    通常來,隻要成為庶吉士,即使三年後不能留館成為翰林院的翰林,那麽仕途上也會平步青雲,扶搖直上,因為他們代表了士大夫中的精英階層,皇上正是依靠他們來執掌朝政。


    由於隻有新科的進士才能考庶吉士,故而李雲天不得不向永樂帝請恩旨,這可是他最後一個進入翰林院的機會。


    作為上一科的進士,他現在還能以考前患病為由提出來重考庶吉士,畢竟時間上相隔不遠,如果錯過了這一科的話,他將再也沒臉再提出這個要求,否則的話庶吉士的製度豈不是要被毀了?


    “相公,皇上為什麽要問你漢王的事情?”離開了皇城,行駛的馬車中,周雨婷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忍不住聲問道。


    李雲天隻不過是一個新任的監察禦史,在京城人生地不熟,好像與漢王的事情相距甚遠。


    “皇上雖然是問的我,但其實是給嶽父大人聽的。”李雲天微微一笑,他哪裏有這麽大的麵子,永樂帝是想以此讓周征明白他的心思,不要做出錯誤的抉擇。


    “原來是這樣。”周雨婷若有所思地了頭,由此看來李雲天猜得沒錯,皇上是不想讓漢王進城了。


    “如果沒有去年趙王的事情,或許漢王今年還有機會來京裏。”想到永樂帝有三個兒子,晚年竟然不能盡孝於膝下,李雲天不由得有些感慨。


    趙王朱高燧是永樂帝的嫡三子,太子和漢王一母同胞的兄弟。


    去年五月份,趙王的護衛指揮孟賢勾結欽天監官王射成以及內侍楊慶的養子,造偽詔書,想要毒殺永樂帝後廢太子,擁立趙王為帝,結果被人告發,被永樂帝以雷霆手段擒拿,孟賢等人皆被處死。


    如果不是太子在永樂帝麵前極力為趙王求情,那麽趙王不定已經被永樂帝賜死,此事對永樂帝打擊甚大,也因此有了戒心,最好的辦法是防患於未然。


    如今,漢王和趙王在藩地,太子在南京城,皇城裏就隻有永樂帝孤零零的一個人,起來也確實有些唏噓,這個世上已經沒有人比太子、漢王和趙王與他更親的了。


    “我聽太子要來京城了。”經過李雲天的提醒,周雨婷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向李雲天道。


    “皇上準備西征阿魯台,太子自然要來京城監國。”李雲天苦笑著搖了搖頭,語氣中有一絲莫名的傷感,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這是永樂帝第五次西征蒙古,此去再也沒能迴來。


    元朝滅亡後,蒙古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的是韃靼人,西部是瓦刺人,阿魯台是韃靼人的首領。


    144年初,阿魯台的黨羽侵入開平,並南下進迫大同,永樂帝故而做出了第五次西征蒙古的決定。


    永樂帝一旦出征,那麽留守南京的太子將會來京城監國,若非如此太子將一直待在南京,直至永樂帝大行。


    恐怕此時誰也不會想到,沒了永樂帝的威懾,蒙古瓦刺部迅速崛起,成為了大明邊疆的一大隱患。


    由於得到了永樂帝的恩旨,李雲天立刻變得忙碌了起來,一邊忙著都察院的事情,一邊準備著庶吉士的考試事宜。


    得知此事後謝恆等湖廣道監察禦史是又驚又喜,暗自羨慕李雲天的好運,竟然能得到永樂帝的恩旨,眾人商量了一下後把李雲天手頭的事務給分攤了,盡量給李雲天多的時間讓他備考,要是李雲天考上了他們跟著感到榮耀。


    三月份初,李雲天憑著永樂帝的恩旨,與甲辰科的進士們一同參加了庶吉士的考試,他本來就有著不凡的實力,如今曆經三年的磨礪自然又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因此,在考試中李雲天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考上庶吉士,得以進入翰林院坐館。


    李雲天的這種情況給翰林院和都察院出了一個難題,由於曆任庶吉士都是由新科進士考取的,故而身上沒有官職,故而翰林院和都察院都不知道是否應該保留李雲天監察禦史的職務,隻有上報永樂帝聖裁。


    永樂帝想過李雲天能考中庶吉士,但沒想到他竟然奪了一個頭名,沉吟了一下後就拿定了主意,下旨讓李雲天兼顧監察禦史和庶吉士:既然李雲天想考庶吉士那麽就應該有這個心理準備,這同時也是對李雲天的一種磨礪。


    況且,李雲天竟然能在庶吉士的考試中奪得頭名,那麽自然文采斐然,翰林院的學業肯定難不倒他。


    伴隨著永樂帝的諭旨,李雲天破天荒地開創了大明庶吉士的先河,成為了大明第一個帶著官銜的庶吉士,而且還是監察禦史這麽重要的職務。


    這意味著李雲天將比以前更加忙碌,他要來迴奔波於都察院和文淵閣之間,既要履行禦史的職責,也要在文淵閣中學習。


    庶吉士坐館的地方並不是翰林院,而是皇宮內的文淵閣,除了學習外還要負責起草詔書,給皇帝講解經史書籍等等,是皇帝身邊的近臣。


    朝廷對庶吉士采取了非常優厚的待遇,司禮監供給筆墨紙張,光祿寺預備早晚膳食,禮部供給蠟燭燈油及月俸,工部在皇城內東華門附近找一所寬敞的房子,以供住宿。


    另外,庶吉士五天可以休沐一天,放假出宮,可以派太監及錦衣衛官員隨行照料。


    而其他官員的休假則是“旬休”,十天放一天的假,正好對應一個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故而稱為“旬休”。


    李雲天當然要按照庶吉士的待遇來休假,在他看來勞逸結合才能提供工作的效率,這樣也能更好地分配他的時間。


    而且,一個假期中剛好各有兩天在都察院和文淵閣,正好處理兩邊的事務,都察院和文淵閣為此也專門調整了李雲天的日常事務安排,


    雖然李雲天每個月到都察院和文淵閣的時間隻是其他人的一半,不過他手頭的事務卻從沒有落下過,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著實同僚們感到欽佩。


    三月底的一個晚上,李雲天在醉月閣宴請前來京城述職的楊德民,楊德民年後接到了吏部的公文,讓他進京候職。


    據楊德民打探到的消息,他這次可能會被調任南直隸的蘇州府擔任知府,雖然隻是平級調動,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能到富庶的蘇州府任職,在仕途上無疑是上進了一步。


    對於李雲天考上庶吉士一事,楊德民是稱讚有加,大明掛著禦史頭銜的庶吉士,李雲天可是第一個,而且很可能空前絕後,隻要不出什麽重大的差錯,以後起碼可以坐到各部堂官的高位。


    “李禦史,求你救救我家姑娘吧?”就在李雲天和楊德民談笑風生地喝著酒時,房門被人推開了,一名梳著雙丫髻的侍女急匆匆走了進來,撲通一聲就跪在了李雲天的麵前,神情焦急地哀求道。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