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從何來?”楊德民有些疑惑地望著氣喘籲籲地跪在麵前的那名衙役,心中感到非常奇怪,不要說湖口縣了,就是九江府也沒有什麽事情能稱得上“大捷”二字。
“啟稟知府大人,按照我們李知縣的事先部署,昨天晚上白水鎮巡檢司、縣衙差役和九州商會共千餘人,趁著鄱陽湖匪首龍爺五十壽宴之際,一舉拿下了匪巢,擒獲自匪首龍爺、吳刀疤以下一千二百餘人。”
前來報信的這名衙役是湖口縣縣衙的人,一路騎馬飛馳來府衙報信,他顧不上擦拭額頭上的汗水,宏聲說道,“卑職來的時候戰況仍在統計中,具體數字尚未可知。”
聽聞此言,後堂裏的人是麵麵相覷,誰也沒有料到湖口縣竟然悄無聲息地就剿滅了龍爺,還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戰果,簡直不可思議。
“好!”楊德民率先迴過神來,用力拍了一下桌麵,情緒有些激動地說道,“來人,立刻貼出告示,把這一大捷通告全城!”
鄱陽湖匪患自大明立朝起就困擾著沿岸的州府,最開始的時候,縱橫鄱陽湖的水匪是當年陳友諒的部下,被明太祖在鄱陽湖擊敗後躲在鄱陽湖裏成為了水匪。
後來,那些水匪與當地居民通婚,再加上其他的原因,越來越多的當地人加入了水匪隊伍,官軍來時一哄而散,官軍走後再聚集在一起,使得官府剿不勝剿。
如今,龍爺和吳刀疤這兩名鄱陽湖上的悍匪被生擒活捉,又俘虜了眾多的水匪,剩下的那些小魚小蝦已經翻不起大浪,鄱陽湖水域的匪患一舉被清除。
永樂帝與明太祖一樣,可謂都是從馬上得來的江山,因此曆來重視軍功,可惜的是江西位處內陸根本就沒有立軍功的可能,而這次龍爺等水匪被剿滅,對楊德民來說不僅是一個驚喜,更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軍功。
有了這個軍功,即使李雲天出事了也能免除一死,而萬一李雲天沒事逃過了這一劫,那麽楊德民絕對會憑借著剿匪之功獲得升遷。
齊萬隆等人嗡嗡地在那裏議論著,表麵看起來湖口縣取得這次大捷好像很簡單,其實他們都清楚這裏麵牽扯了方方麵麵的事情,否則的話那些水匪豈能橫行鄱陽湖如此長的時間?
猶其是在李雲天被崔輝拿下的境況下還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簡直可以用奇跡來形容,在李雲天的調教下,湖口縣那些人的執行力和凝聚力不要說在九江府,在江西都是首屈一指的。
“什麽?湖口縣把鄱陽湖上的水匪給滅了?”崔輝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九江府一處官舍的書房裏盤算著應對目前局勢的對策,聞言大吃了一驚,盯著前來報信的手下。
“千真萬確,府衙已經貼出告示來了,說是湖口縣的人昨天晚上在湖口縣知縣的布置下突襲了大水寇龍爺的匪巢,不僅抓住了龍爺和吳刀疤這兩個大水寇,而且俘敵超過了千人。”
那名手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喘了一口氣兒後說道,他剛才是一路跑迴來向崔輝稟告的。
“這個家夥還真的挺有一手!”崔輝的臉上陰晴不定地變了幾變,隨後一拳砸在了桌子上,口中冷冷地迸出了一句,麵色鐵青。
毫無疑問,這次鄱陽湖的剿匪大捷一定會被楊德民利用,屆時將對永樂帝產生難以預測的影響,現在看來想要扳倒李雲天又難了一步。
李雲天並沒有在九江城,由於他臀部傷勢嚴重故而留在瑞昌縣養傷,由巡按禦史衙門、九江府府衙和江西按察司衙門的人員共同看管,禁止其與外界的一切接觸,就連周雨婷也不能看望他,靜待永樂帝的聖裁。
此時此刻,李雲天並不知道剿匪的結果如何,他現在更擔心的是綠萼,綠萼當天在瑞昌縣大堂上流了那麽多的血,也不知道現在的情形如何。
有一點李雲天可以肯定,恐怕綠萼肚子裏的孩子是保不住了,他現在隻希望綠萼能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關。
這幾天李雲天一直都在想究竟是誰要向他下這麽重的狠手,可惜由於信息有限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也就釋然了,事情的真想終會有大白的一天。
十月上旬的一個下午,紫禁城乾清宮。
永樂帝坐在軟塌上翻看著內閣呈上來的奏章,時不時咳嗽兩聲,使得邊上的內侍神經一直緊緊繃著,近一年來永樂帝的身體每況日下,人也衰老了許多。
“傳文淵閣大學士前來覲見!”放下手裏的一份奏章後,永樂帝開口吩咐立在門前的一名內侍。
那名內侍聞言一躬身,倒退著出門,快步離開。
永樂帝口中的文淵閣大學士是楊榮,永樂十八年成為文淵閣大學士,堪稱內閣首輔,是永樂帝身邊的貼身近臣,遇到重大事務永樂帝時常找楊榮商議,深得其信賴和器重。
此時,在永樂帝的麵前擺放著兩本奏章,一本是江西巡按禦史崔輝所上,彈劾江西九江府知府楊德民包庇下屬,幹擾辦案,另外一本是江西九江府知府楊德民所上,以湖口縣知縣李雲天所涉案件牽連甚廣為由,請求其派員督辦。
崔輝的奏章很正常,有時候巡按禦史查案難免會遇到一些阻力,需要上書讓皇上撐腰。
可是楊德民的這份奏章就比較有意思了,他並沒有為李雲天開脫,反而以李雲天所犯案子重大為由請求派員嚴查,這就非常不合常理,沒有地方官希望案子越鬧越大,而且還捅到了天上。
在楊德民的這份奏章裏,九江府七品以上官員悉數聯名,懇請永樂帝嚴查此案。
如果換作一個普通的知縣,日理萬機的永樂帝絕對沒有印象,可是李雲天不一樣,兩年來發生的事情使得他記住了這位不願意在京城熬資曆而甘願外放的新科進士,雖為一介文臣,但又不失武人的豪放。
不僅如此,李雲天現在是忠勇侯的女婿,又是楊士奇的門生,這件事情看似隻是崔輝與楊德民之爭,實際上牽扯到了朝堂上紛繁複雜的局勢。
永樂帝很清楚,隨著他年歲日衰,朝堂上已經暗流洶湧,各方勢力蠢蠢欲動,而太子心性謙和,恐怕以後難免要被那些人所左右,故而他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平衡朝堂各方勢力的利益。
“臣楊榮,拜見皇上。”不久後,一名身材消瘦、年過半百的老者走進了屋裏,衝著永樂帝一躬身,拱手行禮。
這位老者就是文淵閣大學士楊榮,他剛才就在文淵閣處理公務,因此接到傳召後立刻趕了過來。
“楊愛卿平身。”永樂帝虛手望上一托,示意楊榮落座,隨後讓人把那兩本奏章拿給楊榮,等楊榮看完後不動聲色地問道,“楊愛卿,你覺得朕該如何處置此事?”
“皇上,臣以為這是一件好事,崔巡按和楊知府雖有爭執,但都是一心為公,既然九江府上下懇請皇上徹查此事,那麽皇上不如命人下去嚴加查問,看看湖口縣知縣是一個勤政愛民的清官,還是一個收賄索賄的巨貪。”
楊榮放下手裏的奏章,抬頭望向永樂帝,有條不紊地說道。
其實,他已經看出來楊德民寫這道奏章的用意,雖然上麵沒有明說,但很顯然是不信任江西巡按禦史崔輝,這才讓永樂帝派人下去督辦。
“甚合朕意。”永樂帝聞言微微頷首,問道,“愛卿覺得何人下去查探此案為好?”
“微臣覺得,刑部右侍郎羅慶資曆深厚、經驗豐富,可作為主審,大理寺左少卿秦越、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陳天勳可為陪審,另讓戶部和工部派員協助,前往湖口縣勘察。”楊榮沉吟了一下,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永樂帝對楊榮所選的人選非常滿意,隨即下旨,讓刑部右侍郎羅慶、大理寺左少卿秦越和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陳天勳擇日啟程,會同戶部和工部官吏,前往江西徹查李雲天貪墨一案。
“皇上,臣這裏有幾份今天新呈上來的奏章,覺得皇上可能想看,於是就帶了過來。”等永樂帝下完了聖旨,楊榮從袖子裏取出幾份奏章放在了桌上。
永樂帝讓內侍把那幾份奏章拿了過來,一一翻閱,前麵的幾份奏章都是說的地方上的一些奇事趣聞,純屬博永樂帝一笑。
等翻看倒數第二本奏章後,永樂帝微微怔了一下,顯得頗為意外,隨後凝神看著奏章上的內容。
“湖口縣以一縣之力,竟然殲滅鄱陽湖水匪兩千四百餘人,這未免有些誇大其詞了!”看完了奏章後,永樂帝皺著眉頭望向了楊榮,並不相信奏章裏說的事情。
原來,這份奏章就是九江府上報的剿匪大捷,楊榮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故而拿來給永樂帝過目。
“皇上,事實真假如何,羅侍郎他們這次前去一驗便知。”楊榮已經想好了對策,從容不迫地說道。
“也好,如果他們膽敢欺瞞朕,朕絕對不予輕饒。”永樂帝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雙目閃過一道寒光,他最討厭的就是那些虛報軍功的人。
說著,永樂帝拿起了最後一道奏章,楊榮的眼睛一眯,不動聲色地望著他,查看著永樂帝臉上神情的變化。
“告訴漢王,他的心意朕領了,讓他好好地封地待著。”翻看了一下奏章後,永樂帝的臉色變得有些複雜,把奏章合上往一旁一甩,向楊榮說道。
楊榮聞言心中暗自搖了搖頭,漢王朱高煦在奏章上希望能來京城侍奉永樂帝,以盡孝道,可永樂帝竟然拒絕,看來對朱高煦仍有戒備之心,防其再與太子爭嫡。
京城的這淌水,隨著永樂帝的老邁是越來越渾了。
“啟稟知府大人,按照我們李知縣的事先部署,昨天晚上白水鎮巡檢司、縣衙差役和九州商會共千餘人,趁著鄱陽湖匪首龍爺五十壽宴之際,一舉拿下了匪巢,擒獲自匪首龍爺、吳刀疤以下一千二百餘人。”
前來報信的這名衙役是湖口縣縣衙的人,一路騎馬飛馳來府衙報信,他顧不上擦拭額頭上的汗水,宏聲說道,“卑職來的時候戰況仍在統計中,具體數字尚未可知。”
聽聞此言,後堂裏的人是麵麵相覷,誰也沒有料到湖口縣竟然悄無聲息地就剿滅了龍爺,還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戰果,簡直不可思議。
“好!”楊德民率先迴過神來,用力拍了一下桌麵,情緒有些激動地說道,“來人,立刻貼出告示,把這一大捷通告全城!”
鄱陽湖匪患自大明立朝起就困擾著沿岸的州府,最開始的時候,縱橫鄱陽湖的水匪是當年陳友諒的部下,被明太祖在鄱陽湖擊敗後躲在鄱陽湖裏成為了水匪。
後來,那些水匪與當地居民通婚,再加上其他的原因,越來越多的當地人加入了水匪隊伍,官軍來時一哄而散,官軍走後再聚集在一起,使得官府剿不勝剿。
如今,龍爺和吳刀疤這兩名鄱陽湖上的悍匪被生擒活捉,又俘虜了眾多的水匪,剩下的那些小魚小蝦已經翻不起大浪,鄱陽湖水域的匪患一舉被清除。
永樂帝與明太祖一樣,可謂都是從馬上得來的江山,因此曆來重視軍功,可惜的是江西位處內陸根本就沒有立軍功的可能,而這次龍爺等水匪被剿滅,對楊德民來說不僅是一個驚喜,更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軍功。
有了這個軍功,即使李雲天出事了也能免除一死,而萬一李雲天沒事逃過了這一劫,那麽楊德民絕對會憑借著剿匪之功獲得升遷。
齊萬隆等人嗡嗡地在那裏議論著,表麵看起來湖口縣取得這次大捷好像很簡單,其實他們都清楚這裏麵牽扯了方方麵麵的事情,否則的話那些水匪豈能橫行鄱陽湖如此長的時間?
猶其是在李雲天被崔輝拿下的境況下還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簡直可以用奇跡來形容,在李雲天的調教下,湖口縣那些人的執行力和凝聚力不要說在九江府,在江西都是首屈一指的。
“什麽?湖口縣把鄱陽湖上的水匪給滅了?”崔輝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九江府一處官舍的書房裏盤算著應對目前局勢的對策,聞言大吃了一驚,盯著前來報信的手下。
“千真萬確,府衙已經貼出告示來了,說是湖口縣的人昨天晚上在湖口縣知縣的布置下突襲了大水寇龍爺的匪巢,不僅抓住了龍爺和吳刀疤這兩個大水寇,而且俘敵超過了千人。”
那名手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喘了一口氣兒後說道,他剛才是一路跑迴來向崔輝稟告的。
“這個家夥還真的挺有一手!”崔輝的臉上陰晴不定地變了幾變,隨後一拳砸在了桌子上,口中冷冷地迸出了一句,麵色鐵青。
毫無疑問,這次鄱陽湖的剿匪大捷一定會被楊德民利用,屆時將對永樂帝產生難以預測的影響,現在看來想要扳倒李雲天又難了一步。
李雲天並沒有在九江城,由於他臀部傷勢嚴重故而留在瑞昌縣養傷,由巡按禦史衙門、九江府府衙和江西按察司衙門的人員共同看管,禁止其與外界的一切接觸,就連周雨婷也不能看望他,靜待永樂帝的聖裁。
此時此刻,李雲天並不知道剿匪的結果如何,他現在更擔心的是綠萼,綠萼當天在瑞昌縣大堂上流了那麽多的血,也不知道現在的情形如何。
有一點李雲天可以肯定,恐怕綠萼肚子裏的孩子是保不住了,他現在隻希望綠萼能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關。
這幾天李雲天一直都在想究竟是誰要向他下這麽重的狠手,可惜由於信息有限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也就釋然了,事情的真想終會有大白的一天。
十月上旬的一個下午,紫禁城乾清宮。
永樂帝坐在軟塌上翻看著內閣呈上來的奏章,時不時咳嗽兩聲,使得邊上的內侍神經一直緊緊繃著,近一年來永樂帝的身體每況日下,人也衰老了許多。
“傳文淵閣大學士前來覲見!”放下手裏的一份奏章後,永樂帝開口吩咐立在門前的一名內侍。
那名內侍聞言一躬身,倒退著出門,快步離開。
永樂帝口中的文淵閣大學士是楊榮,永樂十八年成為文淵閣大學士,堪稱內閣首輔,是永樂帝身邊的貼身近臣,遇到重大事務永樂帝時常找楊榮商議,深得其信賴和器重。
此時,在永樂帝的麵前擺放著兩本奏章,一本是江西巡按禦史崔輝所上,彈劾江西九江府知府楊德民包庇下屬,幹擾辦案,另外一本是江西九江府知府楊德民所上,以湖口縣知縣李雲天所涉案件牽連甚廣為由,請求其派員督辦。
崔輝的奏章很正常,有時候巡按禦史查案難免會遇到一些阻力,需要上書讓皇上撐腰。
可是楊德民的這份奏章就比較有意思了,他並沒有為李雲天開脫,反而以李雲天所犯案子重大為由請求派員嚴查,這就非常不合常理,沒有地方官希望案子越鬧越大,而且還捅到了天上。
在楊德民的這份奏章裏,九江府七品以上官員悉數聯名,懇請永樂帝嚴查此案。
如果換作一個普通的知縣,日理萬機的永樂帝絕對沒有印象,可是李雲天不一樣,兩年來發生的事情使得他記住了這位不願意在京城熬資曆而甘願外放的新科進士,雖為一介文臣,但又不失武人的豪放。
不僅如此,李雲天現在是忠勇侯的女婿,又是楊士奇的門生,這件事情看似隻是崔輝與楊德民之爭,實際上牽扯到了朝堂上紛繁複雜的局勢。
永樂帝很清楚,隨著他年歲日衰,朝堂上已經暗流洶湧,各方勢力蠢蠢欲動,而太子心性謙和,恐怕以後難免要被那些人所左右,故而他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平衡朝堂各方勢力的利益。
“臣楊榮,拜見皇上。”不久後,一名身材消瘦、年過半百的老者走進了屋裏,衝著永樂帝一躬身,拱手行禮。
這位老者就是文淵閣大學士楊榮,他剛才就在文淵閣處理公務,因此接到傳召後立刻趕了過來。
“楊愛卿平身。”永樂帝虛手望上一托,示意楊榮落座,隨後讓人把那兩本奏章拿給楊榮,等楊榮看完後不動聲色地問道,“楊愛卿,你覺得朕該如何處置此事?”
“皇上,臣以為這是一件好事,崔巡按和楊知府雖有爭執,但都是一心為公,既然九江府上下懇請皇上徹查此事,那麽皇上不如命人下去嚴加查問,看看湖口縣知縣是一個勤政愛民的清官,還是一個收賄索賄的巨貪。”
楊榮放下手裏的奏章,抬頭望向永樂帝,有條不紊地說道。
其實,他已經看出來楊德民寫這道奏章的用意,雖然上麵沒有明說,但很顯然是不信任江西巡按禦史崔輝,這才讓永樂帝派人下去督辦。
“甚合朕意。”永樂帝聞言微微頷首,問道,“愛卿覺得何人下去查探此案為好?”
“微臣覺得,刑部右侍郎羅慶資曆深厚、經驗豐富,可作為主審,大理寺左少卿秦越、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陳天勳可為陪審,另讓戶部和工部派員協助,前往湖口縣勘察。”楊榮沉吟了一下,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永樂帝對楊榮所選的人選非常滿意,隨即下旨,讓刑部右侍郎羅慶、大理寺左少卿秦越和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陳天勳擇日啟程,會同戶部和工部官吏,前往江西徹查李雲天貪墨一案。
“皇上,臣這裏有幾份今天新呈上來的奏章,覺得皇上可能想看,於是就帶了過來。”等永樂帝下完了聖旨,楊榮從袖子裏取出幾份奏章放在了桌上。
永樂帝讓內侍把那幾份奏章拿了過來,一一翻閱,前麵的幾份奏章都是說的地方上的一些奇事趣聞,純屬博永樂帝一笑。
等翻看倒數第二本奏章後,永樂帝微微怔了一下,顯得頗為意外,隨後凝神看著奏章上的內容。
“湖口縣以一縣之力,竟然殲滅鄱陽湖水匪兩千四百餘人,這未免有些誇大其詞了!”看完了奏章後,永樂帝皺著眉頭望向了楊榮,並不相信奏章裏說的事情。
原來,這份奏章就是九江府上報的剿匪大捷,楊榮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故而拿來給永樂帝過目。
“皇上,事實真假如何,羅侍郎他們這次前去一驗便知。”楊榮已經想好了對策,從容不迫地說道。
“也好,如果他們膽敢欺瞞朕,朕絕對不予輕饒。”永樂帝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雙目閃過一道寒光,他最討厭的就是那些虛報軍功的人。
說著,永樂帝拿起了最後一道奏章,楊榮的眼睛一眯,不動聲色地望著他,查看著永樂帝臉上神情的變化。
“告訴漢王,他的心意朕領了,讓他好好地封地待著。”翻看了一下奏章後,永樂帝的臉色變得有些複雜,把奏章合上往一旁一甩,向楊榮說道。
楊榮聞言心中暗自搖了搖頭,漢王朱高煦在奏章上希望能來京城侍奉永樂帝,以盡孝道,可永樂帝竟然拒絕,看來對朱高煦仍有戒備之心,防其再與太子爭嫡。
京城的這淌水,隨著永樂帝的老邁是越來越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