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縣縣衙後宅,書房。
李雲天坐在書桌後看著手裏拿著的幾張紙,上麵是派入龍爺匪巢的眼線傳迴來的消息。
書桌前方一側的椅子上坐著楊雲貴,正悠閑地在那裏喝著茶,他現在不僅是刑房的司吏,還是那兩名眼線的負責人。
整個湖口縣,隻有李雲天和楊雲貴知道那兩名眼線的身份,即使是李滿山也不知道李雲天向龍爺的匪巢派了眼前打探消息。
“一盤散沙,烏合之眾!”放下手裏的那幾張紙後,李雲天不由得冷笑了一聲。
根據眼線傳迴來的情報,龍爺現在雖然人多勢眾,但是新加入的水匪不僅與龍爺的手下矛盾重重,而且相互間也時常爭鬥。
僅僅七月份,龍爺匪巢裏就發生了數次打鬥,死傷數十人,如果不是龍爺鎮著場麵的話恐怕早已經發生火並。
龍爺不是不想整編那些新吸納的水匪,可是那些水匪也並不是傻子,在龍爺強行吞了幾股水匪後,剩下的水匪於是聯合在了一起共同對抗龍爺的吞並,這使得龍爺隻好從長計議。
而說到龍爺這股水匪,那麽不得不提吳刀疤了,作為昔日與龍爺平起平坐的三大水匪之一,吳刀疤投奔了龍爺後被龍爺安排成為了二當家,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也算是禮賢下士。
不過,吳刀疤的這個二當家隻是名義上的,龍爺對他是倍加防備,現在吳刀疤的手上除了以前的舊部外根本就沒有什麽人,更別說什麽實權了。
或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那些尚未被被龍爺吞並的水匪頭目於是跟吳刀疤暗通款曲,私下裏勾勾搭搭的,打得火熱,想讓吳刀疤領著他們對抗龍爺。
這已經引起了龍爺的警惕,因此暗中痛下了殺手,有幾個鬧得比較歡的水匪頭目不明不白地就死了,這使得水匪中的氣氛顯得緊張而壓抑。
“操之過急,欲速而不達。”
楊雲貴笑著放下了手裏的茶杯,龍爺的野心也太大了一些,妄想趁著王三被殲、吳刀疤落魄的時候當上鄱陽湖的水上霸主,這豈能讓別的水匪心服?無疑埋下了不安定的隱患。
如果是他的話那麽自然是步步為營,小火慢燉,一點一點地把那些水匪收服整編,反正鄱陽湖上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對抗龍爺,何苦要一口吃個胖子?
“明年是大計之年,本官可能要走了,在此之前必須要把這股水匪拿下,否則後患無窮。”李雲天的眉頭皺了皺,雙目閃過一道寒光。
明代吏部考核官員,分為京察和外察兩種。
京察是對京官的考核,包括南、北兩京的官員,洪武初年定為三年一考,洪武後期定為十年一考。
外察是對地方官的考核,通常也稱為“大計”,每三年一考,結果分為四等,從高到底是優異、稱職、不稱職和不合格。
考察優異者升遷;稱職者留任或者平調;不稱職者降級;不合格者黜罷。
明製,大計中黜罷的官員,將永不複用。
京察與大計製度的存在,本身目的在於獎優懲劣,使各級官員能夠恪盡職守,但隨著利益的爭鬥,逐漸淪為了黨爭的工具,趁著京察和大計時黨同伐異,打擊異己。
李雲天在湖口縣的這兩年裏不僅剿匪有功,而且懲處了縣衙的貪官汙吏,勵精圖治,九江府知府楊德民每年都把他的政績列為“優等”上報給江西布政司。
江西布政司待大計之年時將把江西官員每年的考評上報吏部,吏部審核後肯定會給李雲天一個“優異”考核結果,也就是說他將升遷。
通常來說,升遷的官員有兩個地方可去,一是留在地方,在江西布政使司下屬的機構任職,二是調迴到京城,進入京城部院任職。
李雲天當然要迴京城了,他現在的首要目標是翰林院。
翰林院的翰林們是大明社會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可謂是大明讀書人中精英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越,聲名赫赫。
故而,李雲天必須要在走前剿滅龍爺這夥水匪,給白水鎮交易市場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九月下旬是龍爺的五十大壽,鄱陽湖大大小小的水匪頭目都會去祝賀,我們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把他們一舉剿滅。”楊雲貴知道李雲天明年肯定是要走了,沉吟了一下後說道,“看來又要麻煩楊大人了。”
龍爺老巢所在水域的位置不在九江府的管轄範圍內,故而涉及到跨區域執法的問題,必須要九江府知府楊德民出麵來進行協調。
“楊大人這次估計也要動動了。”李雲天聞言點了點頭,隨後笑著說道,“他已經幹了六年的九江知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大人,龍爺在白水鎮眼線的事情,我已經查得有些眉目了,不出這個月,定能把他給揪出來。”楊雲貴想起了一件事情,沉聲向李雲天匯報。
李雲天覺得以龍爺的老奸巨滑,肯定會派人來湖口縣探查消息,因此讓楊雲貴私下裏查這件事情。
“查出來後先不要動他,咱們屆時還要靠他給那個龍爺吃上一顆定心丸。”李雲天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
“屬下明白。”楊雲貴也笑了起來,李雲天所想與他不謀而合。
“悠遠,明年你是想留在這裏還是去京城闖一闖。”李雲天端起桌旁的白開水喝了一口,笑著望向了楊雲貴。
楊雲貴的字是悠遠,沒有外人的時候,李雲天私下裏就以字或者名稱唿他,這樣顯得親切。
“大人去哪裏,悠遠就跟到哪裏,隨在大人身邊必能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出來。”楊雲貴的眼前亮了一下,朗聲說道,顯得意氣風發。
憤世嫉俗的楊雲貴在湖口縣裏蹉跎了好幾年,如今好不容易遇上李雲天這個一個知己和伯樂,他當然要追隨李雲天。
在李雲天來湖口縣後,誰能想到他會鄱陽湖上的王三、吳刀疤兩大水匪給滅了?誰能想到他能把盤踞縣衙多年的張有德連根拔起?誰又能想到湖口縣如今被治理得井井有條,白水鎮的商貿蓬勃發展,百姓的生活日益改善?
說實話,開始的時候楊雲貴覺得覺得才幹並不比李雲天差,他差就差在運氣上,否則的話也能金榜題名。
或許他也能滅了王三和吳刀疤,或許他也能把張有德的勢力給拔除,或許他也能把湖口縣治理好,可是白水鎮上現在朝氣四溢的商貿事務,卻是他萬萬做不到的。
俗話說的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楊雲貴在政務上是一把好手,可在商業上就是一個菜鳥了。
這個時候的讀書人從來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向來不恥商人身上的銅臭,所以楊雲貴的經商能力就是他最大的短板。
李雲天比楊雲貴要小上幾歲,不僅能金榜題名,還能把白水鎮交易市場搞得如此紅火,使得周邊的商賈紛紛慕名前來,單憑著這一點,楊雲貴就已經甘拜下風了。
楊雲貴能感覺到李雲天誌向高遠,他豈能放過這麽好的機會,肯定會與李雲天一起去打拚出一番新的事業出來。
“那可委屈你了,以後不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了。”李雲天早就猜到了楊雲貴的選擇,笑著望著他。
楊雲貴是湖口縣多年的癝生,完全有資格參加今年江西的鄉試,可是他像上一次一樣,毅然放棄了這個機會,很顯然是不想進入官場為官。
說起來也有些可笑和無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的話,楊雲貴是絕對不會成為癝生的,每三年江西的學政大人會對府縣的生員們進行兩次考試,考試成績優異者能成為縣裏的癝生,可以享有朝廷的祿米。
故而,楊雲貴這才有閑心幫縣裏的那些貧苦人家寫訟狀,否則的話早就被餓死了。
“大人,楊某無心為官,隻求當一名吏員輔佐大人。”楊雲貴也笑了起來,他早就看淡了官場上的名利,現在隻想跟著李雲天實現心中的抱負,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官員的流動需要吏部的批準,而吏員的流動就要簡單許多,由於吏員不是官,隻是平民百姓,故而可以跟隨著官員一起調動,相當於幕僚的性質。
隻不過各地官府的吏員都是本鄉本土的人,很少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去外地,與官員們也沒有什麽深厚的感情,故而自然要留在當地了。
“悠遠,要當就當天下第一吏,名留青史,也不枉來了這世上一遭!”李雲天知道這是楊雲貴的肺腑之言,心中不由得萬分感動,用力一拍桌麵,高聲說道。
“謹遵縣尊大人教誨!”楊雲貴聞言衝著李雲天一拱手,豪情萬丈地迴答,雙目中禁不住流露出了一絲憧憬。
他知道李雲天並不是在說笑,如果他成為大明的天下第一吏,那麽李雲天肯定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廷重臣。
李雲天的這番話不僅是在激勵他,同時也是在自勉,向楊雲貴透露出了鴻鵠之誌,也為人生立下了一個追求的目標。
李雲天坐在書桌後看著手裏拿著的幾張紙,上麵是派入龍爺匪巢的眼線傳迴來的消息。
書桌前方一側的椅子上坐著楊雲貴,正悠閑地在那裏喝著茶,他現在不僅是刑房的司吏,還是那兩名眼線的負責人。
整個湖口縣,隻有李雲天和楊雲貴知道那兩名眼線的身份,即使是李滿山也不知道李雲天向龍爺的匪巢派了眼前打探消息。
“一盤散沙,烏合之眾!”放下手裏的那幾張紙後,李雲天不由得冷笑了一聲。
根據眼線傳迴來的情報,龍爺現在雖然人多勢眾,但是新加入的水匪不僅與龍爺的手下矛盾重重,而且相互間也時常爭鬥。
僅僅七月份,龍爺匪巢裏就發生了數次打鬥,死傷數十人,如果不是龍爺鎮著場麵的話恐怕早已經發生火並。
龍爺不是不想整編那些新吸納的水匪,可是那些水匪也並不是傻子,在龍爺強行吞了幾股水匪後,剩下的水匪於是聯合在了一起共同對抗龍爺的吞並,這使得龍爺隻好從長計議。
而說到龍爺這股水匪,那麽不得不提吳刀疤了,作為昔日與龍爺平起平坐的三大水匪之一,吳刀疤投奔了龍爺後被龍爺安排成為了二當家,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也算是禮賢下士。
不過,吳刀疤的這個二當家隻是名義上的,龍爺對他是倍加防備,現在吳刀疤的手上除了以前的舊部外根本就沒有什麽人,更別說什麽實權了。
或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那些尚未被被龍爺吞並的水匪頭目於是跟吳刀疤暗通款曲,私下裏勾勾搭搭的,打得火熱,想讓吳刀疤領著他們對抗龍爺。
這已經引起了龍爺的警惕,因此暗中痛下了殺手,有幾個鬧得比較歡的水匪頭目不明不白地就死了,這使得水匪中的氣氛顯得緊張而壓抑。
“操之過急,欲速而不達。”
楊雲貴笑著放下了手裏的茶杯,龍爺的野心也太大了一些,妄想趁著王三被殲、吳刀疤落魄的時候當上鄱陽湖的水上霸主,這豈能讓別的水匪心服?無疑埋下了不安定的隱患。
如果是他的話那麽自然是步步為營,小火慢燉,一點一點地把那些水匪收服整編,反正鄱陽湖上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對抗龍爺,何苦要一口吃個胖子?
“明年是大計之年,本官可能要走了,在此之前必須要把這股水匪拿下,否則後患無窮。”李雲天的眉頭皺了皺,雙目閃過一道寒光。
明代吏部考核官員,分為京察和外察兩種。
京察是對京官的考核,包括南、北兩京的官員,洪武初年定為三年一考,洪武後期定為十年一考。
外察是對地方官的考核,通常也稱為“大計”,每三年一考,結果分為四等,從高到底是優異、稱職、不稱職和不合格。
考察優異者升遷;稱職者留任或者平調;不稱職者降級;不合格者黜罷。
明製,大計中黜罷的官員,將永不複用。
京察與大計製度的存在,本身目的在於獎優懲劣,使各級官員能夠恪盡職守,但隨著利益的爭鬥,逐漸淪為了黨爭的工具,趁著京察和大計時黨同伐異,打擊異己。
李雲天在湖口縣的這兩年裏不僅剿匪有功,而且懲處了縣衙的貪官汙吏,勵精圖治,九江府知府楊德民每年都把他的政績列為“優等”上報給江西布政司。
江西布政司待大計之年時將把江西官員每年的考評上報吏部,吏部審核後肯定會給李雲天一個“優異”考核結果,也就是說他將升遷。
通常來說,升遷的官員有兩個地方可去,一是留在地方,在江西布政使司下屬的機構任職,二是調迴到京城,進入京城部院任職。
李雲天當然要迴京城了,他現在的首要目標是翰林院。
翰林院的翰林們是大明社會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可謂是大明讀書人中精英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越,聲名赫赫。
故而,李雲天必須要在走前剿滅龍爺這夥水匪,給白水鎮交易市場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九月下旬是龍爺的五十大壽,鄱陽湖大大小小的水匪頭目都會去祝賀,我們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把他們一舉剿滅。”楊雲貴知道李雲天明年肯定是要走了,沉吟了一下後說道,“看來又要麻煩楊大人了。”
龍爺老巢所在水域的位置不在九江府的管轄範圍內,故而涉及到跨區域執法的問題,必須要九江府知府楊德民出麵來進行協調。
“楊大人這次估計也要動動了。”李雲天聞言點了點頭,隨後笑著說道,“他已經幹了六年的九江知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大人,龍爺在白水鎮眼線的事情,我已經查得有些眉目了,不出這個月,定能把他給揪出來。”楊雲貴想起了一件事情,沉聲向李雲天匯報。
李雲天覺得以龍爺的老奸巨滑,肯定會派人來湖口縣探查消息,因此讓楊雲貴私下裏查這件事情。
“查出來後先不要動他,咱們屆時還要靠他給那個龍爺吃上一顆定心丸。”李雲天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
“屬下明白。”楊雲貴也笑了起來,李雲天所想與他不謀而合。
“悠遠,明年你是想留在這裏還是去京城闖一闖。”李雲天端起桌旁的白開水喝了一口,笑著望向了楊雲貴。
楊雲貴的字是悠遠,沒有外人的時候,李雲天私下裏就以字或者名稱唿他,這樣顯得親切。
“大人去哪裏,悠遠就跟到哪裏,隨在大人身邊必能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出來。”楊雲貴的眼前亮了一下,朗聲說道,顯得意氣風發。
憤世嫉俗的楊雲貴在湖口縣裏蹉跎了好幾年,如今好不容易遇上李雲天這個一個知己和伯樂,他當然要追隨李雲天。
在李雲天來湖口縣後,誰能想到他會鄱陽湖上的王三、吳刀疤兩大水匪給滅了?誰能想到他能把盤踞縣衙多年的張有德連根拔起?誰又能想到湖口縣如今被治理得井井有條,白水鎮的商貿蓬勃發展,百姓的生活日益改善?
說實話,開始的時候楊雲貴覺得覺得才幹並不比李雲天差,他差就差在運氣上,否則的話也能金榜題名。
或許他也能滅了王三和吳刀疤,或許他也能把張有德的勢力給拔除,或許他也能把湖口縣治理好,可是白水鎮上現在朝氣四溢的商貿事務,卻是他萬萬做不到的。
俗話說的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楊雲貴在政務上是一把好手,可在商業上就是一個菜鳥了。
這個時候的讀書人從來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向來不恥商人身上的銅臭,所以楊雲貴的經商能力就是他最大的短板。
李雲天比楊雲貴要小上幾歲,不僅能金榜題名,還能把白水鎮交易市場搞得如此紅火,使得周邊的商賈紛紛慕名前來,單憑著這一點,楊雲貴就已經甘拜下風了。
楊雲貴能感覺到李雲天誌向高遠,他豈能放過這麽好的機會,肯定會與李雲天一起去打拚出一番新的事業出來。
“那可委屈你了,以後不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了。”李雲天早就猜到了楊雲貴的選擇,笑著望著他。
楊雲貴是湖口縣多年的癝生,完全有資格參加今年江西的鄉試,可是他像上一次一樣,毅然放棄了這個機會,很顯然是不想進入官場為官。
說起來也有些可笑和無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的話,楊雲貴是絕對不會成為癝生的,每三年江西的學政大人會對府縣的生員們進行兩次考試,考試成績優異者能成為縣裏的癝生,可以享有朝廷的祿米。
故而,楊雲貴這才有閑心幫縣裏的那些貧苦人家寫訟狀,否則的話早就被餓死了。
“大人,楊某無心為官,隻求當一名吏員輔佐大人。”楊雲貴也笑了起來,他早就看淡了官場上的名利,現在隻想跟著李雲天實現心中的抱負,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官員的流動需要吏部的批準,而吏員的流動就要簡單許多,由於吏員不是官,隻是平民百姓,故而可以跟隨著官員一起調動,相當於幕僚的性質。
隻不過各地官府的吏員都是本鄉本土的人,很少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去外地,與官員們也沒有什麽深厚的感情,故而自然要留在當地了。
“悠遠,要當就當天下第一吏,名留青史,也不枉來了這世上一遭!”李雲天知道這是楊雲貴的肺腑之言,心中不由得萬分感動,用力一拍桌麵,高聲說道。
“謹遵縣尊大人教誨!”楊雲貴聞言衝著李雲天一拱手,豪情萬丈地迴答,雙目中禁不住流露出了一絲憧憬。
他知道李雲天並不是在說笑,如果他成為大明的天下第一吏,那麽李雲天肯定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廷重臣。
李雲天的這番話不僅是在激勵他,同時也是在自勉,向楊雲貴透露出了鴻鵠之誌,也為人生立下了一個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