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一次大朝會上,百官齊聚。
“砰!”李翊將票箱扔在案幾上,笑道,“眾卿還有何話說!”
“忤逆!”
“不孝!”
“敗家子!”
……
百官大罵各自家中的子弟無恥,為了一己之私,竟然將家族都出賣了。
“無知,無知呀!他們以為參加考試,他們就有希望了嗎!無知……”楊彪顫聲道。
士族被李翊算計了一把,雖然他們隱約覺察出其中有陰謀的氣息,但苦無證據。李翊作為皇帝,勢力又強大,百官隻能妥協。
散朝後,他們急急忙忙返迴家中,先將一個個投了讚成票的子弟,拖出去毒打一番,但是留下真心有才的,囑咐百倍千倍好好學習。如此一來,他們將有才的子弟聚集到一起,臨陣磨槍苦讀詩書,頭懸梁錐刺股,說什麽也要將二百五十個名額全部拿下。
然而李翊琢磨的並不是這二百五十個名額,就算舉孝廉後,任職方麵:中央以郎署為主,再遷為尚書、侍禦史、侍中、中郎將等官一路做到九卿就需要十幾年。在地方的則為令、長、丞,再遷為太守、刺史,幾十年都做不到頭。
李翊琢磨的是,怎麽將自己剩下的九十幾個召喚名額,合理的安插到這次科舉考試中來。
當然,九十幾個名額,不可能全部用在這次科舉取士上,因為李翊同樣還需要一些武將的。
但就算是隻在這次科舉取士中安插三分之二的人,那也是六十幾個。想要不被人看出貓膩,那就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安插了。
所以,在諸位士族家主教訓子弟忤逆的時候,李翊已經將天下會試的詔書檄文大唐各地郡縣。
李翊深知凡事都要有搶眼的噱頭,這才能夠吸引人們的主意。於是,他就將這一次的會試命名為“天下第一文舉大會”。
自古文無第一,然而有朝廷的認可,天下第一文舉大會的狀元,就是第一!
這名頭實在是響亮,天下各地有才能的馬上就被吸引住了,發誓一定要參加這天下第一的文舉大會,就可一考成名,光宗耀祖。
大唐武德五年,十二月,在大雪紛飛中,天下文人墨客匯聚薊城,摩拳擦掌,準備爭奪天下第一的稱號。老一輩的不好意思出麵,所以幾乎全是年輕人。
李翊就發布布告,五日後初試,十日後會試,二十日後,也就是大唐武德五年的最後一天,將在新建成的未央宮宣德殿進行殿試,選出狀元,探花,榜眼,並二百四十七名進士,以及七百五十名舉人。
也就是說,本次錄取的士人,將高達一千人。
聽到這個消息後,天下士子對武德皇帝就更加信任了,因為這個消息說明,武德皇帝並不像各大家族的老人們所說的,是在忽悠他們,而是真正的放大了他們出頭的可能性。
大年三十在皇宮考試,天下文人激動不已。
………………
薊城成為了大唐的都城,趁著這次文人大考的機會,各地世族名家紛紛會聚到這座都城。讓薊城這座繁華的大都市完成了最後的脫變,真正成為大唐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世家大族來到薊城後,紛紛購置房產,一來為自己家族的學子提供安靜的備考環境,二來也作為自己家族在新都城的地點。
作為世家大族來說,若是在都城沒有產業,還稱什麽大族!
於是,這些有錢的大族定居薊城,一定程度上繁榮了薊城的經濟。最顯著的一點就是,薊城房地產價格幾何數增長,番了幾十倍。
由於李翊治下官府吏治清明,世家大族無法與官府勾結,強賣強買百姓的產業。於是,大唐的百姓第一次狠狠宰了世家大族一刀。從臉色蒼白的世家大族手中接過錢物後,歌頌著武德皇帝的功德,揚長而去。
有了眾多世家大族加入到薊城,薊城的商業開始了又一次的大發展。
李翊沒想到召開一次文舉大會,還能帶來這麽多的好處,他偷樂的同時,為了表明自己對這次天下第一文舉大會的重視,就將自己皇宮拿了出來作為會試的會場,鄰近街區的大宅並在一起,作為初試的會場。
並請出自己的老丈人蔡邕老爺子,作為此次大會的主考。
蔡邕乃是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親手書寫六經,工匠刻成石碑立於太學之上,因此可為是天下士子之師。他作為主考,眾望所歸。而兩名副主考,同樣是大名鼎鼎的牛人,一個是精血大家鄭玄,另外一個則是聖人後代孔融。
作為朝廷的大考,武德皇帝李翊親自作為總考官,參與到文舉大會之中。
自此有大賢之人出山,又有皇帝列席。隻要考中,可就是天子門生了。文舉大會的份量,頓時再升幾個台階。前來考試的學子,一個個興奮異常,就在薊城各處尋找房屋臨陣再磨槍。
一時間薊城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當然,其中也有寒門士子。一路遠來,已經耗盡了錢糧。李翊得知後,立刻就安置了他們。管吃管住,若是考不中也給路費迴家。
寒門士子們因此對武德皇帝李翊感激涕零,令李翊在天下文人中人望暴漲,再次狠狠的收割了一次信仰。
第一場初試為六經,從六經中挑選出百道選段。讓考生填空,以便檢驗他們是否飽讀詩書。
第二場會試為算學,其實就是李翊出的一些後世簡單的算術題,但對這個時代來說,卻是極為困難的了。誰解答的最為透徹,自然誰晉級。
第三場殿試為策論,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誰出的主意好,最實用,自然誰為魁首。
初試取一萬人進入會試,會試取千人進入殿試。
因為進京應試的士子將近十萬人,所以幾乎相對於前兩場的初試和會試的淘汰率都高達百分之九十。
………………
在萬眾矚目中,天下第一文舉大會的初試開始。
李翊作為總考官,隻需殿試出麵即可,然而他心中火熱,即興要去現場看看,若是能夠發現幾個自己安插到十萬進京應試的士子中的召喚牛人就再好不過了。
因此,李翊就在典韋、李存孝和高寵等人的保護下,遠遠的站在皇宮的一個角落,看著如潮一般湧入皇宮的士子,便得意的說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初試開始後,李翊很快就來到了戒嚴的考場街區,街道兩旁的宅院都被改造成考場,禦林軍士兵警戒,考官監場。
李翊巡視了幾個考場,頓時索然無趣。原來十萬人的考生規模實在太大,他一個人又怎能看的過來。
另外他突然明悟的發現,自己雖然知道那些自己召喚到這個時空來的牛人們的名字,但是不知牛人們的長相。就算是有房玄齡、魏征這樣的大才在麵前,他也是認不出來的。
因此,李翊就沒有了繼續看下去的性質,決定離開,反正那些人都是他召喚過來的,模樣不知道,名字門清的很。隻需初試結束,人員經篩選大減後,取來花名冊一觀即可。
於是李翊就囑咐蔡邕、鄭玄、孔融等人好生監考,若是作弊馬上取消考試資格,嚴重者送去薊城官府法辦。
隨後,李翊喬裝打扮一番,大內侍衛散開在四周相隨,重新混入臨近街道的人群當中,因樣貌改變,無人發現。
熙熙攘攘的街道,兩側是經營各類商品的商販,熱鬧程度後世大型的廟會,也無法相比。人們臉上洋溢著笑容,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時不時的,一起談笑的人們,就會道出皇上愛民,吏治清明,吾等才會有這樣的好生活。有些文采的忍不住高唿,如今薊城之繁榮太平,前朝文景之治也不過如此。
李翊的臉上因此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這些皆是他的子民。李翊這個後世的窮小子,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有這樣的成就。
他不禁暗道:“穿越真是一件老幸福的事情了,尤其是還帶著召喚係統這樣的作弊工具穿越。”
同時他有暗暗後怕,心道:“幸虧是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年前,若是穿越到一千八百年後,自己一定會成為科學家玻璃房中的試驗品了。”
就這樣,薊城的百姓,在這混亂的年代裏,享受到了和平年代富裕的幸福生活。
李翊同樣也享受到了,作為一名上位者,治下繁榮太平的成就感。
不知不覺見,李翊一行人走到了一條十字大街偏東邊一個大院子裏,絲竹之聲不斷傳來,還夾雜著陣陣喝彩聲,隻是這樂聲與內地相比,聲調奇異,錚錚淙淙,卻也好聽。
李翊就命典韋去打探情況,不多時,典韋迴來稟報道:“大掌櫃的,這就是西域來的歌舞班子,在此地表演了。”
為了不被人發現,李翊讓眾人稱唿自己為大掌櫃。
李翊聽說有西域的歌舞表演,頓時來了興致,讓典韋幾人跟著自己,前去觀看。
“砰!”李翊將票箱扔在案幾上,笑道,“眾卿還有何話說!”
“忤逆!”
“不孝!”
“敗家子!”
……
百官大罵各自家中的子弟無恥,為了一己之私,竟然將家族都出賣了。
“無知,無知呀!他們以為參加考試,他們就有希望了嗎!無知……”楊彪顫聲道。
士族被李翊算計了一把,雖然他們隱約覺察出其中有陰謀的氣息,但苦無證據。李翊作為皇帝,勢力又強大,百官隻能妥協。
散朝後,他們急急忙忙返迴家中,先將一個個投了讚成票的子弟,拖出去毒打一番,但是留下真心有才的,囑咐百倍千倍好好學習。如此一來,他們將有才的子弟聚集到一起,臨陣磨槍苦讀詩書,頭懸梁錐刺股,說什麽也要將二百五十個名額全部拿下。
然而李翊琢磨的並不是這二百五十個名額,就算舉孝廉後,任職方麵:中央以郎署為主,再遷為尚書、侍禦史、侍中、中郎將等官一路做到九卿就需要十幾年。在地方的則為令、長、丞,再遷為太守、刺史,幾十年都做不到頭。
李翊琢磨的是,怎麽將自己剩下的九十幾個召喚名額,合理的安插到這次科舉考試中來。
當然,九十幾個名額,不可能全部用在這次科舉取士上,因為李翊同樣還需要一些武將的。
但就算是隻在這次科舉取士中安插三分之二的人,那也是六十幾個。想要不被人看出貓膩,那就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安插了。
所以,在諸位士族家主教訓子弟忤逆的時候,李翊已經將天下會試的詔書檄文大唐各地郡縣。
李翊深知凡事都要有搶眼的噱頭,這才能夠吸引人們的主意。於是,他就將這一次的會試命名為“天下第一文舉大會”。
自古文無第一,然而有朝廷的認可,天下第一文舉大會的狀元,就是第一!
這名頭實在是響亮,天下各地有才能的馬上就被吸引住了,發誓一定要參加這天下第一的文舉大會,就可一考成名,光宗耀祖。
大唐武德五年,十二月,在大雪紛飛中,天下文人墨客匯聚薊城,摩拳擦掌,準備爭奪天下第一的稱號。老一輩的不好意思出麵,所以幾乎全是年輕人。
李翊就發布布告,五日後初試,十日後會試,二十日後,也就是大唐武德五年的最後一天,將在新建成的未央宮宣德殿進行殿試,選出狀元,探花,榜眼,並二百四十七名進士,以及七百五十名舉人。
也就是說,本次錄取的士人,將高達一千人。
聽到這個消息後,天下士子對武德皇帝就更加信任了,因為這個消息說明,武德皇帝並不像各大家族的老人們所說的,是在忽悠他們,而是真正的放大了他們出頭的可能性。
大年三十在皇宮考試,天下文人激動不已。
………………
薊城成為了大唐的都城,趁著這次文人大考的機會,各地世族名家紛紛會聚到這座都城。讓薊城這座繁華的大都市完成了最後的脫變,真正成為大唐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世家大族來到薊城後,紛紛購置房產,一來為自己家族的學子提供安靜的備考環境,二來也作為自己家族在新都城的地點。
作為世家大族來說,若是在都城沒有產業,還稱什麽大族!
於是,這些有錢的大族定居薊城,一定程度上繁榮了薊城的經濟。最顯著的一點就是,薊城房地產價格幾何數增長,番了幾十倍。
由於李翊治下官府吏治清明,世家大族無法與官府勾結,強賣強買百姓的產業。於是,大唐的百姓第一次狠狠宰了世家大族一刀。從臉色蒼白的世家大族手中接過錢物後,歌頌著武德皇帝的功德,揚長而去。
有了眾多世家大族加入到薊城,薊城的商業開始了又一次的大發展。
李翊沒想到召開一次文舉大會,還能帶來這麽多的好處,他偷樂的同時,為了表明自己對這次天下第一文舉大會的重視,就將自己皇宮拿了出來作為會試的會場,鄰近街區的大宅並在一起,作為初試的會場。
並請出自己的老丈人蔡邕老爺子,作為此次大會的主考。
蔡邕乃是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親手書寫六經,工匠刻成石碑立於太學之上,因此可為是天下士子之師。他作為主考,眾望所歸。而兩名副主考,同樣是大名鼎鼎的牛人,一個是精血大家鄭玄,另外一個則是聖人後代孔融。
作為朝廷的大考,武德皇帝李翊親自作為總考官,參與到文舉大會之中。
自此有大賢之人出山,又有皇帝列席。隻要考中,可就是天子門生了。文舉大會的份量,頓時再升幾個台階。前來考試的學子,一個個興奮異常,就在薊城各處尋找房屋臨陣再磨槍。
一時間薊城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當然,其中也有寒門士子。一路遠來,已經耗盡了錢糧。李翊得知後,立刻就安置了他們。管吃管住,若是考不中也給路費迴家。
寒門士子們因此對武德皇帝李翊感激涕零,令李翊在天下文人中人望暴漲,再次狠狠的收割了一次信仰。
第一場初試為六經,從六經中挑選出百道選段。讓考生填空,以便檢驗他們是否飽讀詩書。
第二場會試為算學,其實就是李翊出的一些後世簡單的算術題,但對這個時代來說,卻是極為困難的了。誰解答的最為透徹,自然誰晉級。
第三場殿試為策論,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誰出的主意好,最實用,自然誰為魁首。
初試取一萬人進入會試,會試取千人進入殿試。
因為進京應試的士子將近十萬人,所以幾乎相對於前兩場的初試和會試的淘汰率都高達百分之九十。
………………
在萬眾矚目中,天下第一文舉大會的初試開始。
李翊作為總考官,隻需殿試出麵即可,然而他心中火熱,即興要去現場看看,若是能夠發現幾個自己安插到十萬進京應試的士子中的召喚牛人就再好不過了。
因此,李翊就在典韋、李存孝和高寵等人的保護下,遠遠的站在皇宮的一個角落,看著如潮一般湧入皇宮的士子,便得意的說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初試開始後,李翊很快就來到了戒嚴的考場街區,街道兩旁的宅院都被改造成考場,禦林軍士兵警戒,考官監場。
李翊巡視了幾個考場,頓時索然無趣。原來十萬人的考生規模實在太大,他一個人又怎能看的過來。
另外他突然明悟的發現,自己雖然知道那些自己召喚到這個時空來的牛人們的名字,但是不知牛人們的長相。就算是有房玄齡、魏征這樣的大才在麵前,他也是認不出來的。
因此,李翊就沒有了繼續看下去的性質,決定離開,反正那些人都是他召喚過來的,模樣不知道,名字門清的很。隻需初試結束,人員經篩選大減後,取來花名冊一觀即可。
於是李翊就囑咐蔡邕、鄭玄、孔融等人好生監考,若是作弊馬上取消考試資格,嚴重者送去薊城官府法辦。
隨後,李翊喬裝打扮一番,大內侍衛散開在四周相隨,重新混入臨近街道的人群當中,因樣貌改變,無人發現。
熙熙攘攘的街道,兩側是經營各類商品的商販,熱鬧程度後世大型的廟會,也無法相比。人們臉上洋溢著笑容,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時不時的,一起談笑的人們,就會道出皇上愛民,吏治清明,吾等才會有這樣的好生活。有些文采的忍不住高唿,如今薊城之繁榮太平,前朝文景之治也不過如此。
李翊的臉上因此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這些皆是他的子民。李翊這個後世的窮小子,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有這樣的成就。
他不禁暗道:“穿越真是一件老幸福的事情了,尤其是還帶著召喚係統這樣的作弊工具穿越。”
同時他有暗暗後怕,心道:“幸虧是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年前,若是穿越到一千八百年後,自己一定會成為科學家玻璃房中的試驗品了。”
就這樣,薊城的百姓,在這混亂的年代裏,享受到了和平年代富裕的幸福生活。
李翊同樣也享受到了,作為一名上位者,治下繁榮太平的成就感。
不知不覺見,李翊一行人走到了一條十字大街偏東邊一個大院子裏,絲竹之聲不斷傳來,還夾雜著陣陣喝彩聲,隻是這樂聲與內地相比,聲調奇異,錚錚淙淙,卻也好聽。
李翊就命典韋去打探情況,不多時,典韋迴來稟報道:“大掌櫃的,這就是西域來的歌舞班子,在此地表演了。”
為了不被人發現,李翊讓眾人稱唿自己為大掌櫃。
李翊聽說有西域的歌舞表演,頓時來了興致,讓典韋幾人跟著自己,前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