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匆匆迴到大營,把李翊的一番話對袁紹說了一遍。
袁紹和諸多僚屬商議了很長時間,無法確定李翊的話是真是假。
沮授、審配等人都認為塞外的北疆軍已經南下或者正在南下,以李翊的性格和用兵,他絕不會打這種必敗之仗。但袁紹和逢紀、郭圖等人不認同這種觀點。
袁紹認為李翊這個人打仗,無法用常理去揣測。
“主公的意思,是說公孫瓚招降的黃巾軍可能臨陣倒戈?”耿苞疑惑地問道。
“我看,李翊急於擊敗公孫瓚。”袁紹背著手,在大帳內一邊走動,一邊說道,“他今天帶著六千鐵騎來威脅我,可見他非常著急了。為了避免北疆軍在未來幾個月裏陷入兩線作戰,他必須要立即展開攻擊。”
袁紹隨即說了自己的打算。目前黃河還沒有解凍開河,於毒和眭固的黃巾軍正滯留於黎陽一帶。如果他們能在三月初渡河南下會合龔都,那麽,黃巾軍最早也要到四月前後才能北渡黃河攻擊冀州。公孫瓚肯定可以堅持到四月,但黃巾軍會不會在四月北上?
去年東光一戰,三十萬黃巾軍全軍覆沒,因此,袁紹並沒有把握黃巾軍會再次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二次北上征伐。
為了確保黃巾軍能在四月渡河北上,袁紹認為首先要保證黑山黃巾軍能在三月的時候渡河南下,其次要切斷黑山黃巾軍返迴黑山的道路,逼迫他們迅速南下。
為了順利切斷黑山黃巾軍的後撤之路,袁紹打算答應李翊的要求,大張旗鼓地出兵清河國,欺騙和麻痹黑山黃巾軍。等黑山黃巾軍渡河之後,大軍立即脫離清河國戰場,以最快速度殺向黑山。
能不能順利攻占黑山,掃清盤駐黑山的黃巾軍,直接關係到河內的穩定和大軍進駐洛陽後的安全。為此,袁紹命令兗州的各路大軍適當後撤,讓於毒和眭固帶著更多的黃巾軍渡河南下,同時命令東郡太守袁譚率軍趕到黑山相助。
袁紹還要求屯兵陳留的高幹盡快發動對豫州的攻擊,以便和劉表前後夾擊袁術。
“北疆軍丟失了豫州,關西戰場和冀州戰場又同時陷入苦戰,在這種情況下,李翊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洛陽,轉而集中兵力攻打冀州。”袁紹最後說道,“這個辦法和我們過去所定的計策相比,有兩點不同。一是我們的大軍要離開魏郡進入清河國,魏郡的各城要加強駐防,以免遭到黃巾軍的侵襲。二是顯思(袁譚)到黑山和我們一起攻殺黃巾軍。顯思來了,我們的實力就強了,同時,我們還能抽調一部分兵力駐防魏郡。”
袁紹停下腳步,看看眾人,神情凝重地說道:“由於公孫瓚占據了渤海,導致今年我們的錢糧供應非常緊張。現在我們不但要給自己的大軍供應糧餉,還要給北疆軍供應糧餉,我們已經難以為繼了。幾個月後,如果我們不能盡快拿下洛陽和豫州,大軍的一部分糧草輜重就隻能依靠魏郡來提供。因此,魏郡的穩定和安全,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不容有失。”
………………
公孫瓚接到了李翊的書信。
李翊在書信中說得非常客氣,說伯珪兄在東光之戰中擊敗了三十萬黃巾軍,立了大功。今長公主以天子命,下旨拜兄長為奮武將軍,薊侯。聖旨和印綬我已經讓信使帶過去了,請兄長拜領。
然後李翊言詞懇切,仔細敘說了朝廷和北疆的諸般難處,希望公孫瓚能以社稷為重,立即罷兵。李翊甚至答應公孫瓚,隻要他能罷兵不戰,不但可以駐軍冀州,自己還願意上書長公主和朝廷,舉薦他為冀州牧。當然,前提是他必須把袁紹逼走。
最後李翊說,我們兄弟已經有一年多沒見麵了,不知兄長能否到界橋一聚?
聖旨和奮武將軍的印綬,公孫瓚收下了,但他拒絕了李翊的邀約,不願意出城和李翊相見。
長史關靖仔細看了李翊的這封書信,他認為李翊這是在故意拖延決戰的時間,北疆軍的援軍可能正在趕赴冀州的路上。
從十二月底到現在,公孫軍派出了上千名斥候到中山、常山和趙國一帶打探軍情,但一直沒有發現北疆援軍的蹤跡。依照關靖和嚴綱等人的猜測,北疆援軍可能的確還沒趕到冀州,因為北疆軍的一部現在正在關西和董卓交戰,能趕到冀州支援的隻有塞外大軍。
北疆的塞外大軍從接到命令到集結,需要一段時間,再加上又是嚴冬,大雪紛飛,道路阻絕,塞外各部大軍能在兩個月內完成集結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從塞外的雲中、五原等地到冀州的巨鹿郡,有兩千多裏路,也就是說,北疆的塞外大軍至少要到三月下或者四月初才能到達戰場。
關靖和嚴綱等人的意見是立即向北疆軍發動攻擊。
公孫瓚也同意關靖的意見,但考慮到雙方兵力對比,公孫軍沒有絕對優勢,所以公孫瓚對是否立即展開決戰很猶豫。
目前北疆軍和袁紹的大軍加在一起超過五萬人。公孫軍能上戰場的雖然有十萬人左右,但其中主力隻有三到五萬人,這還包括一萬鐵騎。公孫瓚想等到三月初,田楷和劉備的主力大軍迴援之後再展開決戰。
關靖不同意。他給公孫瓚詳細分析了冀州目前的形勢,尤其是黃巾軍的動向。
田楷和劉備在兗州奮戰了兩個多月,奪取了兗州北部四個郡國,把幾十萬黃巾軍趕了出去。黃巾軍的生存越來越難。這個時候,如果冀州大亂,黃巾軍見有機可乘,必定會二次北上。
而兗、青、徐三州的州郡大吏當然是願意幫黃巾軍這個忙了,他們巴不得黃巾軍北上。黃巾軍北上之後,局麵將不可收拾,所以,關靖極力主張公孫瓚先擊敗北疆軍,然後再全力對付北上的黃巾軍。
公孫瓚笑道:“士起,你的意思是,我們和袁紹言和?”
“袁紹突然從黑山撤兵,屯兵於清淵,其目的太明顯了。”關靖笑道,“袁紹是什麽人?他難道不知道冀州是個死地?袁紹的根基在豫州,而袁紹的野心是圖謀天下。所以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削弱北疆和我們的實力,為他將來順利占據洛陽,稱霸天下做準備。”
“現在北疆軍援軍未到,我們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聯合袁紹重創北疆軍,把北疆軍徹底趕出冀州,然後我們再調頭對付黃巾軍。”關靖從容說道,“我們和北疆軍打,和黃巾軍打,實力消耗非常大,這是袁紹願意看到的結果,而他自己又沒有任何損失,他為什麽不願意?”
“隻要袁紹按兵不動,北疆軍的兩萬人就死定了。”關靖興奮地說道,“我們還是采用磐河的辦法,大量消耗黃巾降兵。這兩個月沒有給他們發軍餉,這些人頗有怨言。哼……沒有主公的仁義,他們早就是白骨了,哪裏還有飯吃,還有衣穿?”
“正好我們的糧食不多了,死個五萬、八萬的最好,能解決大問題。”嚴綱笑道,“將來他們如果臨陣倒戈,我們就慘了。隻要我們主力還在,黃巾軍就不足為慮。”
公孫瓚想了一下,點點頭,下令道:“命令田楷和劉備,讓他們帶著大軍盡快趕到黃河岸邊。隻要開河,就立即來援。”
………………
二月下旬,李翊率領大軍離開界橋,向一百裏外的甘陵城進發。
同一天下午,公孫瓚接到消息,立即率軍迎上了李翊的大軍。
雙方在距離界橋五十裏的夕烽亭相持。
也在這一天,袁紹率軍離開了清淵城,向甘陵城方向緩緩而去。
………………
二月下旬,冀州,魏郡,鄴城。
清晨,東方剛剛露出一絲魚肚白,古老的鄴城掩映在淡淡的薄霧中。
城樓上的衛兵長長地伸了個懶腰,睡眼惺忪地向城外望去。驀然,他睜大眼睛,張嘴發出一聲恐怖嚎叫:“北疆軍——”
密集的馬蹄聲由遠而近,一隊鐵騎衝出霧靄,越過密密麻麻的士卒,直達陣前。
戰馬猛地刹住身形,揚蹄長嘶而立。徐達麵色冷峻,穩坐馬上向遠處的城樓望去。
迎風飄揚的大纛矗立於雲霧之中若隱若現,來迴奔跑的人影依稀可見,急促而猛烈的戰鼓聲響徹了鄴城上空。
從接到李翊的軍令開始,徐達就在籌劃著冀州戰事。要想取得冀州戰場的勝利,必須要取得先機,拿到戰場的主動權。
而要想占據先機,首先就要拿下鄴城,拿下魏郡,把袁紹趕出去,以確保北疆軍不會腹背受敵。
目前冀州戰場上,李靖的軍隊人數有限,隻能起到牽製和誘敵的作用,真正解決問題的是塞外援軍。
為了能讓塞外的援軍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冀州,達到奇兵致勝的效果,徐達到了雁門郡的平城屯田區後,命令數萬大軍一律穿著普通百姓的衣服,佯裝成民夫,分成數隊,帶著糧草輜重,急速南下。(未完待續。)
袁紹和諸多僚屬商議了很長時間,無法確定李翊的話是真是假。
沮授、審配等人都認為塞外的北疆軍已經南下或者正在南下,以李翊的性格和用兵,他絕不會打這種必敗之仗。但袁紹和逢紀、郭圖等人不認同這種觀點。
袁紹認為李翊這個人打仗,無法用常理去揣測。
“主公的意思,是說公孫瓚招降的黃巾軍可能臨陣倒戈?”耿苞疑惑地問道。
“我看,李翊急於擊敗公孫瓚。”袁紹背著手,在大帳內一邊走動,一邊說道,“他今天帶著六千鐵騎來威脅我,可見他非常著急了。為了避免北疆軍在未來幾個月裏陷入兩線作戰,他必須要立即展開攻擊。”
袁紹隨即說了自己的打算。目前黃河還沒有解凍開河,於毒和眭固的黃巾軍正滯留於黎陽一帶。如果他們能在三月初渡河南下會合龔都,那麽,黃巾軍最早也要到四月前後才能北渡黃河攻擊冀州。公孫瓚肯定可以堅持到四月,但黃巾軍會不會在四月北上?
去年東光一戰,三十萬黃巾軍全軍覆沒,因此,袁紹並沒有把握黃巾軍會再次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二次北上征伐。
為了確保黃巾軍能在四月渡河北上,袁紹認為首先要保證黑山黃巾軍能在三月的時候渡河南下,其次要切斷黑山黃巾軍返迴黑山的道路,逼迫他們迅速南下。
為了順利切斷黑山黃巾軍的後撤之路,袁紹打算答應李翊的要求,大張旗鼓地出兵清河國,欺騙和麻痹黑山黃巾軍。等黑山黃巾軍渡河之後,大軍立即脫離清河國戰場,以最快速度殺向黑山。
能不能順利攻占黑山,掃清盤駐黑山的黃巾軍,直接關係到河內的穩定和大軍進駐洛陽後的安全。為此,袁紹命令兗州的各路大軍適當後撤,讓於毒和眭固帶著更多的黃巾軍渡河南下,同時命令東郡太守袁譚率軍趕到黑山相助。
袁紹還要求屯兵陳留的高幹盡快發動對豫州的攻擊,以便和劉表前後夾擊袁術。
“北疆軍丟失了豫州,關西戰場和冀州戰場又同時陷入苦戰,在這種情況下,李翊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洛陽,轉而集中兵力攻打冀州。”袁紹最後說道,“這個辦法和我們過去所定的計策相比,有兩點不同。一是我們的大軍要離開魏郡進入清河國,魏郡的各城要加強駐防,以免遭到黃巾軍的侵襲。二是顯思(袁譚)到黑山和我們一起攻殺黃巾軍。顯思來了,我們的實力就強了,同時,我們還能抽調一部分兵力駐防魏郡。”
袁紹停下腳步,看看眾人,神情凝重地說道:“由於公孫瓚占據了渤海,導致今年我們的錢糧供應非常緊張。現在我們不但要給自己的大軍供應糧餉,還要給北疆軍供應糧餉,我們已經難以為繼了。幾個月後,如果我們不能盡快拿下洛陽和豫州,大軍的一部分糧草輜重就隻能依靠魏郡來提供。因此,魏郡的穩定和安全,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不容有失。”
………………
公孫瓚接到了李翊的書信。
李翊在書信中說得非常客氣,說伯珪兄在東光之戰中擊敗了三十萬黃巾軍,立了大功。今長公主以天子命,下旨拜兄長為奮武將軍,薊侯。聖旨和印綬我已經讓信使帶過去了,請兄長拜領。
然後李翊言詞懇切,仔細敘說了朝廷和北疆的諸般難處,希望公孫瓚能以社稷為重,立即罷兵。李翊甚至答應公孫瓚,隻要他能罷兵不戰,不但可以駐軍冀州,自己還願意上書長公主和朝廷,舉薦他為冀州牧。當然,前提是他必須把袁紹逼走。
最後李翊說,我們兄弟已經有一年多沒見麵了,不知兄長能否到界橋一聚?
聖旨和奮武將軍的印綬,公孫瓚收下了,但他拒絕了李翊的邀約,不願意出城和李翊相見。
長史關靖仔細看了李翊的這封書信,他認為李翊這是在故意拖延決戰的時間,北疆軍的援軍可能正在趕赴冀州的路上。
從十二月底到現在,公孫軍派出了上千名斥候到中山、常山和趙國一帶打探軍情,但一直沒有發現北疆援軍的蹤跡。依照關靖和嚴綱等人的猜測,北疆援軍可能的確還沒趕到冀州,因為北疆軍的一部現在正在關西和董卓交戰,能趕到冀州支援的隻有塞外大軍。
北疆的塞外大軍從接到命令到集結,需要一段時間,再加上又是嚴冬,大雪紛飛,道路阻絕,塞外各部大軍能在兩個月內完成集結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從塞外的雲中、五原等地到冀州的巨鹿郡,有兩千多裏路,也就是說,北疆的塞外大軍至少要到三月下或者四月初才能到達戰場。
關靖和嚴綱等人的意見是立即向北疆軍發動攻擊。
公孫瓚也同意關靖的意見,但考慮到雙方兵力對比,公孫軍沒有絕對優勢,所以公孫瓚對是否立即展開決戰很猶豫。
目前北疆軍和袁紹的大軍加在一起超過五萬人。公孫軍能上戰場的雖然有十萬人左右,但其中主力隻有三到五萬人,這還包括一萬鐵騎。公孫瓚想等到三月初,田楷和劉備的主力大軍迴援之後再展開決戰。
關靖不同意。他給公孫瓚詳細分析了冀州目前的形勢,尤其是黃巾軍的動向。
田楷和劉備在兗州奮戰了兩個多月,奪取了兗州北部四個郡國,把幾十萬黃巾軍趕了出去。黃巾軍的生存越來越難。這個時候,如果冀州大亂,黃巾軍見有機可乘,必定會二次北上。
而兗、青、徐三州的州郡大吏當然是願意幫黃巾軍這個忙了,他們巴不得黃巾軍北上。黃巾軍北上之後,局麵將不可收拾,所以,關靖極力主張公孫瓚先擊敗北疆軍,然後再全力對付北上的黃巾軍。
公孫瓚笑道:“士起,你的意思是,我們和袁紹言和?”
“袁紹突然從黑山撤兵,屯兵於清淵,其目的太明顯了。”關靖笑道,“袁紹是什麽人?他難道不知道冀州是個死地?袁紹的根基在豫州,而袁紹的野心是圖謀天下。所以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削弱北疆和我們的實力,為他將來順利占據洛陽,稱霸天下做準備。”
“現在北疆軍援軍未到,我們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聯合袁紹重創北疆軍,把北疆軍徹底趕出冀州,然後我們再調頭對付黃巾軍。”關靖從容說道,“我們和北疆軍打,和黃巾軍打,實力消耗非常大,這是袁紹願意看到的結果,而他自己又沒有任何損失,他為什麽不願意?”
“隻要袁紹按兵不動,北疆軍的兩萬人就死定了。”關靖興奮地說道,“我們還是采用磐河的辦法,大量消耗黃巾降兵。這兩個月沒有給他們發軍餉,這些人頗有怨言。哼……沒有主公的仁義,他們早就是白骨了,哪裏還有飯吃,還有衣穿?”
“正好我們的糧食不多了,死個五萬、八萬的最好,能解決大問題。”嚴綱笑道,“將來他們如果臨陣倒戈,我們就慘了。隻要我們主力還在,黃巾軍就不足為慮。”
公孫瓚想了一下,點點頭,下令道:“命令田楷和劉備,讓他們帶著大軍盡快趕到黃河岸邊。隻要開河,就立即來援。”
………………
二月下旬,李翊率領大軍離開界橋,向一百裏外的甘陵城進發。
同一天下午,公孫瓚接到消息,立即率軍迎上了李翊的大軍。
雙方在距離界橋五十裏的夕烽亭相持。
也在這一天,袁紹率軍離開了清淵城,向甘陵城方向緩緩而去。
………………
二月下旬,冀州,魏郡,鄴城。
清晨,東方剛剛露出一絲魚肚白,古老的鄴城掩映在淡淡的薄霧中。
城樓上的衛兵長長地伸了個懶腰,睡眼惺忪地向城外望去。驀然,他睜大眼睛,張嘴發出一聲恐怖嚎叫:“北疆軍——”
密集的馬蹄聲由遠而近,一隊鐵騎衝出霧靄,越過密密麻麻的士卒,直達陣前。
戰馬猛地刹住身形,揚蹄長嘶而立。徐達麵色冷峻,穩坐馬上向遠處的城樓望去。
迎風飄揚的大纛矗立於雲霧之中若隱若現,來迴奔跑的人影依稀可見,急促而猛烈的戰鼓聲響徹了鄴城上空。
從接到李翊的軍令開始,徐達就在籌劃著冀州戰事。要想取得冀州戰場的勝利,必須要取得先機,拿到戰場的主動權。
而要想占據先機,首先就要拿下鄴城,拿下魏郡,把袁紹趕出去,以確保北疆軍不會腹背受敵。
目前冀州戰場上,李靖的軍隊人數有限,隻能起到牽製和誘敵的作用,真正解決問題的是塞外援軍。
為了能讓塞外的援軍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冀州,達到奇兵致勝的效果,徐達到了雁門郡的平城屯田區後,命令數萬大軍一律穿著普通百姓的衣服,佯裝成民夫,分成數隊,帶著糧草輜重,急速南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