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雀看到一個披頭散發的男子大步走進了庭院。這個人高大威猛,渾身上下有一股淩厲的殺氣。
白雀的心跳突然加劇。他是不是驍騎將軍李翊身邊的親衛,過來提審自己的?
接著白雀就聽見那個彪悍的士兵和守在自己書房門口的守衛大聲說笑著,好像他們很熟悉。
白雀輕輕拉開房門,就聽那男子朗聲道:“我是李翊,特意來找白將軍敘敘。”
白雀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這個看上去年輕的不像話的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驍騎將軍李翊。
遲疑間,李翊已經大步走了進來。
白雀趕忙要行禮,李翊一把抓住他的肩膀,笑著說道:“免了,我還有事要求你。”
………………
這次攻打甘陵城,李翊是籌謀已久。他前麵這段時間一直在清淵踟躕不前,一方麵是在等候糧草軍餉,另一方麵則是在等待時機。
他的大軍數量有限,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自然不可能發動攻城戰,他沒有那個資本去損失。可是又不能留下這些城池在那裏不攻占。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隻有出奇兵智取了。
田豐對甘陵國的地形道路都比較熟悉,而當初李翊從魏郡帶來的豪強門閥私兵中有數百名士卒都是甘陵國的人,他們的說話口音和習慣都和當地人一樣。李翊利用他們不會被人懷疑這一點,讓張頜等冀州本土將校帶領他們一起趕到甘陵城附近的縣城村莊,煽動召集沿途的流民,全部集中到甘陵城去討吃的。一旦甘陵城人滿為患,黃巾軍的警惕性就會下降,張頜他們就能找到奪取城門控製權的機會。
李翊命令嶽飛和關羽兩部人馬依舊在清淵大營駐紮,而且天天出營訓練,麻痹黃巾軍的斥候。自己帶著張飛和趙雲兩部人馬秘密趕到甘陵城。
考慮到奪取城門之後可能要和黃巾軍進行巷戰,所以李翊特意帶上了三千步卒。
在張頜出發前,李翊就和他約好。在早上吃飯的時間前後,難民最多,秩序最混亂的時候發動突襲。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白雀好死不死的就在這個時候命令士兵驅趕城中難民出城。造成了城門附近的極度混亂。這種場麵的極度混亂幫了幽州軍一個大忙,使得幽州軍兵不血刃的就攻占了甘陵城。
………………
“兩次了,為什麽你的運氣都這麽好?”白雀坐在李翊的對麵,苦笑道。
“兩次?”李翊奇怪地問道,“我們什麽時候還交過手嗎?”
“在大河故瀆。褚帥埋伏了五萬人馬,就等著你們過去。”
李翊渾身打了個冷戰,一股涼意從背心直衝腦門。他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白雀繼續說道:“如果不是杜長這個笨蛋帶著百姓一起走,你敢說你的大軍不會在大河故瀆追殺他?”
李翊苦笑。好運氣,真的是好運氣。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軍人,李翊當然清楚當時的情況有多危險。要不是杜長貪生怕死,讓百姓跟隨黃巾軍大軍一起行動,要不是因為自己顧忌造成百姓的大量傷亡,沒有第一時間發動突襲,要不是在最緊要的關頭風雲突變。下起了大雨,己方大軍都免不了傷亡慘重的結局,甚至自己的小命都有些不保險。
尤其是那一場大雨,不但給自己創造了用計拿下甘陵城的機會,同樣也讓自己免卻了大敗的結局。
李翊當時之所以盼著下雨,就是想借著天降大雨的機會,讓各地流民往甘陵城和貝丘城集中,而自己則趁機出奇兵奪取這兩座城池,避免強攻造成大軍的重大傷亡。
卻沒想到這突如其來的大雨,還另外幫了他一個大忙。
當然。幫了他大忙的,還有此刻正在貝丘城的黃巾軍將領杜長。
李翊點點頭,對白雀說道:“我找你,就是為了這個杜長。”
………………
李翊派人送信到平原郡。請甘陵相劉虞迴甘陵主持甘陵國軍政事務,同時也給剿賊中郎將皇甫嵩送信,告知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事實上,如今李翊在河北戰場的處境有些尷尬。
名義上,他是天子任命的河北戰場總指揮,而且他的職位最高。是兩千石的驍騎將軍。可是,另外一名大將皇甫嵩的地位卻絲毫不遜色於他。皇甫嵩雖然還是中郎將,但他卻是持節的,在一定的層麵上,代表了天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甚至可以指揮李翊這個驍騎將軍。
如今河北戰場的官軍力量主要有三支,可謂是三足鼎立。李翊這個名義上的總指揮手下有將近兩萬人馬,而且大部分的騎兵,可以說是戰力最強的一部分。再就是皇甫嵩,作為持節中郎將的他,率領著五萬朝廷大軍,是兵力最多的。最後就是曹操,作為百官和宦官雙方代表的他,率領著朝廷最精銳的一萬兵力,也是自成一派。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冀州戰場官軍的指揮混亂,誰都命令不了誰。這不,就連曹操這個校尉,也敢置李翊以及冀州刺史部兩方麵的命令於不顧,帶著大軍在魏郡境內搞武裝旅遊呢。
如今麵臨與黃巾軍的最後決戰,李翊這個河北戰場總指揮,也隻能跟皇甫嵩商量著辦事。
另一邊,白雀受李翊所托,趕到貝丘城勸降杜長。
甘陵城的黃巾軍降兵駐紮於城外俘虜營裏。
李翊命令士兵們在城外紮起大營,一部分帳篷安置難民,一部分安置幽州軍的騎兵。張飛的步兵全部駐紮在城內,守城警戒。
嶽飛和關羽帶著大軍趕到貝丘城下。不過,大軍並沒有發動攻城,而是按照李翊最初的吩咐,堵住了貝丘城通往外界的道路,讓城內的黃巾軍沒辦法逃走。
………………
月底,甘陵國相劉虞首先趕到甘陵。他非常感激李翊用這麽短的時間幫他奪迴了甘陵國的郡治和西部幾個縣,雖然甘陵國的東部和北部的幾個縣城還在黃巾軍的手裏,但憑仗幽州鐵騎的威力,收複也就是時間問題。
劉虞還說到了喬瑁的事情,他代替喬瑁向李翊表達了歉意,說是當初喬瑁誤會了他,希望他不要記恨喬瑁。
李翊對此不置可否,反正這次喬瑁也沒有跟劉虞一起迴甘陵國,據說是率領劉虞那幾千士兵,跟隨皇甫嵩一起在跟黃巾軍作戰。
不但喬瑁沒有來甘陵,就連李翊一直想要挖角的典韋也沒有跟著劉虞來甘陵,這使得李翊心中不禁有些遺憾。
劉虞自然不知道李翊心中的主意,他抵達甘陵後,立即帶著原甘陵國官吏開始了日常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安撫大營內的難民。
劉虞很尊重李翊,這不隻是因為李翊如今是他名義上的上司,同時也是因為李翊幫他收複了甘陵國,還有一層原因,那就是李翊那位已經過世了的祖父李膺的緣故。
劉虞曾經當過幽州刺史,那時候正好是李家被發配到幽州的初期。劉虞對李家很是照顧,而他在處理政務的時候,很多做法也是參考了李膺任幽州刺史時的做法。這使得劉虞在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外族間有崇高威望,隨時朝貢,不敢侵擾,百姓傳唱歌謠讚頌劉虞的功德。
可以說,北疆在李膺和劉虞任幽州刺史的那一段時間,是近百年來難得的安定時期。
不過,對於這些事情,李翊本人並沒有什麽記憶,因為當時的他不過是七八歲的小孩子,這麽多年過去,當時的事情早已經忘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之前的李翊事實上已經死了,他雖然繼承了那個李翊的很多記憶,但也不可避免的失去很多關於那個李翊的記憶。
李翊一直陪著劉虞,喜歡和他聊天,聽他講敘郡府內政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心得,這讓李翊受益匪淺。
前世的時候,李翊看過許多關於劉虞的評說,可謂是毀譽參半。有人黑他,說他是一個漢奸類的人物,導致北疆諸胡坐大,是後世五胡亂華的根本原因。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在任期間不但使得幽州得到了發展,還使得諸胡歸順,安定了北疆。
李翊不想去評判,因為他了解的不多,而且很多失去在這個時空注定了要改變,他更沒必要去思考那些未發生的事情。
不過,就這一段時間他的所見所聞,劉虞不失為一個憂國憂民的好官,如果大漢國的郡府太守都像劉虞這樣,估計也就不會有黃巾軍叛亂這迴事了。
劉虞博學多才,尤其是對於經史非常精通,而這方麵無疑是李翊的缺陷。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兩人坐在書房裏,就著燭火,一個滔滔不絕地說,一個津津有味地聽,常常通宵達旦。
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劉虞,這不,剛剛從鄴城趕來的公孫瓚就非常不喜歡劉虞。他認為劉虞為人陰狠,心計深沉,勸李翊和他少接觸一點。
這讓李翊很是感慨,難道公孫瓚和劉虞就是宿命中注定的敵人,天生的不對盤?(未完待續。)
ps:上架了,爆發求訂閱。
白雀的心跳突然加劇。他是不是驍騎將軍李翊身邊的親衛,過來提審自己的?
接著白雀就聽見那個彪悍的士兵和守在自己書房門口的守衛大聲說笑著,好像他們很熟悉。
白雀輕輕拉開房門,就聽那男子朗聲道:“我是李翊,特意來找白將軍敘敘。”
白雀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這個看上去年輕的不像話的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驍騎將軍李翊。
遲疑間,李翊已經大步走了進來。
白雀趕忙要行禮,李翊一把抓住他的肩膀,笑著說道:“免了,我還有事要求你。”
………………
這次攻打甘陵城,李翊是籌謀已久。他前麵這段時間一直在清淵踟躕不前,一方麵是在等候糧草軍餉,另一方麵則是在等待時機。
他的大軍數量有限,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自然不可能發動攻城戰,他沒有那個資本去損失。可是又不能留下這些城池在那裏不攻占。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隻有出奇兵智取了。
田豐對甘陵國的地形道路都比較熟悉,而當初李翊從魏郡帶來的豪強門閥私兵中有數百名士卒都是甘陵國的人,他們的說話口音和習慣都和當地人一樣。李翊利用他們不會被人懷疑這一點,讓張頜等冀州本土將校帶領他們一起趕到甘陵城附近的縣城村莊,煽動召集沿途的流民,全部集中到甘陵城去討吃的。一旦甘陵城人滿為患,黃巾軍的警惕性就會下降,張頜他們就能找到奪取城門控製權的機會。
李翊命令嶽飛和關羽兩部人馬依舊在清淵大營駐紮,而且天天出營訓練,麻痹黃巾軍的斥候。自己帶著張飛和趙雲兩部人馬秘密趕到甘陵城。
考慮到奪取城門之後可能要和黃巾軍進行巷戰,所以李翊特意帶上了三千步卒。
在張頜出發前,李翊就和他約好。在早上吃飯的時間前後,難民最多,秩序最混亂的時候發動突襲。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白雀好死不死的就在這個時候命令士兵驅趕城中難民出城。造成了城門附近的極度混亂。這種場麵的極度混亂幫了幽州軍一個大忙,使得幽州軍兵不血刃的就攻占了甘陵城。
………………
“兩次了,為什麽你的運氣都這麽好?”白雀坐在李翊的對麵,苦笑道。
“兩次?”李翊奇怪地問道,“我們什麽時候還交過手嗎?”
“在大河故瀆。褚帥埋伏了五萬人馬,就等著你們過去。”
李翊渾身打了個冷戰,一股涼意從背心直衝腦門。他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白雀繼續說道:“如果不是杜長這個笨蛋帶著百姓一起走,你敢說你的大軍不會在大河故瀆追殺他?”
李翊苦笑。好運氣,真的是好運氣。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軍人,李翊當然清楚當時的情況有多危險。要不是杜長貪生怕死,讓百姓跟隨黃巾軍大軍一起行動,要不是因為自己顧忌造成百姓的大量傷亡,沒有第一時間發動突襲,要不是在最緊要的關頭風雲突變。下起了大雨,己方大軍都免不了傷亡慘重的結局,甚至自己的小命都有些不保險。
尤其是那一場大雨,不但給自己創造了用計拿下甘陵城的機會,同樣也讓自己免卻了大敗的結局。
李翊當時之所以盼著下雨,就是想借著天降大雨的機會,讓各地流民往甘陵城和貝丘城集中,而自己則趁機出奇兵奪取這兩座城池,避免強攻造成大軍的重大傷亡。
卻沒想到這突如其來的大雨,還另外幫了他一個大忙。
當然。幫了他大忙的,還有此刻正在貝丘城的黃巾軍將領杜長。
李翊點點頭,對白雀說道:“我找你,就是為了這個杜長。”
………………
李翊派人送信到平原郡。請甘陵相劉虞迴甘陵主持甘陵國軍政事務,同時也給剿賊中郎將皇甫嵩送信,告知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事實上,如今李翊在河北戰場的處境有些尷尬。
名義上,他是天子任命的河北戰場總指揮,而且他的職位最高。是兩千石的驍騎將軍。可是,另外一名大將皇甫嵩的地位卻絲毫不遜色於他。皇甫嵩雖然還是中郎將,但他卻是持節的,在一定的層麵上,代表了天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甚至可以指揮李翊這個驍騎將軍。
如今河北戰場的官軍力量主要有三支,可謂是三足鼎立。李翊這個名義上的總指揮手下有將近兩萬人馬,而且大部分的騎兵,可以說是戰力最強的一部分。再就是皇甫嵩,作為持節中郎將的他,率領著五萬朝廷大軍,是兵力最多的。最後就是曹操,作為百官和宦官雙方代表的他,率領著朝廷最精銳的一萬兵力,也是自成一派。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冀州戰場官軍的指揮混亂,誰都命令不了誰。這不,就連曹操這個校尉,也敢置李翊以及冀州刺史部兩方麵的命令於不顧,帶著大軍在魏郡境內搞武裝旅遊呢。
如今麵臨與黃巾軍的最後決戰,李翊這個河北戰場總指揮,也隻能跟皇甫嵩商量著辦事。
另一邊,白雀受李翊所托,趕到貝丘城勸降杜長。
甘陵城的黃巾軍降兵駐紮於城外俘虜營裏。
李翊命令士兵們在城外紮起大營,一部分帳篷安置難民,一部分安置幽州軍的騎兵。張飛的步兵全部駐紮在城內,守城警戒。
嶽飛和關羽帶著大軍趕到貝丘城下。不過,大軍並沒有發動攻城,而是按照李翊最初的吩咐,堵住了貝丘城通往外界的道路,讓城內的黃巾軍沒辦法逃走。
………………
月底,甘陵國相劉虞首先趕到甘陵。他非常感激李翊用這麽短的時間幫他奪迴了甘陵國的郡治和西部幾個縣,雖然甘陵國的東部和北部的幾個縣城還在黃巾軍的手裏,但憑仗幽州鐵騎的威力,收複也就是時間問題。
劉虞還說到了喬瑁的事情,他代替喬瑁向李翊表達了歉意,說是當初喬瑁誤會了他,希望他不要記恨喬瑁。
李翊對此不置可否,反正這次喬瑁也沒有跟劉虞一起迴甘陵國,據說是率領劉虞那幾千士兵,跟隨皇甫嵩一起在跟黃巾軍作戰。
不但喬瑁沒有來甘陵,就連李翊一直想要挖角的典韋也沒有跟著劉虞來甘陵,這使得李翊心中不禁有些遺憾。
劉虞自然不知道李翊心中的主意,他抵達甘陵後,立即帶著原甘陵國官吏開始了日常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安撫大營內的難民。
劉虞很尊重李翊,這不隻是因為李翊如今是他名義上的上司,同時也是因為李翊幫他收複了甘陵國,還有一層原因,那就是李翊那位已經過世了的祖父李膺的緣故。
劉虞曾經當過幽州刺史,那時候正好是李家被發配到幽州的初期。劉虞對李家很是照顧,而他在處理政務的時候,很多做法也是參考了李膺任幽州刺史時的做法。這使得劉虞在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外族間有崇高威望,隨時朝貢,不敢侵擾,百姓傳唱歌謠讚頌劉虞的功德。
可以說,北疆在李膺和劉虞任幽州刺史的那一段時間,是近百年來難得的安定時期。
不過,對於這些事情,李翊本人並沒有什麽記憶,因為當時的他不過是七八歲的小孩子,這麽多年過去,當時的事情早已經忘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之前的李翊事實上已經死了,他雖然繼承了那個李翊的很多記憶,但也不可避免的失去很多關於那個李翊的記憶。
李翊一直陪著劉虞,喜歡和他聊天,聽他講敘郡府內政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心得,這讓李翊受益匪淺。
前世的時候,李翊看過許多關於劉虞的評說,可謂是毀譽參半。有人黑他,說他是一個漢奸類的人物,導致北疆諸胡坐大,是後世五胡亂華的根本原因。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在任期間不但使得幽州得到了發展,還使得諸胡歸順,安定了北疆。
李翊不想去評判,因為他了解的不多,而且很多失去在這個時空注定了要改變,他更沒必要去思考那些未發生的事情。
不過,就這一段時間他的所見所聞,劉虞不失為一個憂國憂民的好官,如果大漢國的郡府太守都像劉虞這樣,估計也就不會有黃巾軍叛亂這迴事了。
劉虞博學多才,尤其是對於經史非常精通,而這方麵無疑是李翊的缺陷。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兩人坐在書房裏,就著燭火,一個滔滔不絕地說,一個津津有味地聽,常常通宵達旦。
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劉虞,這不,剛剛從鄴城趕來的公孫瓚就非常不喜歡劉虞。他認為劉虞為人陰狠,心計深沉,勸李翊和他少接觸一點。
這讓李翊很是感慨,難道公孫瓚和劉虞就是宿命中注定的敵人,天生的不對盤?(未完待續。)
ps:上架了,爆發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