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村的人都對劉遠山投過來讚許的目光,裏正微笑著撚了撚胡須,說道:“三郎真是聰明,解決了老夫一個難題。”
甘家窮困大家都知道,但是寺裏收的租子確實不多,裏正處理起來也很麻煩,畢竟甘家人多,萬一激化了矛盾也不好。
不一會兒,甘家幾個壯丁便推著一小車糧食出來,走到門口大聲說道:“村裏誰家有牲口借我們用用,山路不好走呢!”
王秀才聞到風聲剛剛到,便看到了這一幕,便道:“我家有,讓王五給你牽過來就行了。”他鬧不清楚情況,問周圍的人:“不是不肯交租麽?現在怎麽又肯了?”
周圍的人便將剛剛發生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講了一遍,完事還不忘誇讚劉遠山,說道:“劉家三郎真是聰明,這不讀書多可惜,若是生在富貴人家,日後說不準還是個狀元郎呢!”
王秀才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劉遠山,竟然看得他渾身發毛,趕緊躲在人群中去,將目光放在那車租子上。
大明朝佃田的規矩,狠一點的話三七分賬,佃戶占七成地主收三成,一般來說二八分賬的較多,這也符合襄陽地區的規矩。劉遠山聽一生說過,他們寺裏佃給老甘家的田當時約定是收租一成五,也就是差不多按15%提取土地使用費的意思。
按照襄陽地方的農業產量,兩季全部折算成稻米的話好的年成每畝地差不多450斤的產出,三十畝地全部佃出去寺裏收的租子能有兩千斤,堪堪夠寺院師徒三人的口糧和日用而已,說起來並不多。
一場鬧劇完美收場,一生很高興,對老主持說道:“師傅,我跟三郎去玩一會!”
老主持笑嗬嗬的點頭,再次向劉遠山行禮:“今日多虧了小施主!”
劉遠山還禮,道:“善惡自有報,其實是佛祖保佑,小子並沒有做什麽,主持莫要放在心上。”
裝完逼,拉起幾個小夥伴麻溜的跑開,和毛二叔一道再次迴到了山上去看燒炭的窯洞。
秋日雖冷,將近中午的時候氣溫還是略有迴升,劉氏和劉嫣然二人正在家門口水塘邊洗衣服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名白衣飄飄的男子信步來到自家門前,很客氣的敲了敲門,然後高聲朝裏麵喊道:“有人在家嗎?”
裏麵傳來董老太太粗大的嗓門,說道:“沒有人,沒有人!”
封建時代男女大防,家裏有人沒人說的是有沒有男人,現在大兒子劉孝忠外出遊學,二兒子劉孝厚到田裏進行農活收尾,家裏一堆半打孩子和婦女,董氏這樣對門外的人迴答原也沒錯。
“娘,那個好像是王秀才!”劉嫣然臉腮微紅,小聲朝劉氏說道,劉氏粗心竟然沒有注意女兒不同尋常的反應。
“王秀才,他來咱家幹什麽?”在劉氏的印象中,王秀才幾乎是村子裏最頂端的存在了,這麽一個能和縣太爺說上話的人物沒事跑到自己家裏幹什麽?
“嬸子啊,是我,我是王勳!”王秀才沒有離開的意思,對著裏麵又說了一句。
“啊……”董老太太馬上轉變態度,急急忙忙跑過來將大門打開,看著王秀才笑嗬嗬的說道:“原來是秀才老爺,您快請進!”
“不敢不敢!”王勳行禮,說道:“嬸子叫我名字即可,喊我王秀才也行,可不能喊老爺!”
“那可折煞小民了!”別看董老太太平時訓起自己家人一套一套的,稍微看到個有功名或者當官的,內心深處就開始害怕了,畢竟人家王秀才功名在身,是可也免除稅賦的存在。
王秀才進入劉家,劉嫣然對劉氏說道:“娘,咱們也進去看看唄!”
劉氏正好將手頭的衣服洗好,便答應了劉嫣然的請求,點點頭說道:“走,幫我將這盆衣服抬進院子裏去,該晾曬了。”
二人費力的將大木盆抬進院子,王秀才正站在院子中間,看到劉嫣然和劉氏的時候,滿臉笑容,道:“來,我幫你!”
“哎呦,秀才老爺,那可不敢當!”劉嫣然笑嗬嗬的說了一句,將王秀才擋了迴去。
董氏小心翼翼的問道:“不知道秀才老爺您有什麽吩咐?”
雖然知道和這王秀才平時並無仇恨,而且也清楚王秀才平時待人和藹,但此時此刻麵對這麽一個人物,董氏內心還是非常害怕的,她最擔心的就是,是不是家裏人得罪王秀才了?
王秀才卻有些難以開口了。他來這裏自然是為了劉遠山讀書的事情,在他的眼中,劉遠山便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雖然現在年齡稍微大了一些,可隻要肯用功學習,憑他的聰明日後前途可謂不可限量。
但問題是劉遠山死活不讀書!
要收一個不願意讀書的學生不難,可是讓一個老師倒著求學生去拜自己為師的話,就真的有點抹不開麵子了。
於是王秀才決定釜底抽薪,從劉遠山的家人身上著手!
現在聽到董氏這麽一問,一時間竟然有種無言以對的感覺,好在他是秀才,思維和見識遠非一般人能比,瞬間便將一絲芥蒂丟掉,暗道既然來了,就不怕丟人。
“是這樣的!”王秀才笑吟吟的看著董氏,說道:“嬸子見諒,我看您的孫子聰明異常,遠勝一般孩童,雖然年齡已經有些大了,但現在蒙學還為時不晚,隻要勤奮肯學,日後定然能博得一個功名。”
本來還想說於國於民都有好處這樣的官話,可想想作用不大,便從切身利益入手,遊說董氏。
董氏先是一愣,隨即喜笑顏開,然後便問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您是說我孫子日後也能像您一樣考個秀才?”
“嗬嗬!”王秀才哈哈大笑,說道:“若是勤學好問,憑他的聰明,區區一個秀才算什麽,我看他日後青雲直上,有出將入相之才。”這番話半真半假,為的就是讓董氏動心。
董氏真的動心了,想想一家人苦苦支持二十多年供老大讀書是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光宗耀祖,還不是因為讀書人一旦得了功名便可以全家富貴?
甘家窮困大家都知道,但是寺裏收的租子確實不多,裏正處理起來也很麻煩,畢竟甘家人多,萬一激化了矛盾也不好。
不一會兒,甘家幾個壯丁便推著一小車糧食出來,走到門口大聲說道:“村裏誰家有牲口借我們用用,山路不好走呢!”
王秀才聞到風聲剛剛到,便看到了這一幕,便道:“我家有,讓王五給你牽過來就行了。”他鬧不清楚情況,問周圍的人:“不是不肯交租麽?現在怎麽又肯了?”
周圍的人便將剛剛發生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講了一遍,完事還不忘誇讚劉遠山,說道:“劉家三郎真是聰明,這不讀書多可惜,若是生在富貴人家,日後說不準還是個狀元郎呢!”
王秀才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劉遠山,竟然看得他渾身發毛,趕緊躲在人群中去,將目光放在那車租子上。
大明朝佃田的規矩,狠一點的話三七分賬,佃戶占七成地主收三成,一般來說二八分賬的較多,這也符合襄陽地區的規矩。劉遠山聽一生說過,他們寺裏佃給老甘家的田當時約定是收租一成五,也就是差不多按15%提取土地使用費的意思。
按照襄陽地方的農業產量,兩季全部折算成稻米的話好的年成每畝地差不多450斤的產出,三十畝地全部佃出去寺裏收的租子能有兩千斤,堪堪夠寺院師徒三人的口糧和日用而已,說起來並不多。
一場鬧劇完美收場,一生很高興,對老主持說道:“師傅,我跟三郎去玩一會!”
老主持笑嗬嗬的點頭,再次向劉遠山行禮:“今日多虧了小施主!”
劉遠山還禮,道:“善惡自有報,其實是佛祖保佑,小子並沒有做什麽,主持莫要放在心上。”
裝完逼,拉起幾個小夥伴麻溜的跑開,和毛二叔一道再次迴到了山上去看燒炭的窯洞。
秋日雖冷,將近中午的時候氣溫還是略有迴升,劉氏和劉嫣然二人正在家門口水塘邊洗衣服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名白衣飄飄的男子信步來到自家門前,很客氣的敲了敲門,然後高聲朝裏麵喊道:“有人在家嗎?”
裏麵傳來董老太太粗大的嗓門,說道:“沒有人,沒有人!”
封建時代男女大防,家裏有人沒人說的是有沒有男人,現在大兒子劉孝忠外出遊學,二兒子劉孝厚到田裏進行農活收尾,家裏一堆半打孩子和婦女,董氏這樣對門外的人迴答原也沒錯。
“娘,那個好像是王秀才!”劉嫣然臉腮微紅,小聲朝劉氏說道,劉氏粗心竟然沒有注意女兒不同尋常的反應。
“王秀才,他來咱家幹什麽?”在劉氏的印象中,王秀才幾乎是村子裏最頂端的存在了,這麽一個能和縣太爺說上話的人物沒事跑到自己家裏幹什麽?
“嬸子啊,是我,我是王勳!”王秀才沒有離開的意思,對著裏麵又說了一句。
“啊……”董老太太馬上轉變態度,急急忙忙跑過來將大門打開,看著王秀才笑嗬嗬的說道:“原來是秀才老爺,您快請進!”
“不敢不敢!”王勳行禮,說道:“嬸子叫我名字即可,喊我王秀才也行,可不能喊老爺!”
“那可折煞小民了!”別看董老太太平時訓起自己家人一套一套的,稍微看到個有功名或者當官的,內心深處就開始害怕了,畢竟人家王秀才功名在身,是可也免除稅賦的存在。
王秀才進入劉家,劉嫣然對劉氏說道:“娘,咱們也進去看看唄!”
劉氏正好將手頭的衣服洗好,便答應了劉嫣然的請求,點點頭說道:“走,幫我將這盆衣服抬進院子裏去,該晾曬了。”
二人費力的將大木盆抬進院子,王秀才正站在院子中間,看到劉嫣然和劉氏的時候,滿臉笑容,道:“來,我幫你!”
“哎呦,秀才老爺,那可不敢當!”劉嫣然笑嗬嗬的說了一句,將王秀才擋了迴去。
董氏小心翼翼的問道:“不知道秀才老爺您有什麽吩咐?”
雖然知道和這王秀才平時並無仇恨,而且也清楚王秀才平時待人和藹,但此時此刻麵對這麽一個人物,董氏內心還是非常害怕的,她最擔心的就是,是不是家裏人得罪王秀才了?
王秀才卻有些難以開口了。他來這裏自然是為了劉遠山讀書的事情,在他的眼中,劉遠山便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雖然現在年齡稍微大了一些,可隻要肯用功學習,憑他的聰明日後前途可謂不可限量。
但問題是劉遠山死活不讀書!
要收一個不願意讀書的學生不難,可是讓一個老師倒著求學生去拜自己為師的話,就真的有點抹不開麵子了。
於是王秀才決定釜底抽薪,從劉遠山的家人身上著手!
現在聽到董氏這麽一問,一時間竟然有種無言以對的感覺,好在他是秀才,思維和見識遠非一般人能比,瞬間便將一絲芥蒂丟掉,暗道既然來了,就不怕丟人。
“是這樣的!”王秀才笑吟吟的看著董氏,說道:“嬸子見諒,我看您的孫子聰明異常,遠勝一般孩童,雖然年齡已經有些大了,但現在蒙學還為時不晚,隻要勤奮肯學,日後定然能博得一個功名。”
本來還想說於國於民都有好處這樣的官話,可想想作用不大,便從切身利益入手,遊說董氏。
董氏先是一愣,隨即喜笑顏開,然後便問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您是說我孫子日後也能像您一樣考個秀才?”
“嗬嗬!”王秀才哈哈大笑,說道:“若是勤學好問,憑他的聰明,區區一個秀才算什麽,我看他日後青雲直上,有出將入相之才。”這番話半真半假,為的就是讓董氏動心。
董氏真的動心了,想想一家人苦苦支持二十多年供老大讀書是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光宗耀祖,還不是因為讀書人一旦得了功名便可以全家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