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令兵帶來的是毛文龍的親筆信,毛文龍在信中指出,他已經決定,在七日後出兵鎮江城,要求李元慶、陳忠、張盤這遼南三部,盡快做出反應,吸引遼西、遼南方向的後金軍留守兵力,為本部拉扯空間,爭取時間。
同時,毛文龍指出,朝廷方麵的糧餉物資,已經有了眉目,不出意外,8月末或是9月初,便能到達本部,屆時,盛夏攻勢打完,各部都能得到有效的補充。
李元慶仔細將信看了兩遍,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這個時代,由於小冰河氣候的影響,麥熟的時節,要比正常年景推遲一個多月,此時,隻是七月初,再過七天,還不到七月上旬,麥子還沒有熟透,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
要等到麥熟,要接近七月末,這一來,中間這十幾天的時間,難保不會發生變數。
但換位思考,李元慶也能理解毛文龍的苦衷。
此時這種狀態,毛文龍惦記著這些麥子,鎮江城的這些真奴們,恐怕更是如火燒心。
後金軍圍困鎮江時,沒有將毛文龍打趴下,已經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而龍川的激進,也並沒有完全刺痛毛文龍主力,這便在遼東區域,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如果要保證麥收順利進行,很有可能,鎮江方麵的後金軍,會進行搶收,哪怕麥子還沒有熟透。
毛文龍應該就是基於這一點,不敢繼續拖下去,要保證東江本部的先機。
從軍事層麵上來考慮,這也確實是最好的出兵時機。
哪怕不帶糧草,隻要能保證東江本部的主動性,絕不會缺少糧食吃。
不過,這個時代,大自然才是人類最大的敵人。
小冰河的反複無常,冬天極冷,此時卻是極熱,白天極熱,晚上卻是分外清涼,東江本部設施更不算健全,萬一發生瘟疫或是流行疾病……
但毛文龍已經做了決定,即便是刀山火海,東江本部必然也會一往無前,李元慶的長生營,自然也不能拖了後腿。
仔細想了一下,李元慶給毛文龍迴了一封信,闡述了他的擔憂,在夏天出兵,一定要保證衛生。
不過,對繁體字並不擅長,李元慶也不善毛筆,這封信,由他口述,由渠敏秋來完成。
李元慶也意識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想要提升士兵們的紀律性和整體性,識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隻有有了知識,人才會心生敬畏,才會更理解什麽是團體。
但這時,顯然沒有這麽多時間了。
想了一下,李元慶又讓渠敏秋分別給張盤和陳忠寫了一封信,詢問兩人對此次盛夏攻勢的想法。
此時,三人都升了遊擊,各部兵力,都在2000出頭,已經有了可以單獨作戰的能力。
三部合力的確勢大,隻不過,協調工作也是相當繁瑣,對於李元慶這種‘漂浮不定’的戰術而言,並不一定就是好事。
但這個麵子,李元慶卻必須給他們兩個。
寫完信,交給傳令兵送走,李元慶並沒有時間躲在渠敏秋這裏涼快,而是迅速返迴了大校場,親自指導士兵們操練。
隊列練習,其實並沒有什麽巧處,就是一個準則,多練,拚命練,讓軍官們的命令,在士兵們的身上形成本能。
此時,長生營的大架子已經搭建起來,各基層軍官,基本都是由老兵擔任,雖不夠完善,但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指揮係統。
2000人的戰兵,看似很多,其實並不多,用旗語指揮,隻需幾分鍾,李元慶的命令,便能迅速傳達到基層軍官這裏,再由這些基層軍官,傳達到士兵。
而剩下的時間,便是奔跑,列陣。
即便烈日炎炎,但李元慶身先士卒,各部軍官,也都是奮勇爭先,加之後勤方麵,商老六也加大了供應力度,戰兵每日四餐,中餐、晚餐都有肉,而且每天還提供大量的綠豆湯。
這一來,即便操練極為辛苦,但兒郎們士氣都很高漲,也很少發生中暑現象。
慢慢的,士兵們漸漸開始走上正軌,雖然還是有些左右不分,但起碼他們已經知道跟著自己的軍官跑,即便列出的陣勢不那麽美觀,但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防禦能力,也讓李元慶大為欣慰。
三天之後,陳忠這邊率先有了迴信。
他在信中表示,他願意配合李元慶的攻勢,隻是,他本部新兵還沒有成型,此次出戰,他能拿得出手的兵力,還是之前那不足千人的老兵。同時,陳忠也提出他自己的想法,他想在遼南東海岸這邊,打打遊擊,不指望有多少收獲,但希望能鍛煉下新兵。
陳忠雖然說的很含蓄,但李元慶卻明白他的意思。
遼南三部是一體,兩人一夥,涼下一人,這叫個什麽事兒?
再者,此次盛夏攻勢,遼南本就是輔助,本部才是核心,陳忠恐怕也是想效仿毛文龍,從遼南東岸沿線,搶收些麥子,補充些給養。
對於此,李元慶當即給陳忠迴了信,支持陳忠的想法,同時建議他,晝伏夜出,化整為零,盡量不要與守軍發生正麵接觸,以獲得實際的好處為主。
而張盤這邊,又過了一天,才來了迴信。
他表示,他也準備在遼南區域打遊擊,搶收麥子,不會再跟金州死磕。
這也讓李元慶稍稍鬆了一口氣,到了這個程度,想必,張盤也意識到,實際的好處,才是最重要。
時間過得飛快,很快,便到了毛文龍出兵的日子。
李元慶長生營這邊的陣勢練習,也看到了一些成效,雖然達不到李元慶要求的一刻鍾,但在20分鍾內,行軍的2000人,迅速列陣,基本已經能完成。
這一來,長生營這邊,已經具備了同後金野戰的最基本條件。
當夜,沒有舉行誓師大會,幾乎是悄無聲息,李元慶攜帶長生營三部所有戰兵2000餘人,輔兵、海盜近千人,悄悄上了船,駛向了遼南西海岸。
…………
七月裏海上的夜晚,海風清涼,吹散了白天的酷暑,吹在人的身上,十分舒服。
李元慶站在船頭,靜靜的瞭望著不遠處遼南的土地。
自從遼南三部在這邊紮下根來,後金遼南方麵,又下令讓百姓往更深的內陸裏遷移,此時,海邊不遠處的很多良田,並不是金黃色已經快要成熟的小麥,而是一片片綠油油旺盛的野草。
倘若這裏還是在大明的控製下,這些土地,怎麽可能荒廢?
即便這裏產出的並不多,但至少可以養活不少人口,又怎的可能像現在這般?
李元慶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在閣老大員們的心裏,複遼,可能就隻是一句話而已,但對於數百萬遼民而言,這卻意味著他們的一切。
官滄海不知何時來到了李元慶身邊,笑道:“將軍,在想什麽?”
李元慶一笑,“沒什麽。這麽晚了,還不去休息?明天,咱們可還有大事要幹。”
官滄海一笑,臉色卻凝重起來,“將軍,這些土地,就這樣荒廢了,著實是可惜啊。這些可恨的建奴,真是該千刀萬剮。”
李元慶點點頭,“可惜,我們現在還不能奪迴這些土地。”
官滄海也陷入了沉默,久久不語。
李元慶一笑,放鬆了語氣,“現在不行,卻不代表以後不行。滄海,對於此次盛夏攻勢,你有什麽想法?”
官滄海想了一下,道:“將軍,老奴主力雖然西進,但留守建奴兵力卻仍不容小覷。我們還是不能冒進,要利用我們的海上優勢。”
李元慶點點頭,“是啊。我們還是不能抓住最關鍵的主動權。不過,至少,我們還有大海。滄海,以後,海軍是我長生營發展的重中之重,你的擔子很重啊。”
“海軍?”
官滄海卻一愣,“將軍,海軍是什麽?”
李元慶這才反應過來,笑著解釋道:“海軍就是水師。不過,比水師更強大,可以縱橫在大海上。不僅僅是遼海,還有外麵的大海、大洋。我希望,有一天,我長生營的海軍,可以將大明龍旗,插遍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官滄海是鄭家的小弟出身,雖沒有太多文化,卻也見過世麵,聽李元慶這麽一解釋,他也明白過來,眼睛不由發亮,“將軍,那感情好。若真有那麽一天,我官滄海死也無憾了。”
…………
次日清晨,船隊在一處平緩的海灣登陸。
昨夜出發雖急,但事實上,船隊走的並不快,此地,距離長生島北岸,大約隻有2、30裏。
由於後金的禁海政策,此時,遼地沿海區域,幾乎沒有了人煙,大部分人口,都被遷移到了內陸。
李元慶也想借這個時機,好好鍛煉一下隊伍在陸地上的行軍和整合能力,適應這種登陸作戰的氛圍。
雖有潮汐作祟,但長生營主力的登陸很平順,有了之前的隊列操練,軍官們對士兵們的控製力,更提升了一個層次。
按照之前的作戰計劃,長生營要先在遼南西海岸找到登陸地點,而後,再由陸路,逼近複州城方向,佯攻複州城,一路上,順便抓隻雞,逮個狗,補貼家用。
不過,這是長生營的最高機密,隻有李元慶一人掌握,劉達鬥的斥候隊,也並不知曉詳情。
這海灣地勢很不錯,非常平緩,沒有太多風浪,沙灘也很厚實,非常適宜建設臨時營地和口岸。
李元慶當即下令士兵們臨時休息,火兵埋鍋造飯,又令許黑子的工兵隊,準備著手修建臨時碼頭。
古人言,有備才可無患。
長生營此時雖然兵強馬壯,船隊強大,但事實上,在陸地上,長生營卻是完全的菜鳥,沒有太多牲畜,可以協助運輸糧草和裝備,全靠士兵們隨身攜帶,但誰也不能保證之後的戰事會一直順利下去。
所以,臨時碼頭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隻有時刻保持著與船隊的聯係,由船隊源源不斷的為隊伍輸血,才能使長生營有備無患,進可攻,退可逃。
**************************************************************
傳令兵帶來的是毛文龍的親筆信,毛文龍在信中指出,他已經決定,在七日後出兵鎮江城,要求李元慶、陳忠、張盤這遼南三部,盡快做出反應,吸引遼西、遼南方向的後金軍留守兵力,為本部拉扯空間,爭取時間。
同時,毛文龍指出,朝廷方麵的糧餉物資,已經有了眉目,不出意外,8月末或是9月初,便能到達本部,屆時,盛夏攻勢打完,各部都能得到有效的補充。
李元慶仔細將信看了兩遍,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這個時代,由於小冰河氣候的影響,麥熟的時節,要比正常年景推遲一個多月,此時,隻是七月初,再過七天,還不到七月上旬,麥子還沒有熟透,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
要等到麥熟,要接近七月末,這一來,中間這十幾天的時間,難保不會發生變數。
但換位思考,李元慶也能理解毛文龍的苦衷。
此時這種狀態,毛文龍惦記著這些麥子,鎮江城的這些真奴們,恐怕更是如火燒心。
後金軍圍困鎮江時,沒有將毛文龍打趴下,已經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而龍川的激進,也並沒有完全刺痛毛文龍主力,這便在遼東區域,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如果要保證麥收順利進行,很有可能,鎮江方麵的後金軍,會進行搶收,哪怕麥子還沒有熟透。
毛文龍應該就是基於這一點,不敢繼續拖下去,要保證東江本部的先機。
從軍事層麵上來考慮,這也確實是最好的出兵時機。
哪怕不帶糧草,隻要能保證東江本部的主動性,絕不會缺少糧食吃。
不過,這個時代,大自然才是人類最大的敵人。
小冰河的反複無常,冬天極冷,此時卻是極熱,白天極熱,晚上卻是分外清涼,東江本部設施更不算健全,萬一發生瘟疫或是流行疾病……
但毛文龍已經做了決定,即便是刀山火海,東江本部必然也會一往無前,李元慶的長生營,自然也不能拖了後腿。
仔細想了一下,李元慶給毛文龍迴了一封信,闡述了他的擔憂,在夏天出兵,一定要保證衛生。
不過,對繁體字並不擅長,李元慶也不善毛筆,這封信,由他口述,由渠敏秋來完成。
李元慶也意識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想要提升士兵們的紀律性和整體性,識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隻有有了知識,人才會心生敬畏,才會更理解什麽是團體。
但這時,顯然沒有這麽多時間了。
想了一下,李元慶又讓渠敏秋分別給張盤和陳忠寫了一封信,詢問兩人對此次盛夏攻勢的想法。
此時,三人都升了遊擊,各部兵力,都在2000出頭,已經有了可以單獨作戰的能力。
三部合力的確勢大,隻不過,協調工作也是相當繁瑣,對於李元慶這種‘漂浮不定’的戰術而言,並不一定就是好事。
但這個麵子,李元慶卻必須給他們兩個。
寫完信,交給傳令兵送走,李元慶並沒有時間躲在渠敏秋這裏涼快,而是迅速返迴了大校場,親自指導士兵們操練。
隊列練習,其實並沒有什麽巧處,就是一個準則,多練,拚命練,讓軍官們的命令,在士兵們的身上形成本能。
此時,長生營的大架子已經搭建起來,各基層軍官,基本都是由老兵擔任,雖不夠完善,但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指揮係統。
2000人的戰兵,看似很多,其實並不多,用旗語指揮,隻需幾分鍾,李元慶的命令,便能迅速傳達到基層軍官這裏,再由這些基層軍官,傳達到士兵。
而剩下的時間,便是奔跑,列陣。
即便烈日炎炎,但李元慶身先士卒,各部軍官,也都是奮勇爭先,加之後勤方麵,商老六也加大了供應力度,戰兵每日四餐,中餐、晚餐都有肉,而且每天還提供大量的綠豆湯。
這一來,即便操練極為辛苦,但兒郎們士氣都很高漲,也很少發生中暑現象。
慢慢的,士兵們漸漸開始走上正軌,雖然還是有些左右不分,但起碼他們已經知道跟著自己的軍官跑,即便列出的陣勢不那麽美觀,但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防禦能力,也讓李元慶大為欣慰。
三天之後,陳忠這邊率先有了迴信。
他在信中表示,他願意配合李元慶的攻勢,隻是,他本部新兵還沒有成型,此次出戰,他能拿得出手的兵力,還是之前那不足千人的老兵。同時,陳忠也提出他自己的想法,他想在遼南東海岸這邊,打打遊擊,不指望有多少收獲,但希望能鍛煉下新兵。
陳忠雖然說的很含蓄,但李元慶卻明白他的意思。
遼南三部是一體,兩人一夥,涼下一人,這叫個什麽事兒?
再者,此次盛夏攻勢,遼南本就是輔助,本部才是核心,陳忠恐怕也是想效仿毛文龍,從遼南東岸沿線,搶收些麥子,補充些給養。
對於此,李元慶當即給陳忠迴了信,支持陳忠的想法,同時建議他,晝伏夜出,化整為零,盡量不要與守軍發生正麵接觸,以獲得實際的好處為主。
而張盤這邊,又過了一天,才來了迴信。
他表示,他也準備在遼南區域打遊擊,搶收麥子,不會再跟金州死磕。
這也讓李元慶稍稍鬆了一口氣,到了這個程度,想必,張盤也意識到,實際的好處,才是最重要。
時間過得飛快,很快,便到了毛文龍出兵的日子。
李元慶長生營這邊的陣勢練習,也看到了一些成效,雖然達不到李元慶要求的一刻鍾,但在20分鍾內,行軍的2000人,迅速列陣,基本已經能完成。
這一來,長生營這邊,已經具備了同後金野戰的最基本條件。
當夜,沒有舉行誓師大會,幾乎是悄無聲息,李元慶攜帶長生營三部所有戰兵2000餘人,輔兵、海盜近千人,悄悄上了船,駛向了遼南西海岸。
…………
七月裏海上的夜晚,海風清涼,吹散了白天的酷暑,吹在人的身上,十分舒服。
李元慶站在船頭,靜靜的瞭望著不遠處遼南的土地。
自從遼南三部在這邊紮下根來,後金遼南方麵,又下令讓百姓往更深的內陸裏遷移,此時,海邊不遠處的很多良田,並不是金黃色已經快要成熟的小麥,而是一片片綠油油旺盛的野草。
倘若這裏還是在大明的控製下,這些土地,怎麽可能荒廢?
即便這裏產出的並不多,但至少可以養活不少人口,又怎的可能像現在這般?
李元慶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在閣老大員們的心裏,複遼,可能就隻是一句話而已,但對於數百萬遼民而言,這卻意味著他們的一切。
官滄海不知何時來到了李元慶身邊,笑道:“將軍,在想什麽?”
李元慶一笑,“沒什麽。這麽晚了,還不去休息?明天,咱們可還有大事要幹。”
官滄海一笑,臉色卻凝重起來,“將軍,這些土地,就這樣荒廢了,著實是可惜啊。這些可恨的建奴,真是該千刀萬剮。”
李元慶點點頭,“可惜,我們現在還不能奪迴這些土地。”
官滄海也陷入了沉默,久久不語。
李元慶一笑,放鬆了語氣,“現在不行,卻不代表以後不行。滄海,對於此次盛夏攻勢,你有什麽想法?”
官滄海想了一下,道:“將軍,老奴主力雖然西進,但留守建奴兵力卻仍不容小覷。我們還是不能冒進,要利用我們的海上優勢。”
李元慶點點頭,“是啊。我們還是不能抓住最關鍵的主動權。不過,至少,我們還有大海。滄海,以後,海軍是我長生營發展的重中之重,你的擔子很重啊。”
“海軍?”
官滄海卻一愣,“將軍,海軍是什麽?”
李元慶這才反應過來,笑著解釋道:“海軍就是水師。不過,比水師更強大,可以縱橫在大海上。不僅僅是遼海,還有外麵的大海、大洋。我希望,有一天,我長生營的海軍,可以將大明龍旗,插遍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官滄海是鄭家的小弟出身,雖沒有太多文化,卻也見過世麵,聽李元慶這麽一解釋,他也明白過來,眼睛不由發亮,“將軍,那感情好。若真有那麽一天,我官滄海死也無憾了。”
…………
次日清晨,船隊在一處平緩的海灣登陸。
昨夜出發雖急,但事實上,船隊走的並不快,此地,距離長生島北岸,大約隻有2、30裏。
由於後金的禁海政策,此時,遼地沿海區域,幾乎沒有了人煙,大部分人口,都被遷移到了內陸。
李元慶也想借這個時機,好好鍛煉一下隊伍在陸地上的行軍和整合能力,適應這種登陸作戰的氛圍。
雖有潮汐作祟,但長生營主力的登陸很平順,有了之前的隊列操練,軍官們對士兵們的控製力,更提升了一個層次。
按照之前的作戰計劃,長生營要先在遼南西海岸找到登陸地點,而後,再由陸路,逼近複州城方向,佯攻複州城,一路上,順便抓隻雞,逮個狗,補貼家用。
不過,這是長生營的最高機密,隻有李元慶一人掌握,劉達鬥的斥候隊,也並不知曉詳情。
這海灣地勢很不錯,非常平緩,沒有太多風浪,沙灘也很厚實,非常適宜建設臨時營地和口岸。
李元慶當即下令士兵們臨時休息,火兵埋鍋造飯,又令許黑子的工兵隊,準備著手修建臨時碼頭。
古人言,有備才可無患。
長生營此時雖然兵強馬壯,船隊強大,但事實上,在陸地上,長生營卻是完全的菜鳥,沒有太多牲畜,可以協助運輸糧草和裝備,全靠士兵們隨身攜帶,但誰也不能保證之後的戰事會一直順利下去。
所以,臨時碼頭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隻有時刻保持著與船隊的聯係,由船隊源源不斷的為隊伍輸血,才能使長生營有備無患,進可攻,退可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