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慶,這些時日的主要開支,都是在鐵匠鋪這邊,購買生鐵、煤炭,就花去了七八千兩。還有之前傷亡將士的撫恤,也有兩千多兩。還有長生島這邊的建設,廣鹿島這邊的生活物資,修補船隻……”
渠敏秋仔細對李元慶解釋了這段時間的資金流向,每一筆都有詳細記錄可查。
但雖然渠敏秋已經做得足夠細致,可李元慶還是一陣頭皮發麻。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
此時,李元慶麾下已經一萬多口子人,每天吃喝拉撒,即便什麽事情都不幹,都要幾百兩銀子的基礎開銷,更不要提,這段時間,李元慶這邊出征不斷,雖看似都打了勝仗,但損失卻也不小,關鍵是李元慶還沒有獲得真正有價值的戰利品……
如此隻出不進,就算是一座金山,也剛不住啊。
李元慶原本以為之前的積蓄,還能再維持些時日,但現在來看,鐵匠鋪這邊工作不能斷,長生島新營的建設,也不能斷,治下人口,每天也都要吃飯,士兵們也不能中斷了每日的操練,這一來,李元慶實際上已經開始出現了財政赤字,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這他娘的。”李元慶不由狠狠啐了一口。
本來以為自己是個抵實的小老板,卻哪知,這點錢還不夠還銀行的貸款。
“元慶,我這裏還有些銀子,要不,你先拿去用吧。先度過這段危機再說。銀子咱們可以再慢慢賺。”渠敏秋不忍李元慶神傷,充滿母性光輝的將李元慶摟在懷裏。
嗅著渠敏秋身上熟悉的香氣,李元慶有些陶醉,思維卻更加清明,“敏秋,你這錢不能動。活人還能讓尿憋死?放心吧。這些事情,我有辦法解決。”
說著,李元慶翻身將渠敏秋壓在了身下,“敏秋,春宵一刻值千金。咱們還是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吧。”
渠敏秋本來還想再勸勸李元慶,但片刻之間,她已經沒有了說話的力氣,隻能憑著本能輕輕嬌唿……
…………
京師,紫禁城。
今日,陽光不錯,天氣已經漸漸開始迴暖。
禦花園的湖邊,有一艘半人高的精致木製樓船,已經完成了收尾工作,就等著試水航行了。
本來,天啟小皇帝朱由校已經來到了湖邊,要為他親手建造的這條寶船,舉行一個盛大的試水航行儀式,但魏忠賢這邊接連幾道消息,讓天啟小皇帝直接一腳把寶船揣進了水裏,踢了個粉碎,怒氣衝衝的來到了禦書房。
禦書房內,伺候的太監宮女都知道出了大事,大氣兒都不敢喘,一個個噤若寒蟬的跪在地上,生怕犯了皇上的什麽忌諱。
天啟小皇帝登基已經一年多了,雖然喜好木工,孩童性子不減,但他本性寬厚,對人和善,對太監、宮女們,也不是太過苛刻。
但今日,皇上連自己花費了一個多月心思,精雕細琢的寶船都踹碎了,誰又不開眼,敢犯他的晦氣?
天啟小皇帝怒氣衝衝的來到禦座上坐下,怒視魏忠賢道:“大伴,這究竟是怎麽迴事?這天下,還是不是我大明的天下?這江山,還是不是吾的江山。他們還是不是吾的臣子?”
因為客氏而上位的魏忠賢,此時,已經貴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所謂秉筆太監,就是可以代天子批紅。
大明帝國兩京一十三省,萬萬裏河山,三品以上大員的任命,魏忠賢都可代天子執筆。
朝廷重臣、錦衣衛所有核心奏折、密報,都需先呈到他這裏,再上奏與天啟小皇帝。
可謂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但此時,即便是自詡對天啟小皇帝性子了解極深的魏忠賢,也從未見過小皇帝發這麽大的火,趕忙跪在地上,拚命磕頭,“皇上,皇上切勿生氣,若是因此氣壞了身子,奴婢可是萬死莫贖啊。奴婢想,或許,或許解大人,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就在剛剛,魏忠賢收到了消息,內閣提出的新任遼地經略、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人選,宣府巡撫解經邦,幾天內,接連第三次上書,以自己年邁、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了朝廷的提議,請求告老還鄉。
遼事崩盤,天啟小皇帝本來就怒火攻心,焦頭爛額,哪裏能想到,像解經邦這種曆事三朝的老臣,竟然給他撂了挑子。
這讓他天子的顏麵何在?這讓他的遼地怎麽辦?
“苦衷?他能有什麽苦衷?哼。吾就知道。這些人,根本不曾把吾放在眼裏,把吾當個孩子戲耍。嗬嗬。很好。很好。他們真的以為吾不敢殺人麽?”
畢竟是天子,太祖朱元璋的後裔,天啟此時雖然年幼,小臉上稚氣未脫,但天子之威,就算是魏忠賢,也被嚇得一哆嗦。
思慮片刻,魏忠賢趕忙磕頭道:“皇上,依奴婢看,遼事已是如此,解大人雖是老臣,但未必就能扭轉遼地危局。他這倒也不是故意推脫,而是怕誤了皇上的大事,誤了大明的基業啊。”
魏忠賢今年已經五十出頭,身材高大,濃眉大眼,可以看得出,他年輕時,絕對是儀表堂堂、遠超越常人的美男子。
否則,也不可能輕易勾搭上心高氣傲的客氏。
此時,雖然已經老邁,身材有些佝僂,但魏忠賢的身上,卻自有一種沉著如山的氣質。
此時的畫麵,就像是一個孩子,在對自己的長輩撒嬌。
天啟小皇帝看了魏忠賢一眼,微微一愣神。
他雖然年幼,可絕不傻。
說起來,天啟小皇帝的命運極為悲催,年少時,母親早亡,因為其父光宗不受爺爺萬曆待見,備受冷落,又受繼母李選侍欺淩,孤單的生長在深宮裏,孤苦伶仃。
好不容易熬到了爺爺萬曆臨終前,明確他為皇太孫,但其父光宗上位29天便亡,他又成為了群臣們的‘玩具’。
此時終於登基了,大權在握,但整個大明,早已經不似往昔繁盛,遼東女真,北線蒙古,西南奢家,都是蠢蠢欲動,而大臣們,結黨營私,腐化墮落,變著法子,在他麵前變戲法,最關鍵,連老天爺也喜歡跟他開玩笑。
他的視線,隻能局限在這紅磚碧瓦之間。
“大伴,照你這麽說,這解經邦不但不該罰,還該賞麽?”天啟小皇帝冷冷的看了魏忠賢一眼。
魏忠賢聽天啟小皇帝的語氣,終於鬆了一口氣。
天啟畢竟年幼,性子又醇厚,隻要他最大的怒氣消了,剩下的事情,便簡單了許多。
這也是魏忠賢的精明之處,先報憂,把皇帝拉到他身邊來,再利用他的手段,逐步控製皇帝的情緒。
“皇上,解經邦當然有罪。食君之祿,自當為君分憂。解經邦推辭天子旨意,必當厚罰。但眼下,咱們還是該先想辦法,解決遼地的問題。這才是主因那。”
天啟小皇帝緩緩吐出了一口濁氣,他明白,魏忠賢所說,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大伴,依你看,這事情到底該怎麽辦?這些韃子,當真有這麽驍勇麽?他們難道不是人,是三頭六臂的怪物麽?”
看著孩子般的天啟,魏忠賢的老臉上露出了一絲柔和的笑意,仔細解釋道:“皇上,韃子當然不是怪物。他們和我們一樣是人。隻不過,他們一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常年與野獸為伴,環境使然,他們比我們大明的士兵,要驍勇很多。但他們卻並非不可戰勝。當年,戚帥,李帥在時,他們不就老老實實的為我大明戍邊麽?”
聽魏忠賢說起了戚繼光、李成梁,天啟小皇帝的眼睛裏也露出了一絲神往。
若有這兩位大員在,他又何愁他的江山如此凋敝?區區建奴小醜,也敢踩著鼻子上臉?
“大伴,吾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大明,需要像戚帥、李帥一樣的人物,鎮守遼地。方才能壓住這些可惡的建奴。”
魏忠賢欣慰的點了點頭,“皇上,正是如此。可惜,我大明,現在並沒有這樣的人物啊。”
說著,魏忠賢也有些神傷。
他這一輩子,可謂也是飽經風霜,年輕時家貧,不得已之下,選擇了切斷是非根,入宮當了太監。
可他自視甚高,閱曆豐厚,登上現在這個位置,他也想幫天啟小皇帝做些事情,幫他自己做些事情。
頓了一頓,魏忠賢又道:“皇上,遼地之事,萬分複雜。老奴興起已久,現在再想剿滅,已經沒有那麽容易了。此事,咱們必須徐徐而圖之,萬不可操之過急。前遼東巡撫王化貞雖然有罪,但經略熊廷弼更是罪不可赦。廣寧圍城之時,王化貞已經派人去向熊廷弼求救,可熊廷弼坐擁數萬大軍,卻沒有半分發兵的意思。之後,廣寧城破,王化貞與熊廷弼在大淩河相遇,那時,雙方加起來,尚且有數萬大軍。王化貞提議反攻廣寧,可熊廷弼不但將王化貞奚落一番,而且轉頭就走。導致廣寧戰事,再也無法收拾。”
天啟小皇帝緩緩點了點頭。
他當然知道,王化貞是魏忠賢閹黨的人,魏忠賢自然要為王化貞開脫,而熊廷弼雖然是他爺爺萬曆爺的信臣,但熊廷弼性子狹隘,不能容人,此次廣寧之戰,熊廷弼要背負上多半責任。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
熊廷弼自多年前,便已經被蓋上了‘知兵’的大印,但在廣寧之戰中,就算他與王化貞有矛盾,就算王化貞的策略存在重大失誤,但他卻見死不救,眼睜睜看著王化貞犯錯誤,導致遼西盡失,十三萬大軍覆滅,數十萬遼民流離失所。
王化貞是因為他本身能力確實有問題,而熊廷弼這邊,卻就是個人原因了。
如此,誰的危害更大,自然一目了然。
“大伴,依你之見,此時該怎麽辦?”天啟小皇帝又將話題拋給了魏忠賢。
魏忠賢剛要開口,這時,門外卻傳來侍衛的高唿,“報~~~,遼海八百裏急報。大捷,大捷啊。”
****************************************************************
嗬嗬,說點有意思的吧。
也是小船求教骨灰級明史粉絲,1,天啟小皇帝究竟有沒有能力?2,魏忠賢此人到底如何?他到底是不是史書上說的,禍亂後宮,鼠目寸光。
歡迎在書評區留言,與小船一起探討。
“元慶,這些時日的主要開支,都是在鐵匠鋪這邊,購買生鐵、煤炭,就花去了七八千兩。還有之前傷亡將士的撫恤,也有兩千多兩。還有長生島這邊的建設,廣鹿島這邊的生活物資,修補船隻……”
渠敏秋仔細對李元慶解釋了這段時間的資金流向,每一筆都有詳細記錄可查。
但雖然渠敏秋已經做得足夠細致,可李元慶還是一陣頭皮發麻。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
此時,李元慶麾下已經一萬多口子人,每天吃喝拉撒,即便什麽事情都不幹,都要幾百兩銀子的基礎開銷,更不要提,這段時間,李元慶這邊出征不斷,雖看似都打了勝仗,但損失卻也不小,關鍵是李元慶還沒有獲得真正有價值的戰利品……
如此隻出不進,就算是一座金山,也剛不住啊。
李元慶原本以為之前的積蓄,還能再維持些時日,但現在來看,鐵匠鋪這邊工作不能斷,長生島新營的建設,也不能斷,治下人口,每天也都要吃飯,士兵們也不能中斷了每日的操練,這一來,李元慶實際上已經開始出現了財政赤字,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這他娘的。”李元慶不由狠狠啐了一口。
本來以為自己是個抵實的小老板,卻哪知,這點錢還不夠還銀行的貸款。
“元慶,我這裏還有些銀子,要不,你先拿去用吧。先度過這段危機再說。銀子咱們可以再慢慢賺。”渠敏秋不忍李元慶神傷,充滿母性光輝的將李元慶摟在懷裏。
嗅著渠敏秋身上熟悉的香氣,李元慶有些陶醉,思維卻更加清明,“敏秋,你這錢不能動。活人還能讓尿憋死?放心吧。這些事情,我有辦法解決。”
說著,李元慶翻身將渠敏秋壓在了身下,“敏秋,春宵一刻值千金。咱們還是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吧。”
渠敏秋本來還想再勸勸李元慶,但片刻之間,她已經沒有了說話的力氣,隻能憑著本能輕輕嬌唿……
…………
京師,紫禁城。
今日,陽光不錯,天氣已經漸漸開始迴暖。
禦花園的湖邊,有一艘半人高的精致木製樓船,已經完成了收尾工作,就等著試水航行了。
本來,天啟小皇帝朱由校已經來到了湖邊,要為他親手建造的這條寶船,舉行一個盛大的試水航行儀式,但魏忠賢這邊接連幾道消息,讓天啟小皇帝直接一腳把寶船揣進了水裏,踢了個粉碎,怒氣衝衝的來到了禦書房。
禦書房內,伺候的太監宮女都知道出了大事,大氣兒都不敢喘,一個個噤若寒蟬的跪在地上,生怕犯了皇上的什麽忌諱。
天啟小皇帝登基已經一年多了,雖然喜好木工,孩童性子不減,但他本性寬厚,對人和善,對太監、宮女們,也不是太過苛刻。
但今日,皇上連自己花費了一個多月心思,精雕細琢的寶船都踹碎了,誰又不開眼,敢犯他的晦氣?
天啟小皇帝怒氣衝衝的來到禦座上坐下,怒視魏忠賢道:“大伴,這究竟是怎麽迴事?這天下,還是不是我大明的天下?這江山,還是不是吾的江山。他們還是不是吾的臣子?”
因為客氏而上位的魏忠賢,此時,已經貴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所謂秉筆太監,就是可以代天子批紅。
大明帝國兩京一十三省,萬萬裏河山,三品以上大員的任命,魏忠賢都可代天子執筆。
朝廷重臣、錦衣衛所有核心奏折、密報,都需先呈到他這裏,再上奏與天啟小皇帝。
可謂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但此時,即便是自詡對天啟小皇帝性子了解極深的魏忠賢,也從未見過小皇帝發這麽大的火,趕忙跪在地上,拚命磕頭,“皇上,皇上切勿生氣,若是因此氣壞了身子,奴婢可是萬死莫贖啊。奴婢想,或許,或許解大人,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就在剛剛,魏忠賢收到了消息,內閣提出的新任遼地經略、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人選,宣府巡撫解經邦,幾天內,接連第三次上書,以自己年邁、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了朝廷的提議,請求告老還鄉。
遼事崩盤,天啟小皇帝本來就怒火攻心,焦頭爛額,哪裏能想到,像解經邦這種曆事三朝的老臣,竟然給他撂了挑子。
這讓他天子的顏麵何在?這讓他的遼地怎麽辦?
“苦衷?他能有什麽苦衷?哼。吾就知道。這些人,根本不曾把吾放在眼裏,把吾當個孩子戲耍。嗬嗬。很好。很好。他們真的以為吾不敢殺人麽?”
畢竟是天子,太祖朱元璋的後裔,天啟此時雖然年幼,小臉上稚氣未脫,但天子之威,就算是魏忠賢,也被嚇得一哆嗦。
思慮片刻,魏忠賢趕忙磕頭道:“皇上,依奴婢看,遼事已是如此,解大人雖是老臣,但未必就能扭轉遼地危局。他這倒也不是故意推脫,而是怕誤了皇上的大事,誤了大明的基業啊。”
魏忠賢今年已經五十出頭,身材高大,濃眉大眼,可以看得出,他年輕時,絕對是儀表堂堂、遠超越常人的美男子。
否則,也不可能輕易勾搭上心高氣傲的客氏。
此時,雖然已經老邁,身材有些佝僂,但魏忠賢的身上,卻自有一種沉著如山的氣質。
此時的畫麵,就像是一個孩子,在對自己的長輩撒嬌。
天啟小皇帝看了魏忠賢一眼,微微一愣神。
他雖然年幼,可絕不傻。
說起來,天啟小皇帝的命運極為悲催,年少時,母親早亡,因為其父光宗不受爺爺萬曆待見,備受冷落,又受繼母李選侍欺淩,孤單的生長在深宮裏,孤苦伶仃。
好不容易熬到了爺爺萬曆臨終前,明確他為皇太孫,但其父光宗上位29天便亡,他又成為了群臣們的‘玩具’。
此時終於登基了,大權在握,但整個大明,早已經不似往昔繁盛,遼東女真,北線蒙古,西南奢家,都是蠢蠢欲動,而大臣們,結黨營私,腐化墮落,變著法子,在他麵前變戲法,最關鍵,連老天爺也喜歡跟他開玩笑。
他的視線,隻能局限在這紅磚碧瓦之間。
“大伴,照你這麽說,這解經邦不但不該罰,還該賞麽?”天啟小皇帝冷冷的看了魏忠賢一眼。
魏忠賢聽天啟小皇帝的語氣,終於鬆了一口氣。
天啟畢竟年幼,性子又醇厚,隻要他最大的怒氣消了,剩下的事情,便簡單了許多。
這也是魏忠賢的精明之處,先報憂,把皇帝拉到他身邊來,再利用他的手段,逐步控製皇帝的情緒。
“皇上,解經邦當然有罪。食君之祿,自當為君分憂。解經邦推辭天子旨意,必當厚罰。但眼下,咱們還是該先想辦法,解決遼地的問題。這才是主因那。”
天啟小皇帝緩緩吐出了一口濁氣,他明白,魏忠賢所說,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大伴,依你看,這事情到底該怎麽辦?這些韃子,當真有這麽驍勇麽?他們難道不是人,是三頭六臂的怪物麽?”
看著孩子般的天啟,魏忠賢的老臉上露出了一絲柔和的笑意,仔細解釋道:“皇上,韃子當然不是怪物。他們和我們一樣是人。隻不過,他們一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常年與野獸為伴,環境使然,他們比我們大明的士兵,要驍勇很多。但他們卻並非不可戰勝。當年,戚帥,李帥在時,他們不就老老實實的為我大明戍邊麽?”
聽魏忠賢說起了戚繼光、李成梁,天啟小皇帝的眼睛裏也露出了一絲神往。
若有這兩位大員在,他又何愁他的江山如此凋敝?區區建奴小醜,也敢踩著鼻子上臉?
“大伴,吾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大明,需要像戚帥、李帥一樣的人物,鎮守遼地。方才能壓住這些可惡的建奴。”
魏忠賢欣慰的點了點頭,“皇上,正是如此。可惜,我大明,現在並沒有這樣的人物啊。”
說著,魏忠賢也有些神傷。
他這一輩子,可謂也是飽經風霜,年輕時家貧,不得已之下,選擇了切斷是非根,入宮當了太監。
可他自視甚高,閱曆豐厚,登上現在這個位置,他也想幫天啟小皇帝做些事情,幫他自己做些事情。
頓了一頓,魏忠賢又道:“皇上,遼地之事,萬分複雜。老奴興起已久,現在再想剿滅,已經沒有那麽容易了。此事,咱們必須徐徐而圖之,萬不可操之過急。前遼東巡撫王化貞雖然有罪,但經略熊廷弼更是罪不可赦。廣寧圍城之時,王化貞已經派人去向熊廷弼求救,可熊廷弼坐擁數萬大軍,卻沒有半分發兵的意思。之後,廣寧城破,王化貞與熊廷弼在大淩河相遇,那時,雙方加起來,尚且有數萬大軍。王化貞提議反攻廣寧,可熊廷弼不但將王化貞奚落一番,而且轉頭就走。導致廣寧戰事,再也無法收拾。”
天啟小皇帝緩緩點了點頭。
他當然知道,王化貞是魏忠賢閹黨的人,魏忠賢自然要為王化貞開脫,而熊廷弼雖然是他爺爺萬曆爺的信臣,但熊廷弼性子狹隘,不能容人,此次廣寧之戰,熊廷弼要背負上多半責任。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
熊廷弼自多年前,便已經被蓋上了‘知兵’的大印,但在廣寧之戰中,就算他與王化貞有矛盾,就算王化貞的策略存在重大失誤,但他卻見死不救,眼睜睜看著王化貞犯錯誤,導致遼西盡失,十三萬大軍覆滅,數十萬遼民流離失所。
王化貞是因為他本身能力確實有問題,而熊廷弼這邊,卻就是個人原因了。
如此,誰的危害更大,自然一目了然。
“大伴,依你之見,此時該怎麽辦?”天啟小皇帝又將話題拋給了魏忠賢。
魏忠賢剛要開口,這時,門外卻傳來侍衛的高唿,“報~~~,遼海八百裏急報。大捷,大捷啊。”
****************************************************************
嗬嗬,說點有意思的吧。
也是小船求教骨灰級明史粉絲,1,天啟小皇帝究竟有沒有能力?2,魏忠賢此人到底如何?他到底是不是史書上說的,禍亂後宮,鼠目寸光。
歡迎在書評區留言,與小船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