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硯話音剛落, 門外就響起陶菁的通報聲, “皇上,解酒湯預備好了。”
毓秀看了一眼淩音, 淩音替她說了句,“端進來吧。”
陶菁把醒酒湯送到毓秀麵前,“下士叫他們準備了一大鍋,三位殿下要不要也喝一碗?”
淩音等笑而不語,毓秀不急不緩地把一碗醒酒湯喝了, 碗才離開嘴, 陶菁就拿著糖片送到她唇邊。
這個姿勢實在曖昧,毓秀吃也不是, 不吃也不是,淩音華硯洛琦三個人圍在她身邊,看的目瞪口呆,都在暗自腹誹, 敢這麽做的除了陶菁也沒誰了。
淩音想的是, 宮裏盛傳的皇上在金麟殿召幸陶菁的事居然是真的。
洛琦想的是,陶菁明知皇上的秘密, 卻不通知薑汜, 是不是在密謀什麽。
華硯想的卻是, 陶菁對毓秀有情, 毓秀對陶菁也並非無意, 她對他容忍的理由, 除了要摸清他的底細, 大約還有一點感動和心動。
陶菁見毓秀不動,就把糖片又往前送了送;毓秀一臉尷尬,隻能張嘴接了。
陶菁笑如春風,抽手指的時候還有意無意撫了一下她的下唇。
毓秀被調戲的臉紅,又不想在臣子麵前失了威嚴,就沉聲對陶菁說了句,“朕叫你不要走動,你怎麽又進來了?”
陶菁沒有一點被指責的知覺,眨巴著眼滿含笑意地迴了句,“多謝皇上體恤,下士看到皇上,傷口就不疼了。”
誰在體恤你,分明是在訓斥你。動不動就拿傷說事,這家夥是捏準了她的愧疚,插科打諢裝糊塗。
淩音的一雙碧眼在陶菁與毓秀臉上來迴逡巡,越看越覺得兩個人像是在打情罵俏。
他自以為除了幾個心腹,沒人見過毓秀的本麵,她在人前寬容平和,私底下卻淩厲果決,骨子裏還帶著隻有修羅使者才認同的陰狠冷血。
現下看毓秀與陶菁的相處,淩音又覺得她露給他們的那張臉似乎也不是她的本麵,她在陶菁麵前不像皇帝,倒像一個尋常會耍小性子,會發小脾氣的女孩子。
聽說她當年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時候,也是這麽驕傲任性地對待薑鬱來著。
風水輪流轉,恐怕她也沒意識到自己的變化。
毓秀見淩音三人臉上都帶著不同意味的笑容,一時難堪,就輕咳一聲對陶菁說了句,“下不為例,你出去吧。”
陶菁沒再廢話,乖乖退出門去。
淩音迴桌前撫琴,毓秀與洛琦整理了之後的層層布局,直到三更才上床睡了一會。
一早起,四人都有些精神困頓,宮人們伺候洗漱更衣用早膳的時候,看他們的眼神都帶著曖昧。
毓秀心裏存著事,對下麵的反應也沒太留心。
既然聞人離昨晚攤開說送聘禮的事,她斷定薑壖今日在朝上也會提及。
果不其然。
一上朝,靈犀就站出來說話,“臣幾日前給皇上上了一封奏折,北瓊恭祝皇上登基大婚,補贈一千匹良駒作為賀禮。”
如洛琦所料,奏折裏不提聘禮,隻說是國禮。
毓秀在心中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昨天宴上,三皇子殿下也曾提及國禮的事,朕聽說九百匹瓊馬已歸邊關,其餘一百匹都是萬裏挑一的寶馬,送到京城供朕與眾卿家甄選。”
紀辭出列拜道,“臣昨日聽聞皇上將九百匹戰馬賜予紀家軍,謝皇上隆恩。”
毓秀揮手叫紀辭平身,一雙眼卻隻看著南宮秋,“送馬的事,都是南宮尚書為紀將軍求的,將軍感謝尚書大人吧。”
南宮秋不敢抬頭看毓秀,隻躬身迴了紀辭一禮。
薑壖睥睨冷笑,皺著眉頭,似有探尋地看著毓秀。
毓秀命程棉與遲朗出列,“刺客的事,你們查的怎麽樣了?”
二人對望一眼,遲朗先答了一句,“臣等無能,還不曾查到刺客的來曆,請皇上恕罪。”
毓秀一臉慍怒,厲聲說了句,“你們的確無能。”
滿朝文武從前有看不慣程棉自命清高的,都忍不住偷笑。
程棉心裏難過,隻能咬牙強忍,低頭對毓秀說了句,“臣等問詢了與刺客交手的禁軍,確定刺客用的不是西琳的武功招式。”
毓秀一聲輕哼,“單憑武功招式,不能確認刺客的來路,不排除有人刻意陷害禁軍的嫌疑,劉統領失職查辦的事,暫緩吧,刑部與大理寺全力追查,都察院也不可置身事外,相關官員,有嫌疑的一律查問,朕倒要看看,誰在打禁軍的主意。”
都察院的兩位都禦使都出來領旨,朝臣見毓秀發怒,原本有事要稟報的也不敢說話了。
散朝之後,右相對眾臣道,“今日是我愛妾生日,特在府裏備了薄宴,請大家到府上喝一杯壽酒。”
眾臣麵麵相覷,都找借口推脫了。跟去赴宴的隻有左相,幾部尚書,神威將軍,定遠將軍與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閑官小吏。
席到中途,右相離座,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與戶部尚書也都先後跟去書房。
右相平白弄出一個壽宴,也不過是想找個理由湊齊人而已。
五人分賓主落座,兵部尚書南宮秋第一個開口,“皇上敕令三法司全力追查刺客的事,是不是對我與幾位尚書大人推舉紀辭的事心生懷疑?”
吏部尚書何澤看了一眼工部尚書阮青梅,對南宮秋笑道,“賢侄太過風聲鶴唳了,依老夫看來,皇上不過是氣她不知情北瓊送馬的事,遷怒三法司與百官罷了。”
何澤是三朝尚書,執掌一部多年,手中握著一朝官員的升遷調度,隻手遮天,黨同伐異,偏偏此人常年麵帶笑容,金口難開,官員們暗地稱他為慈麵天官,多少也有畏懼諷刺的意味。
阮青梅出聲附和,“皇上發怒總比她不動聲色要好,之前薑相還懷疑她為何對刺客與禁軍的事無動於衷,此一番試探,果然就試出了小丫頭的底細,她哪裏諱莫如深,心思縝密,不過是糊塗大意,不知輕重罷了。”
南宮秋點頭笑道,“虧得程棉一心一意輔佐她,她在朝上也不顧人臉麵,訓斥的卿官麵紅耳赤,頭也不敢抬,風度淪喪,盡失人心。”
戶部尚書嶽倫冷笑道,“經此一役,以遲朗牆頭草的本性,也不敢替她辦事了。虧得薑相還疑惑皇上有心藏奸,如此看來,她也不過是個遇事急躁的稚子,比不上她母親一半心機。”
嶽倫執掌六部中最肥的戶部,一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都在他的權柄裏,西琳的官員想調動升遷,要過何澤這一關,辦事要錢,少不了要打通嶽倫,長此以往,就落下了嶽財神的名號。
薑壖雖點了點頭,眉頭卻還緊皺著,“今日在殿上,皇上的確暴躁外顯。可老夫心中卻還不能十分安定,皇上一貫秉性溫軟,少有在人前發作戾氣,若不是她被北瓊送聘禮的事氣急了,就是故意演戲給我們看。”
南宮秋思索半晌,搖頭道,“薑相多慮了,皇上才十七歲的年紀,如何有謀算天下的氣魄,之前她對刺客與禁軍的事淡然處之,並非胸有成竹,大約隻是不知所措;如今被下頭的人明目張膽的怠慢,一口氣沉不住,隨心發泄罷了。”
何澤撚須笑道,“南宮賢侄所言極是。老夫一生閱人無數,看人從未走過眼,皇上到底年輕氣盛,非但對朝局把控不清,用人也一塌糊塗,我們不必庸人自擾。”
嶽倫對何澤笑道,“我聽說皇上要把華硯安插到吏部?”
薑壖聽嶽倫提起華硯,也心生好奇,“皇上為什麽要把華硯安插到吏部?”
何澤冷笑,“聽皇上的意思,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神威將軍不滿華硯入宮之後屈居嬪位,這才想著要他效仿獻帝後宮的幾個妃官,為來日晉升加一份權重。”
南宮秋與阮青梅雙雙點頭,“倒也合情合理。”
右相卻一臉凝重,“皇上指明給華硯安排什麽職位了沒有?”
何澤笑道,“皇上隻說要顧及神威將軍的顏麵,至於分到哪一科,皆由我全權做主。”
嶽倫看一眼薑壖,“依我看,扔去仕冊庫做個主事,無權無事,見不得人,說不得話,困他一年再說。”
何澤隻等薑壖首肯,見薑壖點頭,心下就有了打算。
薑壖對四人笑道,“未免旁人生疑,諸位請先歸席,南宮賢侄到宴上把紀辭請來,北瓊送馬的事,事先未同他知會,以免他心生嫌隙,讓我安撫他幾句。”
南宮秋欣然以應,而後又問一句,“皇上下了名旨,不追究進軍幾位統領失職的事……不知薑相預備如何應對?”
薑壖笑道,“皇上火氣正盛,這幾日奏請什麽都會被駁斥。等過些日子北瓊的良駒到京,老夫自有打算。”
毓秀看了一眼淩音, 淩音替她說了句,“端進來吧。”
陶菁把醒酒湯送到毓秀麵前,“下士叫他們準備了一大鍋,三位殿下要不要也喝一碗?”
淩音等笑而不語,毓秀不急不緩地把一碗醒酒湯喝了, 碗才離開嘴, 陶菁就拿著糖片送到她唇邊。
這個姿勢實在曖昧,毓秀吃也不是, 不吃也不是,淩音華硯洛琦三個人圍在她身邊,看的目瞪口呆,都在暗自腹誹, 敢這麽做的除了陶菁也沒誰了。
淩音想的是, 宮裏盛傳的皇上在金麟殿召幸陶菁的事居然是真的。
洛琦想的是,陶菁明知皇上的秘密, 卻不通知薑汜, 是不是在密謀什麽。
華硯想的卻是, 陶菁對毓秀有情, 毓秀對陶菁也並非無意, 她對他容忍的理由, 除了要摸清他的底細, 大約還有一點感動和心動。
陶菁見毓秀不動,就把糖片又往前送了送;毓秀一臉尷尬,隻能張嘴接了。
陶菁笑如春風,抽手指的時候還有意無意撫了一下她的下唇。
毓秀被調戲的臉紅,又不想在臣子麵前失了威嚴,就沉聲對陶菁說了句,“朕叫你不要走動,你怎麽又進來了?”
陶菁沒有一點被指責的知覺,眨巴著眼滿含笑意地迴了句,“多謝皇上體恤,下士看到皇上,傷口就不疼了。”
誰在體恤你,分明是在訓斥你。動不動就拿傷說事,這家夥是捏準了她的愧疚,插科打諢裝糊塗。
淩音的一雙碧眼在陶菁與毓秀臉上來迴逡巡,越看越覺得兩個人像是在打情罵俏。
他自以為除了幾個心腹,沒人見過毓秀的本麵,她在人前寬容平和,私底下卻淩厲果決,骨子裏還帶著隻有修羅使者才認同的陰狠冷血。
現下看毓秀與陶菁的相處,淩音又覺得她露給他們的那張臉似乎也不是她的本麵,她在陶菁麵前不像皇帝,倒像一個尋常會耍小性子,會發小脾氣的女孩子。
聽說她當年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時候,也是這麽驕傲任性地對待薑鬱來著。
風水輪流轉,恐怕她也沒意識到自己的變化。
毓秀見淩音三人臉上都帶著不同意味的笑容,一時難堪,就輕咳一聲對陶菁說了句,“下不為例,你出去吧。”
陶菁沒再廢話,乖乖退出門去。
淩音迴桌前撫琴,毓秀與洛琦整理了之後的層層布局,直到三更才上床睡了一會。
一早起,四人都有些精神困頓,宮人們伺候洗漱更衣用早膳的時候,看他們的眼神都帶著曖昧。
毓秀心裏存著事,對下麵的反應也沒太留心。
既然聞人離昨晚攤開說送聘禮的事,她斷定薑壖今日在朝上也會提及。
果不其然。
一上朝,靈犀就站出來說話,“臣幾日前給皇上上了一封奏折,北瓊恭祝皇上登基大婚,補贈一千匹良駒作為賀禮。”
如洛琦所料,奏折裏不提聘禮,隻說是國禮。
毓秀在心中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昨天宴上,三皇子殿下也曾提及國禮的事,朕聽說九百匹瓊馬已歸邊關,其餘一百匹都是萬裏挑一的寶馬,送到京城供朕與眾卿家甄選。”
紀辭出列拜道,“臣昨日聽聞皇上將九百匹戰馬賜予紀家軍,謝皇上隆恩。”
毓秀揮手叫紀辭平身,一雙眼卻隻看著南宮秋,“送馬的事,都是南宮尚書為紀將軍求的,將軍感謝尚書大人吧。”
南宮秋不敢抬頭看毓秀,隻躬身迴了紀辭一禮。
薑壖睥睨冷笑,皺著眉頭,似有探尋地看著毓秀。
毓秀命程棉與遲朗出列,“刺客的事,你們查的怎麽樣了?”
二人對望一眼,遲朗先答了一句,“臣等無能,還不曾查到刺客的來曆,請皇上恕罪。”
毓秀一臉慍怒,厲聲說了句,“你們的確無能。”
滿朝文武從前有看不慣程棉自命清高的,都忍不住偷笑。
程棉心裏難過,隻能咬牙強忍,低頭對毓秀說了句,“臣等問詢了與刺客交手的禁軍,確定刺客用的不是西琳的武功招式。”
毓秀一聲輕哼,“單憑武功招式,不能確認刺客的來路,不排除有人刻意陷害禁軍的嫌疑,劉統領失職查辦的事,暫緩吧,刑部與大理寺全力追查,都察院也不可置身事外,相關官員,有嫌疑的一律查問,朕倒要看看,誰在打禁軍的主意。”
都察院的兩位都禦使都出來領旨,朝臣見毓秀發怒,原本有事要稟報的也不敢說話了。
散朝之後,右相對眾臣道,“今日是我愛妾生日,特在府裏備了薄宴,請大家到府上喝一杯壽酒。”
眾臣麵麵相覷,都找借口推脫了。跟去赴宴的隻有左相,幾部尚書,神威將軍,定遠將軍與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閑官小吏。
席到中途,右相離座,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與戶部尚書也都先後跟去書房。
右相平白弄出一個壽宴,也不過是想找個理由湊齊人而已。
五人分賓主落座,兵部尚書南宮秋第一個開口,“皇上敕令三法司全力追查刺客的事,是不是對我與幾位尚書大人推舉紀辭的事心生懷疑?”
吏部尚書何澤看了一眼工部尚書阮青梅,對南宮秋笑道,“賢侄太過風聲鶴唳了,依老夫看來,皇上不過是氣她不知情北瓊送馬的事,遷怒三法司與百官罷了。”
何澤是三朝尚書,執掌一部多年,手中握著一朝官員的升遷調度,隻手遮天,黨同伐異,偏偏此人常年麵帶笑容,金口難開,官員們暗地稱他為慈麵天官,多少也有畏懼諷刺的意味。
阮青梅出聲附和,“皇上發怒總比她不動聲色要好,之前薑相還懷疑她為何對刺客與禁軍的事無動於衷,此一番試探,果然就試出了小丫頭的底細,她哪裏諱莫如深,心思縝密,不過是糊塗大意,不知輕重罷了。”
南宮秋點頭笑道,“虧得程棉一心一意輔佐她,她在朝上也不顧人臉麵,訓斥的卿官麵紅耳赤,頭也不敢抬,風度淪喪,盡失人心。”
戶部尚書嶽倫冷笑道,“經此一役,以遲朗牆頭草的本性,也不敢替她辦事了。虧得薑相還疑惑皇上有心藏奸,如此看來,她也不過是個遇事急躁的稚子,比不上她母親一半心機。”
嶽倫執掌六部中最肥的戶部,一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都在他的權柄裏,西琳的官員想調動升遷,要過何澤這一關,辦事要錢,少不了要打通嶽倫,長此以往,就落下了嶽財神的名號。
薑壖雖點了點頭,眉頭卻還緊皺著,“今日在殿上,皇上的確暴躁外顯。可老夫心中卻還不能十分安定,皇上一貫秉性溫軟,少有在人前發作戾氣,若不是她被北瓊送聘禮的事氣急了,就是故意演戲給我們看。”
南宮秋思索半晌,搖頭道,“薑相多慮了,皇上才十七歲的年紀,如何有謀算天下的氣魄,之前她對刺客與禁軍的事淡然處之,並非胸有成竹,大約隻是不知所措;如今被下頭的人明目張膽的怠慢,一口氣沉不住,隨心發泄罷了。”
何澤撚須笑道,“南宮賢侄所言極是。老夫一生閱人無數,看人從未走過眼,皇上到底年輕氣盛,非但對朝局把控不清,用人也一塌糊塗,我們不必庸人自擾。”
嶽倫對何澤笑道,“我聽說皇上要把華硯安插到吏部?”
薑壖聽嶽倫提起華硯,也心生好奇,“皇上為什麽要把華硯安插到吏部?”
何澤冷笑,“聽皇上的意思,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神威將軍不滿華硯入宮之後屈居嬪位,這才想著要他效仿獻帝後宮的幾個妃官,為來日晉升加一份權重。”
南宮秋與阮青梅雙雙點頭,“倒也合情合理。”
右相卻一臉凝重,“皇上指明給華硯安排什麽職位了沒有?”
何澤笑道,“皇上隻說要顧及神威將軍的顏麵,至於分到哪一科,皆由我全權做主。”
嶽倫看一眼薑壖,“依我看,扔去仕冊庫做個主事,無權無事,見不得人,說不得話,困他一年再說。”
何澤隻等薑壖首肯,見薑壖點頭,心下就有了打算。
薑壖對四人笑道,“未免旁人生疑,諸位請先歸席,南宮賢侄到宴上把紀辭請來,北瓊送馬的事,事先未同他知會,以免他心生嫌隙,讓我安撫他幾句。”
南宮秋欣然以應,而後又問一句,“皇上下了名旨,不追究進軍幾位統領失職的事……不知薑相預備如何應對?”
薑壖笑道,“皇上火氣正盛,這幾日奏請什麽都會被駁斥。等過些日子北瓊的良駒到京,老夫自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