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硯已經搬到永福宮, 薑汜猜毓秀去永福宮不是召幸淩音, 就是召幸華硯,可她把洛琦也叫上了是怎麽迴事。
一旁的薑鬱也滿心疑惑, 直到他看到淩音把毓秀抱起來轉了一圈,他的疑惑才轉成憤怒。
毓秀在晚宴上就喝醉了,如今被淩音在大庭廣眾之下親近,非但不惱怒,反倒大笑不止。
薑汜為了避嫌, 低著頭對毓秀行了個拜禮就迴宮去了;薑鬱也冷笑著上轎, 吩咐起駕。
等人都走了,毓秀才笑著對淩音說了句, “再不放下我,你的身份就穿幫了。”
淩音這才哎呦呦叫了兩聲,身子一彎做出不堪重負的姿態,“皇上太重了, 臣的胳膊斷了, 斷了。”
華硯忍不住笑,洛琦卻一臉凝重, 四人各自上轎, 一路到永福宮。
毓秀屏退宮人, 陶菁被攆出去之前還特別對她勾唇一笑。
等寢宮中隻剩下他們三人, 毓秀就笑不出來了, 之前喝的酒在胃裏翻騰, 她的腦子不清醒, 全身也軟的沒有一點力氣。
華硯看毓秀在人前人後的變化,就像看一件精致的瓷器打碎了,心疼的無以複加。
淩音與洛琦隨華硯一同跪地,三人齊齊拜道,“皇上保重。”
毓秀眼眶一陣酸澀,扶著額頭叫三人起身。
洛琦與華硯坐到毓秀下首,淩音在香爐裏加了一點安神香,湊到她身邊幫她推按手上的合穀。
毓秀聞到安神香的香味,心緒也平靜了一些,“這個香與一點紅又有不同,悅聲從哪裏弄來的這些?”
淩音笑著看了一眼華硯,對毓秀笑道,“這個香對身體無害,皇上要是喜歡,臣叫人往金麟殿送一些。”
毓秀點點頭,轉向洛琦問道,“聞人離送聘禮的事,薑壖瞞的密不透風,思齊可想清楚這事的前因後果了嗎?”
洛琦從宴上就一直皺著眉頭,現下才稍稍紓解,“既然三皇子殿下說送來西琳的千匹良駒是北瓊下聘的聘禮,那瓊帝在送聘之前,不可能不向皇上遞送國書,若聞人離一早就密謀對皇上隱瞞此事,臣猜測,瓊帝的國書大約會與一百匹寶馬一同送到京城。”
毓秀輕輕歎了一口氣,“淩音派了九個頂尖的修羅使監視聞人離的一舉一動,晚宴的時候朕就一直在想,他們是如何將這事做的密不透風。”
淩音跪地拜道,“臣沒把差事辦好,請皇上責罰。”
毓秀忙起身扶住淩音,“朕沒有責怪你,你幹嘛動不動就跪,這裏隻有我們自己人,悅聲不用拘謹。之前你說三皇子除了派人私探皇陵,並無異動,也並未與人結交。”
淩音與毓秀一同歸座,“聞人離的確誰都沒見,隻除了靈犀公主。”
毓秀歎道,“這就說得通了,靈犀與薑壖沆瀣一氣,如今更是掩飾都不掩飾了。”
洛琦與華硯對視一眼,心裏都想著怎麽開口安慰毓秀,卻被淩音搶了先,“皇上,殿中太安靜了,外頭的人難免疑惑,不如我去撫琴。”
毓秀笑著說了聲“也好”,等淩音琴聲一起,洛琦才又開口,“據驛館服侍的差官說,三皇子殿下為人高傲,隻對靈犀公主百依百順,喜歡她似乎出自真心,或許是二人兩情相悅,定下終身。臣不明白的是,之前盛傳公主與白鴻殿下私情交厚,卻不知公主如何分心周旋兩人?”
華硯禁不住調侃洛琦,“虧得思齊機關算盡,卻單單漏算了公主的多情。”
洛琦才要辯解,毓秀卻替他說了句,“並非思齊算漏了靈犀的多情,這事的確太過蹊蹺,那丫頭做事一向放肆張揚,如果她下定決心要嫁給聞人離,何必隱瞞送聘禮的事,必定操辦的大張旗鼓,天下皆知。”
洛琦與華硯點頭稱是,洛琦的拇指尖劃著無名指的指肚,“公主之所以對皇上隱瞞送聘的事,必然是受了薑家的屬意。她現在禮部供職,禮部上下瞞著皇上也就說得通了,可崔尚書也是不知情的,否則他不會不告知皇上。”
毓秀哀哀一歎,“朕最怕的就是他們連崔尚書也瞞了,事情就比我們之前預想的要棘手。接下來的布局,思齊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不可心存僥幸。”
洛琦胸有成竹,點頭應一聲,“臣明白。”
華硯見毓秀拿手撫著胸口,就打開殿門叫人準備一壺清淡的普洱。
陶菁領旨的時候還特別往殿裏看了一眼,毓秀注意到陶菁的目光,在門關之前也迴看了他一眼。
淩音的琴聲不斷,毓秀幾個卻不再說話,隻等人送茶。
周贇見陶菁走路別扭,就接了差事親自去沏茶,茶點端到門口的時候,陶菁卻硬是從他手裏接過托盤,開門進殿。
永福宮的宮人見狀,一個個笑而不語,周贇站在門口生了一會悶氣,也忍不住笑起來。
華硯從見到陶菁的第一眼,就曾感歎他風度不凡,可如今看他蹣跚勉強的樣子,卻莫名覺得滑稽可憐。
毓秀明知陶菁作怪,心裏又好氣又好笑,也不能同他一般計較。
陶菁好不容易把茶送到桌前,幫毓秀倒茶的時候還特別對她眨了眨眼,“皇上該喝一碗解酒湯,否則明早起來臉腫了,上朝時會被百官嘲笑。”
洛琦與華硯都在心裏好笑,毓秀輕咳一聲,沉聲對陶菁吩咐,“叫人準備吧,送的時候讓周贇來,你就不要走動了。”
陶菁嘴上應了,臉上卻滿是不情願,退出去的時候,還瞪了毓秀一眼。
華硯原本的神經緊繃竟被陶菁的一杯茶緩解了,“皇上怎麽把人打成這樣還叫他來當差?”
毓秀才不想背上暴君的名聲,“我叫他迴去歇著,他不肯,自己一定要跟來的。”
洛琦搖頭道,“皇上若打定了主意留陶菁在身邊,萬萬小心為上。”
淩音聞言,手上彈錯了一個音,華硯也皺著眉頭低聲咳嗽,洛琦看他二人一眼,語氣才緩和一些,對毓秀賠禮道,“是臣失言了。”
毓秀笑道,“沒弄清楚他玩什麽花樣之前,朕會事事謹慎。”
華硯看了一眼洛琦,又看了一眼毓秀,猶豫半晌,終究還是把話咽到肚子裏。
照他剛才看到的情形來看,陶菁言行雖做作,可他望著毓秀時眼中滿是柔情,似乎是真動了心。
又或許,他是個極度高明的戲子,演了一場戲中戲騙過所有人的眼睛。
毓秀見華硯發呆,就笑著拍拍他的手,轉而對洛琦說了句,“北瓊下聘的事,就算禮部上下有心隱瞞,廷議上不曾提起,一封請旨奏章也是要上的,想必是他們知道了薑鬱在勤政殿幫我批折子的事,才借機生事。”
洛琦已然明了,華硯卻不敢十分確定,“皇上明裏叫皇後幫忙,私底下卻要把每一封折子都過目,中間怎麽會有漏網之魚?”
洛琦一聲輕哼,“這事你知我知,皇後不知,薑家人更不知,我猜是薑壖遇見可乘之機,叫公主寫一封請旨賜婚的折子,再叫皇後批了朱批,返還給公主,這封折子從頭到尾也不曾交到皇上手裏。”
華硯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樣一來,就算皇上來日追究起來,皇後也可咬定當初禮部曾上了請旨的折子,隻是折子恰巧是由他來批複的。”
洛琦冷笑道,“公主大婚如此大事,又是聯姻北瓊,就算禮部上折子請旨,皇後也不可能不告訴皇上,所以我猜,當初公主上的折子裏未曾直接提及北瓊送的千匹良駒是聘禮,至多隻含糊其辭,稱為國禮。”
毓秀慢飲了一杯茶,點頭道,“至於薑壖為何牽涉其中,朕猜測,那一千匹良駒原本連國禮都算不上,而是兵部為訓練騎兵從北瓊采買的,至於最後為什麽變成聘禮,大約是聞人離同薑壖與南宮秋談妥了什麽條件。”
華硯一臉凝重,“兵部招兵買馬這麽大的事,居然瞞的密不透風,連母親也不曾收到半點消息,實在不可小覷。紀辭還在邊關時,訓練的紀家軍中有一支就是騎兵,專門用來對抗北瓊騎兵。紀辭迴京時,紀家軍的軍統都交在他副將手裏,既然紀辭本人沒有得到消息,大約是薑壖自作主張,私自送了紀家軍九百匹良駒,以收買人心。”
毓秀招手把淩音叫到跟前,“薑壖為了拉攏紀辭與紀家軍,少不了送馬匹送糧餉送兵器。紀家軍是傭兵,本身不在兵部的編製裏,糧餉與兵器這兩項,兵部不上折子求恩典,戶部不能撥款撥糧餉,工部也不能私自打造兵器。就算薑壖開私庫買人情,在外也弄不到糧餉兵器。三部之中,必然有見不得人的交易,悅聲即日派人去查,小心別打草驚蛇。”
洛琦思索半晌,對毓秀跪道,“此事唯恐有詐,請皇上三思。”
一旁的薑鬱也滿心疑惑, 直到他看到淩音把毓秀抱起來轉了一圈,他的疑惑才轉成憤怒。
毓秀在晚宴上就喝醉了,如今被淩音在大庭廣眾之下親近,非但不惱怒,反倒大笑不止。
薑汜為了避嫌, 低著頭對毓秀行了個拜禮就迴宮去了;薑鬱也冷笑著上轎, 吩咐起駕。
等人都走了,毓秀才笑著對淩音說了句, “再不放下我,你的身份就穿幫了。”
淩音這才哎呦呦叫了兩聲,身子一彎做出不堪重負的姿態,“皇上太重了, 臣的胳膊斷了, 斷了。”
華硯忍不住笑,洛琦卻一臉凝重, 四人各自上轎, 一路到永福宮。
毓秀屏退宮人, 陶菁被攆出去之前還特別對她勾唇一笑。
等寢宮中隻剩下他們三人, 毓秀就笑不出來了, 之前喝的酒在胃裏翻騰, 她的腦子不清醒, 全身也軟的沒有一點力氣。
華硯看毓秀在人前人後的變化,就像看一件精致的瓷器打碎了,心疼的無以複加。
淩音與洛琦隨華硯一同跪地,三人齊齊拜道,“皇上保重。”
毓秀眼眶一陣酸澀,扶著額頭叫三人起身。
洛琦與華硯坐到毓秀下首,淩音在香爐裏加了一點安神香,湊到她身邊幫她推按手上的合穀。
毓秀聞到安神香的香味,心緒也平靜了一些,“這個香與一點紅又有不同,悅聲從哪裏弄來的這些?”
淩音笑著看了一眼華硯,對毓秀笑道,“這個香對身體無害,皇上要是喜歡,臣叫人往金麟殿送一些。”
毓秀點點頭,轉向洛琦問道,“聞人離送聘禮的事,薑壖瞞的密不透風,思齊可想清楚這事的前因後果了嗎?”
洛琦從宴上就一直皺著眉頭,現下才稍稍紓解,“既然三皇子殿下說送來西琳的千匹良駒是北瓊下聘的聘禮,那瓊帝在送聘之前,不可能不向皇上遞送國書,若聞人離一早就密謀對皇上隱瞞此事,臣猜測,瓊帝的國書大約會與一百匹寶馬一同送到京城。”
毓秀輕輕歎了一口氣,“淩音派了九個頂尖的修羅使監視聞人離的一舉一動,晚宴的時候朕就一直在想,他們是如何將這事做的密不透風。”
淩音跪地拜道,“臣沒把差事辦好,請皇上責罰。”
毓秀忙起身扶住淩音,“朕沒有責怪你,你幹嘛動不動就跪,這裏隻有我們自己人,悅聲不用拘謹。之前你說三皇子除了派人私探皇陵,並無異動,也並未與人結交。”
淩音與毓秀一同歸座,“聞人離的確誰都沒見,隻除了靈犀公主。”
毓秀歎道,“這就說得通了,靈犀與薑壖沆瀣一氣,如今更是掩飾都不掩飾了。”
洛琦與華硯對視一眼,心裏都想著怎麽開口安慰毓秀,卻被淩音搶了先,“皇上,殿中太安靜了,外頭的人難免疑惑,不如我去撫琴。”
毓秀笑著說了聲“也好”,等淩音琴聲一起,洛琦才又開口,“據驛館服侍的差官說,三皇子殿下為人高傲,隻對靈犀公主百依百順,喜歡她似乎出自真心,或許是二人兩情相悅,定下終身。臣不明白的是,之前盛傳公主與白鴻殿下私情交厚,卻不知公主如何分心周旋兩人?”
華硯禁不住調侃洛琦,“虧得思齊機關算盡,卻單單漏算了公主的多情。”
洛琦才要辯解,毓秀卻替他說了句,“並非思齊算漏了靈犀的多情,這事的確太過蹊蹺,那丫頭做事一向放肆張揚,如果她下定決心要嫁給聞人離,何必隱瞞送聘禮的事,必定操辦的大張旗鼓,天下皆知。”
洛琦與華硯點頭稱是,洛琦的拇指尖劃著無名指的指肚,“公主之所以對皇上隱瞞送聘的事,必然是受了薑家的屬意。她現在禮部供職,禮部上下瞞著皇上也就說得通了,可崔尚書也是不知情的,否則他不會不告知皇上。”
毓秀哀哀一歎,“朕最怕的就是他們連崔尚書也瞞了,事情就比我們之前預想的要棘手。接下來的布局,思齊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不可心存僥幸。”
洛琦胸有成竹,點頭應一聲,“臣明白。”
華硯見毓秀拿手撫著胸口,就打開殿門叫人準備一壺清淡的普洱。
陶菁領旨的時候還特別往殿裏看了一眼,毓秀注意到陶菁的目光,在門關之前也迴看了他一眼。
淩音的琴聲不斷,毓秀幾個卻不再說話,隻等人送茶。
周贇見陶菁走路別扭,就接了差事親自去沏茶,茶點端到門口的時候,陶菁卻硬是從他手裏接過托盤,開門進殿。
永福宮的宮人見狀,一個個笑而不語,周贇站在門口生了一會悶氣,也忍不住笑起來。
華硯從見到陶菁的第一眼,就曾感歎他風度不凡,可如今看他蹣跚勉強的樣子,卻莫名覺得滑稽可憐。
毓秀明知陶菁作怪,心裏又好氣又好笑,也不能同他一般計較。
陶菁好不容易把茶送到桌前,幫毓秀倒茶的時候還特別對她眨了眨眼,“皇上該喝一碗解酒湯,否則明早起來臉腫了,上朝時會被百官嘲笑。”
洛琦與華硯都在心裏好笑,毓秀輕咳一聲,沉聲對陶菁吩咐,“叫人準備吧,送的時候讓周贇來,你就不要走動了。”
陶菁嘴上應了,臉上卻滿是不情願,退出去的時候,還瞪了毓秀一眼。
華硯原本的神經緊繃竟被陶菁的一杯茶緩解了,“皇上怎麽把人打成這樣還叫他來當差?”
毓秀才不想背上暴君的名聲,“我叫他迴去歇著,他不肯,自己一定要跟來的。”
洛琦搖頭道,“皇上若打定了主意留陶菁在身邊,萬萬小心為上。”
淩音聞言,手上彈錯了一個音,華硯也皺著眉頭低聲咳嗽,洛琦看他二人一眼,語氣才緩和一些,對毓秀賠禮道,“是臣失言了。”
毓秀笑道,“沒弄清楚他玩什麽花樣之前,朕會事事謹慎。”
華硯看了一眼洛琦,又看了一眼毓秀,猶豫半晌,終究還是把話咽到肚子裏。
照他剛才看到的情形來看,陶菁言行雖做作,可他望著毓秀時眼中滿是柔情,似乎是真動了心。
又或許,他是個極度高明的戲子,演了一場戲中戲騙過所有人的眼睛。
毓秀見華硯發呆,就笑著拍拍他的手,轉而對洛琦說了句,“北瓊下聘的事,就算禮部上下有心隱瞞,廷議上不曾提起,一封請旨奏章也是要上的,想必是他們知道了薑鬱在勤政殿幫我批折子的事,才借機生事。”
洛琦已然明了,華硯卻不敢十分確定,“皇上明裏叫皇後幫忙,私底下卻要把每一封折子都過目,中間怎麽會有漏網之魚?”
洛琦一聲輕哼,“這事你知我知,皇後不知,薑家人更不知,我猜是薑壖遇見可乘之機,叫公主寫一封請旨賜婚的折子,再叫皇後批了朱批,返還給公主,這封折子從頭到尾也不曾交到皇上手裏。”
華硯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樣一來,就算皇上來日追究起來,皇後也可咬定當初禮部曾上了請旨的折子,隻是折子恰巧是由他來批複的。”
洛琦冷笑道,“公主大婚如此大事,又是聯姻北瓊,就算禮部上折子請旨,皇後也不可能不告訴皇上,所以我猜,當初公主上的折子裏未曾直接提及北瓊送的千匹良駒是聘禮,至多隻含糊其辭,稱為國禮。”
毓秀慢飲了一杯茶,點頭道,“至於薑壖為何牽涉其中,朕猜測,那一千匹良駒原本連國禮都算不上,而是兵部為訓練騎兵從北瓊采買的,至於最後為什麽變成聘禮,大約是聞人離同薑壖與南宮秋談妥了什麽條件。”
華硯一臉凝重,“兵部招兵買馬這麽大的事,居然瞞的密不透風,連母親也不曾收到半點消息,實在不可小覷。紀辭還在邊關時,訓練的紀家軍中有一支就是騎兵,專門用來對抗北瓊騎兵。紀辭迴京時,紀家軍的軍統都交在他副將手裏,既然紀辭本人沒有得到消息,大約是薑壖自作主張,私自送了紀家軍九百匹良駒,以收買人心。”
毓秀招手把淩音叫到跟前,“薑壖為了拉攏紀辭與紀家軍,少不了送馬匹送糧餉送兵器。紀家軍是傭兵,本身不在兵部的編製裏,糧餉與兵器這兩項,兵部不上折子求恩典,戶部不能撥款撥糧餉,工部也不能私自打造兵器。就算薑壖開私庫買人情,在外也弄不到糧餉兵器。三部之中,必然有見不得人的交易,悅聲即日派人去查,小心別打草驚蛇。”
洛琦思索半晌,對毓秀跪道,“此事唯恐有詐,請皇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