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旨,把資政學堂的對聯換了,換成這句!”


    承宣帝看向殿外,目光深邃,心中期許著將來自己的大臣們都能做到這一步。


    接下來,承宣帝又詢問了徐光啟其他事。


    徐光啟一一迴答後,承宣帝也沒多言什麽,就讓徐光啟退了下去。


    在徐光啟退下去後,承宣帝沉吟了半晌,突然問著北靜王:“你說,方從哲等幾個隻知依循守舊的老臣接下來會做什麽?”


    “想必會辭官。”


    北靜王迴道。


    承宣帝冷笑:“想就這麽走了?沒那麽容易!”


    ……


    “元輔,您勸勸您為他題字的那位吧,讓他別這麽做,算我們這些老家夥求他。”


    吏部尚書黃克瓚在下朝後,就對方從哲說起了賈璉。


    刑部尚書崔景榮也跟著道:“是啊,不就是被禦史汙蔑嘛,像我們這些老家夥,早就習慣了,誰一年不被彈劾個幾次,就當蒼蠅飛來飛去罷了,何必非要你死我活,忍忍也就過去了。”


    “就是,這不是加劇朋黨之爭嘛,宋之殷鑒可不遠!當時熙寧變法引起的元佑黨爭,是什麽後果?”


    左都禦史鄒元標跟著說道。


    “勸不了,在他們一些人眼裏,這天下若不變法,好像隻有一二十年就要亡了似的。”


    方從哲苦笑道。


    “元輔說的是,在他們眼裏,這天下是積重難返,亡國不遠。但他們如今這樣子,實在表現的著急,這治大國如烹小鮮,哪能這樣急躁!就不能等我們徹底沒了氣,至少得東宮(太上皇)那位。”


    黃克瓚說到這裏就把話憋了迴去。


    方從哲也沒追問,已領會其意,道:“仆也沒什麽多說的,隻希望諸位多想想朝廷,別做過激的事,這個時候不能給陛下給朝廷添亂,也別因為潘元意等要被剝皮實草而跟著去逼迫陛下,大局為重。”


    “明白!”


    ……


    “不能讓潘禦史等就這麽被剝皮實草!一旦讓這條祖製實行,那今後就再無任何仁道可言。”


    吏科左給事中惠鴻賓此時已因潘元意等要被剝皮的事,而將好些位來自科道言官、翰林清流、各部司官的同僚請到一起密議起來。


    “沒錯!我們不能坐視天子成為如此刻薄寡恩的暴君!這會使君臣失和的。”


    翰林侍讀學士周延儒說道。


    “都怪徐子先這個奸佞,竟為取媚君上、討好外戚,上疏恢複此條祖製!可恨,聖人昏聵,以致於潘公等身陷囹圄,要被剝皮實草。”


    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丁啟睿跟著說後就補充道:“奸賊不除,國無寧日!”


    翰林侍講繆世昌跟著說道:“當一起伏闕,趁著明日午朝,去左順門,集體進諫天子,要天子以寬仁治國,罷徐光啟,赦免潘禦史等,言刑不上大夫,天子不應以酷刑對待我士大夫!”


    “沒錯,應當伏闕!”


    “國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豈能待士大夫如草芥,而如此羞辱之!士為四民之首,不尊士,如何稱得上仁政愛民?”


    太常寺丞韓演跟著附和道。


    許多不希望恢複此祖製的文臣皆如此響應起來。


    ……


    等到第二日,一大早,晨光熹微,薄霧彌漫,就有許多文臣趕了來。


    這些大臣們到了左順門外後,就持本聚在一起。


    春寒料峭,冷冷寒風下,一個個如刀槍劍戟一般插在宮門外的廣場上。


    “臣吏科左給事中惠鴻賓,請陛下以寬仁治國,饒恕禦史潘元意等貪賄之罪!請陛下不要以酷刑辱士大夫!”穀蛀


    “臣翰林侍讀學士周延儒,亦請勿以酷刑辱士大夫!”


    “請陛下做仁德之君,勿加酷刑於士大夫!”


    “請天子嚴懲徐光啟這等佞臣賊子,以彰綱紀!”


    “奸賊不除,國無寧日。剛臣不憫,言路不通。請陛下明鑒!”


    ……


    這些文臣們一個個皆高聲喊了起來。


    且來高喊的人越來越多。


    從幾十名增加到數百名。


    聲音此起彼伏,很有氣勢,如陣陣洪浪,拍在宮牆外。


    早有在城門上的內宦慌忙跑去將這消息告知給了承宣帝。


    承宣帝聽後沒有表現出多麽意外的神色,隻問道:“參政王大臣和閣臣九卿們想必已到朝房了吧?”


    夏守忠走過來迴道:“已經到了。”


    承宣帝聽後道:“讓他們直接來左順門!另外,傳刑部,將潘元意等一幹囚犯,押到左順門外,著都察院禦史徐光啟與錦衣衛千戶賈蓉點五百北鎮撫司官校監刑,讓他在最外麵守著,等朕旨令!”


    “遵旨!”


    夏守忠迴了一句。


    ……


    沒多久。


    北靜王、忠順王、方從哲等一幹重臣都從別的宮門進來,來到了左順門,也看見了這一幕。


    忠順王先問著北靜王:“北靜王,你說,他們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麽,那個姓潘的禦史,不會真值得他們救吧?”


    北靜王淡淡一笑:“忠順王是明白人,何必多問。”


    忠順王見北靜王強充鎮定,心裏頗為稱意,主動說道:“這解鈴還須係鈴人,北靜王就素來與賈府親近,就該勸勸這賈狀元,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今倒好,釀成伏闕之事,怎好收場?”


    忠順王說著就問著方從哲:“元輔認為呢?”


    “這還隻是殺幾個科道言官,尚如此艱難,將來之事,隻怕比登天還難!兩位王爺,還是應該勸勸陛下,治政切忌鐵腕,無二十年隱忍功夫,大業不可能成。”


    方從哲隻說了這麽幾句。


    “陛下駕到!”


    這時候,承宣帝乘輦而來,在見了諸重臣後,隻道:“今日之場景,朕倒是第一次見,諸卿覺得,他們所言可對否?”


    “法理不對,但情勢卻合情。”


    黃克瓚迴道。


    承宣帝笑了起來:“黃卿家是知勢之人,這些人的確是代表的一種勢,一種貪墨不可殺之勢。”


    “但朕今天偏要破了這勢!”


    承宣帝說後就眺望向外麵。


    這時候,潘元意等已被押了來,且正被從囚車中取出,然後被綁在了架子上。


    有執刑者,開始取出刀具,等在一旁。


    五百錦衣官校此時也列在四輛囚車前後。


    徐光啟和賈蓉在並頭騎馬立在一排錦衣官校後麵。


    文臣們都一臉驚駭地看著這一幕,知道皇帝這是執意要對潘元意等禦史言官處以剝皮實草之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第一狠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端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端台並收藏紅樓第一狠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