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一開始見有禦史彈劾賈璉,心裏還頗為擔憂。
但接著又有禦史提到自己榮國府沒有一個莊戶凍死,還引起了皇帝和首輔的注意,他心裏又好受了一些。
“賈卿,迴答閣老的問話。”
承宣帝這時候吩咐了一句。
“是!”
賈政拱手稱是,然後轉身對著方從哲:“元輔不知,舍侄並未不守仁道,也從未作惡過,一切都是惡奴欺臣不通家務,又見舍侄年幼,故常以下犯上,作踐得府內不寧之故,才逼得舍侄不得不管教一番。虧得上托陛下娘娘洪福,下有舍侄治家甚勤,才總算使得家宅安寧。禦史所劾,雖是風聞言事,但也的確誤解舍侄甚深!”
賈政也不知道在這個時候,如何迴答最是妥當。
但他至少知道的是,在這個時候要維護賈璉名譽。
畢竟他和賈璉在朝堂上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賈政否認了陳正宗言賈璉治家不仁的說辭。
方從哲聽後點頭。
接著,方從哲就轉身持象笏,向承宣帝稟道:“陛下,如今天下有爵之家,大都人口繁多,即便不是寅吃卯糧,也是捉襟見肘,故而難以有周濟莊戶之力,自家有莊戶凍死,亦實在難為,可寬宥也。然賈家榮府於此現狀,卻能使自家莊戶無人凍死,這的確難得,自當算是治家有方。適才賈狀元被劾,確係誤解。臣認為,賈狀元不但不應訓誡,還應旌揚。”
方從哲這話算是將方方麵麵的人都照顧到了。
適才,徐光啟直言許多權貴顯宦不作為,任由自己莊田的莊戶凍死。
方從哲現在隻一句權貴顯宦們自己也沒什麽財力的話,就為其開脫了。
陳正宗彈劾賈璉治家不仁,也被他借著徐光啟說隻賈家榮府沒有莊戶凍死的機會,通過詢問賈政,讓賈政這個賈璉叔父為其遮掩,然後順勢也將賈璉治家不仁變成了治家有方。
總之,他這算是在息事寧人。
既不讓徐光啟這種明裏暗裏想讓皇帝打擊權貴的官員掀起朝堂紛爭,也不讓陳正宗這種借著彈劾賈璉刷名聲的偽君子激化朝臣間的矛盾。
方從哲自知身為首輔,就當燮理陰陽,調和矛盾。
他連皇帝的感受都照顧到了。
因為方從哲明顯感覺到皇帝有意偏袒賈璉,所以才主動以自己首輔之身份,說賈璉治家有方。
承宣帝聽後的確滿意,道:“元輔所言甚是,傳朕旨意,賜賈璉‘治家有方’金匾,內廷有司即刻監造。”
說著,承宣帝又對方從哲笑道:“就由元輔親題這四字,算朕替元輔以彰愛才之意。”
方從哲怔了片刻。
他有一種自己被皇帝強行拉到賈璉一夥的感覺。
自己是堂堂首輔啊。
看在你皇帝的麵子上,誇他賈璉一句夠可以了。
在許多激進的士大夫眼裏,自己這已經算是諂媚圓滑的行為了,你皇帝還要我給他賈璉題這“治家有方”四字,這不是將來讓天下人都誤以為自己這個首輔是他賈璉的靠山嗎?
那豈不是自己將來還得給賈璉背書?
賈璉若無事還好,若有事,自己這個首輔不也逃不掉?會被人指著脊梁骨說:“你看,方從哲還誇過他治家有方呢。”
方從哲很不願意讓自己就這麽跟賈璉綁在一起。
畢竟作為朝臣,應該表麵上跟誰都不沾染才是。
“遵旨!”
方從哲自知自己不能拒絕,他隻是詫異於皇帝的這個提議,且有一種被皇帝擺了一道的感覺。
“是什麽讓陛下這麽幫賈璉?可怕至極!”
方從哲暗道。
承宣帝見方從哲吃癟,心裏自然得意,暗道:“老狐狸,你想誰都不得罪,但朕偏偏要你表態!畢竟,總不能經常讓朕下場幫賈璉,但凡,賈政可靠些,朕也不會這樣。”
“諸卿以為此議如何?”
承宣帝這時候又問著其他大臣。
方從哲權已經在剛才為權貴顯宦們都找到了為自己不顧莊戶死活開脫的理由,但要想讓這個理由成立,就必須承認賈璉的確在治家方麵足夠優秀。
這個理由的意思是,不是我們不努力,是人家賈璉太優秀。
故而,理國公站出來道:“陛下聖明,元輔所言也確實甚為有理,賈狀元治家有方,非敝府能及,臣慚愧!”
繕國公也道:“是啊!陛下此舉聖明,元輔也是明察秋毫,臣也深覺不及賈狀元這些年輕輩,當了大半輩子家,現在還處處見荒,改日還真得到榮府上請教請教。”
一時,權貴顯宦們紛紛同意,借著誇讚賈璉,掩蓋自己的不作為。
“怎麽變成了誇讚他賈璉!”
忠順王等對賈璉治家從嚴這種理念,非常不讚同的權貴官僚們見此非常失望。
本來見陳正宗站出來彈劾賈璉治家不仁,忠順王還挺高興。
但先是因為徐光啟攪局,接著方從哲三言兩語就搞得好像大家都得肯定賈璉才行。
因此,忠順王心裏不由得吐槽了這麽一句。
倍覺憋屈。
朝堂上的一切對於賈政而言,就是神仙打架。
他倒是看不懂為何現在滿朝的人都誇讚賈璉,連皇帝都要給賈璉賜匾,還要首輔在匾上題字。
但賈政至少知道這是好事,心裏由衷的歡喜。
“吾家璉兒真受歡迎啊!”
畢竟皇帝賜匾、首輔題字,這些都相當於在給賈府上護身符,將來自然是利於賈璉仕途,自然也會粘帶著利於自己的仕途。
賈政可是清楚的知道,別說得皇帝賜匾,光是得首輔題字就很是不易。
要知道,首輔在士大夫中已經算是權力頂層的人物,門生故吏遍天下。
一旦首輔肯定了賈璉,就意味著不隻是首輔一人有義務庇護賈璉庇護賈家的名聲,來維持自己的權威,無疑是一大幫士林中人,要庇護賈璉庇護賈家的名聲,要把賈璉會治家,賈家善教子弟,視為一種政治正確。
……
“這是怎麽搞的!好好的一個早朝,本來是有禦史彈劾他賈二舍,結果變成了群臣都得誇讚他賈二舍!”
忠順王迴府後鬱悶地對自己私交甚篤的文臣錢謙益提起了在朝會上的事。
錢謙益也沉吟弄眉道:“天子賜匾,首輔題字,這等美事,他賈璉能遇到,也是他的造化。”
“還不是因為徐光啟一句話!”
“這混賬竟排揎京城權貴罔顧莊戶性命,甚至點名提出了本王!真是可惡!本王素來待你們文官儒士也算親厚,還有這麽不識趣的。這廝明顯是個隻知道做事不知道為官的。要不然,老方也用不著為這事打圓場,結果中了皇帝的套,硬逼著群臣給他賈璉安了個‘治家有方’的美譽!”
“誰不知道他賈璉治家甚嚴,如今,滿朝皆認為他治家有方,那豈不是將來還得說他這樣治國也是可以的。”
忠順王把袍袖一揮,捏了捏拳頭。
錢謙益聽後道:“王爺說得對,這事若仔細一想,極為可怕,寬仁治家不如從嚴治家,豈不是寬仁治國亦不如從嚴治國。”
“就是這番道理。你牽連進去的浙江科場舞弊案,若不是本王一句治國當以仁道,太上皇能讓陛下對你隻是罰俸?若真從嚴,你現在肩膀上扛的這東西早離了身。”
忠順王瞅了錢謙益一眼道。
錢謙益道:“此事的確是承蒙王爺襄助,才保得下官一命。”
接著,錢謙益又道:“如今說來,這事的確不是好事,但他賈家榮府竟沒有凍死莊戶一人,也的確令人詫異,難道說,他賈璉早就有意以這種方式,讓巡按京畿的徐光啟據此上奏,為自己爭得一個‘治家有方’的善名?”
忠順王凝望著錢謙益,忽然在屋子裏踱步起來:“你說得對,太對了,這個賈璉真是有心機的很,竟然早就收買了徐光啟這混蛋,他們在結黨,他們在刻意為將來的變法鋪路!”
“難怪他賈璉會置周瑞這刁奴的挑釁於不顧,而是去莊裏修路,這是典型的以工代賑!”
“難怪他賈璉大張旗鼓地去莊裏賑災!”
“難怪他賈璉一開始會決定走科舉,明顯是在有意結識更多的士大夫。”
忠順王一口氣說了三個“難怪”。
他不知道賈璉隻是因為飛梭織布機的產棉布效率太高,大大提高了紡織業生產力,而造成產能過剩,故不得不拉動內需,讓莊戶們用力氣換取他過剩的棉布而已,就相當於局部地方生產力提高,局部地方的蛋糕被做大,即賈府內部的生產力提高,蛋糕被做大了,而賈府最底層的莊戶都因此在財富上有所增加。
而忠順王受限於自己是這個時代的人的見識,隻以為賈璉隻是想通過花錢賑災的方式,讓徐光啟讓朝廷看見他治家有方。
“如今看來,這賈璉去他府裏西邊的莊子隻怕也是以工代賑,這樣的話,他府裏之前那叫周瑞的悍仆刁奴也不過是無本之木,被除掉是遲早的事,那麽,無疑會讓更多家主認為從嚴治家是真的沒有問題,府裏家奴不可能威脅到主子,隻要真正從事生產經營的莊戶和府裏忠奴沒有亂。”
錢謙益這時候說道。
忠順王聽後,道:“這很可怕!說不定,天子真會從中意識到,隻要穩住庶民不亂,還有人做事,那朝中王公大臣們也皆是外強中幹,就可以隨意整治。
忠順王剛說到這裏,其王府長史就急忙跑了進來:“王爺,賈府把他府裏的刁奴周瑞捆綁了迴來!”
忠順王聽後立刻站起身來,又瞅了錢謙益一眼,道:“你料到了!是本王小瞧了他賈璉,他賈璉用收買莊戶的手段,成功收拾了周瑞!”
與此同時。
北靜王府。
北靜王剛迴來,準備提腰帶出轎,其長史王幼安就來匯報說:“王爺!賈府家奴周瑞被該府璉二爺五花大綁的帶迴來了!”
北靜王聽後,停住了腳,看向了王幼安。
但接著又有禦史提到自己榮國府沒有一個莊戶凍死,還引起了皇帝和首輔的注意,他心裏又好受了一些。
“賈卿,迴答閣老的問話。”
承宣帝這時候吩咐了一句。
“是!”
賈政拱手稱是,然後轉身對著方從哲:“元輔不知,舍侄並未不守仁道,也從未作惡過,一切都是惡奴欺臣不通家務,又見舍侄年幼,故常以下犯上,作踐得府內不寧之故,才逼得舍侄不得不管教一番。虧得上托陛下娘娘洪福,下有舍侄治家甚勤,才總算使得家宅安寧。禦史所劾,雖是風聞言事,但也的確誤解舍侄甚深!”
賈政也不知道在這個時候,如何迴答最是妥當。
但他至少知道的是,在這個時候要維護賈璉名譽。
畢竟他和賈璉在朝堂上的利益是一致的。
所以賈政否認了陳正宗言賈璉治家不仁的說辭。
方從哲聽後點頭。
接著,方從哲就轉身持象笏,向承宣帝稟道:“陛下,如今天下有爵之家,大都人口繁多,即便不是寅吃卯糧,也是捉襟見肘,故而難以有周濟莊戶之力,自家有莊戶凍死,亦實在難為,可寬宥也。然賈家榮府於此現狀,卻能使自家莊戶無人凍死,這的確難得,自當算是治家有方。適才賈狀元被劾,確係誤解。臣認為,賈狀元不但不應訓誡,還應旌揚。”
方從哲這話算是將方方麵麵的人都照顧到了。
適才,徐光啟直言許多權貴顯宦不作為,任由自己莊田的莊戶凍死。
方從哲現在隻一句權貴顯宦們自己也沒什麽財力的話,就為其開脫了。
陳正宗彈劾賈璉治家不仁,也被他借著徐光啟說隻賈家榮府沒有莊戶凍死的機會,通過詢問賈政,讓賈政這個賈璉叔父為其遮掩,然後順勢也將賈璉治家不仁變成了治家有方。
總之,他這算是在息事寧人。
既不讓徐光啟這種明裏暗裏想讓皇帝打擊權貴的官員掀起朝堂紛爭,也不讓陳正宗這種借著彈劾賈璉刷名聲的偽君子激化朝臣間的矛盾。
方從哲自知身為首輔,就當燮理陰陽,調和矛盾。
他連皇帝的感受都照顧到了。
因為方從哲明顯感覺到皇帝有意偏袒賈璉,所以才主動以自己首輔之身份,說賈璉治家有方。
承宣帝聽後的確滿意,道:“元輔所言甚是,傳朕旨意,賜賈璉‘治家有方’金匾,內廷有司即刻監造。”
說著,承宣帝又對方從哲笑道:“就由元輔親題這四字,算朕替元輔以彰愛才之意。”
方從哲怔了片刻。
他有一種自己被皇帝強行拉到賈璉一夥的感覺。
自己是堂堂首輔啊。
看在你皇帝的麵子上,誇他賈璉一句夠可以了。
在許多激進的士大夫眼裏,自己這已經算是諂媚圓滑的行為了,你皇帝還要我給他賈璉題這“治家有方”四字,這不是將來讓天下人都誤以為自己這個首輔是他賈璉的靠山嗎?
那豈不是自己將來還得給賈璉背書?
賈璉若無事還好,若有事,自己這個首輔不也逃不掉?會被人指著脊梁骨說:“你看,方從哲還誇過他治家有方呢。”
方從哲很不願意讓自己就這麽跟賈璉綁在一起。
畢竟作為朝臣,應該表麵上跟誰都不沾染才是。
“遵旨!”
方從哲自知自己不能拒絕,他隻是詫異於皇帝的這個提議,且有一種被皇帝擺了一道的感覺。
“是什麽讓陛下這麽幫賈璉?可怕至極!”
方從哲暗道。
承宣帝見方從哲吃癟,心裏自然得意,暗道:“老狐狸,你想誰都不得罪,但朕偏偏要你表態!畢竟,總不能經常讓朕下場幫賈璉,但凡,賈政可靠些,朕也不會這樣。”
“諸卿以為此議如何?”
承宣帝這時候又問著其他大臣。
方從哲權已經在剛才為權貴顯宦們都找到了為自己不顧莊戶死活開脫的理由,但要想讓這個理由成立,就必須承認賈璉的確在治家方麵足夠優秀。
這個理由的意思是,不是我們不努力,是人家賈璉太優秀。
故而,理國公站出來道:“陛下聖明,元輔所言也確實甚為有理,賈狀元治家有方,非敝府能及,臣慚愧!”
繕國公也道:“是啊!陛下此舉聖明,元輔也是明察秋毫,臣也深覺不及賈狀元這些年輕輩,當了大半輩子家,現在還處處見荒,改日還真得到榮府上請教請教。”
一時,權貴顯宦們紛紛同意,借著誇讚賈璉,掩蓋自己的不作為。
“怎麽變成了誇讚他賈璉!”
忠順王等對賈璉治家從嚴這種理念,非常不讚同的權貴官僚們見此非常失望。
本來見陳正宗站出來彈劾賈璉治家不仁,忠順王還挺高興。
但先是因為徐光啟攪局,接著方從哲三言兩語就搞得好像大家都得肯定賈璉才行。
因此,忠順王心裏不由得吐槽了這麽一句。
倍覺憋屈。
朝堂上的一切對於賈政而言,就是神仙打架。
他倒是看不懂為何現在滿朝的人都誇讚賈璉,連皇帝都要給賈璉賜匾,還要首輔在匾上題字。
但賈政至少知道這是好事,心裏由衷的歡喜。
“吾家璉兒真受歡迎啊!”
畢竟皇帝賜匾、首輔題字,這些都相當於在給賈府上護身符,將來自然是利於賈璉仕途,自然也會粘帶著利於自己的仕途。
賈政可是清楚的知道,別說得皇帝賜匾,光是得首輔題字就很是不易。
要知道,首輔在士大夫中已經算是權力頂層的人物,門生故吏遍天下。
一旦首輔肯定了賈璉,就意味著不隻是首輔一人有義務庇護賈璉庇護賈家的名聲,來維持自己的權威,無疑是一大幫士林中人,要庇護賈璉庇護賈家的名聲,要把賈璉會治家,賈家善教子弟,視為一種政治正確。
……
“這是怎麽搞的!好好的一個早朝,本來是有禦史彈劾他賈二舍,結果變成了群臣都得誇讚他賈二舍!”
忠順王迴府後鬱悶地對自己私交甚篤的文臣錢謙益提起了在朝會上的事。
錢謙益也沉吟弄眉道:“天子賜匾,首輔題字,這等美事,他賈璉能遇到,也是他的造化。”
“還不是因為徐光啟一句話!”
“這混賬竟排揎京城權貴罔顧莊戶性命,甚至點名提出了本王!真是可惡!本王素來待你們文官儒士也算親厚,還有這麽不識趣的。這廝明顯是個隻知道做事不知道為官的。要不然,老方也用不著為這事打圓場,結果中了皇帝的套,硬逼著群臣給他賈璉安了個‘治家有方’的美譽!”
“誰不知道他賈璉治家甚嚴,如今,滿朝皆認為他治家有方,那豈不是將來還得說他這樣治國也是可以的。”
忠順王把袍袖一揮,捏了捏拳頭。
錢謙益聽後道:“王爺說得對,這事若仔細一想,極為可怕,寬仁治家不如從嚴治家,豈不是寬仁治國亦不如從嚴治國。”
“就是這番道理。你牽連進去的浙江科場舞弊案,若不是本王一句治國當以仁道,太上皇能讓陛下對你隻是罰俸?若真從嚴,你現在肩膀上扛的這東西早離了身。”
忠順王瞅了錢謙益一眼道。
錢謙益道:“此事的確是承蒙王爺襄助,才保得下官一命。”
接著,錢謙益又道:“如今說來,這事的確不是好事,但他賈家榮府竟沒有凍死莊戶一人,也的確令人詫異,難道說,他賈璉早就有意以這種方式,讓巡按京畿的徐光啟據此上奏,為自己爭得一個‘治家有方’的善名?”
忠順王凝望著錢謙益,忽然在屋子裏踱步起來:“你說得對,太對了,這個賈璉真是有心機的很,竟然早就收買了徐光啟這混蛋,他們在結黨,他們在刻意為將來的變法鋪路!”
“難怪他賈璉會置周瑞這刁奴的挑釁於不顧,而是去莊裏修路,這是典型的以工代賑!”
“難怪他賈璉大張旗鼓地去莊裏賑災!”
“難怪他賈璉一開始會決定走科舉,明顯是在有意結識更多的士大夫。”
忠順王一口氣說了三個“難怪”。
他不知道賈璉隻是因為飛梭織布機的產棉布效率太高,大大提高了紡織業生產力,而造成產能過剩,故不得不拉動內需,讓莊戶們用力氣換取他過剩的棉布而已,就相當於局部地方生產力提高,局部地方的蛋糕被做大,即賈府內部的生產力提高,蛋糕被做大了,而賈府最底層的莊戶都因此在財富上有所增加。
而忠順王受限於自己是這個時代的人的見識,隻以為賈璉隻是想通過花錢賑災的方式,讓徐光啟讓朝廷看見他治家有方。
“如今看來,這賈璉去他府裏西邊的莊子隻怕也是以工代賑,這樣的話,他府裏之前那叫周瑞的悍仆刁奴也不過是無本之木,被除掉是遲早的事,那麽,無疑會讓更多家主認為從嚴治家是真的沒有問題,府裏家奴不可能威脅到主子,隻要真正從事生產經營的莊戶和府裏忠奴沒有亂。”
錢謙益這時候說道。
忠順王聽後,道:“這很可怕!說不定,天子真會從中意識到,隻要穩住庶民不亂,還有人做事,那朝中王公大臣們也皆是外強中幹,就可以隨意整治。
忠順王剛說到這裏,其王府長史就急忙跑了進來:“王爺,賈府把他府裏的刁奴周瑞捆綁了迴來!”
忠順王聽後立刻站起身來,又瞅了錢謙益一眼,道:“你料到了!是本王小瞧了他賈璉,他賈璉用收買莊戶的手段,成功收拾了周瑞!”
與此同時。
北靜王府。
北靜王剛迴來,準備提腰帶出轎,其長史王幼安就來匯報說:“王爺!賈府家奴周瑞被該府璉二爺五花大綁的帶迴來了!”
北靜王聽後,停住了腳,看向了王幼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