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知道是什麽事,也就低聲安慰著賈母說:“老祖宗放心,太上皇還沒駕崩呢,陛下不會這麽快就做罪責老臣們的事。孫兒覺得,這次內廷的人來傳旨,應是好事。”
賈母聽後點首,稍微放心了一些。
賈璉對如今大康王朝的曆史了解後,才得以知曉,現在的大康王朝,原來除了皇帝,還有太上皇。
而太上皇已在四年前禪讓。
但因朝中大臣多是太上皇的班底,故而,太上皇依舊操縱著整個大康王朝的統治權。
具有四王八公背景的家族,皆屬於昔日受太上皇器重的老臣家族。
而這些老臣的家族又都是占據天下大量莊田而不納稅的豪族。
所以新登基不久的承宣帝要解決天下民窮財乏、內憂外患的問題,以及真正掌控皇權,免不了要收拾賈家這些昔日受太上皇庇護的武勳。
賈璉也正是根據這個推測,在路上編造了一封有關此內容的密信,並假托是有人秘密傳到自己手裏的。
而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賭賈母也知道賈家這種在太上皇當皇帝時期崛起且衣租食稅的大家族必不被新皇帝所容,而故意以此迫使賈母不再偏袒王熙鳳,警告王熙鳳不要弄權害人。
最後賈璉發現自己果然賭對了。
賈母作為一品誥命,其政治嗅覺的確不差。
但因為現在太上皇還在,承宣帝即便有整治老臣之心,也不敢立即施行,甚至還不得不假意捧一捧老臣,而會順從太上皇一些要求,給賈家這樣的老臣家族一些榮耀,比如封元春為妃。
現在皇帝宣旨賈家,的確是關於封元春為妃的事。
夏太監這時候已經走了進來,宣了讓賈政陛見的旨意。
不多時,賈府上下就知道了原來是元春被加封賢德妃的事。
眾人聽後自然是歡喜非常的。
賈母也和顏悅色起來,說:“果然如璉兒所料,是好事呢!”
對於賈家而言,這算是極大的好消息。
這意味著賈家接下來不但隻是勳貴家族,還是皇親國戚,其權勢無疑更重。
而權勢更重也就意味著會給賈家帶來更多的利益。
賈家的子孫們自然也就會更加的富貴。
賈璉也知道,按照原著劇情,值此開始,賈家算是達到極盛,進入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時。
但知道原著後麵發展的賈璉並沒有因此忘乎所以。
他知道賈家在這之後就開始轉衰,甚至因為封元春為妃這件事,導致賈府上下人丁更加罔顧國法,也更加奢靡起來,為後麵的快速衰敗乃至被抄家埋下伏筆。
如賈璉所料,元妃被封為皇妃後,皇帝為討太上皇歡心,鞏固帝位,表達自己崇仰孝道之心,還下旨準妃嬪迴鄉省親。
各大國戚為響應皇帝詔旨,都積極建造省親別墅,準備請旨讓自家娘娘迴家省親。
賈府也不例外。
因賈府不少族人都已經盯上了林家的那筆銀子,正愁沒機會挪用,自然都積極地慫恿賈政造省親別墅,而希冀靠這一樁大工程挪用撈錢;
一幹眷親好友也想借著賈府沾光牟利,而也都積極慫恿賈政造省親別墅,好上本請元妃省親。
“周貴妃的父親已在家裏動了工,修蓋省親的別院呢。吳貴妃的父親吳天佑家也往城外看地方去了,我們賈家若不也預備著蓋省親別墅,未免有不體聖意之嫌。”
賈珍這幾日都因此沒再玩樂,而殷勤地往賈赦賈政這裏跑,說起省親的事。
賈赦也跟著說道:“像來咱們這樣的人家,最是上下和睦,敬上愛幼的,怎能在這上麵輸給了他們!以我看,這省親別墅是得蓋,得請我們的娘娘迴家省親,這也算全了老祖宗想見孫女的願,忠孝都是相宜的。”
賈政最是講究忠孝之人,聽到賈赦扯到了忠孝二字,自然不好拒絕,再加上昨晚王夫人也同他說想借著省親的機會看看入宮多年的大女兒,而自己這老父親也未嚐不思念元春,也就點頭說:“你們說的極是,這是這蓋省親別墅,沒得又是一筆大花銷。”
“老爺您勤儉持家,侄子們是知道的,但這到底事關賈府榮耀與忠孝之事,如今也隻能先借林家的銀子用用,等將來有了其他進項再慢慢補還就是,左右林妹妹也不會在這幾年就出嫁。”
賈珍說道。
賈璉在一旁聽得想笑。
賈赦也道:“這樣很好!我們就列了單子,就讓璉兒媳婦去給老太太說,先挪用出林家的銀子來用。”
賈政點點頭,由著賈赦和賈珍操持。
接下來,賈赦和賈珍果然很積極,很快就同門下清客相公們審察兩府地方,繕畫省親殿宇,以及需要采辦的各項人物,賈璉與王熙鳳夫婦因是當家的人,少不得也要跟著參度辦理人丁,也忙碌的很。
尤其是賈璉,他一邊得操持著蓋省親別墅的事,一邊還得準備鄉試。
賈母這裏也沒有對請元妃省親的事表示反對,同意先挪用林家的銀子。
可後麵,竟因蓋別墅,采辦古玩玉器和小戲子、小尼姑、小道童這些,而挪用得隻給林黛玉剩下五萬兩銀。
雖說賈府這樣跟著大張旗鼓地蓋省親別墅,把銀子花的如流水一樣,但元春被加封為賢德妃,以及賈家蓋省親別墅而體現出的財力,倒也在舉業上給賈璉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這一天,賈政因為有了空閑,再加上也一直惦記著想讓賈璉多認識一些時文大家的事,便以請賞新得的好文章為由請了梅翰林、禮部的楊侍郎來自己府上雅會。
梅翰林、楊侍郎因想到賈家如今剛晉升為皇親國戚,勢如中天,也都沒有推辭,而來了賈府。
賈政也趁機向梅翰林、楊侍郎引見了賈璉,且提到了賈璉預備今年鄉試下場的事。
賈璉因此向兩人行了禮:“晚輩見過儲相、少宗伯。”
與前朝一樣,大康也是非進士不如翰林,非翰林不如內閣。
而時下人們為體現內閣大學士的尊貴,多稱其為相爺。
翰林也因此多被尊稱為儲相。
少宗伯則是對禮部侍郎的尊稱。
待賈璉向兩人見了禮後,賈政就表明目的,笑著問:“兩位老世翁皆是如今天下聞名遐邇的時文大家,不知可否指教舍侄一二?”
“老世翁何必客氣。”
楊侍郎先笑著說了一句,因見賈璉品貌風流、氣質儒雅,且還主動求上進,算是大家公子裏少有的人物,至於將來科第如何都已覺得不重要了,且想到賈府如今門第高貴,也就起了結親之意,詢問說:“不知令侄可娶親沒有。”
賈政知其意思,也就迴說:“已娶了金陵王氏之女為妻。”
“原來如此。”
楊侍郎頗為遺憾地說了一句。
梅翰林則也笑著說:“本來梅某此時心裏隻恨族中無一嫡女,如今聽世翁此言,倒也釋然了,如此便隻論文章吧。”
說著,梅翰林就道:“要論舉業,首重當是臨池。若非先有一副好臨池,也難得座師清目。”
賈政和楊侍郎皆很是讚同地點了點首。
梅翰林因此就對賈璉說:“賢侄既有意舉業,不妨先隨意寫一篇給我看看,不拘什麽文章詩詞,我隻看你臨池如何。”
賈璉知道梅翰林所說的臨池就是書法的雅稱。
故賈璉也就坐到案後,開始執筆:“那晚輩就冒昧了。”
------題外話------
原著中第十六迴裏提到有太上皇,而且作者在寫賈政接到元春加封賢德妃的旨意後就立即去了東宮,而這裏麵的東宮按照相關學者的推測,應該就是太上皇。
賈母聽後點首,稍微放心了一些。
賈璉對如今大康王朝的曆史了解後,才得以知曉,現在的大康王朝,原來除了皇帝,還有太上皇。
而太上皇已在四年前禪讓。
但因朝中大臣多是太上皇的班底,故而,太上皇依舊操縱著整個大康王朝的統治權。
具有四王八公背景的家族,皆屬於昔日受太上皇器重的老臣家族。
而這些老臣的家族又都是占據天下大量莊田而不納稅的豪族。
所以新登基不久的承宣帝要解決天下民窮財乏、內憂外患的問題,以及真正掌控皇權,免不了要收拾賈家這些昔日受太上皇庇護的武勳。
賈璉也正是根據這個推測,在路上編造了一封有關此內容的密信,並假托是有人秘密傳到自己手裏的。
而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賭賈母也知道賈家這種在太上皇當皇帝時期崛起且衣租食稅的大家族必不被新皇帝所容,而故意以此迫使賈母不再偏袒王熙鳳,警告王熙鳳不要弄權害人。
最後賈璉發現自己果然賭對了。
賈母作為一品誥命,其政治嗅覺的確不差。
但因為現在太上皇還在,承宣帝即便有整治老臣之心,也不敢立即施行,甚至還不得不假意捧一捧老臣,而會順從太上皇一些要求,給賈家這樣的老臣家族一些榮耀,比如封元春為妃。
現在皇帝宣旨賈家,的確是關於封元春為妃的事。
夏太監這時候已經走了進來,宣了讓賈政陛見的旨意。
不多時,賈府上下就知道了原來是元春被加封賢德妃的事。
眾人聽後自然是歡喜非常的。
賈母也和顏悅色起來,說:“果然如璉兒所料,是好事呢!”
對於賈家而言,這算是極大的好消息。
這意味著賈家接下來不但隻是勳貴家族,還是皇親國戚,其權勢無疑更重。
而權勢更重也就意味著會給賈家帶來更多的利益。
賈家的子孫們自然也就會更加的富貴。
賈璉也知道,按照原著劇情,值此開始,賈家算是達到極盛,進入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時。
但知道原著後麵發展的賈璉並沒有因此忘乎所以。
他知道賈家在這之後就開始轉衰,甚至因為封元春為妃這件事,導致賈府上下人丁更加罔顧國法,也更加奢靡起來,為後麵的快速衰敗乃至被抄家埋下伏筆。
如賈璉所料,元妃被封為皇妃後,皇帝為討太上皇歡心,鞏固帝位,表達自己崇仰孝道之心,還下旨準妃嬪迴鄉省親。
各大國戚為響應皇帝詔旨,都積極建造省親別墅,準備請旨讓自家娘娘迴家省親。
賈府也不例外。
因賈府不少族人都已經盯上了林家的那筆銀子,正愁沒機會挪用,自然都積極地慫恿賈政造省親別墅,而希冀靠這一樁大工程挪用撈錢;
一幹眷親好友也想借著賈府沾光牟利,而也都積極慫恿賈政造省親別墅,好上本請元妃省親。
“周貴妃的父親已在家裏動了工,修蓋省親的別院呢。吳貴妃的父親吳天佑家也往城外看地方去了,我們賈家若不也預備著蓋省親別墅,未免有不體聖意之嫌。”
賈珍這幾日都因此沒再玩樂,而殷勤地往賈赦賈政這裏跑,說起省親的事。
賈赦也跟著說道:“像來咱們這樣的人家,最是上下和睦,敬上愛幼的,怎能在這上麵輸給了他們!以我看,這省親別墅是得蓋,得請我們的娘娘迴家省親,這也算全了老祖宗想見孫女的願,忠孝都是相宜的。”
賈政最是講究忠孝之人,聽到賈赦扯到了忠孝二字,自然不好拒絕,再加上昨晚王夫人也同他說想借著省親的機會看看入宮多年的大女兒,而自己這老父親也未嚐不思念元春,也就點頭說:“你們說的極是,這是這蓋省親別墅,沒得又是一筆大花銷。”
“老爺您勤儉持家,侄子們是知道的,但這到底事關賈府榮耀與忠孝之事,如今也隻能先借林家的銀子用用,等將來有了其他進項再慢慢補還就是,左右林妹妹也不會在這幾年就出嫁。”
賈珍說道。
賈璉在一旁聽得想笑。
賈赦也道:“這樣很好!我們就列了單子,就讓璉兒媳婦去給老太太說,先挪用出林家的銀子來用。”
賈政點點頭,由著賈赦和賈珍操持。
接下來,賈赦和賈珍果然很積極,很快就同門下清客相公們審察兩府地方,繕畫省親殿宇,以及需要采辦的各項人物,賈璉與王熙鳳夫婦因是當家的人,少不得也要跟著參度辦理人丁,也忙碌的很。
尤其是賈璉,他一邊得操持著蓋省親別墅的事,一邊還得準備鄉試。
賈母這裏也沒有對請元妃省親的事表示反對,同意先挪用林家的銀子。
可後麵,竟因蓋別墅,采辦古玩玉器和小戲子、小尼姑、小道童這些,而挪用得隻給林黛玉剩下五萬兩銀。
雖說賈府這樣跟著大張旗鼓地蓋省親別墅,把銀子花的如流水一樣,但元春被加封為賢德妃,以及賈家蓋省親別墅而體現出的財力,倒也在舉業上給賈璉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這一天,賈政因為有了空閑,再加上也一直惦記著想讓賈璉多認識一些時文大家的事,便以請賞新得的好文章為由請了梅翰林、禮部的楊侍郎來自己府上雅會。
梅翰林、楊侍郎因想到賈家如今剛晉升為皇親國戚,勢如中天,也都沒有推辭,而來了賈府。
賈政也趁機向梅翰林、楊侍郎引見了賈璉,且提到了賈璉預備今年鄉試下場的事。
賈璉因此向兩人行了禮:“晚輩見過儲相、少宗伯。”
與前朝一樣,大康也是非進士不如翰林,非翰林不如內閣。
而時下人們為體現內閣大學士的尊貴,多稱其為相爺。
翰林也因此多被尊稱為儲相。
少宗伯則是對禮部侍郎的尊稱。
待賈璉向兩人見了禮後,賈政就表明目的,笑著問:“兩位老世翁皆是如今天下聞名遐邇的時文大家,不知可否指教舍侄一二?”
“老世翁何必客氣。”
楊侍郎先笑著說了一句,因見賈璉品貌風流、氣質儒雅,且還主動求上進,算是大家公子裏少有的人物,至於將來科第如何都已覺得不重要了,且想到賈府如今門第高貴,也就起了結親之意,詢問說:“不知令侄可娶親沒有。”
賈政知其意思,也就迴說:“已娶了金陵王氏之女為妻。”
“原來如此。”
楊侍郎頗為遺憾地說了一句。
梅翰林則也笑著說:“本來梅某此時心裏隻恨族中無一嫡女,如今聽世翁此言,倒也釋然了,如此便隻論文章吧。”
說著,梅翰林就道:“要論舉業,首重當是臨池。若非先有一副好臨池,也難得座師清目。”
賈政和楊侍郎皆很是讚同地點了點首。
梅翰林因此就對賈璉說:“賢侄既有意舉業,不妨先隨意寫一篇給我看看,不拘什麽文章詩詞,我隻看你臨池如何。”
賈璉知道梅翰林所說的臨池就是書法的雅稱。
故賈璉也就坐到案後,開始執筆:“那晚輩就冒昧了。”
------題外話------
原著中第十六迴裏提到有太上皇,而且作者在寫賈政接到元春加封賢德妃的旨意後就立即去了東宮,而這裏麵的東宮按照相關學者的推測,應該就是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