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觀音院鬥寶(求收藏求鮮花)
西遊:保護徒弟去取經 作者:杯莫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了馬肉,小白龍頓時精神了很多。
唐曾翻身騎上它的後背,雙腿一夾,白龍馬立刻腳踏虛空,馱著他環繞蛇盤山飛了一圈。
忽見天上有仙影飛來,唐曾驅龍馬落地。
“唐三藏。”
天空中降下聲音,好似使用了擴音器,響徹整個蛇盤山。
唐曾抬頭仰望,當真嚇了一跳。
隻見虛空中有一尊巨大的佛影坐在蓮台上,身披白衣,頭頂金光,容顏絕美而又不失莊嚴。
觀音菩薩!
唐曾來到這裏還是第一次看到觀音菩薩,被觀音的天顏震驚到。
他雙手合十對著天上的佛影微微鞠躬:“觀音姐姐,來此不知有何貴幹?”
“唐三藏。”觀音菩薩手中托著玉淨瓶,俯視地麵上的唐曾,“本座前來是有兩件事,其一,助你收服小白龍,其二,送你緊箍咒。”
“這樣啊,那就不必了。”唐曾道。
“此話怎說?”觀音菩薩微怔,感覺這個唐三藏有些古怪,不像她指點的那位。
唐曾伸手指著身旁的白龍馬,道:“其一,貧僧已經將小白龍收服。”
“其二,悟空乖巧的很,不需要緊箍咒。”
他又指向孫悟空。
觀音菩薩瞧瞧地上白龍馬,又望向老老實實的孫悟空,最後盯著唐三藏。
唐曾有種無從遁形的感覺。
“罷了,你既有能耐,本座就不管了。”
“隻是這金箍最主要的作用是保護腦子,你確定不要?”觀音菩薩道。
“要得要得,菩薩,俺老孫要!”孫悟空一聽保護腦子,興奮的抓耳撓腮。
觀音菩薩微微一笑。
也不見她有任何動作,金箍就憑空出現,落到孫悟空腦門上。
孫悟空喜得活蹬亂跳,跑到潭邊對著倒影臭美。
“多謝觀音姐姐。”唐曾低頭鞠躬,念了句佛號,表示感謝。
“莫要貧嘴。”觀音菩薩出口教訓,說話語氣卻頗為喜歡:“前途會更加兇險,你可注意安全。”
說完,觀音菩薩就像一道虛影,淡淡消散。
“觀音姐姐是不是喜歡我?”
唐曾摸了摸鼻子。
叫上還趴水邊臭美的猴子,騎著白龍馬越過鷹愁澗往西行去。
一路行至傍晚,太陽西落。
唐曾勒馬向前方山脈眺望,隻見山坳密林中,隱約有樓台殿閣聳立。
“悟空,你眼神好使,看前山是何地方?”
孫悟空抬頭看了眼:“師父,那是座寺院,我們趕的快些,去那裏借個宿。”
“我也是這麽想的。”唐曾點頭。
白龍馬倏地騰空而起,眨眼間越過數百丈距離,落到山門腳下。
“……”孫悟空還站在原地。
臨的近了,那寺院也清晰映入眼眸,殿宇樓閣林立,層層疊疊,院前二柱門上雕有三個大字。
觀音院!
“這不是就是黑熊精偷袈裟的地方嗎?”
“師父,什麽黑熊精?”
見唐曾站在路口嘀咕,孫悟空湊到跟前好奇詢問。
“沒什麽。”唐曾搖頭,心中生出一計道:“悟空啊,你給為師變個袈裟出來,越華麗越好。”
“師父您要袈裟作甚?”孫悟空不解。
“莫要多問,為師的所作所為皆有因果,悟不透就別勉強。”唐曾不做解釋。
“知道知道,嘿嘿。”
孫悟空低下著頭,左右瞧了瞧。
看見石階旁有一塊爛木頭,他對著木頭吹了口氣,那爛木瞬間變成紅色袈裟,耀眼奪目。
抱起袈裟送到唐曾麵前:“師父,這可還行?”
“很好。”
唐曾非常滿意。
手掌摸過袈裟表麵,收入背包空間道:“悟空,前麵帶路吧。”
孫悟空蹦跳著跑到前頭,順石梯往山上去。
唐曾跟隨身後,白龍馬則幻化迴小白龍盤纏在鎮天伏魔杖上麵。
師徒二人很快走到寺院門外。
正要推門進去,院門內走出來個和尚,手裏敲著木魚,見到唐曾,便問來處:“長老,從何而來?”
“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要債的和尚。”
“原來是唐朝高僧,請進。”
木魚和尚連忙施禮,恭恭敬敬請師徒二人進寺院,領著來到廂房,奉茶招待。
師徒二人還沒坐穩屁股。
就見兩名十來歲的小和尚,攙扶著一個駝背老和尚,從門口慢慢走進來。
老和尚頭戴寶石方帽,身穿綾羅。
唐曾看他滿臉皺紋,渾濁的眼睛卻有賊光,就知不是好人。
“長老遠來,招待的可還周全?”
老和尚扯著半死不活的虛弱桑音,在小和尚的攙扶下,慢慢坐到唐曾身旁。
“茶倒不錯。”唐曾舉起茶盞笑說,並飲了一口。
“嗬嗬嗬,長老好眼勁,這龍藍波羅茶可是我院的寶貝之一。”老和尚緩緩笑道。
“哦?這麽說貴院還有其他寶貝?”
唐曾笑盈盈的問。
“當然是有。”老和尚笑著點頭:“聽說東土大唐國,國土富饒,人人穿綢戴緞,不知長老可曾帶了寶貝?”
“貧僧寶貝不多,卻有一件絕世袈裟。”
唐曾心想,這老頭果然是財迷。
老和尚聽到是袈裟,嗬嗬大笑起來,得意道:“若說袈裟,老僧在此處做了二百多年和尚,就屬袈裟收藏的最多。”
他讓人抬來二十多個箱子。
將袈裟一件件抖了出來,果然是滿堂綺繡,四壁綾羅,鑲金嵌銀!
孫悟空見這老頭得意賣弄。
心裏特不爽。
忽然想到師父讓它變的袈裟,才方知師父神機妙算。
他跑到箱前瞧了瞧,扯一件丟一件:“都是些棉布爛綢的凡物,不好不好!”
“師父,何不亮出您的寶裟?”
”這猴頭真是深得我心啊,每次都能關鍵時刻來事。”
唐曾心裏很是滿意,抬手一揮,孫悟空用爛木頭變化的袈裟就出現在桌上。
霎那間紅光滿室,彩氣盈庭!
“啊~寶貝啊~”
老和尚驚得渾身顫抖,喜得是滿眼賊光,激動不已。
“上下龍須鋪彩綺,兜羅四麵錦沿邊。托化天仙親手製,不是真僧不敢穿。”
“此乃錦襴袈裟,上嵌七寶,水火不侵!”唐曾悠悠講道。
唐曾翻身騎上它的後背,雙腿一夾,白龍馬立刻腳踏虛空,馱著他環繞蛇盤山飛了一圈。
忽見天上有仙影飛來,唐曾驅龍馬落地。
“唐三藏。”
天空中降下聲音,好似使用了擴音器,響徹整個蛇盤山。
唐曾抬頭仰望,當真嚇了一跳。
隻見虛空中有一尊巨大的佛影坐在蓮台上,身披白衣,頭頂金光,容顏絕美而又不失莊嚴。
觀音菩薩!
唐曾來到這裏還是第一次看到觀音菩薩,被觀音的天顏震驚到。
他雙手合十對著天上的佛影微微鞠躬:“觀音姐姐,來此不知有何貴幹?”
“唐三藏。”觀音菩薩手中托著玉淨瓶,俯視地麵上的唐曾,“本座前來是有兩件事,其一,助你收服小白龍,其二,送你緊箍咒。”
“這樣啊,那就不必了。”唐曾道。
“此話怎說?”觀音菩薩微怔,感覺這個唐三藏有些古怪,不像她指點的那位。
唐曾伸手指著身旁的白龍馬,道:“其一,貧僧已經將小白龍收服。”
“其二,悟空乖巧的很,不需要緊箍咒。”
他又指向孫悟空。
觀音菩薩瞧瞧地上白龍馬,又望向老老實實的孫悟空,最後盯著唐三藏。
唐曾有種無從遁形的感覺。
“罷了,你既有能耐,本座就不管了。”
“隻是這金箍最主要的作用是保護腦子,你確定不要?”觀音菩薩道。
“要得要得,菩薩,俺老孫要!”孫悟空一聽保護腦子,興奮的抓耳撓腮。
觀音菩薩微微一笑。
也不見她有任何動作,金箍就憑空出現,落到孫悟空腦門上。
孫悟空喜得活蹬亂跳,跑到潭邊對著倒影臭美。
“多謝觀音姐姐。”唐曾低頭鞠躬,念了句佛號,表示感謝。
“莫要貧嘴。”觀音菩薩出口教訓,說話語氣卻頗為喜歡:“前途會更加兇險,你可注意安全。”
說完,觀音菩薩就像一道虛影,淡淡消散。
“觀音姐姐是不是喜歡我?”
唐曾摸了摸鼻子。
叫上還趴水邊臭美的猴子,騎著白龍馬越過鷹愁澗往西行去。
一路行至傍晚,太陽西落。
唐曾勒馬向前方山脈眺望,隻見山坳密林中,隱約有樓台殿閣聳立。
“悟空,你眼神好使,看前山是何地方?”
孫悟空抬頭看了眼:“師父,那是座寺院,我們趕的快些,去那裏借個宿。”
“我也是這麽想的。”唐曾點頭。
白龍馬倏地騰空而起,眨眼間越過數百丈距離,落到山門腳下。
“……”孫悟空還站在原地。
臨的近了,那寺院也清晰映入眼眸,殿宇樓閣林立,層層疊疊,院前二柱門上雕有三個大字。
觀音院!
“這不是就是黑熊精偷袈裟的地方嗎?”
“師父,什麽黑熊精?”
見唐曾站在路口嘀咕,孫悟空湊到跟前好奇詢問。
“沒什麽。”唐曾搖頭,心中生出一計道:“悟空啊,你給為師變個袈裟出來,越華麗越好。”
“師父您要袈裟作甚?”孫悟空不解。
“莫要多問,為師的所作所為皆有因果,悟不透就別勉強。”唐曾不做解釋。
“知道知道,嘿嘿。”
孫悟空低下著頭,左右瞧了瞧。
看見石階旁有一塊爛木頭,他對著木頭吹了口氣,那爛木瞬間變成紅色袈裟,耀眼奪目。
抱起袈裟送到唐曾麵前:“師父,這可還行?”
“很好。”
唐曾非常滿意。
手掌摸過袈裟表麵,收入背包空間道:“悟空,前麵帶路吧。”
孫悟空蹦跳著跑到前頭,順石梯往山上去。
唐曾跟隨身後,白龍馬則幻化迴小白龍盤纏在鎮天伏魔杖上麵。
師徒二人很快走到寺院門外。
正要推門進去,院門內走出來個和尚,手裏敲著木魚,見到唐曾,便問來處:“長老,從何而來?”
“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要債的和尚。”
“原來是唐朝高僧,請進。”
木魚和尚連忙施禮,恭恭敬敬請師徒二人進寺院,領著來到廂房,奉茶招待。
師徒二人還沒坐穩屁股。
就見兩名十來歲的小和尚,攙扶著一個駝背老和尚,從門口慢慢走進來。
老和尚頭戴寶石方帽,身穿綾羅。
唐曾看他滿臉皺紋,渾濁的眼睛卻有賊光,就知不是好人。
“長老遠來,招待的可還周全?”
老和尚扯著半死不活的虛弱桑音,在小和尚的攙扶下,慢慢坐到唐曾身旁。
“茶倒不錯。”唐曾舉起茶盞笑說,並飲了一口。
“嗬嗬嗬,長老好眼勁,這龍藍波羅茶可是我院的寶貝之一。”老和尚緩緩笑道。
“哦?這麽說貴院還有其他寶貝?”
唐曾笑盈盈的問。
“當然是有。”老和尚笑著點頭:“聽說東土大唐國,國土富饒,人人穿綢戴緞,不知長老可曾帶了寶貝?”
“貧僧寶貝不多,卻有一件絕世袈裟。”
唐曾心想,這老頭果然是財迷。
老和尚聽到是袈裟,嗬嗬大笑起來,得意道:“若說袈裟,老僧在此處做了二百多年和尚,就屬袈裟收藏的最多。”
他讓人抬來二十多個箱子。
將袈裟一件件抖了出來,果然是滿堂綺繡,四壁綾羅,鑲金嵌銀!
孫悟空見這老頭得意賣弄。
心裏特不爽。
忽然想到師父讓它變的袈裟,才方知師父神機妙算。
他跑到箱前瞧了瞧,扯一件丟一件:“都是些棉布爛綢的凡物,不好不好!”
“師父,何不亮出您的寶裟?”
”這猴頭真是深得我心啊,每次都能關鍵時刻來事。”
唐曾心裏很是滿意,抬手一揮,孫悟空用爛木頭變化的袈裟就出現在桌上。
霎那間紅光滿室,彩氣盈庭!
“啊~寶貝啊~”
老和尚驚得渾身顫抖,喜得是滿眼賊光,激動不已。
“上下龍須鋪彩綺,兜羅四麵錦沿邊。托化天仙親手製,不是真僧不敢穿。”
“此乃錦襴袈裟,上嵌七寶,水火不侵!”唐曾悠悠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