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受了指使
神醫毒後:相門嫡女不好惹 作者:江安未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79章 受了指使
林秀珠臉色大變,“皇後娘娘,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一切都是向笙在自說自話,他根本就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自己和我二妹妹有關係。誰知道他是不是受了誰的指使故意來抹黑我二妹妹,目的就是為了給高啟洗白,維護德馨書院的名聲。”
顧宛央冷笑,“你倒不如直接說這向笙是本宮買通過來的更實在。”
“民女不敢。”
“你有什麽不敢的?本宮是德馨書院的院長,你剛才口口聲聲說向笙是受了人指使故意抹黑林寶珠,就是為了維護書院的名聲,這話裏話外不就是在表達對本宮的不滿麽?”顧宛央道,“本宮早就說過,既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這向笙還真不是本宮找來的。”
“我有證據,我有證據!”向笙突然大聲道,“皇後娘娘,草民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跟二小姐是兩情相悅。”
“哦?”顧宛央看向他,“既然你有證據,還不趕緊呈上來?”
隻見向笙從懷裏拿出了半枚玉佩,“娘娘,這玉佩原本是草民的傳家之寶。後來草民與二小姐有了情愫之後,便把這枚玉佩一分為二,我們從那以後各執一半,作為我們的定情信物。”
顧宛央拿過那半枚玉佩看了看,微微一笑,“既然是定情信物,想來必然會妥善收藏。若你的話為真,那麽現在林寶珠身上肯定帶著另外半枚玉佩。趙葉,你還不趕緊在她身上找找?”
話音剛落,趙葉果然從林寶珠的懷裏找出了半枚玉佩,顧宛央把這兩個半枚玉佩合在了一起,的確完全能夠對的上。
見狀,林秀珠和林明珠的臉色大變,怎麽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顧宛央麵色一沉,冷冷道,“證據已經擺在眼前,向笙果然沒有說謊,看來高啟逼奸林寶珠一事應該另有內情。”
林秀珠此刻已經迴過神來,“皇後娘娘,不過是一枚玉佩這樣的物什罷了,並不一定就是定情信物,也可以是老師送給學生的禮物,怎麽就能夠憑這樣的東西斷定向笙跟我二妹妹有情?這樣未免太過於武斷。”
“的確不能憑這麽一枚玉佩就斷定他們有情。”顧宛央似笑非笑,語氣裏充滿嘲諷之意,“雖然向笙作為老師隻送給林寶珠禮物並沒有也送給作為他學生的你們,且那一枚玉佩還被一分為二,被兩人貼身收藏。”
一時間,圍在那裏看熱鬧的百姓也小聲議論了起來。
“向笙和林二小姐都已經私相授受了,怎麽可能沒私情?”
“就是就是,如果是老師送給學生的禮物,怎麽可能是一分為二,各執一半,分明就是兩人拿著睹物思人。”
“看來向笙說的都是實話,明明是林氏三姐妹蓄意陷害,想要毀了德馨書院的名聲,就是不知道究竟是誰在背後指使。”
“無論是誰在背後指使,反正心眼是壞透了。”
“……”
顧宛央在這時又補了一句,“更何況剛才向笙說那些話的時候,林寶珠可是一句話都沒有反駁。”
林寶珠早就被趙葉不動聲色地點了啞穴,早就已經急得滿臉通紅。然而在不知情的眾人看來,她那個模樣倒像是羞愧,所以一時間更加坐實了她和向笙之間的事情。
“皇後娘娘!”林秀珠見林寶珠的樣子,咬了咬牙,接著道,“就算我二妹妹真的跟向笙有情,但這並不代表高啟就沒有逼奸她,這兩件事情分明就是一碼歸一碼,不應該混為一談。。”開弓沒有迴頭箭,既然選擇了和德馨書院作對、和顧宛央作對時就已經沒有退路,如今唯有強撐下去。
“的確是一碼歸一碼。”顧宛央轉頭詢問京兆尹,“大人,你素日裏遇到這樣雙方各執一詞,但一時半會兒無法下定論的案子,一般是怎麽處理?”
“迴稟娘娘,我高孝的律法有規定,遇到這樣棘手的案子,可以先把雙方的當事的嫌疑人羈押十日。在這期間我們會竭盡全力去查案,若是十日之後還是沒有證據的話,便會無罪釋放。”
“既然如此,那就依照朝廷的律法行事吧。”
顧宛央忍不住在心中吐槽,這條律法有點類似於先各打五十大板,實在是有些不可取。畢竟若是無罪的人被收入監獄的話,這也會成為之後的人生汙點。不過這既然是朝廷的律法,她現在也不好再說什麽。不過現在輿論的方向已經對高啟有利,就算十日後高啟被無罪釋放估計百姓也不會覺得有什麽暗箱操作,德馨書院的名聲終於算是保住了。
高啟立刻就表示了不滿意,“皇後娘娘,我什麽也沒做,憑什麽要被羈押?”
“這是朝廷的律法,任何人都不能有例外。”顧宛央道,“高老師,自古以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一切都要按律法行事。你放心,十日之後你若是被無罪釋放的話,本宮一定求皇上大召天下,為你正名。”
有了顧宛央這句話保證,高啟才放下心來,“那好吧,反正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草民就去牢獄裏待上時日,相信最後一定會真相大白。”
京兆尹宣布把相關的人等收入牢獄之後,圍觀的百姓便逐漸散了去。待人悉數離開之後,顧宛央這才問道,“大人,你如何看待今日這個案件?”
“依下官看,十有八九是林氏三姐妹誣陷高老師,而她們最終的目的是要壞了德馨女子學院的名聲。不過依她們隻是三名弱女子,恐怕是受人指使,不然不會有這麽大的膽子,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查出那幕後之人是誰。”
“那幕後之人既然敢讓林氏三姐妹和我們硬杠,肯定是抓住了林家的命脈,而且不可能那麽輕易就讓我們找到蛛絲馬跡,所以調查起來肯定很麻煩。”顧宛央道,“而且實不相瞞,今日那向笙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的確是受了本宮的指使。”
林秀珠臉色大變,“皇後娘娘,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一切都是向笙在自說自話,他根本就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自己和我二妹妹有關係。誰知道他是不是受了誰的指使故意來抹黑我二妹妹,目的就是為了給高啟洗白,維護德馨書院的名聲。”
顧宛央冷笑,“你倒不如直接說這向笙是本宮買通過來的更實在。”
“民女不敢。”
“你有什麽不敢的?本宮是德馨書院的院長,你剛才口口聲聲說向笙是受了人指使故意抹黑林寶珠,就是為了維護書院的名聲,這話裏話外不就是在表達對本宮的不滿麽?”顧宛央道,“本宮早就說過,既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這向笙還真不是本宮找來的。”
“我有證據,我有證據!”向笙突然大聲道,“皇後娘娘,草民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跟二小姐是兩情相悅。”
“哦?”顧宛央看向他,“既然你有證據,還不趕緊呈上來?”
隻見向笙從懷裏拿出了半枚玉佩,“娘娘,這玉佩原本是草民的傳家之寶。後來草民與二小姐有了情愫之後,便把這枚玉佩一分為二,我們從那以後各執一半,作為我們的定情信物。”
顧宛央拿過那半枚玉佩看了看,微微一笑,“既然是定情信物,想來必然會妥善收藏。若你的話為真,那麽現在林寶珠身上肯定帶著另外半枚玉佩。趙葉,你還不趕緊在她身上找找?”
話音剛落,趙葉果然從林寶珠的懷裏找出了半枚玉佩,顧宛央把這兩個半枚玉佩合在了一起,的確完全能夠對的上。
見狀,林秀珠和林明珠的臉色大變,怎麽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顧宛央麵色一沉,冷冷道,“證據已經擺在眼前,向笙果然沒有說謊,看來高啟逼奸林寶珠一事應該另有內情。”
林秀珠此刻已經迴過神來,“皇後娘娘,不過是一枚玉佩這樣的物什罷了,並不一定就是定情信物,也可以是老師送給學生的禮物,怎麽就能夠憑這樣的東西斷定向笙跟我二妹妹有情?這樣未免太過於武斷。”
“的確不能憑這麽一枚玉佩就斷定他們有情。”顧宛央似笑非笑,語氣裏充滿嘲諷之意,“雖然向笙作為老師隻送給林寶珠禮物並沒有也送給作為他學生的你們,且那一枚玉佩還被一分為二,被兩人貼身收藏。”
一時間,圍在那裏看熱鬧的百姓也小聲議論了起來。
“向笙和林二小姐都已經私相授受了,怎麽可能沒私情?”
“就是就是,如果是老師送給學生的禮物,怎麽可能是一分為二,各執一半,分明就是兩人拿著睹物思人。”
“看來向笙說的都是實話,明明是林氏三姐妹蓄意陷害,想要毀了德馨書院的名聲,就是不知道究竟是誰在背後指使。”
“無論是誰在背後指使,反正心眼是壞透了。”
“……”
顧宛央在這時又補了一句,“更何況剛才向笙說那些話的時候,林寶珠可是一句話都沒有反駁。”
林寶珠早就被趙葉不動聲色地點了啞穴,早就已經急得滿臉通紅。然而在不知情的眾人看來,她那個模樣倒像是羞愧,所以一時間更加坐實了她和向笙之間的事情。
“皇後娘娘!”林秀珠見林寶珠的樣子,咬了咬牙,接著道,“就算我二妹妹真的跟向笙有情,但這並不代表高啟就沒有逼奸她,這兩件事情分明就是一碼歸一碼,不應該混為一談。。”開弓沒有迴頭箭,既然選擇了和德馨書院作對、和顧宛央作對時就已經沒有退路,如今唯有強撐下去。
“的確是一碼歸一碼。”顧宛央轉頭詢問京兆尹,“大人,你素日裏遇到這樣雙方各執一詞,但一時半會兒無法下定論的案子,一般是怎麽處理?”
“迴稟娘娘,我高孝的律法有規定,遇到這樣棘手的案子,可以先把雙方的當事的嫌疑人羈押十日。在這期間我們會竭盡全力去查案,若是十日之後還是沒有證據的話,便會無罪釋放。”
“既然如此,那就依照朝廷的律法行事吧。”
顧宛央忍不住在心中吐槽,這條律法有點類似於先各打五十大板,實在是有些不可取。畢竟若是無罪的人被收入監獄的話,這也會成為之後的人生汙點。不過這既然是朝廷的律法,她現在也不好再說什麽。不過現在輿論的方向已經對高啟有利,就算十日後高啟被無罪釋放估計百姓也不會覺得有什麽暗箱操作,德馨書院的名聲終於算是保住了。
高啟立刻就表示了不滿意,“皇後娘娘,我什麽也沒做,憑什麽要被羈押?”
“這是朝廷的律法,任何人都不能有例外。”顧宛央道,“高老師,自古以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一切都要按律法行事。你放心,十日之後你若是被無罪釋放的話,本宮一定求皇上大召天下,為你正名。”
有了顧宛央這句話保證,高啟才放下心來,“那好吧,反正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草民就去牢獄裏待上時日,相信最後一定會真相大白。”
京兆尹宣布把相關的人等收入牢獄之後,圍觀的百姓便逐漸散了去。待人悉數離開之後,顧宛央這才問道,“大人,你如何看待今日這個案件?”
“依下官看,十有八九是林氏三姐妹誣陷高老師,而她們最終的目的是要壞了德馨女子學院的名聲。不過依她們隻是三名弱女子,恐怕是受人指使,不然不會有這麽大的膽子,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查出那幕後之人是誰。”
“那幕後之人既然敢讓林氏三姐妹和我們硬杠,肯定是抓住了林家的命脈,而且不可能那麽輕易就讓我們找到蛛絲馬跡,所以調查起來肯定很麻煩。”顧宛央道,“而且實不相瞞,今日那向笙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的確是受了本宮的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