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醉月,醉月清風。
對於京畿人而言,清風樓與醉月姑娘向來是被綁在一起的,但凡提及這個地方,便一定會想起那一手古琴冠絕天下的女子。而醉月此人,也終生未曾離開過這清風樓。
隻是奇怪,近些年這位醉月姑娘也不知道被何達官顯貴給收了去,很少再出現在人前了。於是一時間,引得無數人議論紛紛。
對於這所謂“顯貴”的身份,其實連醉月自己都不甚清楚。
一連數年,這位大人物都是到她樓裏小坐,隻聽曲子,絕不動什麽手腳,連話都很少說。而最令她驚奇的是,這人逼著清風樓贖了她的身,卻也沒有行什麽“金屋藏嬌”之事,甚至從不聽她彈奏的一手好琴,隻讓她吹笛。
吹了一年又一年,她的心境也從開始的疑惑抑鬱,轉換成了如今看開的淡然。如今又是重逢日,屋外暴雨如注,醉月知道那客人定是又要來訪了。
果不其然,待到天色完全暗沉下來的時候,醉月身邊的小丫頭跑來找她,說那位大人物又來訪啦,媽媽讓她快些準備。她點點頭,換了一身衣服,準備見客。
其實對這位客人的身份,她也不是沒有猜測過,也隱隱知道對方究竟何人。隻是對方不曾說,想來便是不願讓他人得知,倒不如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說不定能活得久些。
當然,對於她的這股聰明勁兒,客人還是很滿意的。
今日對方一如往常,沒什麽話,一副不想與人交流的樣子。醉月隔著一層厚厚的紗帳,影影綽綽地難以辨認對方的身影。想到為這人吹了數年的曲子,甚至連一麵都未曾見過,不免有些唏噓。不過她向來識趣,見對方依舊沒什麽談性,便舉笛演奏作陪,不說其他。
不料方吹至一半,對方忽地開口:“不對,你今日這曲子不對。”
醉月理解的放下笛子,問他:“公子可是另有安排?”
那人沉默了片刻,“嗯”了一聲,隨後指揮身旁人道:“將這譜子給她罷。”
“是。”侍從恭謹道。
片刻,隻見一人垂頭順目地從紗帳後走出,手捧一張樂譜,奉到了醉月眼前。她接過,快速地掃了一遍,隻見那譜子微微有些泛黃,像是已經有許多年了,不過因為保管得極好,倒沒有因為年歲而被破壞,看得出主人還是很珍愛它的。但令人疑惑的卻是……這曲譜並非大家名篇。
再細看下去,她微微睜大了雙眼,驚訝道:“這……未曾想時隔十年竟還能見到這首曲子……”
興許是因為這話引起了紗帳後那人的興致,他聲音裏終於帶了些煙火氣息:“哦?姑娘竟識得此曲?”
“自然是識得的。”醉月掩唇笑道。她見那人似乎有談論下去的興致,便小心翼翼地道:“未曾想這麽些年過去,奴竟然有幸可見此曲曲譜,真是世事無常,猶未可知……”
那人詫異:“十年前的曲子,姑娘還能記得,也是難得。”
“公子說笑了,此曲引得奴憶起故人,久久不能忘懷,自是印象極深。”醉月慢慢道,忍不住又想起自己記憶中那人,心中酸澀,難免失了輕重,“莫非公子也是?”
此話出口,她方覺失言。對方向來不喜被人探取*,她這話算是觸到對方的禁區上了。不知道對方要發何等脾氣才是,不免有些恐懼。
未曾想,對方竟絲毫不覺。在醉月話出口之後,他便陷入了沉默,像是在思考一般,過了很久才迴道:“我……不知道。畢竟,都十年了……”
聽到這句話,醉月愣了愣。
“時間實在太久了,久到我都已經記不得他的臉了。唯有每每見到他的親人,方能依稀記起來些許模樣。”那人道,“姑娘呢,可也如我這般?”
醉月想了想,隨即苦笑:“公子,何必如此為難奴呢……”
確實,十年雖說轉眼即逝,但她也確實……很難憶起記憶之中故人的模樣了。彼時輪廓依舊深入腦海,可若說起細節來,那便是很難很難的了。
那人似乎也不太想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聽了醉月的迴答,他淡淡地應了一聲,示意她繼續。
醉月也便從善如流地拿起了竹笛。
悠揚笛音重起,那人坐在重重帷帳之後,閉上了眼睛。
時間仿佛迴到十年前,那夜也如今日般暴雨傾盆。他從密林中狼狽滾出來,大雨淋在他身上,把原本幹涸在衣上的血跡衝暈開,嚇得一路行人紛紛閃躲,唯恐避之不及,卻無料想中遇見那些前來殺他的刺客。直到他跌跌撞撞地走到柳家的別院,都再未曾看到一個幸王的手下。
那時他便知道自己被逼著走上了一條永無歸期的路。而到最後,他都沒能想明白那個人為何能如此冷酷無情地將他一人丟下,獨自去麵對刀槍劍戟。
最最好笑的則是,當時他還抱了一些縹緲的希望,覺得一切還是有救的。他義無反顧地跪在柳顏麵前,如同狗一樣地乞求她原諒自己過往的無知,對她訴說自己的心意。注視著柳顏動容欣喜的麵龐,甚至湊上去和顏悅色地為她揩去眼角淚花,將她拉入懷中輕聲細語地安慰。
內心卻仿佛局外人般淡漠疏離地品評著狼狽的自己:看,你所謂願意拋棄權利生死的愛情,也不過如此。
而那之後一連數日,直到他完好無損地歸京、出現在他皇叔麵前,他都未曾再敢去探聽一絲一毫的有關那人的消息。他小心翼翼地秉承著對方臨行前對自己的囑托,不敢踏錯一步。
沒錯,他如今須得受柳氏庇佑方可苟且活下去。若讓柳氏知道引得他與皇叔二人內鬥,牽連死了自小長到大的近臣,必定會憂心他因此記恨相府,便會對他將來為帝路上增添不確定性,這是萬萬不能容忍的。
所以他隻能忍,忍著誰也不告訴,誰都不能知道。
隻是他一連忍了多日,卻終究受不了內心的譴責,偷偷地找人給靖安侯府帶了信去,將一切告知了對方。
靖安候向來識得大體,他知道對方不會輕舉妄動。
果然,收到的信的靖安侯府並未有隻字迴複,甚至沉寂了許久,仿佛未曾收到過消息一般。然而就在他幾乎將要把高懸的心髒放歸迴去時,靖安侯府卻掛起了漫天的白布。
齊正陽憂心忡忡地來尋他,說“侯爺說四郎害了疾病,歿了”,後問他該如何是好。
他呆了一呆,一時間竟未反應過來:“表哥,你說什麽?”
“四郎……歿了……”齊正陽看著他,欲言又止,“殿下與他到底同窗一場,便去侯府一同祭奠一下吧?想來他九泉之下見到殿下,也是高興的……”
“不,孤不去。”他拒絕了對方,“他那棵腐木,便是這天地毀滅,你我俱歿,他也不會受到絲毫傷害。怎會年紀輕輕就死於疾病?這吊唁之事,孤是不會做的。”
齊正陽聞言,臉上露出了憂愁的神色。
可到底他還是沒拗過他那表哥。
靖安侯乃皇帝心腹之臣,幼子突然急病而死,作為皇帝總是要象征性地關心一下。考慮到倆人的關係,皇帝便指派太子來代行這一任務。
這下,便是他萬般不願,還是無可奈何地來了他最無顏麵對的地方。
侯府的入目皆白刺痛了他的雙眼,簡單寒暄盡職後,他便逃也是的躲到了無人的地方,以圖求個清淨。這府邸他已來過無數次,熟悉得很,並不怕迷路。他七拐八繞地莫名就來到了一處地方,乍一看十分眼熟,接著聽到了細細的哭腔自不遠處的屋子裏傳來。
他滯了一滯,頓時覺得如同整個人都掉入了冰窖中一般。他已經知道到自己來到了何處,下意識地便想逃離開去。
屋裏的人卻不肯放過他。對方聽到腳步聲傳來,哭腔中帶著欣喜,一把扯開門,衝他的位置叫道:“四哥,是四哥哥嗎!四哥你迴來了嗎?!”
他定睛看去,是沐家幺女阿綺。小姑娘雙眼哭得紅紅的,驚慌失措地看著突然出現在這裏的他,眼中失望溢於言表:“太子殿下……是殿下呀……”
這注視讓他覺得別樣狼狽,他偏開視線,低低應了一聲,問沐綺道:“阿綺怎麽……在這兒?”
“我……我不信哥哥走了……”小姑娘眼圈兒頓時又紅了,“我在他屋子等他,他肯定隻是討厭阿綺成日纏著他,厭了我啦。所以才想了這個辦法躲開阿綺嘛……”
這話讓他鼻子一酸,眼中險些落下淚來。他顫抖著雙唇,話語幾次提到喉間,卻又咽了下去。猶豫了很久,他走上去,摸了摸沐綺的頭,溫聲道:“他……不是厭了阿綺。隻是厭了我,才會躲起來的……”
“殿下……?”沐綺茫然地抬頭看他。
“是我太過怯懦,隻知逃避,所以他才走了。”他道,“不過今後不會再這樣下去了,阿綺不哭,太子哥哥會保護好你的。”
沐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卻又撇開視線,低聲道:“可……我還是想要哥哥……”
他竟一時語塞無言。
這時,發現太子消失了的沐府亂作一團。仆從亂哄哄地湧進這小院子,沐李氏麵色蒼白地走進來,對他行李,懇請他迴到前廳去。他無意與那些趁此機會來巴結自己,又或是想順道搭上相府的人溝通,揮了揮手,說自己想在這裏再呆一陣子。
沐李氏瑟縮了一下,說這小院子才死了人,委實晦氣。怕怠慢了太子,惹得聖上發怒。
他如遭雷擊,隻覺得腦內一陣眩暈,方想發怒道這裏怎麽晦氣了,叫那些膽敢彈劾的人好看。隨後便反應過來眼前人正是那人生母,千該萬該,他也是沒有那個臉麵敢和對方發脾氣的。
知子莫若母,對方因他痛失愛子,他怎敢……怎敢還向她發脾氣呢……
想到這,他萬分狼狽地逃開了那個小院子。
離開那院子後,他再不敢四處遊蕩,索性迴到前堂,重取了一柱香,恭恭謹謹地上了。他雖心中猶不信對方已經離世,但總不至於還傻到要在對方靈堂前瘋上一迴。心平氣和地將香上完,他身後卻忽地傳來了沐李氏小聲的感謝:“殿下如此有心,想來四郎九泉之下也該瞑目了。”
他垂下眼簾,問她:“夫人可怨孤拖累他至此?”
“沐家世代忠君為國,這孩子有他自己的考量,臣婦自是不會怨懟的。”沐李氏掩麵拭淚,“也望殿下莫要太過記掛於心,長久於身體不好。他……也是會難過的……”
聞言,秦初閉了閉眼睛,將眼眶內泛出的水意壓下。他一向不願在別人麵前太過丟人,今日卻連連破例,讓他覺得難堪無比。他撫上麵前棺木,喃喃道:“孤不會忘記的……不會的……”
他話說到一半,卻忽地感到什麽不對,手不免有些顫抖。四下張望一番無人,唯有沐李氏一人垂頭拭淚,他抖抖索索地地將手下棺木推開,卻見其中竟是空無一人。
秦初不由大怒。
他盯著那空空如也的棺木,心中百感交集,不知是酸、還是惱恨的情緒交織在胸中,讓他一時間竟失卻了言語。他嘴唇哆嗦了半天,最後胸口起伏不定地扭頭看向了仍在低泣的沐李氏。
沐李氏被棺木推動的聲音嚇了一跳,目瞪口呆地看著秦初臉上表情變換,玲瓏心思當即便已知他定然想岔了。趕緊跪下,對他道:“殿下勿怒!此空棺並非臣婦所願……”
“那是為何?!”他怒道,“沐羽還活著是不是?你們裝了個空棺,謊報說他已經死了,然後好來欺騙孤,讓他跑的遠遠地是不是?”
沐李氏一時無言,唯有淚如雨下。
這時,出外待客的靖安候迴來,撞見了這一幕。他上前一步,擋在了自己發妻身前,長長的歎了口氣:“殿下息怒,此事當真是殿下誤會了。”
“孤如何誤會了?”秦初道。
“殿下,如今已然盛夏。”沐景緩緩道,“這京畿周遭如此之大,臣等亦是無可奈何。”
頓時,秦初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連握棺木的手仿佛都沒了力氣。他慘然一笑,對二人道:“靖安候說的是,是孤莽撞了。明明忌日,還惹得二位不快,孤倍感歉然。”
“殿下無需介懷。”沐景道,“也莫要太往心上去了。”
他未接對方的話,失魂落魄地選擇揮袖離開。
秦初不是傻子,如何能不懂對方的言下之意?但正因為如此……正因為如此……
才會……
他迴憶到一半,帷帳外的曲音忽地斷了。他恍然迴神,卻是一曲奏畢,與他一帳之隔的醉月姑娘在靜候他後麵的意思了。
對方那垂頭順目的模樣讓他突然沒了繼續聽下去的興致,但滿腹的思緒卻又想下意識地找個人傾吐一番。往日裏他並無什麽可以訴說的對象,倒是眼前這女子並不知他底細,口風又嚴得緊,讓他難得地升起一絲想要交談的興致來。
秦初屏退周圍,撤去帷帳,直視對方道:“姑娘方才這曲子感情濃重深厚,讓我想起一名故人來。他告知我奏此樂之人,定是感情豐沛。真情流露方能吹出此曲動人之處。不知姑娘方才所思所想如何?”
對方為難地看了他一眼,“公子,奴這……”
“不怕,你說。”他淡淡道,“我不是很在意這些。”
坐了這麽些年皇位,他隱隱也能猜出對方接下來的意思。便幹脆先開口滅了她試圖岔開的企圖,不給她一絲機會。
醉月聞言,臉白了白,隨後低垂下雙目,輕聲道:“不過想起來少時貪戀過的心上人罷了。”
“姑娘也有心上人嗎?”他笑了笑,“巧了,我也是。不過他不喜歡我,而且早早就死了。如今想起,隻覺得命運無常,甚是唏噓。”
醉月眼睛微微睜大,似是被他的態度感染了,麵上憂愁神色淡了些許,露出點兒笑意來,卻是苦笑:“公子竟也是麽?”
他一愣,疑惑道:“何謂‘也是’?”
“說來羞人,奴少時貪慕人間風景,每每繁花漸盛,便總要引友結伴出遊。”她輕聲細語地道,“隻是清風樓名聲不好,難免便會在落單時遭了歹人眼。這本該是奴命中劫數,不想卻被名公子所救。那會兒奴還是心高氣傲之時,覺得京畿這地方還未曾見過不願與奴結交的世家公子,便大著膽子送了他一方帕子……”
“後來呢?”秦初追問道。
“後來?沒有後來啦!”她笑了笑,“那人退了奴的帕子,答道‘在下已有心悅之人,怕是要辜負姑娘一番美意’,便離開了。”
“姑娘如此蕙質蘭心,是那人的損失。”秦初淡淡道,“姑娘也莫要太記掛於心上了。”
不曾想,醉月的故事卻沒有說完。她頓了頓,複又說:“那會兒奴還小,傲氣未褪,便大著膽子追了上去問他……問他心悅之人為何……”
秦初見她仍有意說下去,也來了興致,問:“如此眼界高於頂的人,我竟也想知道他心悅之人為何人了!”
“是呀,奴好奇得緊,便纏著他讓他給奴說。說來那公子也是好脾氣,竟也未曾發過怒過。”醉月道,“他被奴纏得沒法啦,後來答應告訴奴。他說……”
她慢慢地念:“他心悅之人,在九天之下,率土之濱,尋常人高攀不得。”
“尋常人高攀不得……”他琢磨了一番這話中含義,不由笑了,“此人不誠。”
“奴也是這麽想的。”醉月掩唇道,“奴當時隻覺得他為了應付奴,當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便氣得跑啦。後來……奴本以為在這京畿之中,總有一日能相遇。未曾想……”
她眼圈兒泛出了些紅色,強笑道:“世事無常,天道不公。那麽好的人,竟然年紀輕輕就走啦。”
秦初恍然,怨不得此前對方與他說巧,不想二人境遇竟是如此相似。一樣偷偷地戀慕上對方,一樣地無望迴複,甚至一樣地早早送走對方。他便出演安慰對方:“姑娘勿要太過傷心了,這個故事,便就此作罷吧。”
“謝公子溫言相慰,奴隻是猝憶起往事一時有些傷感罷了。既然都與公子說了,那便一定要說完的。”醉月輕輕道,“後來奴也生過想要前去祭拜的念頭,但奴終究是風月場之人,賤得很,並不敢前往那等高門宅院,所以唯有遠遠地看著那白布,在心裏念一念。”
她說的傷感,秦初難免也一並傷感了起來。他垂下眸子,捏著手中酒杯正欲飲下,卻忽地想起了些什麽,手不由一抖,酒杯竟順著桌子“咕嚕咕嚕”地滾下,砸在地上變作了瓷片無數。
若無記錯……若無記錯……
這十年間,年紀輕輕暴斃而亡的高門子弟唯有……
他猛地站起,死死地盯著被他動作嚇得臉色發白的醉月,問她:“那人因何而死?死時年歲幾何?”
“急病而亡,卒年尚不滿二十。”醉月驚道,“公子,公子您可無事吧?”
急病而亡?卒年尚不滿二十?
秦初忽地十分想笑,他聽了對方許久這單相思十餘年不成的故事,竟還為對方傷感了幾分,未曾想倆人思慕的竟是同一人?這騙子,到底害了多少青春年華的女子為他苦守一生??
他突然有些意冷起來,興致闌珊地坐了下來,示意醉月不要在意,卻又想起來此前對方說的那句話來——
九天之上唯天子,率土之濱皆四海。
天子之下,卻又是這天下之主的……唯有……
秦初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一時竟連坐都坐不穩了。直到這時,他才徹底懂了當日對方離開時所說那句話的含義——
“此去不知何時方歸,所以總要為那人多思考一番的。”那人如此道。
舊時他隻以為對方為侯府考量,才願意這麽不顧生死地一去不迴。如今看來,從始至終秉持著這種想法的,唯有他一人而已。可笑他還自怨自艾了這許多年,無數個日夜憎恨痛苦於對方的冷血無情。
對方臨行前的話,還被他當做惡意曲解,而今竟是要靠旁人點撥方覺其意。
他心中發苦,麵上難堪,一時間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又坐了一會兒,實在是難以繼續下去,怒而起身告別了醉月,打道迴宮。迴去後,又不解心裏愁悶,命人急宣了齊正陽進宮,陪他聊天。
齊正陽大晚上被叫起來,也是一臉苦悶。但這表情在看到他的神色後,轉化為了小心翼翼:“陛下深夜喚臣前來,不知有何事?”
“想起些舊事,便想與表哥聊聊。”秦初道,“表哥記性向來極好,當是記得這些事。”
“陛下這可真折煞臣了。”齊正陽道,“倒都還記得,但也得看是什麽事啊?”
“昔年春日踏青,朕記得你是年年都去的。”他道,“與……四郎一起?”
驟然提及沐羽,齊正陽傻了片刻,隨後麵露難色,點了點頭:“陛下,想知道些什麽?”
“朕今日知道了件事,應當是喜事。”他笑道,“清風樓的醉月姑娘,曾與他有過一段緣分?”
“這個呀……”齊正陽思考了片刻,顯然也想起來了,“好像是有這麽迴事兒,四郎那脾氣……陛下又不是不知道,太愛管閑事兒。就……順手救下來了唄。”
“後來呢?”他問。
“後來?哪還有後來啊。”齊正陽道,“四郎說他有喜歡的人,把人給拒絕了不說,還把人氣得不行。那會兒臣差點以為要被清風樓列為一輩子的拒絕登門的客人了。”
他裝模作樣地感慨道:“原來他是這麽好的人。”
“陛下您這可就誤會他了,四郎向來脾氣很好的。也就遇見陛下您,擔心您才會那樣呢。”齊正陽道,“你別看他那樣兒,平日裏惹哭個小姑娘,都得手足無措半天。”
秦初聽了,沉默半晌,隨後歎氣道:“真傻啊……”
也不知道是在說沐羽,還是在歎息他自己。
他一貫不吝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從未失手,並因此獲益無數,進而貪戀上癮。他不相信任何人,也不願意接受任何人的好意。一直以來,直到以後,他都以為他將以這樣的姿態生存下去。直到有一人教會他,他亦是可以向他人交托信任,並不需獨狼般地苟且下去。
隻是他領會到的實在太晚,待到明悟之時,早已再度變做孤家寡人。並無一人憐憫於他。
他又憶起當年沐家遍尋不得的屍骨,莫名地想到沐綺與他說的那些話來——
那人隻是厭倦了一味地奉承教導他、厭惡了他的古怪脾氣與任性,這才一去不迴地離開了。並非是因為生死之隔,單純的隻是厭倦了罷了。待到某日他想開了,便會再次出現在他們眼前。
畢竟像他那麽好的人,怎麽會舍得拋開這麽多人、孤身離去呢?
秦初猶記得那年春日出遊,他偷跑出來,扯著要上沐府的船去河畔兩岸賞花。對方執笛斜坐岸畔,向來緊鎖的眉宇舒展開來,對他露出了一抹極淡極淡的笑意,便是京畿數十裏桃花齊放,也被映襯得黯然失色。
之後十餘年間,再未曾得見如此人間美景。
對於京畿人而言,清風樓與醉月姑娘向來是被綁在一起的,但凡提及這個地方,便一定會想起那一手古琴冠絕天下的女子。而醉月此人,也終生未曾離開過這清風樓。
隻是奇怪,近些年這位醉月姑娘也不知道被何達官顯貴給收了去,很少再出現在人前了。於是一時間,引得無數人議論紛紛。
對於這所謂“顯貴”的身份,其實連醉月自己都不甚清楚。
一連數年,這位大人物都是到她樓裏小坐,隻聽曲子,絕不動什麽手腳,連話都很少說。而最令她驚奇的是,這人逼著清風樓贖了她的身,卻也沒有行什麽“金屋藏嬌”之事,甚至從不聽她彈奏的一手好琴,隻讓她吹笛。
吹了一年又一年,她的心境也從開始的疑惑抑鬱,轉換成了如今看開的淡然。如今又是重逢日,屋外暴雨如注,醉月知道那客人定是又要來訪了。
果不其然,待到天色完全暗沉下來的時候,醉月身邊的小丫頭跑來找她,說那位大人物又來訪啦,媽媽讓她快些準備。她點點頭,換了一身衣服,準備見客。
其實對這位客人的身份,她也不是沒有猜測過,也隱隱知道對方究竟何人。隻是對方不曾說,想來便是不願讓他人得知,倒不如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說不定能活得久些。
當然,對於她的這股聰明勁兒,客人還是很滿意的。
今日對方一如往常,沒什麽話,一副不想與人交流的樣子。醉月隔著一層厚厚的紗帳,影影綽綽地難以辨認對方的身影。想到為這人吹了數年的曲子,甚至連一麵都未曾見過,不免有些唏噓。不過她向來識趣,見對方依舊沒什麽談性,便舉笛演奏作陪,不說其他。
不料方吹至一半,對方忽地開口:“不對,你今日這曲子不對。”
醉月理解的放下笛子,問他:“公子可是另有安排?”
那人沉默了片刻,“嗯”了一聲,隨後指揮身旁人道:“將這譜子給她罷。”
“是。”侍從恭謹道。
片刻,隻見一人垂頭順目地從紗帳後走出,手捧一張樂譜,奉到了醉月眼前。她接過,快速地掃了一遍,隻見那譜子微微有些泛黃,像是已經有許多年了,不過因為保管得極好,倒沒有因為年歲而被破壞,看得出主人還是很珍愛它的。但令人疑惑的卻是……這曲譜並非大家名篇。
再細看下去,她微微睜大了雙眼,驚訝道:“這……未曾想時隔十年竟還能見到這首曲子……”
興許是因為這話引起了紗帳後那人的興致,他聲音裏終於帶了些煙火氣息:“哦?姑娘竟識得此曲?”
“自然是識得的。”醉月掩唇笑道。她見那人似乎有談論下去的興致,便小心翼翼地道:“未曾想這麽些年過去,奴竟然有幸可見此曲曲譜,真是世事無常,猶未可知……”
那人詫異:“十年前的曲子,姑娘還能記得,也是難得。”
“公子說笑了,此曲引得奴憶起故人,久久不能忘懷,自是印象極深。”醉月慢慢道,忍不住又想起自己記憶中那人,心中酸澀,難免失了輕重,“莫非公子也是?”
此話出口,她方覺失言。對方向來不喜被人探取*,她這話算是觸到對方的禁區上了。不知道對方要發何等脾氣才是,不免有些恐懼。
未曾想,對方竟絲毫不覺。在醉月話出口之後,他便陷入了沉默,像是在思考一般,過了很久才迴道:“我……不知道。畢竟,都十年了……”
聽到這句話,醉月愣了愣。
“時間實在太久了,久到我都已經記不得他的臉了。唯有每每見到他的親人,方能依稀記起來些許模樣。”那人道,“姑娘呢,可也如我這般?”
醉月想了想,隨即苦笑:“公子,何必如此為難奴呢……”
確實,十年雖說轉眼即逝,但她也確實……很難憶起記憶之中故人的模樣了。彼時輪廓依舊深入腦海,可若說起細節來,那便是很難很難的了。
那人似乎也不太想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聽了醉月的迴答,他淡淡地應了一聲,示意她繼續。
醉月也便從善如流地拿起了竹笛。
悠揚笛音重起,那人坐在重重帷帳之後,閉上了眼睛。
時間仿佛迴到十年前,那夜也如今日般暴雨傾盆。他從密林中狼狽滾出來,大雨淋在他身上,把原本幹涸在衣上的血跡衝暈開,嚇得一路行人紛紛閃躲,唯恐避之不及,卻無料想中遇見那些前來殺他的刺客。直到他跌跌撞撞地走到柳家的別院,都再未曾看到一個幸王的手下。
那時他便知道自己被逼著走上了一條永無歸期的路。而到最後,他都沒能想明白那個人為何能如此冷酷無情地將他一人丟下,獨自去麵對刀槍劍戟。
最最好笑的則是,當時他還抱了一些縹緲的希望,覺得一切還是有救的。他義無反顧地跪在柳顏麵前,如同狗一樣地乞求她原諒自己過往的無知,對她訴說自己的心意。注視著柳顏動容欣喜的麵龐,甚至湊上去和顏悅色地為她揩去眼角淚花,將她拉入懷中輕聲細語地安慰。
內心卻仿佛局外人般淡漠疏離地品評著狼狽的自己:看,你所謂願意拋棄權利生死的愛情,也不過如此。
而那之後一連數日,直到他完好無損地歸京、出現在他皇叔麵前,他都未曾再敢去探聽一絲一毫的有關那人的消息。他小心翼翼地秉承著對方臨行前對自己的囑托,不敢踏錯一步。
沒錯,他如今須得受柳氏庇佑方可苟且活下去。若讓柳氏知道引得他與皇叔二人內鬥,牽連死了自小長到大的近臣,必定會憂心他因此記恨相府,便會對他將來為帝路上增添不確定性,這是萬萬不能容忍的。
所以他隻能忍,忍著誰也不告訴,誰都不能知道。
隻是他一連忍了多日,卻終究受不了內心的譴責,偷偷地找人給靖安侯府帶了信去,將一切告知了對方。
靖安候向來識得大體,他知道對方不會輕舉妄動。
果然,收到的信的靖安侯府並未有隻字迴複,甚至沉寂了許久,仿佛未曾收到過消息一般。然而就在他幾乎將要把高懸的心髒放歸迴去時,靖安侯府卻掛起了漫天的白布。
齊正陽憂心忡忡地來尋他,說“侯爺說四郎害了疾病,歿了”,後問他該如何是好。
他呆了一呆,一時間竟未反應過來:“表哥,你說什麽?”
“四郎……歿了……”齊正陽看著他,欲言又止,“殿下與他到底同窗一場,便去侯府一同祭奠一下吧?想來他九泉之下見到殿下,也是高興的……”
“不,孤不去。”他拒絕了對方,“他那棵腐木,便是這天地毀滅,你我俱歿,他也不會受到絲毫傷害。怎會年紀輕輕就死於疾病?這吊唁之事,孤是不會做的。”
齊正陽聞言,臉上露出了憂愁的神色。
可到底他還是沒拗過他那表哥。
靖安侯乃皇帝心腹之臣,幼子突然急病而死,作為皇帝總是要象征性地關心一下。考慮到倆人的關係,皇帝便指派太子來代行這一任務。
這下,便是他萬般不願,還是無可奈何地來了他最無顏麵對的地方。
侯府的入目皆白刺痛了他的雙眼,簡單寒暄盡職後,他便逃也是的躲到了無人的地方,以圖求個清淨。這府邸他已來過無數次,熟悉得很,並不怕迷路。他七拐八繞地莫名就來到了一處地方,乍一看十分眼熟,接著聽到了細細的哭腔自不遠處的屋子裏傳來。
他滯了一滯,頓時覺得如同整個人都掉入了冰窖中一般。他已經知道到自己來到了何處,下意識地便想逃離開去。
屋裏的人卻不肯放過他。對方聽到腳步聲傳來,哭腔中帶著欣喜,一把扯開門,衝他的位置叫道:“四哥,是四哥哥嗎!四哥你迴來了嗎?!”
他定睛看去,是沐家幺女阿綺。小姑娘雙眼哭得紅紅的,驚慌失措地看著突然出現在這裏的他,眼中失望溢於言表:“太子殿下……是殿下呀……”
這注視讓他覺得別樣狼狽,他偏開視線,低低應了一聲,問沐綺道:“阿綺怎麽……在這兒?”
“我……我不信哥哥走了……”小姑娘眼圈兒頓時又紅了,“我在他屋子等他,他肯定隻是討厭阿綺成日纏著他,厭了我啦。所以才想了這個辦法躲開阿綺嘛……”
這話讓他鼻子一酸,眼中險些落下淚來。他顫抖著雙唇,話語幾次提到喉間,卻又咽了下去。猶豫了很久,他走上去,摸了摸沐綺的頭,溫聲道:“他……不是厭了阿綺。隻是厭了我,才會躲起來的……”
“殿下……?”沐綺茫然地抬頭看他。
“是我太過怯懦,隻知逃避,所以他才走了。”他道,“不過今後不會再這樣下去了,阿綺不哭,太子哥哥會保護好你的。”
沐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卻又撇開視線,低聲道:“可……我還是想要哥哥……”
他竟一時語塞無言。
這時,發現太子消失了的沐府亂作一團。仆從亂哄哄地湧進這小院子,沐李氏麵色蒼白地走進來,對他行李,懇請他迴到前廳去。他無意與那些趁此機會來巴結自己,又或是想順道搭上相府的人溝通,揮了揮手,說自己想在這裏再呆一陣子。
沐李氏瑟縮了一下,說這小院子才死了人,委實晦氣。怕怠慢了太子,惹得聖上發怒。
他如遭雷擊,隻覺得腦內一陣眩暈,方想發怒道這裏怎麽晦氣了,叫那些膽敢彈劾的人好看。隨後便反應過來眼前人正是那人生母,千該萬該,他也是沒有那個臉麵敢和對方發脾氣的。
知子莫若母,對方因他痛失愛子,他怎敢……怎敢還向她發脾氣呢……
想到這,他萬分狼狽地逃開了那個小院子。
離開那院子後,他再不敢四處遊蕩,索性迴到前堂,重取了一柱香,恭恭謹謹地上了。他雖心中猶不信對方已經離世,但總不至於還傻到要在對方靈堂前瘋上一迴。心平氣和地將香上完,他身後卻忽地傳來了沐李氏小聲的感謝:“殿下如此有心,想來四郎九泉之下也該瞑目了。”
他垂下眼簾,問她:“夫人可怨孤拖累他至此?”
“沐家世代忠君為國,這孩子有他自己的考量,臣婦自是不會怨懟的。”沐李氏掩麵拭淚,“也望殿下莫要太過記掛於心,長久於身體不好。他……也是會難過的……”
聞言,秦初閉了閉眼睛,將眼眶內泛出的水意壓下。他一向不願在別人麵前太過丟人,今日卻連連破例,讓他覺得難堪無比。他撫上麵前棺木,喃喃道:“孤不會忘記的……不會的……”
他話說到一半,卻忽地感到什麽不對,手不免有些顫抖。四下張望一番無人,唯有沐李氏一人垂頭拭淚,他抖抖索索地地將手下棺木推開,卻見其中竟是空無一人。
秦初不由大怒。
他盯著那空空如也的棺木,心中百感交集,不知是酸、還是惱恨的情緒交織在胸中,讓他一時間竟失卻了言語。他嘴唇哆嗦了半天,最後胸口起伏不定地扭頭看向了仍在低泣的沐李氏。
沐李氏被棺木推動的聲音嚇了一跳,目瞪口呆地看著秦初臉上表情變換,玲瓏心思當即便已知他定然想岔了。趕緊跪下,對他道:“殿下勿怒!此空棺並非臣婦所願……”
“那是為何?!”他怒道,“沐羽還活著是不是?你們裝了個空棺,謊報說他已經死了,然後好來欺騙孤,讓他跑的遠遠地是不是?”
沐李氏一時無言,唯有淚如雨下。
這時,出外待客的靖安候迴來,撞見了這一幕。他上前一步,擋在了自己發妻身前,長長的歎了口氣:“殿下息怒,此事當真是殿下誤會了。”
“孤如何誤會了?”秦初道。
“殿下,如今已然盛夏。”沐景緩緩道,“這京畿周遭如此之大,臣等亦是無可奈何。”
頓時,秦初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連握棺木的手仿佛都沒了力氣。他慘然一笑,對二人道:“靖安候說的是,是孤莽撞了。明明忌日,還惹得二位不快,孤倍感歉然。”
“殿下無需介懷。”沐景道,“也莫要太往心上去了。”
他未接對方的話,失魂落魄地選擇揮袖離開。
秦初不是傻子,如何能不懂對方的言下之意?但正因為如此……正因為如此……
才會……
他迴憶到一半,帷帳外的曲音忽地斷了。他恍然迴神,卻是一曲奏畢,與他一帳之隔的醉月姑娘在靜候他後麵的意思了。
對方那垂頭順目的模樣讓他突然沒了繼續聽下去的興致,但滿腹的思緒卻又想下意識地找個人傾吐一番。往日裏他並無什麽可以訴說的對象,倒是眼前這女子並不知他底細,口風又嚴得緊,讓他難得地升起一絲想要交談的興致來。
秦初屏退周圍,撤去帷帳,直視對方道:“姑娘方才這曲子感情濃重深厚,讓我想起一名故人來。他告知我奏此樂之人,定是感情豐沛。真情流露方能吹出此曲動人之處。不知姑娘方才所思所想如何?”
對方為難地看了他一眼,“公子,奴這……”
“不怕,你說。”他淡淡道,“我不是很在意這些。”
坐了這麽些年皇位,他隱隱也能猜出對方接下來的意思。便幹脆先開口滅了她試圖岔開的企圖,不給她一絲機會。
醉月聞言,臉白了白,隨後低垂下雙目,輕聲道:“不過想起來少時貪戀過的心上人罷了。”
“姑娘也有心上人嗎?”他笑了笑,“巧了,我也是。不過他不喜歡我,而且早早就死了。如今想起,隻覺得命運無常,甚是唏噓。”
醉月眼睛微微睜大,似是被他的態度感染了,麵上憂愁神色淡了些許,露出點兒笑意來,卻是苦笑:“公子竟也是麽?”
他一愣,疑惑道:“何謂‘也是’?”
“說來羞人,奴少時貪慕人間風景,每每繁花漸盛,便總要引友結伴出遊。”她輕聲細語地道,“隻是清風樓名聲不好,難免便會在落單時遭了歹人眼。這本該是奴命中劫數,不想卻被名公子所救。那會兒奴還是心高氣傲之時,覺得京畿這地方還未曾見過不願與奴結交的世家公子,便大著膽子送了他一方帕子……”
“後來呢?”秦初追問道。
“後來?沒有後來啦!”她笑了笑,“那人退了奴的帕子,答道‘在下已有心悅之人,怕是要辜負姑娘一番美意’,便離開了。”
“姑娘如此蕙質蘭心,是那人的損失。”秦初淡淡道,“姑娘也莫要太記掛於心上了。”
不曾想,醉月的故事卻沒有說完。她頓了頓,複又說:“那會兒奴還小,傲氣未褪,便大著膽子追了上去問他……問他心悅之人為何……”
秦初見她仍有意說下去,也來了興致,問:“如此眼界高於頂的人,我竟也想知道他心悅之人為何人了!”
“是呀,奴好奇得緊,便纏著他讓他給奴說。說來那公子也是好脾氣,竟也未曾發過怒過。”醉月道,“他被奴纏得沒法啦,後來答應告訴奴。他說……”
她慢慢地念:“他心悅之人,在九天之下,率土之濱,尋常人高攀不得。”
“尋常人高攀不得……”他琢磨了一番這話中含義,不由笑了,“此人不誠。”
“奴也是這麽想的。”醉月掩唇道,“奴當時隻覺得他為了應付奴,當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便氣得跑啦。後來……奴本以為在這京畿之中,總有一日能相遇。未曾想……”
她眼圈兒泛出了些紅色,強笑道:“世事無常,天道不公。那麽好的人,竟然年紀輕輕就走啦。”
秦初恍然,怨不得此前對方與他說巧,不想二人境遇竟是如此相似。一樣偷偷地戀慕上對方,一樣地無望迴複,甚至一樣地早早送走對方。他便出演安慰對方:“姑娘勿要太過傷心了,這個故事,便就此作罷吧。”
“謝公子溫言相慰,奴隻是猝憶起往事一時有些傷感罷了。既然都與公子說了,那便一定要說完的。”醉月輕輕道,“後來奴也生過想要前去祭拜的念頭,但奴終究是風月場之人,賤得很,並不敢前往那等高門宅院,所以唯有遠遠地看著那白布,在心裏念一念。”
她說的傷感,秦初難免也一並傷感了起來。他垂下眸子,捏著手中酒杯正欲飲下,卻忽地想起了些什麽,手不由一抖,酒杯竟順著桌子“咕嚕咕嚕”地滾下,砸在地上變作了瓷片無數。
若無記錯……若無記錯……
這十年間,年紀輕輕暴斃而亡的高門子弟唯有……
他猛地站起,死死地盯著被他動作嚇得臉色發白的醉月,問她:“那人因何而死?死時年歲幾何?”
“急病而亡,卒年尚不滿二十。”醉月驚道,“公子,公子您可無事吧?”
急病而亡?卒年尚不滿二十?
秦初忽地十分想笑,他聽了對方許久這單相思十餘年不成的故事,竟還為對方傷感了幾分,未曾想倆人思慕的竟是同一人?這騙子,到底害了多少青春年華的女子為他苦守一生??
他突然有些意冷起來,興致闌珊地坐了下來,示意醉月不要在意,卻又想起來此前對方說的那句話來——
九天之上唯天子,率土之濱皆四海。
天子之下,卻又是這天下之主的……唯有……
秦初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一時竟連坐都坐不穩了。直到這時,他才徹底懂了當日對方離開時所說那句話的含義——
“此去不知何時方歸,所以總要為那人多思考一番的。”那人如此道。
舊時他隻以為對方為侯府考量,才願意這麽不顧生死地一去不迴。如今看來,從始至終秉持著這種想法的,唯有他一人而已。可笑他還自怨自艾了這許多年,無數個日夜憎恨痛苦於對方的冷血無情。
對方臨行前的話,還被他當做惡意曲解,而今竟是要靠旁人點撥方覺其意。
他心中發苦,麵上難堪,一時間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又坐了一會兒,實在是難以繼續下去,怒而起身告別了醉月,打道迴宮。迴去後,又不解心裏愁悶,命人急宣了齊正陽進宮,陪他聊天。
齊正陽大晚上被叫起來,也是一臉苦悶。但這表情在看到他的神色後,轉化為了小心翼翼:“陛下深夜喚臣前來,不知有何事?”
“想起些舊事,便想與表哥聊聊。”秦初道,“表哥記性向來極好,當是記得這些事。”
“陛下這可真折煞臣了。”齊正陽道,“倒都還記得,但也得看是什麽事啊?”
“昔年春日踏青,朕記得你是年年都去的。”他道,“與……四郎一起?”
驟然提及沐羽,齊正陽傻了片刻,隨後麵露難色,點了點頭:“陛下,想知道些什麽?”
“朕今日知道了件事,應當是喜事。”他笑道,“清風樓的醉月姑娘,曾與他有過一段緣分?”
“這個呀……”齊正陽思考了片刻,顯然也想起來了,“好像是有這麽迴事兒,四郎那脾氣……陛下又不是不知道,太愛管閑事兒。就……順手救下來了唄。”
“後來呢?”他問。
“後來?哪還有後來啊。”齊正陽道,“四郎說他有喜歡的人,把人給拒絕了不說,還把人氣得不行。那會兒臣差點以為要被清風樓列為一輩子的拒絕登門的客人了。”
他裝模作樣地感慨道:“原來他是這麽好的人。”
“陛下您這可就誤會他了,四郎向來脾氣很好的。也就遇見陛下您,擔心您才會那樣呢。”齊正陽道,“你別看他那樣兒,平日裏惹哭個小姑娘,都得手足無措半天。”
秦初聽了,沉默半晌,隨後歎氣道:“真傻啊……”
也不知道是在說沐羽,還是在歎息他自己。
他一貫不吝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從未失手,並因此獲益無數,進而貪戀上癮。他不相信任何人,也不願意接受任何人的好意。一直以來,直到以後,他都以為他將以這樣的姿態生存下去。直到有一人教會他,他亦是可以向他人交托信任,並不需獨狼般地苟且下去。
隻是他領會到的實在太晚,待到明悟之時,早已再度變做孤家寡人。並無一人憐憫於他。
他又憶起當年沐家遍尋不得的屍骨,莫名地想到沐綺與他說的那些話來——
那人隻是厭倦了一味地奉承教導他、厭惡了他的古怪脾氣與任性,這才一去不迴地離開了。並非是因為生死之隔,單純的隻是厭倦了罷了。待到某日他想開了,便會再次出現在他們眼前。
畢竟像他那麽好的人,怎麽會舍得拋開這麽多人、孤身離去呢?
秦初猶記得那年春日出遊,他偷跑出來,扯著要上沐府的船去河畔兩岸賞花。對方執笛斜坐岸畔,向來緊鎖的眉宇舒展開來,對他露出了一抹極淡極淡的笑意,便是京畿數十裏桃花齊放,也被映襯得黯然失色。
之後十餘年間,再未曾得見如此人間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