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江東內部(二)


    顧邵既然活著迴來了,為什麽自己先前沒有得到任何報告。就是他進入秣陵的時候,城門都尉也必然會因為事情重大而向上匯報的。


    所以,顧雍立刻就不迴去家裏,而是立刻迴去找見了秣陵令,詢問是否有顧邵入城的消息。秣陵令當時就覺得很疑惑,不明白顧雍為何要忽然問這個問題,顧邵出任了孫皎的參軍,戰敗之後已經是生死不明了呀!


    顧雍得到了秣陵令的迴複後,臉色頓時就變得陰沉了起來。他的心裏已經預感到了,顧邵此次能夠活著迴來一定事有蹊蹺。


    於是,顧雍趕迴了家裏,經過一番詢問之後,方才知道了顧邵之所以能夠活著迴來的具體情況。


    顧雍的心情頓時變得很複雜,一方麵他得知了孫皎是真的已經身亡了的消息,心裏既悲痛又感覺很無奈。畢竟這才過去多長時間而已,江東軍又失去了一個主帥。與此同時,顧雍心裏也有些哀顧邵的不爭,功勳沒有怎麽建立,倒是灰溜溜地給逃迴來了。逃迴來了不說,居然還敢要潛逃而去?這讓他顧雍,讓他顧家的臉麵往哪裏放啊!所以,顧雍心裏其實也是生氣的。


    顧邵在顧雍這位嚴父麵前,這次當然是討不到好果子吃的,即使他的年紀也已經是不小,還是當即就被顧雍給言辭訓斥了一頓,他自己倒是半句話都不敢說的。


    最終,顧雍當然是不可能同意顧邵的出走,隻是嚴令家人將顧邵和孫尚香都看牢了,不準他們離開府邸一步。然後,顧邵隨即才見到了孫尚香,並且將劉禪的事情都告訴了孫尚香。


    孫尚香先前見到了劉禪的時候,個人的性情已經變得不似以前那樣剛烈好動。自從嫁入了顧家,加之顧家的家風森嚴,顧雍為人又是極為嚴肅,也就使得她更是收斂了性格。以至於如今的孫尚香看起來已經完全不像是當年跟著劉備時候的那個孫尚香,反倒是更像是一個氣質柔弱的豪門貴婦了。


    孫尚香聽完顧邵所說之後,心裏頓時就感覺到了一陣酸楚,不自覺地抽泣了起來。


    她隨即詢問顧邵道:“阿鬥那孩子既然如此費盡心機,我們究竟走是不走?”


    顧邵猶豫了一下,歎了口氣說道:“唉,夫人,我父親他……這事情實在是難辦啊!”


    孫尚香臉色一沉,眉頭上挑,極為少見地出現了一絲慍色。


    孫尚香這時候忽然就展露出了良久以來被壓製的剛烈性格,當即就說道:“哼!你若是想走的話,單憑我手裏的一把劍,你的家人就沒人可以攔得住我的!”


    但是即使孫尚香這樣說了。顧邵這個一向頗有決斷力的人,這時候卻依然處於猶豫之中,還是無法立刻做出決定來。清官難斷家務事,似乎是有些道理的。


    一天之後,顧邵活著迴到了秣陵城的消息,就不知道被什麽人給泄漏出去了。


    到了這個時候,顧邵和孫尚香兩人就是想要走,也是再也走不成了。一則,他們此時已經被別人高度關注,二則即使他們走的了,也必須要為顧家著想一下後果。


    這件事絕對對顧雍構成了不小的壓力,至少他要麵對著朝中不少大臣們的詰問。他為了平息事態,不得不立刻發函到遠在曲阿的孫權那裏,講明了事情的原委。當然,他即使再忠直,也是必須要隱瞞住劉禪故意放走顧邵,讓顧邵迴秣陵城帶著孫尚香遠走他鄉的事情的。


    另一方麵,諸葛瑾的迅速戰敗,再度極大地震撼了江東人的神經。很多人都開始意識到,當年曹操躍馬長江邊的危機,現在再度真實地上演了一遍。隻是這次的情況隻怕較之當年還要更加危急,因為進攻江東的敵人是從荊州過來的,那個方向是沒有長江阻隔敵人的。


    甚至於最為糟糕的是,他們的江東軍現在根本就是早就已經喪失了對長江航道的控製權,以至於他們的主公孫權狗急跳牆地親自到曲阿去找全琮算賬了。


    於是,這些消息首先必然是要傳到吳郡去,然後就是會稽郡。一些有識之士為了挽救江東的危機,開始自發行動起來。其實這些人大多是當即的有頭有臉的人物,要麽就是當地的豪族,他們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不想讓蜀漢軍染指他們的地盤,但是要有號召力的話,就必須要高舉大義的旗幟。


    吳郡的人對於此事,表現得確實是非常之積極的。因為這裏是江東四大家族的地盤啊!他們是東吳名副其實的掌權者。但是會稽郡則是對此反映較為冷淡。


    這其中的原因,說起來還是比較複雜的,但是挑重點了說,倒也顯得比較簡單。那就是會稽郡的大族跟孫權政權的關係,較之吳郡的大族跟孫權的關係比較起來顯得疏遠了很多,他們並非是江東的當權者,甚至在很多時候還受到了孫權的刻意打壓。


    會稽郡現在最大的兩個豪族乃是虞翻家族和魏騰的家族。虞翻出仕很早,早就在孫策時代就很出名,加之此人確實也是多才多藝,經學和醫術都是大家,受到了孫策的人情讚譽,甚至稱之為他孫策的張良。


    但是這個虞翻為人太正直,也顯得有些驕傲,經常要當麵勸誡孫權,招致了孫權的極度反感——曆史上的諍臣結局似乎沒有一個是好的。


    就說大名鼎鼎的魏征好了,他一死之後,李世民就跟他家悔婚,共主不再下嫁魏征的兒子,後來還派人把魏征的墓碑都打碎了。所以說,君王什麽善於聽取諍言的事情,那都是假的,都是為了博取名留青史的好名聲而已,其實心裏一直都恨死了諍臣了。


    所以,虞翻在死心不改之下,三番兩次差點都被孫權給殺頭了。還好有呂蒙或者諸葛瑾等人力保,才能夠免於一死。不過曆史上,這個虞翻的結局確實也不怎麽樣,被發配交州老死異鄉。


    但是從這裏其實可以看出一點,當時同樣身為江東的大族的吳郡中人,居然是沒有人挺身出來為虞翻說話的。甚至於,其實吳郡人是不太看得起會稽郡的人的。


    魏騰本人的官倒是做得不小,但是性格依然很硬直,也是差點被孫權給殺掉,家族後來還被抄家了。


    而且從朝堂上麵的情況也可以看到一點,吳郡的大家族子弟,身居高位者數量眾多,隻要願意,很多人都隨口就能夠說出一堆。但是反觀會稽郡的大族,當上大官的人數量極少,而且還要被吳郡人鄙視。


    像賀齊,他確實是個高級將軍,也是手握軍權,但是若是迴到秣陵的話,其實也不怎麽被張昭等人所待見。


    所以,因為這些待遇上麵的差距,會稽郡人跟吳郡的積極表現,當然是會截然不同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掌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耀陽祖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耀陽祖師並收藏執掌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