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軍陣磨殺(二)
分配完畢之後,孫桓又以最快的速度,對軍陣之中的兵種配備做出了小幅度調整。他將軍隊之中的弓箭隊重新收束起來,除了三分之一放置在右翼軍陣之中外,餘下的三分之二則是全部分布在了中央軍陣之中了。
孫桓之所以這樣做,乃是因為中央軍陣是凹陷的,乃是縱深最深之處,最為有利於弓箭隊發揮出威力。
看著孫桓如此之快速地調整著自己的軍陣,蓋猛這邊也感覺頗為佩服的。而且,他的軍隊的行動速度,顯然要高過孫桓軍的。於是,蓋猛決定首先出擊了。
不過,蓋猛這次可不是首先下令右翼的熊平的騎兵隊首先出擊了。他是命令了中央軍陣的孟溪的步騎混合軍陣首先上前。這應該主要是考慮到,自己一旦發動進攻的時候,兩翼的騎兵隊的衝擊速度太快,孟溪的軍陣根本就跟不上作戰速度,從而自己撕裂了己方的陣線的緣故。
孟溪在剛才孫桓迅速調整己方軍陣的同時,他也在觀察著孫桓軍的動向。他在蓋猛並未傳令的情況下,自己便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所部人馬的武器配備進行了必要的調整了。
孟溪在此次出發的時候,便已經為自己的步兵隊特別配備了二千麵的長六角形的大型盾牌。所以,在見到孫桓將軍陣調整成為品字形的時候,便立刻非常明智地預見到,孫桓此舉在加深了軍陣的縱深之後,接下來必然是要發揮一下弓箭隊的作用的。那麽,弓箭隊最佳的配備之處,絕對是位於中央軍陣之中了!
於是,孟溪立刻傳令下去,自己所部的所有步兵隊放棄使用輕型的藤盾,改用防護範圍更加寬大的長六角形盾牌。
而且,孟溪也在這時候,展現出了自己的卓越判斷力。他在得到了蓋猛的命令之後,便立刻將自己的二千人步兵隊派了出去,但是騎兵隊卻是按兵不動的。
當那整整的二千人步兵隊,全部手舉著烏黑的長六角形盾牌整整齊齊地出陣的時候,地麵他們整齊步伐的踐踏之下,發出了轟隆隆的聲響,地麵也微微地震動了起來。
孫桓不自禁地先是眯起來眼睛,然後便是眉頭微皺了。
從眼前這支首先出陣的步兵隊的裝備來看,孫桓立刻判斷出來,敵軍這是已經看透了自己已經重新調配了弓箭隊的位置了!
孫桓心裏真的是不得不佩服起自己的對手蓋猛來了。其實,他哪裏知道,這一切都是孟溪自己的安排而已。
孟溪的步兵隊走出了百米之遙的時候,蓋猛發現情況有些不對了,因為孟溪的軍陣乃是步騎混合部隊,孟溪去隻是出動了步兵隊,騎兵隊卻是依然按兵不動的。他立刻派人去向孟溪催促,讓他趕快出動騎兵隊,隻要跟隨在騎兵隊的兩側,到時候再跟隨左右兩翼的騎兵隊突然加速也就可以了。
但是孟溪立刻派出自己的傳令兵向蓋猛解釋,敵人的中央軍陣如此之深凹進去,使用騎兵隊對其進行衝擊,是一種危險的行為。所以,孟溪的建議是,他的中央軍陣派出具有高度防禦能力的步兵隊,與敵軍的中央軍陣進行對峙僵持,而將手裏的一千人騎兵隊當做全軍的預備隊。
所以到時候,蓋猛的左翼軍陣和熊平的右翼軍陣出擊的時候,也就不必要再留下預備隊了。
孟溪的這種做法不僅是充滿創意的,而且其實也展現了他的奉獻精神。他自己的兵力減弱了,最終是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戰功的。這是非常簡單明了的事實,可是孟溪似乎並不是很在意的。
蓋猛稍稍考慮了一下之後,便同意了孟溪的這個最新的建議,並且派人通知孟溪,那支一千人的預備騎兵隊的調配就交給他來使用了。也就是說,蓋猛也給了孟溪的豁達以迴報,等同於等到需要動用到預備隊參戰的時候,蓋猛就將這場戰爭在後麵的指揮權,交給了孟溪去指揮了。
孟溪接受了蓋猛的指令,他的騎兵隊便暫時是按兵不動了。不過,這也就意味著,孟溪接下來就要留在後方統觀戰場上麵的局勢,以決定何時何地需要動用預備隊參戰。所以,他是不可能上戰場去指揮自己的步兵隊的作戰了。於是,孟溪隻好讓傳令官發出命令,讓孟溪手下的一個都尉接替了步兵隊的指揮權了。
等到步兵隊走出了七百米左右的距離,這個距離已經是不近了。所以,蓋猛立刻向右翼的熊平軍陣發出了出擊的命令。
熊平一聲令下,他的騎兵隊緩緩地啟動了,馬蹄開始敲動著地門麵,軍陣的上空開始揚起灰塵,顏色較之天空的灰色顯得稍稍淺了一些。
見到蜀漢軍的右翼騎兵隊終於是動了,孫桓的手裏不由得緊了一緊,顯然是心裏感覺嗎有些緊張了。他現在不可能再繼續按兵不動了,他需要稍微壓製一下敵軍騎兵隊的運動距離,而且他也可以借助前進之機,讓士卒們稍微增加一點自信。
於是,孫桓下來全軍軍陣以緩慢速度向前壓進三百米的距離,方才能夠停住陣腳。
等到孫桓的軍隊向前壓進了三百米的距離的時候,孟溪的步兵隊已經到了七百米之外了。而熊平的右翼騎兵隊軍陣更是已經壓製到了五百米之外,已經可以將他們的第一排橫截麵上麵的人員的相貌看得是清清楚楚了。
蓋猛的人馬是最後出動的,但是此時也已經超越步兵隊軍陣,跟熊平的軍陣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麵了。
這樣的距離上麵,是時候讓騎兵隊開始加速,對敵軍的軍陣發動衝擊了。
這時候,蓋猛和熊平的軍陣之中騎士所持的小旗,全部被舉起來了。然後,在熊平的一聲令下之後,右翼的騎兵隊首先出擊了。然後,蓋猛的左翼騎兵隊也跟著加速了。中央的步兵隊軍陣,雖然是行進的速度加快了,但是速度明顯追不上步兵隊的腳步的。而且,他們的加速也並非是非常明顯的,甚至並未奔跑起來。
步兵隊方陣之所以這樣做,乃是因為他們的正麵的敵軍,距離他們依然非常遙遠,乃是位於軍陣的最底部,被兩翼的部隊嚴密保護著。而且,他們還需要麵對埋伏在那裏的大量的敵軍弓箭隊。所以,他們完全可以等到己方左右兩翼的軍隊,與敵軍展開作戰,並且局麵稍稍穩定下來了之後再參戰。
而且步兵隊也可以有足夠的自信去相信,在左右兩翼交戰的情況下,孫桓為了保持軍隊的縱深是一定會保持住中央軍陣靜止不動的。
很快的,雙方之間的五百米距離,便被騎兵隊橫掃而過。
蓋猛軍的兩翼騎兵隊此時的陣型,已經在衝鋒過程中,被調整成為了最利於對敵軍發動衝擊的楔形陣,前方的突出部,如同是兩個鋒利至極的矛頭直指敵軍軍陣的中央部位。加之騎兵隊的衝擊速度已經到達了最大,馬蹄的震響如同雨點一般傳來,讓人忍不住以為,這陰暗的天空忽然打起來了響雷了。
孫桓早就已經向廬江上甲軍傳出了新的命令,讓他們一定要利用自身的重型裝甲的優勢,抵擋住敵軍騎兵隊的第一波衝擊。
然後,便是兩聲轟然巨響傳來,震撼了所有人的心。蓋猛軍兩翼的騎兵隊,終於跟孫桓軍的廬江上甲軍裝甲在了一起。
於是,戰場上麵頓時一片塵土亂飛,雙方軍陣的接觸麵上麵,幾乎是看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了。隻是,在塵土的裏麵傳來了人類的悲唿聲,以及戰馬的悲鳴聲。
這時候,孫桓也顧不得去查詢廬江上甲軍的傷亡情況了。他立刻傳令右翼的軍陣隱藏在後麵的弓箭隊,立刻向戰場上麵展開射擊。然後,就是兩翼的所有到拍手立刻上前支援廬江上甲軍,一定要在第一線將敵軍騎兵隊的衝擊力消磨點,不能夠再讓他們衝擊到後麵的軍陣。這樣的話,他的軍隊應該就暫時立於不敗之地了。
分配完畢之後,孫桓又以最快的速度,對軍陣之中的兵種配備做出了小幅度調整。他將軍隊之中的弓箭隊重新收束起來,除了三分之一放置在右翼軍陣之中外,餘下的三分之二則是全部分布在了中央軍陣之中了。
孫桓之所以這樣做,乃是因為中央軍陣是凹陷的,乃是縱深最深之處,最為有利於弓箭隊發揮出威力。
看著孫桓如此之快速地調整著自己的軍陣,蓋猛這邊也感覺頗為佩服的。而且,他的軍隊的行動速度,顯然要高過孫桓軍的。於是,蓋猛決定首先出擊了。
不過,蓋猛這次可不是首先下令右翼的熊平的騎兵隊首先出擊了。他是命令了中央軍陣的孟溪的步騎混合軍陣首先上前。這應該主要是考慮到,自己一旦發動進攻的時候,兩翼的騎兵隊的衝擊速度太快,孟溪的軍陣根本就跟不上作戰速度,從而自己撕裂了己方的陣線的緣故。
孟溪在剛才孫桓迅速調整己方軍陣的同時,他也在觀察著孫桓軍的動向。他在蓋猛並未傳令的情況下,自己便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所部人馬的武器配備進行了必要的調整了。
孟溪在此次出發的時候,便已經為自己的步兵隊特別配備了二千麵的長六角形的大型盾牌。所以,在見到孫桓將軍陣調整成為品字形的時候,便立刻非常明智地預見到,孫桓此舉在加深了軍陣的縱深之後,接下來必然是要發揮一下弓箭隊的作用的。那麽,弓箭隊最佳的配備之處,絕對是位於中央軍陣之中了!
於是,孟溪立刻傳令下去,自己所部的所有步兵隊放棄使用輕型的藤盾,改用防護範圍更加寬大的長六角形盾牌。
而且,孟溪也在這時候,展現出了自己的卓越判斷力。他在得到了蓋猛的命令之後,便立刻將自己的二千人步兵隊派了出去,但是騎兵隊卻是按兵不動的。
當那整整的二千人步兵隊,全部手舉著烏黑的長六角形盾牌整整齊齊地出陣的時候,地麵他們整齊步伐的踐踏之下,發出了轟隆隆的聲響,地麵也微微地震動了起來。
孫桓不自禁地先是眯起來眼睛,然後便是眉頭微皺了。
從眼前這支首先出陣的步兵隊的裝備來看,孫桓立刻判斷出來,敵軍這是已經看透了自己已經重新調配了弓箭隊的位置了!
孫桓心裏真的是不得不佩服起自己的對手蓋猛來了。其實,他哪裏知道,這一切都是孟溪自己的安排而已。
孟溪的步兵隊走出了百米之遙的時候,蓋猛發現情況有些不對了,因為孟溪的軍陣乃是步騎混合部隊,孟溪去隻是出動了步兵隊,騎兵隊卻是依然按兵不動的。他立刻派人去向孟溪催促,讓他趕快出動騎兵隊,隻要跟隨在騎兵隊的兩側,到時候再跟隨左右兩翼的騎兵隊突然加速也就可以了。
但是孟溪立刻派出自己的傳令兵向蓋猛解釋,敵人的中央軍陣如此之深凹進去,使用騎兵隊對其進行衝擊,是一種危險的行為。所以,孟溪的建議是,他的中央軍陣派出具有高度防禦能力的步兵隊,與敵軍的中央軍陣進行對峙僵持,而將手裏的一千人騎兵隊當做全軍的預備隊。
所以到時候,蓋猛的左翼軍陣和熊平的右翼軍陣出擊的時候,也就不必要再留下預備隊了。
孟溪的這種做法不僅是充滿創意的,而且其實也展現了他的奉獻精神。他自己的兵力減弱了,最終是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戰功的。這是非常簡單明了的事實,可是孟溪似乎並不是很在意的。
蓋猛稍稍考慮了一下之後,便同意了孟溪的這個最新的建議,並且派人通知孟溪,那支一千人的預備騎兵隊的調配就交給他來使用了。也就是說,蓋猛也給了孟溪的豁達以迴報,等同於等到需要動用到預備隊參戰的時候,蓋猛就將這場戰爭在後麵的指揮權,交給了孟溪去指揮了。
孟溪接受了蓋猛的指令,他的騎兵隊便暫時是按兵不動了。不過,這也就意味著,孟溪接下來就要留在後方統觀戰場上麵的局勢,以決定何時何地需要動用預備隊參戰。所以,他是不可能上戰場去指揮自己的步兵隊的作戰了。於是,孟溪隻好讓傳令官發出命令,讓孟溪手下的一個都尉接替了步兵隊的指揮權了。
等到步兵隊走出了七百米左右的距離,這個距離已經是不近了。所以,蓋猛立刻向右翼的熊平軍陣發出了出擊的命令。
熊平一聲令下,他的騎兵隊緩緩地啟動了,馬蹄開始敲動著地門麵,軍陣的上空開始揚起灰塵,顏色較之天空的灰色顯得稍稍淺了一些。
見到蜀漢軍的右翼騎兵隊終於是動了,孫桓的手裏不由得緊了一緊,顯然是心裏感覺嗎有些緊張了。他現在不可能再繼續按兵不動了,他需要稍微壓製一下敵軍騎兵隊的運動距離,而且他也可以借助前進之機,讓士卒們稍微增加一點自信。
於是,孫桓下來全軍軍陣以緩慢速度向前壓進三百米的距離,方才能夠停住陣腳。
等到孫桓的軍隊向前壓進了三百米的距離的時候,孟溪的步兵隊已經到了七百米之外了。而熊平的右翼騎兵隊軍陣更是已經壓製到了五百米之外,已經可以將他們的第一排橫截麵上麵的人員的相貌看得是清清楚楚了。
蓋猛的人馬是最後出動的,但是此時也已經超越步兵隊軍陣,跟熊平的軍陣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麵了。
這樣的距離上麵,是時候讓騎兵隊開始加速,對敵軍的軍陣發動衝擊了。
這時候,蓋猛和熊平的軍陣之中騎士所持的小旗,全部被舉起來了。然後,在熊平的一聲令下之後,右翼的騎兵隊首先出擊了。然後,蓋猛的左翼騎兵隊也跟著加速了。中央的步兵隊軍陣,雖然是行進的速度加快了,但是速度明顯追不上步兵隊的腳步的。而且,他們的加速也並非是非常明顯的,甚至並未奔跑起來。
步兵隊方陣之所以這樣做,乃是因為他們的正麵的敵軍,距離他們依然非常遙遠,乃是位於軍陣的最底部,被兩翼的部隊嚴密保護著。而且,他們還需要麵對埋伏在那裏的大量的敵軍弓箭隊。所以,他們完全可以等到己方左右兩翼的軍隊,與敵軍展開作戰,並且局麵稍稍穩定下來了之後再參戰。
而且步兵隊也可以有足夠的自信去相信,在左右兩翼交戰的情況下,孫桓為了保持軍隊的縱深是一定會保持住中央軍陣靜止不動的。
很快的,雙方之間的五百米距離,便被騎兵隊橫掃而過。
蓋猛軍的兩翼騎兵隊此時的陣型,已經在衝鋒過程中,被調整成為了最利於對敵軍發動衝擊的楔形陣,前方的突出部,如同是兩個鋒利至極的矛頭直指敵軍軍陣的中央部位。加之騎兵隊的衝擊速度已經到達了最大,馬蹄的震響如同雨點一般傳來,讓人忍不住以為,這陰暗的天空忽然打起來了響雷了。
孫桓早就已經向廬江上甲軍傳出了新的命令,讓他們一定要利用自身的重型裝甲的優勢,抵擋住敵軍騎兵隊的第一波衝擊。
然後,便是兩聲轟然巨響傳來,震撼了所有人的心。蓋猛軍兩翼的騎兵隊,終於跟孫桓軍的廬江上甲軍裝甲在了一起。
於是,戰場上麵頓時一片塵土亂飛,雙方軍陣的接觸麵上麵,幾乎是看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了。隻是,在塵土的裏麵傳來了人類的悲唿聲,以及戰馬的悲鳴聲。
這時候,孫桓也顧不得去查詢廬江上甲軍的傷亡情況了。他立刻傳令右翼的軍陣隱藏在後麵的弓箭隊,立刻向戰場上麵展開射擊。然後,就是兩翼的所有到拍手立刻上前支援廬江上甲軍,一定要在第一線將敵軍騎兵隊的衝擊力消磨點,不能夠再讓他們衝擊到後麵的軍陣。這樣的話,他的軍隊應該就暫時立於不敗之地了。